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亲家来聚,小天入学堂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戚之言字数:2554更新时间:24/11/22 14:54:45
知识改变命运!没说改变的命运是好是坏!
郭天被王氏支使去请外公和外婆后,就顺着这条走过多次的小径去刘家村请人。
“外公,外婆,你们在家嘛,跟我走呀,去我家。”郭天一路小跑过来,气喘吁吁的说道。
“你个猴崽子咋来啦,赶紧过来歇一会,喝口水,来来,外婆这里给你做吃的。”
郭天的好动活泛,在外婆贾氏眼里就是调皮的泥猴子,不过却格外疼爱,有什么好吃好喝的都会想到他。
“外婆,我不吃啦,外公呢,你们跟我一起去我家吧,吃饭。”
“你外公去山上砍柴去啦,去你家吃什么饭,你来啦,就别走啦,外婆给你做年糕吃。”
“不行,你要去我家吃饭,和外公一起去。”
“为什么非要去你家吃饭,是不是有什么事呀?”
贾氏发觉郭天今天着急,不像往常过来后就要好吃的,让自己陪着玩闹。
“对,我爹回来啦,奶奶让我来叫你和外公去吃饭。”
“你爹??”
贾氏愣在院内,突然想到郭天说的爹是打仗去的郭宇,本以为再也回不来了,没想到郭宇竟然活着回来啦。
想到自己的闺女又有靠山,自己看着这些年辛苦的闺女心里疼,年纪轻轻可能就要守寡。这下家里男人回来,再也不会那么苦啦,喜极而泣。
“好好,等你外公回来我们就去。”
傍晚时分,郭宇家里内堂圆桌上坐满人,郭宇和岳父刘定坐在一侧,两个老母亲把小天夹在中间坐在另一端,霜儿和兰馨坐在下手,一家人其乐融融。
“郭宇呀,你这几年在战场上是怎么熬过来的,战场上可是刀剑无眼,跟大家伙说说。”
岳父刘定对于战场了解一些,早年曾经被征当民夫,给军队搬运给养和物质。
“我在外面这几年,真的很难,几次差点死在战场上,叛军一度占领长安城,皇帝都跑啦。”
“这么严重,这叛军也太厉害啦,这造反都造的这么大,胆子真大,这是要改朝换代嘛。”
郭宇岳父刘定唏嘘的说道,一时感觉看不懂现在的世道,都觉得为什么这样。
郭宇又接着说:“河南道那里都打的遍地荒野,私盐贩黄巢一度在长安称帝,后来被打败跑到河南道。”
郭宇边说边回想着当时战场上的场景,回想起的都是一幕幕骇人听闻的场景,皑皑白骨,荒草丛生的田地,浑浊的黄河水……
“现在的世道有些看不懂,乱糟糟的,还是咱们沂山好,没那么多争斗,没那么多糟心事。”
刘定在沂山生活啦一辈子,除年轻的时候被征当民夫外,没参加过什么战争。沂山好山好水,也是衣食无忧。这些年来,总共算下自己也没出过几次山,大半辈子都在沂山里生活,可算无忧快活。
“是呀,我们一起出去的几个人,活着回来的都是少数,好多人都死在战场上,我一度认为自己也活不过下一次打仗。”
郭宇不无惋惜,为自己没能活着回来的战友伤神。
贾氏听着两人的谈话,发觉气氛越来越凝重,想着不能让这两个爷俩继续啦,不会聊天,一大堆人呢,没个眼力见,呆直的男人,不懂风情也不懂场合,谈什么战场,一大家子女人在屋里呢。
故而开口打断:“外面是什么样子,咱们先不管,咱们关起门来好好过日子,来别说那些外面的事。”
老母王氏也随声附和道:“对,亲家母说的是,不说啦,咱们吃饭吧。”
这几年来,郭宇家内堂少有欢声笑语,今天郭宇的回归让这个本来缺少活力的小院又焕发出新的生机。
一顿午饭,把每个人的情绪都调动起来,饭后刘家老夫妻和郭宇母子坐在内堂,看着院内在赶鸡的小天,开怀大笑。
农家的饭后,总是少一点娱乐项目。
郭天看着自己家的红冠子大公鸡,总是追逐自己家的老母鸡,就生气。
在家里,隔三差五母亲总是能从鸡窝里捡到一两个鸡蛋,这一两个鸡蛋里,就会有一个进到小天的肚皮里,这也是这几年小天身体能长的敦实实的原因。
母亲也总是攒下鸡蛋,拿到镇上的集市换一点盐巴布匹,维持着拮据的家庭。
今天吃饭的时候,小天就注意到,大公鸡总是追逐各个老母鸡,时不时的骑在老母鸡身上,啄着母鸡的脖子,然后耸动着。小天看见老母鸡咯咯咯的叫着,就觉得心里不舒服,像在跟他求救一样。吃着饭,隔一会小天都跑出来赶一次大公鸡。
大公鸡像一个狡猾的战士,欺软怕硬的本领发挥的淋漓尽致。看见郭天从屋内出来,就从老母鸡身上逃似的下来,扭动着敦实的身体跑到一边,郭天一进屋,就继续他征服母鸡的行动。
大公鸡的狡诈行径,彻底的惹恼郭天。郭天觉得应该给大公鸡一次深刻的教训。饭后,拿起他平时玩耍的木棍,开始对大公鸡的讨伐之战。
内堂里,几个人看着院内征伐大公鸡的小孩子郭天,越发的开心。
刘定说道:“亲家母,郭宇回来啦,以后你们家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的。”
王氏笑呵呵的回答着:“宇儿平安回来,真是谢天谢地,哪天我得去上香,谢谢菩萨保佑我儿,让他平安归来,以后能看着我大孙子长大,给他娶媳妇。”
“娘,郭天还小呢,才四岁,娶媳妇的事还早呢。”
“亲家母,小天还没定娃娃亲呢,要不回头我看看我们村有没有合适的,给他早点定个娃娃亲吧。”
外婆贾氏上心的提醒着,想给小天定个娃娃亲。
“娃娃亲的事不急,等过几年天儿大啦,直接给他找个女娃娃定亲吧。我从战场上回来,就想着天儿以后学点本事,能养活自己,养活她的媳妇和孩子,让他们过上好日子,我觉得战乱结束啦,后面的日子会好起来。”
郭宇憧憬着未来,希望能儿孙满堂,老的时候,孙儿绕膝,一家子其乐融融。
“小天从小机灵,聪明,我们应该让他学点本事,有啦本事以后也能独当一面,做个有本事让人敬佩的人。”
刘定说着,想起王家村的秀才先生王全安。
王全安是王家村第一个秀才,是咸通十三年中的秀才,当时16岁,一时轰动乡里,意气风发。随后乾符四年中的明经,年岁21。
当时唐朝科举难度很高,流传着“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三十岁还在考明经的秀才一大把,五十岁能中进士的少之又少。
王全安21岁中明经,可谓出类拔萃独树一帜的人才。大家一致认为他能中进士,可是随后爆发黄巢骚乱,科举中断,王全安不得不回乡暂避战乱,想等暴乱结束后继续科举之路,谁曾想暴乱这么久,王全安为了一家人的生活,就做起了先生,教书育人等待时机再次科举,好完成他的进士梦想。
“要不,把小天送去王家村的学堂吧,小天这么聪明,一定能学有所成,就像王秀才一样有本事。”老岳父刘定看着郭宇说道。
“爹,王先生都是明经啦,早就不是秀才啦,人家本事大着呢。”
郭宇想起王家村的王先生早年风光乡里的事情,连县里的主簿都去他们家祝贺,春风得意的狠。
“我看行,让小天跟着王先生读书,以后肯定有本事。”
一家子商议后决定让小天入学堂,这一决定也顺带影响着郭天日后。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