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节 远东[上]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Agincourt字数:3058更新时间:24/10/30 09:37:31
    孙先生很生气,后果……没有任何后果。

    秦朗丝毫不在乎孙医生对自己的看法;喜欢或者憎恨,不管孙医生会怎么看待他,秦朗都无所谓。

    “如果他想生气,那就让他生气好了。”他满不在乎的微笑着,“我只希望他不要把自己气出什么毛病。”

    “如果他知道你做的那些事情,你为财团制定的那个计划……”瑞切尔慢慢的评论到,“……我发誓他一定会。”

    秦朗更大声的笑起来,显得相当愉快——当然,他并不是因为自己的计划可能将孙医生气得晕厥过去而高兴,只是因为,当瑞切尔提到它的时候,秦朗突然意识到它已经快变为现实了……很快,还有最后一个月。

    虽然还没有得到消息,从远东传来的消息总会有几天延迟,不过从时间上看,清政府委派的钦差大臣李鸿章在三天之前就已经抵达日本,并且他与伊藤博文的谈判也该开始了。

    似乎如此。今天是三月十九日下午……秦朗看了一下手表,十八点零九分。这是美国西部的时间与日期。那么在日本,现在的时间大概就应该是三月二十日上午十一点过一点。上午的谈判快结束了。

    不过这只是整个谈判的开始。如果历史仍然没有发生变化,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的谈判会一直持续到四月十五日,而《马关条约》则会在四月十七日正式签订。然后,美国政府、财团与秦朗就会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还有一个月。

    秦朗对此感到很满意。“很快,我们就可以享受成功的喜悦了。”

    “只有你、摩根、洛克菲勒,还有马瑟那些人可以享受到成功的喜悦。”瑞切尔不安的看着易水,责备着秦朗:“你没发现有人很沮丧吗?”

    “不,瑞切尔,我很好。”易水说,“我已经接受现实了。”这像是自暴自弃……不,应该是破罐子破摔式的言论,谁都可以从他脸上明白无误的看出他现在的心情——易水仍没有学会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

    但除了瑞切尔。谁也不会特别在意他的情绪。“不用担心你的易水,瑞切尔。”秦朗漫不经心的说,“这段对他而言多少有些艰难的时刻很快就会过去。你知道,”他对易水说。“北洋大臣的处境比你艰难得多。”

    他停了一会儿,然后补充到:“虽然在很大程度上,那是他自找的。”

    ……

    李鸿章正在后悔。

    当然,在他的人生中,有许多事情足以让他后悔。这并不奇怪,不过他现在后悔的却是自己为什么没有将淮军训练得更好一些,同时再挑选几个更好些的将领——但在任何一个世界、任何一个时代,后悔都是没有意义的事情。

    淮军在战争中的表现让李鸿章很难堪。虽然他一直认为自己的军队不是日本军队的对手,却从没有想过淮军会表现得如此惨不忍睹,不但屡战屡败,叶志超率领的数万精锐还在朝鲜上演了一出丢盔卸甲、狼狈逃窜的好戏,甚至海军全军覆没的责任也需要由无能的陆军承担……他感到很郁闷。

    更加令人郁闷的是,他不能因此而责怪任何人。淮军表现得如此糟糕的原因几乎都与军官和士兵本身有关,而这支军队里的军官都由李鸿章或者他的亲信选拔。他们犯下的错误当然只能由他自己承担责任。

    所以秦朗说,他的艰难处境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找的。

    现在报应来了,他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负责与日本进行谈判。而且让李鸿章感到相当头痛的问题也摆在了他的面前:在上午的谈判中,日本的代表提出了一些在他看来几乎无法接受的和谈条件:承认朝鲜是独立自主的国家、割让辽东半岛、台湾与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战争费用两亿两白银……

    在清政府曾经签署的条约中,从来没有一个有如此苛刻的条件。

    李鸿章很清楚他不能按照这样的条件签署和平条约。虽然作为全权负责与日本进行和平谈判的钦差大臣,他同样非常清楚,不管他签署了一个怎样的条约,都注定会遭到来自各方面的猛烈攻击,但日本人的条件……如果接受那些条件。那就会变成他的灾难。

    他会立即成为成千上万人想要诛杀的“卖国贼”,

    但如果仅仅是这样,似乎还没有什么值得担心的。然而李鸿章有些担心,他按照日本的条件签署和平条约以后。朝廷会不会在各方面的巨大压力下将他革职、或者外放到某个地区担任总督——翁同龢绝不会放过这样一个机会。

    李鸿章对自己的前途充满担忧。

    所以他极不情愿毫无保留的接受日本人提出的条件。但在和谈问题上,李鸿章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伊藤博文根本不想谈判,也不在乎李鸿章的担忧,他只需要有人代表清政府在已经准备好的条约上签字——而且最好尽快。

    “请立即做出决定,大日本帝国的军人可没有那么多耐心等待我们进行讨论,帝国陆军随时会进攻北京。”谈判开始时他就对李鸿章表明了态度。这既是威胁。同时也是现实。那些注射了大量美国制造的“精力药”的帝国陆军官兵正在脱离政府的约束,他们烦躁不安,只想一举攻占北京。

    因为他们很想早日结束战争。驻扎在中国的土地上似乎让这些帝国最优秀的军人感到很……不安。这很奇怪,但许多报告都显示,相当一部分帝国军人时刻都感到有人准备杀掉自己,他们的精神总是处于高度紧张之中,很容易被激怒,同时也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暴力倾向。

    没有人可以解释这种现象。日本人当然不会明白,大量使用甲基安非他命的副作用正在逐渐显现出来,暴力倾向、容易被激怒、多疑以及被害妄想症只是其中一部分;他们只以为这是战争带来的紧张。

    虽然优秀的大和武士似乎不应该表现出这样的症状,为了大日本帝国和天皇,他们应该永远精神抖擞的奋勇向前,但是,不管怎样,这种事情确实发生了。

    现在的关键在于,要竭力控制军队的冲动,避免他们向北京发动进攻,否则政府就没有办法与清政府谈判、并迫使它接受日本的条件。

    毕竟,与中国的战争的确到了结束的时候,日本已经没有能力将战争继续下去了。

    简单的说,日本政府几乎已经花光了口袋里的每个铜板,如果继续打下去,日本的经济将会迅速崩溃。但政府发动战争的目的便是挽救濒临崩溃的国内经济,如果它崩溃了,这场战争还有多少现实意义?

    更进一步的说,虽然可以向西方国家大量借款渡过危机,但英米国家的钱又是那么容易借的么?如果运气不那么好,日本在战争中的所得将全部落入这些国家的口袋里,而自己却一无所获[注]。

    伊藤博文不是傻瓜,相反他还很聪明,他当然不会愚蠢到让自己的国家白白替西方国家打工。

    所以他的态度明确而坚决。他拒绝谈判、拒绝对条件进行任何形式的更改。李鸿章只有一个选择:代表清政府在条约上签字,结束这场战争。

    “请在条约上签字吧,中堂大人。”当然,伊藤博文是一个日本人,而且还是一名圆滑老练的政客,因此,尽管他的态度近乎蛮横,却没有再补上一句:“快签。”

    这并没有让李鸿章感到好过,那份他无法接受的条约仍在他面前放着,时刻都在提醒他现在局势有多么恶劣。“伊藤先生,你提出的和谈条件太苛刻了,本官不能接受。”他说,“本官强烈要求对条件进行修改。”

    “中堂大人,我想你仍没有弄清楚局势。”伊藤博文对李鸿章的态度感到很不耐烦,“我再次提醒你,我们没有时间浪费,大日本帝国的军队随时会对贵国首都发动进攻。如果你不希望贵国皇太后与皇帝迁怒与你,请立即在条约上签字。”

    “伊藤先生,难道贵国军队会在双方进行谈判之时进攻我大清的京城?倘若真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本官想知道,贵国的和谈诚意在哪里?”

    这是一个让人感到难堪的质问,伊藤博文当然不会承认由于日军官兵的精神状况问题,日本政府对他们的控制力度正在减弱——这会成为一个巨大的国际笑话。

    他的脸色变得不太好看。“中堂大人,大日本帝国当然有和谈的诚意。不过,如果贵国拒绝接受我方条件,我将不得不被迫宣布谈判破裂,因此帝国军队将会继续进攻。”

    “但如果是谈判,贵国为什么又拒绝按照我方意见,修改条约内容呢?”

    “因为那根本没有必要。”

    ※※※※※※※※※※※※※※※※※※※※※※※※

    注: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充分证明了借钱进行战争有多么危险,区别在于,甲午的受害者是中国,日俄战争的倒霉蛋是日本,而一战则是几个主要参战国砸锅卖铁将美国变成了世界债主。(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