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党同伐异
类别:
武侠仙侠
作者:
龙吟风残字数:4435更新时间:24/11/27 03:03:38
万俟虎闻报,立即下达命令,勒令各门各卡关闭寨门,严防死守。随后又召集智囊集团商议对策,经过反复讨论,最后决定:对于目前这种敌情不明的状况,宜先凭险据守,待敌人攻寨时,试探敌人的虚实强弱。
敌人若强,则坚守待援;敌人若弱,则冲出杀敌。
同时,立即飞鸽传书给黑虎寨、苍狼寨、绿蝎寨、蓝蜥寨等京西盟旗下的帮会、山寨,要求他们立即倾巢而出,救援云露山。
待各路援军到后,在云露山外围形成反包围圈,包围攻山之敌。卧虎堡则中心开花,分八路冲击攻山之敌,使敌人腹背受敌,首尾不能相顾。
云露山地势险要,卧虎堡位于云露山主峰,而坎、艮、震、巽、离、坤、兑七门分布在七座山峰上,拱卫着主峰,且分别在最险的地方设卡筑寨,可以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因此,万俟虎虽然惊骇于竟然有人敢攻伐卧虎堡,但他对守住卧虎堡还是很有信心的。
是夜,天降细雨,万俟虎正在堡中的书房中给诸葛银环写信,准备飞鸽传书请求围猎山庄的支援。
若围猎山庄能救援,不仅卧虎堡此次遇袭将有惊无险,而且完全有可能反将敌人围歼。
信写好后,他将信笺先折叠成一寸长短,然后卷成一个小纸卷儿,最后将小纸卷儿放在手掌中搓动,使其越卷越紧,越卷越细。
他又在案桌上拿起一截小竹管,小竹管长约一寸四分,一端有节,一端敞口。
他将小纸卷儿从敞口处塞入小竹管中,再拿起烛台,将蜡泪滴入小竹管敞口处,将竹管敞口封严。
这时,一个侍从端着茶盘向他的书房而去,举手敲门,万俟虎道了声“进来!”
侍从双手端着茶盘走进了书房,将茶盘放在了桌案上。万俟虎准备伸手去端茶杯的时候,突然感到章门穴、环跳穴一麻,身体一震,紧接着气海穴中的内力被封印。
万俟虎惊骇地看着侍从,侍从微笑道:“万俟堡主莫要大惊小怪,这茶恐怕你是喝不成了!”
侍从说着话,面部肌肉开始扭曲变形,变成了一个英气逼人的陌生人。
万俟虎惊问:“你是谁?”
侍从道:“我叫司马天星,是神州帮的帮主,也是神龙帮的帮主!”
万俟虎道:“神州帮……神龙帮,我们好像没什么纠葛吧,你们为何要攻击我卧虎堡?”
司马天星道:“原因有三个,一是因为你卧虎堡是江湖上的邪恶势力,而神州帮和神龙帮是江湖上的正义势力,所谓正邪不两立,因此要讨伐你卧虎堡;二是因为你卧虎堡积累的财富够多,太让人眼红了,因此,我们要劫富济贫;三是因为你与我灭门血仇,我是司马温公的后人!”
万俟虎道:“你是司马温公的后人?哼!要报仇直说就行了,何必说什么正呀邪的,说那些冠冕堂皇的话有意思吗?!”
司马天星道:“当然有意思,我代表正义力量来问罪于尔等,当然要旗帜鲜明,让尔等在临死之前知道什么叫罪有应得,什么叫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而是时机未到!”
万俟虎冷笑道:“突施偷袭,这就是你们这些自称侠义者的惯用手段吧,依我看,你们不过就是一些自命侠义、自我标榜的伪君子!”
司马天星反唇相讥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乃是孙子兵法中最高明的斗战计,没什么可非议的,突施偷袭、擒贼擒王是我最喜欢的对敌方式,一点儿也不影响我作为正义侠士的形象。关键是看结果,我剪灭了你卧虎堡这一武林毒瘤,不管怎么讲,都是大功德一件!”
万俟虎道:“你以为这样就能轻易摧毁我卧虎堡,你想得也太简单了吧,你会付出沉重代价的!”
“是吗?这一点我已经想到了,所谓困兽犹斗,处处拼命嘛!说实在的,你的武功与我相比,差距还是较大的,你现在只是驭气初境,你在我的手下走不过五招,之所以要偷袭你,正是因为我想到了这一点,所以,我在一招之内先将你制住,让卧虎堡群蛇无首,乱成一团。
然后我亲自出手,将你的人马杀掉七八成,特别是将你的高端战力全部摧毁,剩下的残兵败将再交由我的人练练手,请问,练手也会付出沉重代价吗?”司马天星轻蔑而鄙夷地望着万俟虎。
莫俟虎咬着牙,没有开腔。他心中很不甘,一个大帮派的首领,竟然被人偷袭生擒活捉,传到江湖上去简直就是个笑话,想他万俟虎纵横江湖,独霸一方数十年,到头来却落得如此下场,怎能心甘。
江湖上的超级势力之间,虽有摩擦,但一般说来,是不会轻易开启战端的。一旦开战,即便一方灭掉了另一方,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获胜的一方也会付出沉重代价,伤筋动骨,甚至滑落出超级势力的行列,被其他超级势力吞并或消灭,落得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的结果。
谁知小小的神州帮,还有新近才成立的神龙帮,竟然悄悄崛起,胆敢来攻打他卧虎堡,而且不知道是怎么混进来这个小煞星,对自己突施偷袭,将自己制住。
自己这一世英名算是毁了,自己的性命也会葬送在这小子手中。
想到这些,他很是不甘。
过了片刻,万俟虎道:“我卧虎堡地势险要,关卡无数,你是怎么混进来的?”
司马天星笑道:“当然是趁着夜色从天而降喽!”
万俟虎冷哼道:“吹牛很好玩吗?”
司马天星道:“我有必要吹牛吗,哦,你认为我不会飞是不?告诉你,我虽然不会飞,但我有一只仙鹤伙伴,它会飞,我骑着它飞进来的!”
万俟虎叹了口气,道:“天亡我也!”
司马天星问道:“你如果老实告诉我,是谁指使你屠戮温国公府,或许我会留你一个全尸!”
万俟虎冷冷地道:“如果你认为我万俟虎是贪生怕死之辈,或者说是那种在胁迫下就会开口的软骨头,那就大错特错了,要杀要剐悉听尊便,要想从我嘴里得到什么信息,纯属妄想!”
司马天星道:“我也就是随便问问,你万俟虎是一代枭雄,成名数十年,贼骨头很硬,想来你也不会与自己的敌人合作的。但我有其他办法,只要你知道的,我都会知道,除非你真的不知道!”
万俟虎冷笑道:“我就是不信!”言罢,便欲咬舌自尽。
但司马天星有神识之能,万俟虎颊部和颈部肌肉刚一运动,司马天星就知道他要干什么,并且司马天星出手够快,立即点中万俟虎的百会穴,万俟虎立即陷入昏睡状态。
司马天星将神魂之力输入万俟虎的神庭穴,对万俟虎进行搜魂。
通过搜魂,司马天星知道了温国公府血案的前因后果。
温国公府血案的元凶是时任宰相的章惇,以及朝臣蔡卞、蔡京兄弟、杨畏、吕惠卿等人,既牵涉政治斗争(党争),也缠夹着私人恩怨。其前因后果缘自“熙宁变法”。
熙宁变法是北宋朝廷在熙宁年间的改革举措。宋神宗赵琐登基后,对朝廷疲弱的政治、经济深感不满,且他素来欣赏王安石的才干,遂启用王安石为相,推行市易法、保甲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青苗法、免行法、募役法、裁兵法、将兵法、保马法、三舍法、贡举法等新法。
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
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政府财政有所充实,国防力量略有提高,对封建地主阶级和大商人非法渔利也有所打击和限制。
但是,熙宁变法终究是失败了,不仅没有给宋朝带来繁荣中兴,而且致使全体朝臣卷入党争,从此政治动荡,权力分裂。
究其变法失败的原因,一是变法在推行过程中不合时宜而又操之过急,急功近利,必然事与愿违。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如保马法、青苗法、免役法之实行,与变法的预期目的背道而驰),因此不得民心。
二是对于变法缺乏宣传,导致在变法的过程中许多优秀人才、知名人士对变法不理解、不支持,甚至极力反对。在变法的反对阵营中,有一大批的知名人物,是因为对变法缺乏认识和理解才举旗反对的。加之变法的主导者王安石刚愎自用,对人家提出的质疑不予仔细解释,有错误的地方也不及时纠正,引起很多大人物的误会。
三是王安石不辨忠奸,因大多优秀人才是不会人云亦云、盲目相从的,而这些人对他的变法不理解、不支持,也就不会追随他变法,无奈之下,他只好启用了一大批希望在变法中猎取权位和捞取利益的投机分子,这些投机分子九成以上都是奸臣,有的甚至是历史上著名的奸臣,如蔡京、吕惠卿等。用这样一些投机取巧的奸臣去推行变法,在推行过程中发生偏差和越轨是必然的,继而导致变法失败。
四是变法的发起者宋神宗赵琐迷信,因一些自然灾害而对变法产生怀疑,变法的意志不够坚定,心志不固,在各种压力下,曾经罢黜王安石的相位,这对变法是沉重的打击,最终导致变法失败。
五是以司马光为首的大批朝臣极力反对变法,当时的皇太后等大人物也极力反对变法。
上述五个方面的原因是表象的,失败的内在原因是新法没有触及社会的根本问题,他只是一场地主阶级内部针对北宋统治危机的制度改良,没有触及封建社会根本矛盾的核心,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封建社会的矛盾,也就得不到广大民众的支持,简而言之是不得民心。
王安石与司马光本是好朋友,但两人因政治见解不同,而由好朋友变成政治对手。他们在政治上虽然是对手,但两人都是正人君子,私人并无恩怨。而元丰党人中有大批的投机分子,他们为获取官位而附和、追随王安石,这些人对元祐党人缠夹着私人恩怨。
皇太后高氏(神宗赵琐之母)一向反对王安石的新法,信任保守派领袖司马光。元丰八年(1085年),其子神宗病故,新登基的皇帝哲宗赵煦只有十岁,是个儿童皇帝。高氏被尊为太皇太后,她奉神宗遗诏辅佐年幼的皇上,垂帘听政。
高太皇太后一执政,就启用司马光主国政,次年初敕任尚书左仆射(尚书仆射,尚书省的副官,尚书令为虚职后,尚书仆射成为尚书省的长官,唐朝初年和北宋后期成为名副其实的首席宰相),兼门下侍郎,数月间罢黜推行新法的朝臣,尽废新法,史称“元祐更化”。
追随王安石推行新法的朝臣被称为“新党”,也称“元丰党人”,追随司马光的朝臣守旧反对新法,被称为“旧党”,也称为“元祐党人”。
那些被罢黜的“元丰党人”是投机分子、狭隘小人,滋生私人恩怨,对司马光恨之入骨。
司马光在相位仅八个月,即因病去世。高太皇太后继续推行司马光的政治主张,加之她具有十分优秀的执政才能,勤俭廉政,励精图治,因此这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也十分繁荣。
因而,宋哲宗时期是北宋最后一个经济繁荣、天下小康、政治清明、国势较强的时期。这与高太皇太后的贤德是分不开的,被后人誉为“女中尧舜”,也与司马光的政治主张是分不开的,被时人誉为“万家生佛”。
但由于高太皇太后长期干政,让小皇帝哲宗心生不满。元祐八年(1093年)九月,高太皇太后病逝。十九岁的哲宗小皇帝开始亲政。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太后时重用元佑老臣,哲宗当然要启用新人为自己所用,可他所用的“新人”却是原来失势的投机分子杨畏、章惇、蔡氏兄弟等人。
哲宗皇帝起初只是怨太皇太后对自己严厉,以及恨在太皇太后面前告自己逃学的刘安世、范祖禹等几位大臣,并没有太恨众多的元佑老臣。
但章惇、蔡京、蔡卞、吕惠卿等奸臣对元佑党人恨之入骨,如今掌权,岂会善罢干休,开始罗织罪名打击罢黜元佑老臣。初时元佑老臣多被离京外任,后在杨畏等人的煽动挑拨下,开始被撤职和外派到边远地区,苏东坡也就在这期间被贬到定州。
本来章惇年青时与苏东坡还是朋友,常一起游玩。后因苏东坡声望越来越高,气量狭小的章惇便越来越忌嫉苏东坡。加之后来两人在政见上有分岐,小人之心的章惇更恨苏东坡,所以当太后逝世后,章惇迫害的第一个人就是苏东坡。
第二年小皇改号为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朝廷风气己大变,歌颂神宗时期新政和大骂元佑老臣之声充满朝堂,章惇等奸臣捏造事实、编造谎言诬陷司马光等元佑党人及高太皇太后。
如今太皇太后和司马光已死,不能反驳,所以虽无真凭实据,但死无对证,任凭奸臣们胡诌,没有谁能厘清是非。
而急躁好胜、昏庸好色的哲宗皇帝却深信不疑,在奸臣的鼓蛊下认定太后和元佑老臣都是叛逆之徒。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