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非我所愿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风中的失落字数:3194更新时间:24/11/24 18:39:07
张柔已经派遣斥候多次进入到利州西路所属的凤州侦查,从斥候禀报的情况来看,没有发现宋军大规模的集结或者是活动,也正是因为斥候侦查到的情报,让忍不住的张庭瑞开口,可惜张柔认为这等的情况不正常,按说神出鬼没的合州御前诸军,肯定得到了消息,说不定就暗藏在什么地方,等着他麾下的大军进入到圈套之中。
大军已经准备完毕,前军和中军业已明确各自的任务,前军指挥官、副帅张庭瑞就等着主帅张柔的命令了,一旦命令下达,进攻就要开始。
景定五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张柔终于下达了作战的命令。
迫不及待的张庭瑞,马上率领前军两千人出发,他们的任务,是沿路侦查,且进抵凤州州衙所在地,若是宋军没有什么防备,则通知中军,展开对州城的进攻,若是宋军的防御严密,则转而攻打其他的县城。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作战命令,目的一点都不明确,大军究竟是想着攻陷州城,还是攻打其他的县城劫掠一番,最终回到宝鸡,张柔没有明确,而且前军和中军之间相隔的距离,在五十里到一百里地之间,要知道新附军所属的军士还有不少的步卒,万一前军遭遇到埋伏或者是围攻,中军是来不及驰援的。
张庭瑞没有想到这些,率领前军的军士,迅速从军营出发,前往凤州而去。
张庭瑞的前军出发了足足两个时辰之后,张柔才率领中军,慢吞吞的从军营出发。
也就在张柔麾下大军出发的时候,合州御前诸军已经进入到迎战的状态。
狮子捕兔,亦用全力。
这是吴邵刚的要求,也正是因为这个要求,蔡思伟亲率三万大军,从利州出发,疾驰凤州,大军设伏的地点,在黄牛堡。
黄牛堡属于梁泉县所辖的地方,而梁泉县正是凤州州衙所在地。
张柔率领的大军,不管从什么地方来,想要进攻或者侦查梁泉县,必须从黄牛堡过去。
利州西路的地形基本属于山区,大军行军很多时候必须依靠官道,有些地方层层叠叠的大山,根本不可能有其他的道路可以选择。
故而合州御前诸军选择在黄牛堡设伏,那是最为稳妥的。
从斥候侦查的情报之中,吴邵刚等人已经得知,张柔率领的新附军总人数不过万人左右,以三万合州御前诸军的将士围歼一万新附军,不管是从兵力的配置,以及战斗力方面来说,这样的安排看起来有些小题大做,不过吴邵刚坚持这样做,而且这一次他的目的,就是全歼张柔麾下的蒙军。
蔡思伟率领大军全数从利州出发的时候,吴邵刚、郝经以及曹文刚一行,也朝着凤州州城而去。
曹文刚第一次参加作战,尽管是在后方筹谋。
出发的时候,曹文刚略显紧张。
郝经本来想着舒缓曹文刚的情绪,却被吴邵刚制止了,迟早都是要经历这一关的,而且在吴邵刚的安排部署里面,曹文刚是要担负重任的,有些事情必须要适应。
就在吴邵刚一行抵达凤州州城的时候,斥候的情报跟随抵达。
蔡思伟率领的三万大军,已经在黄牛堡部署完毕,而张柔麾下的大军,才刚刚进入到凤州的境内。
就连吴邵刚都有些不明白了,能征善战的张柔,为什么行军速度如此之慢,若是先前不想进攻,大可以躲在宝鸡不出来,可既然开始了征伐,那就必须行动迅速。
吴邵刚的确是睿智,可他也不能够完全分析到张柔的心思。
忽必烈的两道敕书,带给张柔的有巨大的压力,但也有内心的反抗。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一次离开开平城,张柔想到的很多,不少的事情他也算是彻底想明白了。
张柔本是金国的大将,投奔蒙古朝廷有些年了,刚开始是得到了忽必烈信任和重用的,张柔也是尽心竭力,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忽必烈对朝中汉人大臣的猜忌之心越来越重,张柔也是难以独善其身的。
朝中的汉人大臣,能力都是很不错的,包括被斩杀的王文统,他们署理政务的能力,远远强于那些蒙古人,甚至强于色目人,尽管这些汉人大臣也有不少的缺点,在争权夺利方面做的很是过分,包括张柔自身,当初也一直想着能够出任成都府路军马经略使,但汉人大臣做事情是尽心竭力的,是为着蒙古朝廷想的。
张文谦、刘秉忠等人,提出来的诸多意见建议,让蒙古朝廷愈发的强盛,不管是按照大宋朝廷的布局来规划蒙古朝廷,还是在规范官吏俸禄方面,甚至就是迁都这等重大的事情上面,都是汉人大臣提出的建议,被忽必烈采纳了。
投奔蒙古朝廷这么多年以来,张柔亲眼看见了这些变化。
在剿灭阿不里哥叛乱方面,汉人大臣同样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初王文统罪不至死,可惜忽必烈完全无视王文统做出的贡献,毫不犹豫的斩杀。
阿不里哥造反这么多年,给蒙古朝廷造成了巨大的动荡,以及难以估量的损失,可忽必烈绝不会杀死阿不里哥。
由此可见,朝中的汉人大臣,不管是做出了多少的贡献,一旦其做法违背了忽必烈的意愿,必定会遭遇到抛弃和斩杀。
蒙古朝廷是蒙古人的朝廷,不是汉人的朝廷,包括那些色目人,所作所为一旦违背了忽必烈的意愿,同样会遭遇到无情的惩戒。
这就是张柔的切身感受。
在这种感受的支配之下,张柔变得厌战,不愿意展开进攻,就算是有忽必烈两道敕书的命令,可是在行军的时候,依旧是拖拖踏踏。
副帅张庭瑞倒是积极,率领前军快速的行军,可他们距离中军不能够太远,毕竟他们只有两千人,兵力太少,脱离中军有着巨大的危险。
所以张庭瑞也只好压慢行军的节奏。
这就让斥候有了足够的时间禀报一切,也让蔡思伟能够从容的在黄牛堡部署。
袁世春和杜小七详细的禀报,让吴邵刚的脸上露出惬意的笑容。
很多的猜想得到了证实,以前很多模糊的东西,逐渐变得清晰起来了。
吴邵刚看到了一个新大陆,也许以前他曾经注意过,但没有特别关注过,现如今关注到了,若是顺着这个思路下去,恐怕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削弱蒙古朝廷的力量。
仅仅凭着蒙古铁骑,忽必烈是无法真正的统一天下的,马背上可以打天下,可马背上绝不能够治理天下,忽必烈此人能力非同一般,能够应对任何复杂的局势,可忽必烈精力有限,偌大的天下,他管不过来,他需要很多的帮手。
在忽必烈建立大元王朝的过程之中,汉人大臣功不可没,正是有了诸多汉人大臣的努力,才让忽必烈愈发的强大起来。
现在忽必烈身边的汉人,好像有些离心离德的味道,从张柔此次的作为,吴邵刚隐约猜到了这一点,若是他的猜测属实,那么这一点无论如何都是需要利用起来的。
“郝先生,有个问题,以前我一直都不是特别的明确,忽必烈是一代枭雄,不知道他对身边的人如何,特别是对那些汉人大臣是否信任。”
郝经的脸上闪过一丝尴尬的神情,被吴邵刚看到了,但吴邵刚不在意。
“大人,属下当年在忽必烈的身边,的确受到了重用,不过信任还是不敢随便说的。”
“哦,郝先生既然得到了重用,怎么会有得不到信任的感受。”
“蒙古朝廷,毕竟是蒙古人的朝廷。”
郝经的这句话,让吴邵刚再次笑了。
“这世上任何的枭雄,一旦不能够信任应该信任之人,或者说不相信任何人,其危机就会开始了,若是没有其他人利用这个危机,也许能够安然的度过,我记得忽必烈与阿不里哥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信任汉人,就是吸纳汉文化之中优秀的东西,阿不里哥则是完全相反,排斥任何汉化的东西,正是因为如此,阿不里哥最终失败了,现在忽必烈怕是对汉人也不是那么信任了,若是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我岂能坐视不理。”
郝经站起身来,对着吴邵刚稽首行礼。
“大人,忽必烈身边的张文谦、刘秉忠、姚枢等人,都是很不错的人才,能力远在属下之上,大人若是能够吸纳他们到身边,一定能够如虎添翼的。”
“郝先生不必谦虚,你之能力,少有人能够企及,其实当初忽必烈怕是最看重你之能力,否则也不会让你出任蒙古使团的使者,这些事情都过去了。”
说到这里,吴邵刚的神色变得严肃起来。
“杜小七,派遣斥候,迅速告知蔡都统制,务必全歼蒙军的前军,一个都不能够逃脱,歼灭前军之后,大军迅速包围中军,暂时不要展开征伐,等候我的命令。”
命令下达之后,杜小七和袁世春离开。
吴邵刚看了看依旧站立的郝经。
“郝先生,招降张柔的事情,怕是还要你多费心。”
郝经没有吃惊,默默的点头,一边的曹文刚,则是目瞪口呆,不大明白其中的道理。(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