第三章 冷静从容之社交心理调适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孙郡锴字数:14509更新时间:24/12/03 02:18:13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获得社交成功的条件之一。人际环境通常十分复杂,社交中,你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你就无法适应这一切。所以你需要对自己有恰当的认知,勇于突破自我,处险不惊,遇变不乱,自信、乐观,以一个成熟、沉稳的心理来面对社交。

    1.别做被情绪控制的人

    【社交魔方】

    抑制自己免于愤怒最好的办法是:当别人愤怒时,你就冷静观察,那是怎样的一副德性。

    ——塞涅卡

    一个人的情绪难免时好时坏,但无论如何你都不能把自己的情绪带到社交活动中去。要想适应不同的社交对象、人际环境,你就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自己的行动,这在社交中是很重要的。在门被砰然地关上,玻璃杯被砸碎,一阵咆哮声以后;在被人无情地冒犯之时;当我们在办事儿时犯了一些不该犯的错误之时,我们的情感如何呢?

    你是否会动辄勃然大怒?你可能会认为发怒是你生活的一部分,可你是否知道这种情绪根本就无济于事?也许,你会为自己的暴躁脾气辩护说:“人嘛,总会发火、生气的。”或者是:“我要不把肚子里的火发出来,非得憋出溃疡病来。”

    尽管如此,愤怒这一习惯行为可能连你自己也不喜欢,更别说别人了。

    同其他所有情感一样,这是你思维活动的结果。它并不是无缘无故地产生的。当你遇到不合意愿的事情时,就认为事情不应该是这样的,这时开始感到灰心,尔后,便是一些冲动的相伴动作,这总是很危险的,对你来说,它并没有什么好结果可言。

    痛苦的感受会侵蚀掉我们的自尊。

    我们也许会在早上起床时觉得自己像是个百万富翁,但有时候,只需花一秒钟的时间,一个不赞成的、一个轻视的表示,或想起过去失败的一件事,就可以使我们一念之间觉得自己一文不值。

    我们也许有洞察力、先见之明、后见之明。然而只要有人碰触到我们敏感的枢纽,或是悲剧发生,这些都会在一瞬间逃得无影无踪。这时我们的每一根纤维就会充满了感情,把所有理智的声音都淹没掉。

    我们之中绝大多数人都很熟悉下面这些症状:麻木、失眠、疲倦、沮丧、叹息,太多的事要做,但没有兴趣做它们,以致做事没有条理、悲伤、失去热忱、寂寞和空虚。

    令人感到欣喜的是,虽然我们不能防止坏的感受来临,但我们却能阻止它们停留下来。

    比如说,如果你觉得伤心,而且知道是谁令你伤心,应该怎么办?如果可能,就去找那个人当面直说他伤害了你、怎样伤害了你和为什么你有这种感觉。

    如果你感觉焦急,就应设法确定你恐怕丧失的是什么——是不是别人的爱和照顾?是你对境况和对自己本身的控制?还是你自己做人的自尊心和价值感?想一想有什么能帮助你防止损失,或帮助你准备应变。不要因为想来太可怕而把它撇开。躲避你所怕的事,只能把事情弄得更糟,问题更难解决。

    倘若有人触怒了你,立刻对他讲明,大多数人都会表示歉意而仍要和你继续做朋友。

    那么怎样对付内疚呢?只要记住大多数内疚来自压抑的忿怒,而忿怒又是因心灵受伤害而产生的,那么解决的办法应该是查出心灵所受的伤害,并找出造成伤害的原因,再把忿怒引回原来它应该发泄的地方。

    消极的情绪自然会给社交带来不良影响,但你若表现得过度亢奋、过于激动也未必是一件好事。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星期六的上午,贾尼去会见ABC公司主管,约见地点是他的办公室。主人事先说明谈话会被打断20分钟,因为他约了一个房地产经纪人,他们之间关于该公司迁入新办公室的合同就差签字了。

    由于只是个签字的手续,主人允许贾尼在场。

    这位房地产经纪人带来了平面图和预算,很明显已经说服了他的顾客,就在这稳操胜券的时候,他做下一件蠢事。

    这位房地产经纪人最近刚刚与ABC公司主管的主要竞争对手签了租房合同。他大概是兴奋,仍然陶醉在自己的成功之中,开始详细描述那笔买卖是如何做成的,接着赞美那个“竞争对手”的优秀之处,称赞其有眼力,很明智地租用了他的房产。贾尼猜想接下去他就要恭维这位公司主管也做出了同样的决策。

    公司主管站了起来,谢谢他做了这么多介绍,然后说他暂时还不想搬家。

    房地产商一下子傻眼了。当他走到门口时,主管在后面说:“顺便提一下,我们公司的工作最近有一些创意,形势很好,不过这可不是踩着别人的脚印走出来的。”

    房地产经纪人在关键时刻忽略了对方的感受,只陶醉在自己胜利的喜悦情绪里,结果酿成了谈判失败的苦果。如果他能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也就不会损失了这笔已经唾手可得的买卖。

    学会控制情绪是我们社交成功和快乐的要诀,因为没有任何东西比我们的情绪更能影响我们的生活了。如果你能及时控制调整自己的情绪以适应社交的需要,那你就会成为一名社交高手。

    2.“忍”是百妙之门

    【社交魔方】

    应当能够智慧地忍受最难堪的屈辱,不以身外的荣辱介怀,用息事宁人的态度避免无谓的横祸。要是屈辱可以使我们杀人,那么为了气愤而冒出生命的危险是一件多么愚蠢的事。

    ——莎士比亚

    人际交往中,你难免会碰到不顺心的事,或被羞辱,或被误解,自尊心受到强烈挑战。这时有两个选择,一是针锋相对,坚决还击,二是以退为进,强忍自安。而实践证明,很多时候能忍一时之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这里所说的“忍”,是指为了大局、为了长远利益而把他人强加给自己的痛苦、怨忿强咽下去,不予还击,求得宁人息事的一种社交方法。有句俗话叫“百忍可成金”,它从某种意义上道出了“忍”的意义和价值。

    汉初名将韩信年轻时家境贫穷,他本人既不会溜须拍马,又不会投机取巧、买卖经商。整天只顾研读兵书,最后连一天一顿饭也难以有着落,无奈之中他只好背上家传宝剑,沿街乞讨。

    有个财大气粗的屠夫看不起韩信这副寒酸迂腐的书生相,故意当众奚落他说:“你虽然长得人高马大,又好佩刀带剑,但不过是个胆小鬼罢了。你要是不怕死,就一剑捅了我;要是怕死,就从我裤裆底下钻过去。”说罢双腿架开,立了个马步。众人一哄围上,且看韩信如何动作。

    韩信认真地打量着屠夫,想了一想,竟然弯腰趴地,从屠夫裤裆下钻了过去。街上的人顿时哄然大笑,都说韩信是个胆小鬼。

    韩信忍气吞声,闭门苦读。几年后,各地爆发反抗秦王朝统治的大起义,韩信闻风而起,仗剑从军,争夺天下,威名四扬。

    韩信忍胯下之辱而图盖世功业,成为千秋佳话。假如他当初争一时之气,一剑刺死羞辱他的屠夫,按法律处置,则无异于以盖世将才之命抵偿无知狂徒之命。假如他当初图一时之快,与凌辱他的屠夫斗殴拼搏,忍下一时之气,才能成就大事也无异于弃鸿鹄之志而与燕雀论争。韩信深明此理,宁愿忍辱负重,也不愿争一时之短长而毁弃自己长远的前程。

    这样的忍耐,不是屈服,而是退让中另谋进取;不是逆来顺受、甘为人奴,而是委曲求全以便我行我素。

    “忍”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同事、亲友之间发生矛盾时,只要有一方采取“忍”的姿态,主动放弃对抗,就会使矛盾失去继续激化的动力,从而使矛盾趋于缓解。其次,“忍”能导致问题的“冷处理”。在矛盾状态下,双方头脑发热,不够理智,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而一方的“忍”就会使双方脱离接触,获得冷静理智处理矛盾的机会。最后,从长远来看,“忍”还有助于成就大事。事有大局与局部、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之分,当眼前冲突有碍大局和长远利益时,“忍”的态度就成为顾大局的最佳选择。俗话说“小不忍则乱大谋”。成大器者往往能权衡利弊,决不会因小而失大。人缘的好坏,差别往往就在忍与不忍之间。那么,在交际中如何才能做到“忍”呢?

    (1)要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

    能“忍”首先是一个思想修养的问题。能“忍”的人通常是为人豁达、待人宽厚、品德高尚、有远大理想的人。他们不会过多计较私利、个人面子,遇事能更多地着眼大局、着眼团结。由于有这样的思想基础,所以对小事小非能忍让,表现出大度胸怀、宽容态度和坚韧品格。

    (2)要做驾驭自己情绪的主人

    “忍”是对自我感情的约束、抑制,是一种理智的行为。“忍”者需要有很强的自控能力,尤其是要善于制怒。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忍”的过程即是意志力发挥作用的过程。能不能“忍”,关键看自己意志力的强弱。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的愤怒爆发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潜伏期。表现为不良情绪的滋生,但未失去理智,意志还有作用,人们能强装笑颜。二是爆发期。这时理智已不能驾驭感情,意志也已失效,人们的情绪不可抑制地爆发出来。三是休克期。愤怒发泄后出现的安静和疲劳阶段。从这个情绪发展变化的规律我们可以看到,“忍”要选择好时机,即在第一阶段潜伏期就要抑制自己,才能有效地避免自己进入情绪爆发期,如果在这个阶段控制不住,那就无所谓忍了。

    当然,社交中的“忍”,也不是毫无原则的退让和容忍,而是在权衡了轻重之后的明智选择。会忍的人、能忍的人才能在交际上取得成功。

    3.乐观大度养成计划

    【社交魔方】

    与人交往时,性格开朗的人能使人感到其言行爽快,容易引起他人与之交往的兴趣。这种人就是心地宽广的人。

    ——本明宽

    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喜欢和乐观大度的人做朋友,而讨厌悲观论者。因此我们应当有意识地培养乐观大度的性格,做一个人人欢迎的交际明星。

    与人吵了架,悲观者说:“唉,我又得罪了人,真没用。”乐观者则不同,他向前看,说:“又多了一次教训,以后我会做得更好些。”两者的思维方向迥然有异,导致相反的结果。

    当生病卧床时,悲观者紧锁愁眉,忧心忡忡,说:“我真倒霉,这样发展下去可就完了。”乐观者却说:“上帝说我太累了,叫我休息休息,养精蓄锐好好干!”他的心情不坏,积极与医生配合,病情很快好转。

    有一对双胞胎长的一模一样,但性格却存在巨大差异,一个极度悲观,一个极度乐观。圣诞节到了,父亲送了悲观者一大堆玩具,送给乐观的儿子一堆马粪。当父亲推开悲观孩子的门时,发现他正坐在玩具堆里哭,“你为什么要哭啊,孩子?”“哦!爸爸,我有这么多玩具,可是如果它们坏了怎么办?如果小朋友妒嫉我,不再跟我玩了怎么办?”父亲摇了摇头,想去看看另一个儿子。他看到了什么?那个乐观的儿子正在马粪周围快乐地跑来跑去。“哦,爸爸!快看啊,这有一堆马粪!我猜附近一定还藏着一匹小马。”一大堆玩具不能让悲观者快乐起来,而一堆马粪也没能使乐观者失望,看来左右他们情绪的并不是外力,而是他们自身。

    这些事实说明,人们的不良心情往往与其思维方式、处事态度相联系。我们认识到这一点,就可以有意识地驾驭和改变自己的思维状态,创造出有利于身体健康,有助于推动事业成功的乐观态度。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乐观大度也是可以创造的,我们应学会乐观。

    (1)热爱生活,遇事要向前看

    首先我们要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事业,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人们一旦有了高尚的理想追求,就会对未来充满信心,对生活表现出超然的豁达,并具有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当遇到不利因素,或身处逆境时,就能理解逆境的意义,把目光盯住未来、盯住目标,在远大理想和目标的感召下,超越眼前的挫折,化解和消除悲观情绪,使自己保持乐观的态度。

    (2)变换角度,从消极事物中发现积极因素

    客观事物是十分复杂的,从不同角度看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我们要学会全面地、辩证地、发展地看待问题,遇事要从几个方面分析研究,尽量从不利中看到有利因素来鼓舞自己,使自己保持乐观向上的昂扬情绪。当不慎遇到挫折失误时,不妨来个逆向思维,把挫折当成人生的财富,从挫折失利中学到有益的东西,吃一堑长一智,使自己变得更聪明起来,把失败当作成功的跳板。这样一来,不论在何种情况下,人们都可以看到希望,看到光明,感到生活的美好,充满生机和活力,就会有一种生生不息的动力推动自己不断前进。

    (3)实事求是,确定和调整期望值

    俗话说,不如意事常八九。出现不如意的事情,常常与人们的期望值定得过高有关,期望值一旦落空,难免带来悲观情绪;因此,我们在做每件事情之前都应从实际出发,善于综合各种主客观因素,统筹考虑,确定一下恰当的经过自己努力可以达到的期望值,当目标实现时自己必然会拥有好心情,并以成功者的姿态去迎接下一次挑战。当事情出现波折,心情不快时,就要看看自己的期望值是否过高。一旦发现期望值脱离实际,就要及时进行调整,把它降低一些,这样就可以使自己心理恢复平衡,在新的支点上建立自信,保持乐观。

    (4)重温往事,让成功为自己喝彩鼓劲

    当你遇到挫折心情欠佳时,不妨多想想自己以往曾经有过的成功记录,看到自己的优势和能力,由此建立自信,给自己鼓掌,改变不良心境,排除悲观情绪,以乐观态度投入新的战斗。

    努力做一个乐观大度的人吧,乐观大度会把你变成一块拥有巨大磁力的磁石,让你成为一个受人欢迎,为人所乐于亲近的人。

    4.让关爱为你再加一分

    【社交魔方】

    待人接物要想到别人是重要的,也应该把别人当作重要的人来看待。你与人相处时要考虑到对方的感情。我们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同样地对待我们。

    ——马尔兹

    一个人如果能时时对人怀着良好的善意,对他人表现出关爱和和善,那么他自身的吸引力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大增。

    人格优美、性情温和的人,往往到处能得他人的欢迎,也能处处得到他人的扶助。有些商人虽然没有雄厚的资本,却能吸引很多顾客,他们的事业与那些资本雄厚但缺少吸引力的相比,进展必定更为显著。

    在社交上,如果你能处处表现出爱人与和善的精神,乐于助人,那么就能使自己犹如磁石一般,吸引众多的朋友。而一个只肯为自己打算的人,到处会受人鄙弃。

    慷慨与宽宏大量,也是获得朋友的要素。一个宽容大度的慷慨者,常能赢得人心。

    在社交上,还应说他人爱听的话,在谈话和做事过程中,要发扬他人的长处,而不去暴露他人的短处。那种习惯轻视他人、喜欢寻找他人缺点的人,是不可信赖的人,也不值得交结。

    轻视与嫉妒他人往往是一个人心胸狭窄、思想不健全的表现,也是一个人思想浅薄与狭隘的表现,这种人非但不能认识他人的长处,更不能发现自己的短处。而有着健全的思想、对人宽宏大量的人,非但能够认识他人的长处,更能发现自己的短处。

    吸引他人最好的方法,就是要使自己对他的事情很关心、很感兴趣。但你不能做作,你必须真诚地对别人关心、对别人感兴趣。

    好多人所以不能吸引他人,是因为他们的心灵与外界是隔绝的,他们专注于自己。与外界隔绝,久而久之,便足以使自己陷于孤独的境地。

    一个人,几乎人人都不欢迎他,但他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即使他参加一个公众集会,人人见了他都退避三舍。所以,当别人互相寒暄谈笑、其乐融融之时,他一个人独处在屋中的一个角落。即使偶然被人家注意,片刻之后,他也依旧孤独地坐在一边。像这类人好似冰块一样,好似没有吸引力的磁石。

    这个人之所以不受欢迎,在他自己看来乃是一个谜,他具有很大的才能,又是个勤勉努力的人。他在每天工作完毕后,也喜欢混在同伴中寻快乐。但他往往只顾到自己的乐趣,而常常给人以难堪,所以很多人一看到他,就避而远之。

    但他绝未想到,他不受欢迎最关键的原因乃在于他的自私心理,自私乃是他不能赢得人心的主要障碍。他只想到自己而不顾及他人。他竟然一刻也不能把自己的事情搁起,来谈谈他人的事情。每当与别人谈话,他总是要把谈话的中心,集中在自身或自己的业务上。

    一个人如果只顾自己,只为自己打算,那么就没有吸引他人的磁力,就会使别人对他感到厌恶,就没有一个人喜欢与他结交往来。

    如果一个人真正对他人感兴趣,便有吸引他人的力量。而且对他人吸引力的大小,与对他人所感兴趣的程度成正比。怎样才能对他人感兴趣呢?主要是要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能够推己及人,给他人以深切的同情。

    其实,人生最大的目标,并不应该在于谋生赚钱,更要把我们内在的力量、我们的美德发扬出来。这样,我们就自然会具有吸引他人的力量。

    一个人要真正吸引他人,应该具有种种良好的德行,自私、卑鄙、嫉妒都不能赢得人心;非但不能赢得人心,还会处处不受人们的欢迎。所以,我们应该多给他人以关爱、同情、鼓励、扶助,这些东西不会因为我们的付出而减少,给别人越多,我们反而会收获越多。

    5.在心里种一棵“许愿树”

    【社交魔方】

    只要你相信自己,你就会得到别人的信仰。

    ——歌德

    每个人对自己都有一个“我属于哪种人”的自我期许,这也就是心理学上常说的“自我意识”。不要小看自我意识,它可能对你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自我意识就是“我属于哪种人”的自我观念,它建立在我们对自身的认知和评价基础上。一般而言,一个人的自我观念都是根据自己过去的成功或失败、他人对自己的反应、自己根据自己环境中他人的比较意识,特别是童年经历等四个主要方面不自觉地形成的。根据这些,人们心里便形成了“自我意识”。就我们自身而言,一旦某种与自身有关的思想或信念进入这幅“自我肖像”,它就会变成“真实的”。在此之后,我们很少去怀疑其可靠性,只会根据它去活动,就像它的确是真实的一样。

    丹丹是一个内向的女孩,她讨厌人多的地方,讨厌和不认识的人接触,办事的时候总是很慌乱,一接触异性就觉得紧张……结果她没有什么谈得来的朋友,为此她也很苦恼。后来她的姐姐告诉她一个办法,那就是多运用自己的想象力。从此以后,丹丹每天起床时就对着镜子微笑,她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孩,身边有许许多多的朋友,她大方地和他们一起谈笑、玩闹……渐渐地,她真的变成了一个活泼的女孩子,连她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潜意识就是一部“服务机制”——一个有目标的电脑系统。而人的自我意识,就有如电脑程序,直接影响这一机制运作的结果。如果你的自我意识是一个失败的人,你就会不断地在自己内心那“荧光屏”上看到一个垂头丧气、难当大任的自我,听到“我是没出息、没有长进”之类负面的信息;然后感受到沮丧、自卑、无奈与无能——而你在现实生活中便会“注定”失败。

    另一方面,如果你的自我意识是一个成功人士,你会不断地在你内心的“荧光屏”上见到一个踌躇满志、不断进取、敢于经受挫折和承受强大压力的自我;听到“我做得很好,而我以后还会做得更好”之类的鼓舞讯息;然后感受到喜悦、自尊、快慰与卓越——而你在现实生活中便会“注定”成功。

    对自我意识的确立是十分重要的,其正或负倾向是我们的生命走向成功或失败的方向盘、指南针。自我意识的形成有以下特点:

    (1)人的所有行为、感情、举止甚至才能始终与自我意识一致

    每个人把自己想象成什么人,就会按那种人的方式行事;而且,即使他做了一切有意识的努力,即使他有意志力,也很难扭转这种行为。

    自我意识是一个“前提”、一个根据。人的全部个性、行为,甚至环境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如果一个人从心理上逃避成功、害怕成功,面对机会或挑战,他就可能畏畏缩缩,这样,即使不是一个失败者,也是一个平庸之辈。因为,在其自我意识里已经有了失败的自我意识。其实,只要改变一个人的自我意识,不管是企业家、商人或是学生、教师,其工作绩效都会发生奇迹般的变化。

    (2)自我意识可以改变

    一个人难于改变某种习惯、个性或者生活方式,似乎有这样一个原因:几乎所有试图改变的努力都集中在自我的行为模式上而不是意识结构上。很多人对心理咨询或指导感到意义不大,是因为他们想要改变的是特定的外在环境或者特定的习惯和性格缺陷,而从来没有想到改变造成这些状况的自我认识。

    要想有所成就,并全面地完善自己的意识,就必须有一个适当而又现实的自我意识伴随着自己;就必须能接受自己,并有健全的自尊心。必须信任自己,必须不断地强化和肯定自我价值,必须随心所欲地有创造性地表现自我,而不是把自我隐藏或遮掩起来,必须有与现实相适应的自我,以便在一个现实的世界中有效地发挥作用。此外,可通过长期自我观察或借助心理咨询师的指导,逐步而客观地认识自己的长处和弱点,并且积极现实地对待这些长处和弱点。

    当这个自我意识在对自我扬长避短的基础上日臻完善而稳固的时候,你会有“良好”的感觉。并且会感到自信,会自由地作为“我自己”而存在,自发地表现自己并会适当地发挥作用。如果它成为逃避、否定的对象,个体就会把它隐藏起来,不让它有所表现,创造性的表现也就因此受到阻碍,内心便会产生强烈的压抑机制而无法与人相处。

    我们每一个人内心所真正需要的正是更丰富的人生,幸福、成功、宁静以及我们心目中的崇高目标,在本质上都可以从丰富的生活或积极的创造过程中体验到。当我们体验到幸福、自信、成功的饱满的感情时,我们就是在享受丰富的生活。当我们落魄到压制自己的能力、浪费自己的天赋本能,使自己蒙受忧虑、恐惧、自我谴责和自我厌恶的程度时,就是在扼杀我们可以利用的生命力,就是在背弃自我发展和完善的道路。

    用你的心为自己画一幅自我肖像,你希望自己成为怎样的人,你希望自己有什么样的成就,你就会与它越来越接近。

    6.和谐来自相互尊重

    【社交魔方】

    尊重别人的长处,在任何情况下都平等待人的人,才是道德高尚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

    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要怎样对待别人,只有相互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融洽和谐。

    一般来说,人们对尊重的需要分两类,即自尊和来自他人的尊重。自尊包括对获得信心、能力、本领、成就、独立和自由等的愿望。来自他人的尊重包括威望、承认、接受、关心、地位、名誉和赏识。一个具有足够自尊的人总是更有信心、更有能力,也更有效率。然而,当缺乏自尊时,就会感到自尊无望,甚至可能导致绝望和神经失常的行为。而最稳定的,也是最健康的自尊是以别人给他应得的尊敬为基础的,而不是来自外部的名声、荣誉和谄媚。

    某家电影院曾发生这样一件事:年末,电影院经理把员工包括离退休人员及其家属都请到电影院来参加一个茶话会。会前,专门制作了这些离退休人员和在职职工的生活录相片,会上放给大家看。每个人,尤其是离退休职工非常感动。原因很简单,这些人一辈子干的工作就是给别人放电影,从来未感受过自己上银幕是什么滋味。今天他们有机会在给人们放了一辈子电影的电影院里,看自己走上了银幕,感到影院领导没有忘记自己一辈子的辛苦,他们能不感动吗?因而很自然地加深了对自己单位的感情,同时也使在职职工感到振奋,团体的凝聚力大增。

    互尊是礼仪的重要原则。与人交往,不论对方职务高低、身份如何、相貌怎样、才能大小,只要与之打交道,首先就应尊重他人的人格,做到礼遇适当、寒暄热烈、赞美得体、话题投机,让人感到他在你心目中是受欢迎的和有地位的,从而得到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感到与你交往的心情很愉快,这样才可能深入沟通,建立感情,达到目的。要想在社交中体现对别人的尊重,你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在礼仪上体现对别人的尊重

    礼仪不仅能体现一个人的修养和人品,还能体现出对他人的尊重,赢得别人的好感。在社交场合,男方将女方的手握得太紧、时间太长,是对女方的不尊重,会给人以轻佻之嫌;参加朋友的婚礼而蓬头垢面、不修边幅,不仅有损自己的形象,也是对朋友的不尊重;和异性朋友保持过密的距离,甚至凑到对方耳边“窃窃私语”,是对对方的不尊重;站着与别人交谈而脚不停地“啪啪”打地,会使人产生“不耐烦”的联想;与朋友特别是长辈、上级、新朋友坐着交谈而大跷“二郎脚”,甚至上下摆动,在对方看来,这是轻佻的表现、傲慢的外露,是对对方的不尊重。

    (2)态度要真诚而热情

    热情的态度,意味着对别人的隆重接纳,会给人留下受欢迎、受重视、受尊重的感觉,而这本来就是礼仪的初衷和要旨。当然,热情不能过火,过分的热情会使人感到虚伪和缺乏诚意。所以,待人热情一定要出自真诚,是尊重他人的真挚感情的自然流露。如果心存不敬,却又要故意表现出热情,只会让人感到做作,引起反感。

    (3)不要伤别人的“面子”

    所谓面子,即自尊心。即便是一个毫无廉耻之心的人,也存在着一定的自尊心。失去自尊,对一个人来说,是一件非常痛苦、难以容忍的事情。所以,伤害别人的自尊是严重失礼的行为。如果是故意而为,那就更不道德了。我们中国人爱面子、讲面子,古人有“宁折勿弯”的训诫,说到底都是自尊心的问题。维护自尊,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所以,与人交往,一定要避免有可能伤害他人自尊心的言行。比如,谈话中不要涉及他人的隐私;不要提到对方的生理缺陷,更不能拿别人的生理缺陷开玩笑;对他人做错的事,要善意地委婉指出。

    (4)尊重别人的意见

    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思想、表现自身的愿望。社会的发展,为人们弘扬个性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丰富的个性色彩和多元思想的共存,是现代社会区别于传统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因此,现代社交中的互尊原则,要求人们必须学会彼此宽容,尊重他人的思想观点和个性。与人交往,就应给人表达自己思想、表现自己个性的机会,应尊重他人的这种权利。当他人与自己的意见相左时,不应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与个性特征和自己截然不同的人交往,应尊重对方的人格和自由。

    得到别人的尊重是人的基本精神需求之一,如果你能照顾到别人的这一心理,你就必然会得到对方的尊重和好感,当然,你的人缘也就会越来越好。

    7.做人何必太精明

    【社交魔方】

    黑猫养了一群鱼鹰替它捕鱼,黑猫是非常精明的,这些鱼鹰想贪没一条小鱼也非常难,它的眼睛像雷达一样扫视着鱼鹰,一号捕了几条,二号捕了几条,它都清清楚楚。黑猫妻子对丈夫说:“干嘛这样苛刻呢?它们也很辛苦,闭一只眼过得去就算了。”黑猫对妻子的想法嗤之以鼻:“那怎么行!我必须要多算计着!”但鱼鹰却再也受不了这样的生活了,它们商量了一下集体逃走了。

    郑板桥的“难得糊涂”深受国人追捧,现在这幅字的复制品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而所谓的“难得糊涂”,是说,一个精明过人的人,最好犯几次糊涂,太精明了未必是件好事。

    做人太精明了,就容易众叛亲离一个人在处世、生活中学会难得糊涂,会在很多方面受益无穷:

    (1)避免矛盾和纷争

    生活中的许多小事,如果我们采取难得糊涂的态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很容易小事化了;而如果你一点都不糊涂,一是一,二是二,矛盾、纷争,甚至流血牺牲都有可能发生。

    一对夫妻为争电视频道,如果一个糊涂一下,让着对方,对方看什么就跟着看,电视嘛,哪个频道不都是娱乐么,大家就会继续看电视,而不是两个人对打起来,丈夫恼羞成怒,用酒瓶砸向妻子的头,结果妻子伤重不治,丈失收监候审。

    生活中有很多精明的人总是喜欢揪别人的辫子、抓别人的缺点,以为这样做显示自己比他人高明,实际上这种语言、行为上的丝毫不糊涂却是造成两个人关系疏远、分道扬镳,甚至成为仇敌的根本原因。

    (2)可以使自己心态平和

    与人交往、处世关键要使心情愉快,而心态平和是心情愉快的前提,难得糊涂就可以使一个人心态平和。

    如果你是一个牙尖嘴利、眼尖手快的人,你必然会发现一些别人注意不到的东西,如果你一笑置之,不加追究,不久你就会忘掉这些东西;而一旦你觉得自己无法不指出来,非要给他人一个昭示,既弄得他人满心不快活,恐怕你自己的心也难以平静下来。

    两个和尚来到河边,一个年轻姑娘正犹豫着如何过河,看到和尚们来了便求和尚帮助。

    一个和尚念了一声“善哉”,便抱着姑娘过了河,姑娘千恩万谢地走了。

    两个和尚又走了相当长一段路程,另一个和尚突然说:“出家人,不近女色,师兄你犯戒了。”大和尚哈哈大笑道:“我早就放下了,怎么你还抱着?”小和尚脸红耳赤。

    很多人在处世时就像这个不懂真谛的小和尚,使自己心态处于不平和之中。

    (3)让自己轻轻松松

    人常说:“给人方便,与己方便。”难得糊涂无非就是给人方便,给人方便,人就会对你也难得糊涂。两个过于精明的人就像两只正在酣斗的公鸡一样,非要分出个你胜我败来,这于健康的身心是没有什么益处的。

    如果你是一个处处不糊涂的人,总是圆睁双眼,提高警惕地生活,那你累不累呀?你有没有身心疲惫的时候?你何不像一个大智若愚的人那样难得糊涂一下!

    ①要做到难得糊涂,一个人就应具备宽容的美德。有了宽容心,你完全可以对那些鸡毛蒜皮之类的小事付诸一笑,你完全可以对并不重要的事糊涂一下,你完全可以对无关紧要的事网开一面。

    如果你这样做了,你会处于一个快乐的心境之中,正如人们常说的“原谅使人快活”。

    ②像宋代的吕端一样“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要分清什么是大事,什么是小事。对于贪污腐败、行贿受贿之类的事绝不能糊涂;而对同事的把你一盒烟拿了、不小心碰了你一下这种小事完全可以糊涂一下。

    ③别成为一个过于精明的人。过于精明的人常好为人师,指手划脚,求全责备,对人苛刻,眼睛里容不得半点不合他意之处。这种精明人为了显示其精明处,常常是横挑鼻子竖挑眼,从来都不会难得糊涂一下的,这种人在现实中属于招人厌的那一类。就像王熙凤一样,表面上大家都对你唯唯诺诺,可在暗地里,恐怕人人都恨你自以为是的样子。

    社交中,你不能总是表现得太精明,一个处处咄咄逼人的人,最后只能成为社交场上的弃儿。而懂得适时犯糊涂的人,却会赢得别人的喜欢,在人际交往中受益无穷。

    8.做一个内在的赢家

    【社交魔方】

    一只小鹰在练习飞行时遇见了一只麻雀,麻雀对小鹰一次次从悬崖上冲下的行为感到不解:“你这是在干嘛呀!你已经飞得够好了,再练习也不可能冲上云霄去!”小鹰冷冷地看着麻雀:“为什么不能?我是一只鹰啊,只要我勤加练习,就一定能飞到任何高度!”说完它又一次练习起来,麻雀摇了摇头,它觉得无法理解这只小鹰的做法。

    成功的关键是必须不断向自我挑战,向他人证明你的价值,简单地说就是你必须先成为一个内在的赢家,然后才有信心去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具体来说,我们必须做到运动竞技中的冠军及各行各业的获胜者所共有的主要特质,即对自我的内在价值具有基本的信念和对自己潜能的不断挖掘。如果成功有赖于外物支援,将受制于经常性的焦虑。当同事为你的成就庆功时,你也许快意一时,但不久心中会怀疑,他们下回是否仍将如此衷心为你庆贺;若你受到批评时,更会感到受训的伤害与威胁。事实上,成功的概念若仅是指一回完美的表现,或追求一面金牌,那你将永远无法获胜。

    显然,天赋、外貌及其他特质,并非人人生而平等,但上天赐予我们丰富的“内在价值”,却能够绵延不绝。人生的竞赛,并不局限在一个竞技场上,而我们每个人的教育程度不一,提供支援的家庭生活及其他因素,也大都非我们所能控制。但我可以确定的是,每个人生而具有冠军者的品质,那就是所谓的“价值”。

    安东尼·罗宾告诉我们,要学会用一个词——“内在的赢家”,去描述那种能够认知自己的内在价值,而又能够以它为基础去实现目标。能在人生的竞技场上取得胜利的秘诀在于,你必须先是个内在的赢家,你必须认为自己是个潜在的成功人士。

    有句格言说得好:“失败者任其失败,成功者创造成功。”

    格言强调,胜利者天生是倾向行动的人。他们将自己视为世界舞台演员,而非被动地被他人行动牵制的受害者。

    即使失败了,胜利者也宁愿选择一种有声有色的方式失败。如果无法避免失败,就轰轰烈烈的大干一场。那是成功者的处事方法。

    拳王阿里曾用过这种方法向自己挑战,激励自己发挥出更大的潜能。

    在拳王阿里与弗来奇尔对阵之前,他像诺马士那样宣称自己将获得胜利。同样的,这种装腔作势似乎不按常理出牌。在他早期的拳击生涯中,阿里就常预测对手的实力,但那时他是与实力远不如他的人竞赛。现在,阿里是离开圈内多年后再战,而弗来奇尔则是常胜将军。阿里居然仍夸口自己会胜利。他也不只说一次便罢,还重复无数次。

    这回,他的预测错了,阿里输了。最后一战他辛苦应战,但失败了。

    在这之后不久,阿里被邀请上美国一家电视台的访谈节目,在他被介绍给观众之前,有人怀疑他上台时观众会有何反应。他曾信誓旦旦地说他一定会赢,结果他输了,那确实令人无地自容。

    可是当阿里出现时,他受到在场观众真诚的起立致意,热烈鼓掌喝彩。

    他并不被认为是个愚弄自己的人,相反地,被认为是一名勇于挑战自我的勇士,虽然比赛结果并未如他所言,但比起他甘冒大险的勇气,胜负真如鸿毛一般,不值一提。

    当然,在阿里的时代之后,那种运动员在赛前夸张的预测,已全然没有价值,因为它确实毫无意义。但是,如果你有胆量说你掌握自己的命运,这个世界将因此而尊敬你,即使事后证明你错了。

    当你继续迈向高峰时,必须记住:每一级阶梯都供你踩足够的时间,然后再踏上更高一层,它不是供你休息之用。我们在途中难免会疲倦与灰心,但就像世界重量级拳击冠军詹姆士·柯比常说的:“你要再战一回合才能得胜。碰上困难时,你一定要再战一回合。”每一个人都有无限的潜能,但除非你知道它在哪里,并坚持用它,否则毫无价值。世界著名的大提琴演奏家帕柏罗卡沙成名之后,仍然每天练习6小时。有人问他为什么还要这么努力?他的回答是:“我认为我正在进步之中。”

    我们得努力工作才能把握住下一个成功的机会。任何一位推销经理都会告诉你,每一个“不”的回答都使你愈来愈接近“是”的目标。“黎明之前总是最黑暗”这句话并非口头禅,只要你努力工作,发挥你的技巧与才能,更大的成功终会到来。需要指出,即使你成功的一天永远没有到来,你仍然是个大赢家。因为你已经有了知识,也懂得面对人生,那是最大的成功。

    许多懒惰的人在心理态度方面都有问题。他们吝于在工作或职业上使出全力,觉得如果尽力而未能成功,就会很丢面子。他们的理由是,既然未曾尽力,那么失败了也可以振振有词,不愁找不到借口。他们并不觉得失败又能怎样,因为他们从未认真地去做过。他们时常耸耸肩膀说:“这对我没有什么两样。”许多失败者都是这种调子。

    每个人都应该有一种自我挑战、自我突破的精神,你应该选择一种特殊的方式,去证明自己、表现自己,只有这样做,才能实现你梦想中的成功。

    9.别太自负也别太自贬

    【社交魔方】

    人常对自己持某种看法,而对别人又持另一种看法,使用不同于别人的方法来判断自己。

    ——西拉斯

    对一个人来说,最好的精神状态就是保持适度的自信,但这一点却很难做到,很多人都走向了两个极端——自贬或自负。

    自贬,也就是人类自我贬低,廉价地出卖自己。人类的这种弱点在我们的生活中以数不尽的方式存在着、显示着、影响制约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对人生的追求、对成功的渴望。例如,你在报纸上看到了一份招聘广告,那份工作你非常喜欢,而且开出的条件也很诱人,但是你并没有想去应聘,也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因为你认为:“这么好的工作,应聘的人肯定很多,我的能力恐怕不够,又何必自找麻烦呢!”

    几千年来,哲学家们都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这些芸芸众生:要认识自己。然而奇怪的是,我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把哲学家的这句话理解为“要认识我们的缺点”、“要认识到消极的一面”、“要认识到不利的一面”。所以,我们看到,“要认识自己”的结果,使大多数人的自我评估都包括了太多的缺点、错误与无能。这大概也出乎那些哲学家的意料,恐怕也违背了他们的初衷。

    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是很好的,我们可以借此谋求改进,以使我们的人生更加美好。但是,如果我们只是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消极面,人生就会陷入另一种混乱,使自己觉得自己没有什么价值。所以要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绝不要看轻自己。

    还有很多人,是在比较中产生自贬心理的。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着职务比你高、收入比你多、能力比你强、事业比你顺的人,你如果总跟这类人相比,自然容易产生自贬心理和胆怯行为,你应该明白人与人的可比性实在不大,不要机械地和他人做这种对比。事实上,人无完人,别人不可能一切都好,自己也不可能一切都不好,而且好和不好也是相对的、可变的。闻名世界的成人教育家卡耐基,幼年时表现平平,青年时也无惊人之举,但他经过多年的刻苦学习和实践,竟成为举世瞩目的公共关系专家、人际交往大师。他所以成长、成熟、成名,是必胜的信心帮助了他。要想事业获得成功,除了要具备足够的条件、时间、环境等多种因素之外,最基本的一个条件就是要有信心,要有积极的心态。否则,莫说事业成功,就是正常的交往接触都难以进行。所以,你一定要学会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不要总把别人看成“一朵花”,把自己看成“豆腐渣”。

    在与人交往中,自卑固然不好,但高傲更要不得。这是因为,自卑不过是有时使自己失去一些交往机会,或交往的效果不是特别理想,还没听说过因为自卑而引起人家强烈不满的。高傲就不同了,凡是有一点自尊心的人,在与高傲者交往时,没有不深恶痛绝的。

    高傲最大的毛病是让人感觉不平等,似乎他高人一等,似乎他比别人优越,这就必然给别人的心理造成伤害。人无论年龄大小、地位高低,都是有自尊心的,人最不能接受的是被人瞧不起,而交往中的高傲态度就犹如说了一句“我鄙视你”,其结果可想而知。

    有人说,咱们都是普通老百姓,既没当官,手里又没什么权,有什么可高傲的呢?话可不能这么说,大家都一模一样的时候,也许他高傲不起来,但只要发生了一点变化,这变化又可作为高傲“资本”时,高傲便油然而生了。单位里几个小伙子本来关系很好,甚至吃喝不分,单位买了一辆小轿车,让其中一个小伙子考了驾驶证,当兼职司机,小伙子便忘乎所以。领导用车,他从没有二话,开车便走;一般人员即便是公事用车,他也磨磨蹭蹭的,一副瞧不起的架势,结果大家都与他疏远了。可见,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虽然并不是从心眼里有意那样做,但也同样存在着警惕高傲的问题。

    我们说,平等待人,不自恃高人一头,在一般情况下是不难做到的。但不高傲正像不自卑一样,若想无论任何场合、任何对象或自身发生任何变化,都能一贯地做到,确也不易,因为这是个修养问题。如不提高警惕,高傲在不知不觉中就会流露出来,到那时得罪了人都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想一想这两种场合:自己的电脑坏了,请一位精通修理技术的同事帮忙给修一修;一位同事遇到点难事,来张口借钱——自己在态度上能一样吗?假如在后者情况下也能如前者一样,那就是一个很有修养的人了。可惜,我们常常做不到,虽然我们不是有意地居高临下。

    总之,我们都应该学会自信从容地面对一切,既不自卑也不自傲,只有在心理上无拘无束的人,才能面对现实,接受挑战,自由地到达他想要去的地方。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