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寰宇情仇 第三十六章 司天之厉
类别:
玄幻奇幻
作者:
明月丹枫字数:2903更新时间:24/11/24 03:58:31
这时众人也注意到了这个情况,那雕像的背后真是塑造了一条像豹子一样的尾巴!使得原本庄严肃穆的雕像增添了一丝诡异的色彩.....!
那专门研究古代史的考古专家孙则亮此时却发声道:小周,不要这个样子!你是学考古专业的,遇事一定要冷静处变不惊,还有说话要严谨别信口开河!
那周宁嘟了个嘴,很明显不是太高兴的回答道:是啦!我以后尽量注意点。
孙则亮接着又道:这雕像中的形象应该是那传说中的“西王母”!她的特征与古籍记载中的十分吻合,我来给大家解释一下:本来“王母”一词,出自《山海经》的《大荒西经》:“西有王母之山,壑山、海山”。
而“西王母”一词,出自《庄子》、《山海经》等,因所居昆仑丘(昆仑山),于汉中原为西,故称西王母。是上古神话中的一位至高无上的女神。
在《山海经》里有形容她的形象为:“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这是什么意思呢?
意思就是:玉山(昆仑山),这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西王母的形貌与人一样,却长着豹子一样的尾巴和老虎一样的牙齿而且喜好啸叫,蓬松的头发上戴着玉胜(古时用玉制做的一种首饰),是主管上天灾厉和五刑残杀之气的。
周宁有点不服气的问道:那为何现在有人把西王母称作是“万妖之母”?还不是认为她本身就是个妖怪!
孙则亮笑了笑还用手扶了扶眼镜道:必须明确一点,西王母从一出现起本身就是神,从来都和妖没有什么关系,更谈不上是什么万妖之母!
之所以会有这么个名头大概是有些人可能会拿《山海经·西山经》那一段著名的关于西王母的记载:“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来证明说你看西王母长得半人半兽,还“主知災厲五刑殘殺之氣也 ”!这哪里是神,分明就是妖怪!
可是这纯粹就是在“望文生义,不懂装懂”!首先要知道,先秦的神的形象普遍就都是半人半兽,翻遍《山海经》你也找不出一个完全人形的神来,创世造人的女娲尚且是人首蛇身,难不成女娲也是妖怪了?
而那个所谓“司天之厉及五残”,重点在“司”字,也就是说西王母实际上是一位负责掌管着“厉”和“五残”的神灵。郭璞认为这句指西王母掌管对灾厉的预知,郝懿行则认为:“厉及五残,皆星名也”但是,西王母虽然掌管着灾星,不代表她就是一个凶神!
在汉代“儒教谶纬”神学古籍中,多次记载西王母显圣遣使下凡,曾经派她的徒弟“九天玄女”,帮助黄帝打败蚩尤。汉初,有四五小儿路上画地戏。一儿歌曰:着青裙,入天门,揖金母,拜木公。《博物志》也称:瑶池有桃树,“三千年一生实“。天上天下、三界内外十方,但凡女子得道登仙者,都隶属西王母管辖。
西王母神话不仅家喻户晓、流传很广,而且其内容也纷繁、复杂。研究者一般认为,它除了神话本身的价值和影响之外,还牵涉到华夏上古史、民族史、原始文化和宗教、道教、地理沿革以至于中西交通史等有关方面的问题。在一般文化史的研究上,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众人见孙则亮这个专门研究古代史的考古领域权威都这么说了,当然也就再没什么话好说了!
既然这里有这么大一个“西王母”的雕像,那应该是她老人家的主场了!后面的宫殿会不会是她老人家住的寝宫呢?随行队医齐衡远医生好奇的问道
孙则亮莫测高深摇摇头道:这得看过了才好说!不过也是八九不离十的事。虽然“西王母”这个人物仅仅是出现在一些神话传说故事里,但如果这次能找到确实证据的话,也许我们有可能改写历史.....!
矿老板李启明插口问道:这里既然是“西王母”住的宫殿,那是否能称作是“昆仑神宫”呢?我看过一部盗墓题材的小说上面提到过这个词语名称!
众人皆面面相觑,都道:也可以这么称呼吧!毕竟只是个名称而已,也没人规定了要怎么叫法!
在休息了片刻后众人决定一鼓作气到里面去看看,那巨大牌楼的门也是由青铜制造的极为沉重!在众人合力推开了巨大牌楼的青铜门后,映入眼帘的是两边高大而色彩浓郁的宫墙以及金砖铺成的地面!
屋檐上有两层重檐楼,上面铺有青色的青玉瓦片。南北两面均为雕花格青铜扇门,天花、门拱、梁枋上雕绘着七彩祥云图案和两种奇怪的类似于动物的图案!
一种是浑身雪白,有着狮子身姿,头上有两角,下颚上有山羊胡子的奇异动物图案!一种是色泽亮丽、体态轻盈,有着三个脚的漂亮鸟类!
孙教授,这上面画的是什么动物?怎么看着怪怪的!周宁问道
孙则亮又扶了扶眼镜道:那浑身雪白,有着狮子身姿,头上有两角,下颚上有山羊胡子的是昆仑山上著名神兽“白泽”。而那色泽亮丽、体态轻盈,有着三个脚的漂亮鸟类就是神话传说中为西王母取食传信的神鸟“青鸟”!
周宁喃喃的道:原来这就是“青鸟”!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无题》传颂千年,说的应该就是这个“青鸟”了!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有关青鸟的诗很多,但最出名的应该是这一首!
孙则亮道:不错!这首《无题》确实流传度要更高一点!除此之外还有《清明日宴梅道士房》,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五言律诗。《相逢行二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借乐府旧题创作的组诗作品。《以诗代书答元丹丘》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给好友元丹丘的一首五言古诗。
《有所思》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借乐府旧题而创作的一首游仙诗。《丽人行》,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琴曲歌辞·飞鸢操》是唐朝著名文学家刘禹锡的代表作品之一。以上这些都是描写有关青鸟的诗!
周宁叫道:哇!孙教授,你太厉害啦!你记性怎么这么好?
孙则亮用招牌动作扶了扶眼镜道:我不仅是古代史的专家,还是汉语言文学专家!
杨卓超暗想:谁会这样的夸自己是这样专家那样专家!我看怕是个“砖家”,这孙子也真够不要脸的.....!
众人恐怕也是一样的心思,但不得不佩服承认人家是真有学问,记性特还好!唉,这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啊!!!
孙则亮接着又说道:白泽是华夏神话传说中的神兽,它知道天下所有鬼怪的名字、形貌和驱除的法术,所以从很早开始,就被当做驱鬼的神兽和祥瑞来供奉,最早记载于葛洪的《抱朴子》中,而非网络传言的《山海经》。
尤其到了中古时期,对白泽的尊崇更是隆重。当时《白泽图》又称《白泽精怪图》,此书非常流行,到了几乎人手一册的程度。书中记有各种神怪的名字、相貌和驱除的方法,并配有神怪的图画,人们一旦遇到怪物,就会按图索骥加以查找。
在禅宗语录中,也常见有“家有白泽图,妖怪自消除”、“不悬肘后符,何贴白泽图”、“家无白泽图,有如此妖怪”一类的语录。
人们将画有白泽的图画挂在墙上,或是贴在大门上用来辟邪驱鬼。当时还有做“白泽枕”的习俗,即做成白泽形象的枕头用于寝卧,其用意也是为了辟邪驱鬼。在军队的舆服装备中,“白泽旗”也是常见的旗号。人们甚至以“白泽”来为自己命名,出现了许多叫“白泽”的人!
另外一则神话故事则说:“白泽”是传说中昆仑山上的神兽,浑身雪白能说人话,通万物之情很少出没,除非当时有圣人治理天下,才奉书而至,是可使人逢凶化吉的吉祥之神兽。
古时候人死后怨气未消除的变还身为鬼,滞留在人间化解自身的恩怨。动物、植物若能长期吸收天地之间的灵气或日月精华,若干年以后经历渡劫便可成为精怪。鬼、精怪都属于拥有超自然力量的另类存在,一旦成鬼怪便会扰乱正常的人间秩序。
在上古时期惊世之“涿鹿大战”结束以后,黄帝战胜蚩尤之后,世间百姓还未从混乱之中挣脱出来,但鬼怪却尤为猖狂到处霍乱人间。世间统治者轩辕黄帝面对大量妖魔鬼怪,虽有众神相辅却无法逐一查明鬼怪出处将其降服。故黄帝便打算找到快速有效的方法驱除鬼怪。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