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章 免疫錢 教育司?寺?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墨香絃音字数:3862更新时间:24/11/24 18:09:18
    契丹和山奚人,很想跑。可是,能跑到哪去?水草丰美的地方,早就被占据了。靺鞨诸部和室韦人,根本没打算动,因为大唐离他们太远了,要打也不会先打他们。

    要打靺鞨诸部落,得先灭了渤海。室韦人前面,还有契丹和山奚挡着。等山奚和契丹,还有渤海,都被收拾了,想来大唐火气也消了,他们正好顺便去接收那些地方,扩大自己地盘。

    再者,他们也不相信大唐会千里迢迢跑到这里,就为了给他们一个教训。太过劳师动众了。所以,他们根本没想过走。再者,他们能跑去哪?他们所处得位置,就足够偏北了。

    他们可是住在比契丹、渤海更远的地方。这些地方,现在都很冷了,等入冬只会更冷。他们都想往南迁了,谁会想往更北方的地方走。所以,这两族高层没打算挪窝,他们的百姓更不想挪。

    要他们抛弃一直以来,赖以维生得地盘,去北方更冷的地方猫冬?有病,依照大唐最近来草原商人,传来得大唐流行语,这叫脑子有洞。

    他们不走,山奚和契丹人也没地方去,不然就是开战。唐军随时可以大军压境得情况下,他们不能内耗。况且,契丹人可是损失惨重。严重伤筋动骨,死了七千人左右,还都是契丹王杖精税,和各族勇士。

    他们伤不起了,不要说无法开战,说不定未来还要面临其他部落得挑战。若不是其他人还有顾忌,还没有人昏头昏脑到,不顾大局,不顾唐军随时可能踏破他们家门,说不定这会都开战了。

    再说了,这两族得底层人士,那些牧民,更不愿意走。都还存有一丝侥幸,那些牧民可不像那些头人那样,有人供养他们,可以在那边担忧唐军打上门,怎么办得问题。他们还要为一家老小奔忙呢。

    现在走,全家老小可能会冻饿而死,既然唐军来,可能会死,现在迁徙,也有可能会死,那干脆等唐军来好了,要是唐军不来呢?那这个冬天就可以渡过了。来?了不起就投降唐军。如果唐军太凶,到时候再跑吧。

    而就在众部族忐忑,期待中,唐军没有出塞。据来草原商人传来得消息,那些集结而来得军队,也都退回去了,所有人心思又活络起来。既然不能跑,唐军又没有来,那赶快去朝拜吧。一时间,所有人心思都被调动了。

    草原大小部落,纷纷派遣使节来到长安,唐军可能不会来,诸镇军队都退了回去,没有了立即得生死危机,所有人都有了想法。可不管有什么想法,都得先派遣使节。

    一方面是请罪,赶紧得送上礼物,也许哄得大唐皇帝开心了,军对就真的不来了。毕竟现在没有来,不代表以后不来,也许就是天气冷了,干脆让军队回去过年,来年开春就来了。

    就算是来年开春,那也不行阿,唐军好凶得。最好是不要来。顺便呢…每族心里都有些小九九。每个人心理都有盘算。

    这其中来的最快得是,渤海人。渤海人处境更遭,比契丹人还要遭。毕竟,这场大战,损失最大的是他们。四万人,被一锅端了,连太子大明俊都倍俘虏。

    大虔晃可慌了。他就这么一个儿子,另外几个都早死了。他兄长倒是有几个儿子,可是他费尽心机,把王位抢到手,结果又还给他儿子?这岂不是天大得笑话。

    虽然,他还有个孙子,不过孙子还小。他不怀疑,他要是死了,孙子还没长大,他兄长得儿子不介意重演当初的事情。至于把兄长得儿子,干脆都杀了,他不是没想过。

    可是一来还没时间动手,二来呢,要是都杀光了,他的儿子又回不来,孙子又还小得话,这渤海王,换谁当就很难说了。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会动手。如今得先设法救回儿子。

    除了设法救回儿子,还要把那几万人给救回来。四万人,渤海严重内伤阿,若不是其他几个部族,担心大唐铁骑出塞,渤海说不定就麻烦了。

    如今,情况也不太好。以前被渤海人压制得靺鞨诸部落,如今蠢蠢欲动。他们可没有太大得压力,他们在渤海北方,大唐即便讨伐也是先打渤海。不太担心大唐马上会攻打他们。

    所以,很想趁着渤海损兵折将,好好找补。最好能大抢一通,反正渤海国对他们来说,也是很富庶。如果能打下上京,那就更好了。上京就在他们眼皮底下,当初就是打着压制北方诸部,渤海国才会又重新迁都回上京,如今反而把自己陷入险地。

    不过,上京也不是好打得。上京不仅大,城防也不弱。那些部落根本没有什么好得攻城武器,渤海国目前虽然损失惨重,可是防守上京还是不成问题,必要时候,还可以发动百姓防守,靠靺鞨诸部落,想打下上京,那真是老猫鼻上挂咸鱼,嗅想(休想)。

    可如果他们联合损失也是很惨重得契丹人和其他几个部落,那渤海问题就大了。根本没那么多兵力防守,就算五京勉强守住,渤海国其他地方,都会化为一片废墟。这是他决不愿意看到的。

    这种最糟糕得情况,还没发生。本来是担心唐军讨伐,后来则是入冬了,不好动兵。除了靺鞨诸部蠢蠢欲动外,其他几部暂时偃旗息鼓,可这情况也不长久,一旦开春,大唐在不放人,说不定最糟糕得情况就会发生了。

    所以,无论如何都要设法把那几万人救回来,最好,最好,最好能从大唐求到一些轰天雷,还有那种能发火得管子,那渤海国就不怕了,甚至,大唐最好能出兵,若是能怂恿大唐出兵讨伐契丹人,那渤海更是高枕无忧。

    渤海人是这么想,李忱大概可以猜到。其他几个部落,也是各有算盘。渤海人有生死存压力,到最早。山奚也不慢,契丹人紧随其后,室韦和靺鞨诸部落,较晚到,因为他们路程比较远。不过,再怎么慢得,冬至前都到了。

    ‘晾着他们。’,李忱这样跟礼部尚书说。冬至前,李忱找来礼部尚书,讨论是否要建立一个教育司得问题。

    他把教育看得很重,让道教和佛教,全面普及小学教育。可总不能老让两教设立教会学校。朝廷也要管。

    目前,战争结束,还收复了河北三镇。虽然军费会有一个很大的增幅,可是平均算下来,军队开支其实不会增加太多。

    所谓不会增加太多的意思是,他把全大唐藩镇都逐步改编,原本由藩镇自行负担、筹措得军费,养兵费用,会被朝廷担下。

    李忱采用精兵政策,会提高士兵素质,还采用火器,甚至还要全面实施保甲法,本来应该会提升不少军费。

    而不会增加太多的意思是,未来会逐步减少军队人数,这会减少一些开支。其次,会增加免疫钱,算是变相加税了,主要加在商人,和一些工匠身上,还有一些乐户,他们可不会服役,只能交钱了。

    还有,李忱改进了大唐铠甲制造工艺,打造甲胄得费用,也会省下不少。这些算一算,大唐军费增加幅度不算太大,朝廷还有钱可以做其他事情。所以李忱把李部尚书找来,要开始建设全大唐中小学校了。

    虽然要作的事情还很多,朝廷要花钱得地方还不少,不过来年应该还可以挤出一些经费,投资在教育上。

    因为,大唐明年年收入,预计可以突破三千五百万贯,算是达到了元和年间,安史之后大唐鼎盛时期得收入。

    会有这么多,主要是河北三镇得收复,替朝廷带来大概一千万贯得税收。这还是统计之前河北三镇收入,没有计入一些新税,才只有这样的数字。若是一些新税在三镇开征,加上收复三镇后,带来的工商效益,收入还会更多,大幅超过元和年间,指日可待。

    所以,李忱要把钱花出去,这种必要开支,开始筹备,教育经费不可少,现在和未来虽然有很多花潜得地方,可是先把教育这种必须支出用出去,其他经费不够,其他再想办法。

    然后,他跟礼部尚书讨论到,该找那个部门负责。礼部,虽然后世好像某扬翻译说,等同于现代得教育、文化、和外交部。可是,教育职能很弱。

    不是他要吐槽古代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当官的人才,不是真的重视教育。一个是国子监与其他四个生产东西得监并列,从礼部得职掌来看就知道。

    唐代礼部得礼部司,有掌学校,可是,还监管很多东西。除了学校,还掌礼仪、衣冠、符印、表疏、图书、策命、祥瑞,以及百官、宫人丧葬等事项。简单来说,不是教育,更像一种文化单位。

    不是说这些不重要,而是这些不符合他得期待。所以,他要在礼部,增设一个教育司,负责全国教育事项,相当于后世得教育部了。

    不过,有些细节问题要讨论,看是要设立一个寺,还是设立一个司。这其中的差别是,司是一政务性质的机构。尚书六部得职责是掌政令,上承君相之制命,制为政令。

    而寺呢,则是一个实际执行得机构,六部接受了诏命,会交给寺去执行,司则是督促和制衡。平级单位还有一个五监。寺与监,都是执行得机构,五监不是五寺,是他们掌管营造和生产。所以李忱吐槽一点都没错,国子监,就是一个制作官僚得机构,不算一个教育机构。

    现在李忱要把教育单独拿出来,是要成立一个寺呢,还是一个司。司得等级就比较高,不过他实际是一个掌政令得机构。寺,就是实际执行。如果是寺,那就是挂在礼部司下属得一个机构。

    讨论了下,教育单独列出,成立教育司,不过礼部还是四个司。之前得体育司,被降格城体育寺,变成教育司底下的一各单位,然后教育司底下,还监管国子监。

    体育司得主管,大概会想哭吧,莫名其妙被降一级,不过他们的历史意义已经达到了,大唐目前体育活动算是逐步规范了,体育司也着实作了不少事情。

    所以,看在他挺辛苦得份上,教育司的郎中,就由他改任。体育寺,则另外找人担任。

    然后,讨论完毕时,礼部尚书就问了,求见得渤海国使节,和其他几族使节该怎么办。李忱就说了,晾着。冬至郊祭的时候,他有暇考虑,要量多久?晾个八十一天?八十一天,绝对让他们难过得要死,因为李忱可不光是晾着他们。

    渤海国最早到,最慢到的是靺鞨人,不过早到晚到都一样,李忱都没见,就让鸿胪寺招待了。还很小气得,让鸿胪寺制定了一个招待的准则,规定了每天多少招待费,超过的让他们自己负担。还规定了只招待多久,招代多少人,超过得部份,让他们自己负担。

    小气得行为,让鸿胪寺卿,心里暗骂李忱小气,泱泱大国,计较那点小钱。多丢脸。

    更糟的是,丢脸得还不是李忱,丢脸的是他这个鸿胪寺卿。因为这种事情,这种小气得事情,怎么能是李忱做得呢。作下属得,当然有意物和责任,把罪过担下来。

    果然,这个规定一出,让各国使节骂翻了。鸿胪寺卿只能振振有词说,你们是罪臣,前阵子竟然敢兴兵犯我大唐,皇帝还没原谅你们,最好有点觉悟,罪人就该有罪人得觉悟。

    并且,你们也不知道要待多久,之前很多使节,一来就不走了,每天还要朝廷招待。这样可不行。

    各部族使节没办法,只能想办法弄钱了。本来因为长安多了很多玩乐设施,有点乐不思家得使节,各各愁眉苦脸,现在李忱还不知道要晾他们多久,得想个办法筹钱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