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历史无法改变的真正原因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隐于深秋字数:2671更新时间:24/11/23 12:50:17
纵然刘协百般不愿揣测曹操进伐徐州的原因,但却仍旧要忍下胸中那滔天的怨恨,将这件事分析清楚。毕竟,他知道,兵书上有句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终于当貂蝉和贾诩的两封信呈上刘协的案几上后,刘协才终于明白了为何自己根本无法扭转这个历史。
貂蝉的信上写明,曹操在兖州已经站稳脚跟后,大力刷新吏治。并搬出了昔汉光武帝杀欧阳歙而度田行的旧事,大肆斩杀兖州豪族,非入曹操帐下之人,皆抄家灭门将财产充公。
同时,曹操还采纳了毛玠‘宜奉天子以讨不臣,修耕植以畜军资’之略,又引伏波将军马援在陇西屯田之事,在兖州大行屯田。军屯之人竟多达二十万人!
而贾诩的信上的消息,则显得有些奇怪和不值一提。他只向刘协汇报了他在芒砀山中,发现有曹操设立的摸金校尉,盗取汉梁孝王刘武墓群的痕迹。
梁孝王这个人,前世的刘协几乎是没有多少印象的。但穿越后苦读了几本帝王传记之后,他才忽然想起了这个人。
梁孝王刘武是老流氓刘邦的孙子,汉文帝之子、景帝之弟,生活在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盛世‘文景之治’期间。不过,他活着的时候,几乎没有什么事迹流传下来。然而,他的坟茔,却上了后世电视里的考古节目。
梁孝王一生享尽荣华富贵,生平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荣登九五。于是,生前遗憾身后补,梁孝王就打算到另一个世界去完成未竟的心愿:建造规模巨大的陵墓,以便死后过过皇帝瘾。
生前刘武坐拥三百里江山,富可敌国。他倾尽财产,斩山作廊,穿山为藏,修建了当时最恢弘庞大的陵墓。构筑规模大于明十三陵四倍,被中外考古界称誉‘天下石室第一陵’。陵墓形状之巍峨、陪葬之丰厚,令人叹为观止。
而芒砀山自刘武起后,梁国八代九王及王后、大臣均安葬与此。由此形成一片浩繁的皇陵群,其中的殉葬宝物,可想而知。
曹操竟然将主意打到了死人财上面,这起先让刘协十分不解。而貂蝉那封信也中规中矩,更说明了曹操势力膨胀,英明有为的一面。
这两封信几乎没有任何异常,但经荀攸的一番解释后,刘协才恍然大悟起来:就跟前世的一些人一样,越是最稀缺的,他就是越想谷欠盖弥彰出来。比如,一个商场上班的工资很低的小姑娘,大多数都拿着果六手机和名牌的包儿,没事儿出去旅个游,过着好似月薪上万一般的生活。
曹操此时就好比是这样的心机婊:他什么刷新吏治、大兴屯田又偷偷摸摸盗墓,不过是为了掩饰他缺粮缺钱的事实而已。兖州四战之地,黄巾起义时已将那里糟蹋地不成样子,曹操就算是神人,短短几年时间,又怎么能让兖州恢复生气?
他又不是穿越人士,手里也没有来自后世高产、耐旱又无公害的新型作物。更不要说,他还一口气收编了三十万黄巾余孽。整整三十万人,光吃就能把曹操彻底给吃穷了。就算加上他老爹那十万金,也仅仅只能维持一段时间而已。
由此,三十万的青州军,彻底成了一把双刃剑。曹操既能用来杀敌,也能被这把剑割伤。为了不被这柄魔剑反噬,曹操只能铤而走险,抛下‘汉室忠臣’这个冠冕堂皇的帽子,犹如赌输的赌棍一般去征伐徐州。并且,还采用了极端急功近利的大屠杀震慑手段!
一切的一切,都起源于此。至于本来还能撑一段时间的曹操为何在这个时段选择动手,刘协事后想想也完全明白了:正因为这个时候,汉室的关中大乱,朝廷无力东进。而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这一年,兖州也不太平,会爆发一场大蝗灾。
曹操动手的时候,正值六月末,蝗灾的苗头儿已经显现。曹操哪里是会坐以待毙之人?由此,先下手为强,祸水东引,瞬间就将自己的内乱转嫁在陶谦身上。
好一个曹孟德,好一个不可更改的历史!
不过,多行不义必自毙。经历两个月隐忍的刘协,也终于渐渐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因为,历史上本来该在曹操起兵时就被曹操诛杀的边让、袁忠、桓邵三人,在八月份的时候,还是被曹操一刀砍了脑袋。
边让边文礼这人,跟刘协手下那些华而不实的士大夫一模一样人物。他在这个时代名气甚大,与孔融齐名,一篇《章华赋》写得出神入化,堪称当世文坛领袖。
不过,这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也止步于此了,剩下的,就是夸夸其谈,满嘴的仁义道德那一套。更要命的是,物以类聚、人与群分,这人还与袁忠、桓邵两人走得很近。
袁忠这人倒没什么,但跟曹操也有旧怨。而仨人旧怨的起源,就源于那个桓邵。
桓邵此人不过是比边让、袁忠更lo的一个县级小公知角色,但却一身臭文人的傲气,不肯与曹操同流。当初在他伯父宴请那时还籍籍无名的曹操时,桓邵就表现出看到曹操跟见到一坨臭狗屎的模样,冷嘲热讽,弄得他伯父十分难堪,让曹操也憋了一肚子火。
但这点小恩怨,总不至于曹操十几年后还念念不忘。真正的冲突,是桓家请来了一位歌姬。而那个歌姬的名字,叫做——卞氏。
不错,就是后来那位生了一堆好儿子曹丕、曹彰、曹植的后来魏国武宣皇后。
那时只有二十多岁的曹操,与卞氏可谓一见钟情,瞬间点燃了爱情的小火花。然而,宴会过后,桓家的那些家奴却想非礼卞氏,被曹操撞见,并在醉酒的情况下失手打死了那恶奴。
虽然曹操处理地还算不错,但那时曹操毕竟只是二十来岁儿、第一次杀人的小少年,还是留下了一些蛛丝马迹。桓邵这就不干了,就跟发现了什么天大的阴谋一般,终身致力要将曹操扳倒的伟大事业当中,逼得曹操不得不让夏侯渊替自己顶罪,夏侯渊还因此入了大牢。
但纵然如此,桓邵还是不依不饶,秉承着天地间的公义,仿佛要维护宇宙和平一样,大嘴巴四处乱说此事。边让和袁忠这两人也是糊涂蛋,根本不了解其中的原委,仅凭桓邵一人之言,就公义心爆棚,开始对曹操冷嘲热讽。甚至,那时边让和袁忠都在雒阳任职,几番阻挠曹操的仕途。
并且,两人仗着曹操不太读经书这一短肋,骂曹操是从来不带脏字儿的,总是拐弯抹角的骂。由此,十几年下来,这两派积怨已仇深似海,势同水火。
可惜,是金子总会发光,是鸭子只会呱呱叫。曹操后来成了兖州的实际掌权者,而边让却连九江赴任都不敢去。袁术南下扬州后,击败九江刺史周昂,刘协见这边让实在恶心,便下诏令他为九江太守。想不到边让却直接跑回了兖州老家,一头撞入了曹操的地盘里。
然后这也算了,毕竟不作就不会死,曹操虽然知道这三人都在兖州。但为了天下大业也顾不上这些小蚂蚱。可边让这些人的脑子就跟进了屎一样,一心去寻死,闻听曹操屠戮徐州之后,竟又坐不住开始写文章骂曹操。
骂人能顶个屁用!
于是,曹操只上嘴唇与下嘴唇轻轻一碰,这仨人的脑袋就搬了家,连带着满门同他们一起殉葬。
对于这三人的死,刘协没有一丝怜悯。一来是徐州十万百姓的血比这些人更殷红,二来这些人纯粹一心找死,刘协根本不是什么救世主,也无力救下他们。甚至,即便能救下,刘协也断然不会去救。
因为,边让这个人活着,远没有死了价值大!
他身上充满着几乎所有令刘协厌恶的特质,但惟独一条让刘协满意:因为他还认识另一个人,而那个人的名字叫做陈宫,陈公台。
最快更新无错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
(美克文学-)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