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高少君字数:3102更新时间:24/10/31 15:09:06
(这一章属于介绍,主要介绍曹操的处境以及古代政治,四千字大章节奉上!)
……
皇帝任命百官,百官辅佐皇帝牧民。
皇帝与百官、皇权与臣权,自封建王朝出现之后,便是相辅相成、相生相克的存在,双方谁也离不开谁,却又时常对立、彼此争锋。
在曹操个人眼中,皇权与臣权之间的争斗,从先秦时代,君臣两大阶层出现之后便开始了,时而皇权压过臣权,时而臣权又压过皇权,可谓是此起彼伏,互有胜负。
秦始皇十年,秦王嬴政毒杀秦相吕不韦开始亲自执政,此时嬴政虽未称帝,但是在周室衰微的情况下,诸侯王本身已经相当于皇帝,秦国王权开始压制臣权。
随后十年间,秦王政横扫东方六国,彻底取代八百年周室,称帝建国,为了分担皇帝压力,也为了能辅佐皇帝,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一个职位—-丞相,丞相的出现代表了臣权与皇权的对抗,只不过秦始皇功绩与法家的影响力甚大,丞相虽然在秦朝出现,但是并没有与皇权对抗。
汉帝刘邦,三年灭秦,五年亡楚,称帝建国后,第一件事就是压制臣权,加强皇权,“封无可封,赏无可赏”的韩信则是首当其冲,先是将韩信的齐王改封楚王,意图用项羽在楚地的残余势力削磨韩信,只是出乎刘邦意料,韩信一改以往的做法,不但不派兵镇压,反而安抚项羽在楚地的残余势力,楚国被韩信迅速掌握。
刘邦无奈之下,只能用张良计策,假称游览云梦泽,强行罢免韩信的楚王,改封淮阴侯,韩信所代表的功臣集团势力一降再降。
汉十年,吕后召韩信入长乐宫,意图杀害韩信。
但是当年刘邦与项羽对峙时,为了取得韩信的信任,刘邦曾说过对韩信三不杀,何为三不杀?“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不杀”,
于是吕后设计将韩信骗到长乐宫三层绣花楼上(此所谓见地不杀),并把锈花楼上窗户严封(此所谓见天不杀),然后将韩信装进布袋里,把他兜起来,用绳索将其活活勒死,也有说是竹子活活插死(此所谓见铁不杀)。
韩信死后,张良辞官隐退,萧何虽然仍在做官,但是年事已高,刘邦出于各种考虑,放过了他,随着三大功臣的下场,汉朝初年,皇权空前加强,臣权再次被压制。
韩信被杀,张良隐退,萧何不久后去世,丞相由曹参接任,汉惠帝时期,曹参身为丞相,政治上“萧规曹随”,实行无为政治,君相矛盾还不深。
吕后立诸吕为王时,丞相王陵极力抗议,吕后十分棘手,只好迁他为“帝太傅”,继承王陵的右丞相陈平迫于吕后压力,凡事唯唯。可是到周勃诛诸吕安刘氏后,形势大变。周勃、陈平作为元勋尊崇莫比。
汉文帝只是以庶子入居大统,凡事谦让,使得丞相权倾一时。汉文帝、景帝都是谦让的皇帝,对于丞相的决定不轻易否决,丞相的权力到此达到一个高峰。
西汉初年,御史大夫在职责上接近皇帝,成为皇帝的心腹,晁错任御史大夫帮助汉景帝出谋削藩,而丞相陶青、太尉窦婴反而不参与,御史大夫成为皇帝限制相权的工具。
汉初,御史大夫作为储相在文、景二帝时逐渐成为定例。汉武帝以前的丞相,真正达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汉初丞相的出身大都为列侯。丞相的权力恰恰达到无以复加的时候,皇权与臣权的矛盾激化了。
汉朝继承秦代的制度,《汉书·百官公卿表》:“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在权力机制上实行丞相负责制。丞相辅佐皇帝,总揽庶政,在文武百官中权力最大,地位最尊。汉初的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各项大权于一身,总领百僚,有权任免官吏、考课吏治,甚至诛杀犯官;直接参与朝廷决策、制定法律政令,对皇帝做出的决定,甚至可以拒不执行。
《史记·张丞相列传》:“苍为相十馀年,鲁人公孙臣上书言汉土德时,其符有黄龙当见。诏下其议张苍,张苍以为非是,罢之。”
丞相申屠嘉看不惯邓通恃宠目无丞相,不顾汉文帝的劝说,将邓通痛打一顿。皇帝对丞相的决定一般不作反对。丞相权力之大,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是后代难以比拟的。汉朝中期丞相权力的加强是由当时特殊的环境决定的。
汉武帝继位以后,再次加强皇权,在地方实行推恩令削藩,在中央通过打压以丞相为首的臣权,丞相首当其冲。
汉武帝通过抬升侍中等侍从郎官的地位,转移丞相实权,又频繁黜杀丞相,任命地位低微的人为丞相,例如公孙弘;缩短丞相的任期,使丞相不可能坐大结党,丞相所代表的文武百官的权力骤减。用暴力方式杀丞相令后继者凡事只求唯唯。
《史记·张丞相列传》:“及今上时,柏至侯许昌、平棘侯薛泽、武强侯庄青翟、高陵侯赵周等为丞相。皆以列侯继嗣,娖娖廉谨,为丞相备员而已,无所能发功名有著于后世者。”
汉武帝又使内朝官代行某些外朝的职责,皇帝的尚书台承担了部分相权。
武帝末年,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辅政,他与金日磾、上官桀共领尚书事,说明中央决策已经离不开尚书台的支持。
霍光与张安世定议废昌邑王,“光、安世既定议,乃使田延年报丞相杨敞。敞惊惧,不知所言,汗出洽背,徒唯唯而已。”堂堂汉朝丞相竟汗出洽背,说明这时丞相已经“备位而矣”。
西汉后期,武帝时出现的大司马、大将军取代丞相通过尚书台承担起行政职责。
汉元帝时丞相改称“司徒”,汉初以来的丞相负责制名存实亡。臣权势力到达最低点。
汉朝后期的外戚政治萌芽于汉武帝末年,形成于昭、宣时期。
外戚政治是皇权的畸形发展,汉武帝时期皇权有了前所未有的提升,皇权是通过削夺外朝官进而此消彼长达到的,皇帝的干练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问题在于不是每一位皇帝都像武帝、宣帝那样干练,不少后继皇帝本身很懦弱,可是皇帝又不会再将权力发还给外朝官,只有借助内朝官维系形势,最方便的手段是借助亲信外戚或者宦官维持。
汉元帝初年,“中书令弘恭、仆射石显,自宣帝时久典枢机,明习文法。帝即位多疾,以显久典事,中人无外党,精专可信任,遂委以政,事无大小,因显白决,贵幸倾朝,百僚皆敬事显。”
宦官掌握尚书台能够令百僚“敬事显”,足见尚书台在中枢政治中的重要。幸好元帝以后宦官的权势得以控制,可是西汉统治者没有亡羊补牢,取代宦官政治的是外戚政治。
汉宣帝以后,大司马这一崇衔逐渐成为实职,权高于丞相,职掌全国政务。
汉成帝改丞相为“大司徒”,御史大夫为“大司空”,将“大司马”正式列入三公行列。《汉书·王莽传》:汉元帝皇后王政君一家“父及兄弟皆以元、成世封侯,居位辅政,家凡九侯、五大司马”。
这样的局势直接导致臣权发展壮大,直接与皇权对峙,最终王莽代表的臣权篡位,臣权势力达到最高峰。
汉光武帝平定天下,重建汉政权后,革除外戚政治,并改革了宰相制度。
汉光光武帝以“寓刚于柔”的策略,解决了怎样排除功绩显赫、虎视眈眈的重臣对皇权构成威胁这一难题,善待功臣,但绝不允许功臣干政,同时又限制外戚坐大。
光武帝稳定形势后,在行政制度上进行了重大改革,削夺“无所不统”的三公职权,以尚书台处理原属三公的日常政务,对三公外示尊崇,内夺其实权。
三公本有“调理阴阳”的职责,现在则拿这一职责使三公因天时不利主动引咎逊退。
东汉的胡广就这样反反复复做遍三公,却毫无建树,三公当职不当事,权力逐渐转移到尚书台。
尚书左、右仆射、司隶校尉三独坐,成了实际上的行政负责人。
汉光武帝恐怕始料不及的是:他善待功臣使豪强坐大最终导致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削夺臣权所未及的是他的后代除明、章二帝外,都为短寿、庸碌之辈。
章帝死后,外戚窦氏即登台执政,而年幼的皇帝又看不惯外戚的张扬跋扈,便联合宦官诛杀外戚,如此便轮到宦官专权,到了王朝后期,外朝与内朝矛盾激化,最终宦官控制政权,发动“党锢之祸”,结果使王朝中央政治不可收拾。
汉末,曹操“罢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以自己为丞相。扩展文武百官的权利,与汉帝刘协代表的皇权开始对峙,在这场对峙中,由于自己掌握了军权,同时外部环境乱世又极为关键,臣权数次完胜皇权。
赤壁之战前,孔子的直系后代孔融,殊死一搏,严厉呵斥曹操代表的臣权,并且竭力阻止曹操南下平刘灭孙,防止臣权再度扩大,只是无力回天,曹操自己当然大怒,灭孔融满门,孔子直系后代因此断绝,汉朝最后一个忠臣的死去代表了皇权彻底无翻身的机会。
如今司马氏代表的臣权已经开始逐步蚕食这皇权了。
而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他代表了皇权!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