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八章:美国人的新动作(求订阅!)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紫色蔷薇字数:2496更新时间:24/10/29 19:48:34
第八百九十八章:美国人的新动作(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南滩阵地上的战事依然在进行着,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部也正将大批的兵员物资运往华北前线,甚至于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也在一个星期内连续两次向上级部门,也就是中国派遣军司令部以及关东军司令部发出请求支援的电报,希望中国派遣军司令部能将在南方作战的航空兵团调往华北支援华北方面军作战。
最重要的是,冈村宁次希望东北的关东军能入关协同作战,彻底的摧毁马铮所部。
但是此时日本国内所有的注意力转向了美国,对于冈村宁次的求援电报是一拖再拖,迟迟不予答复。
其实也难怪,此时的日本政府确实很纠结,不久前狠狠被美国政府给将了一军。就在中美两国在战略上达成默契之后不久,老蒋便派自己的夫人前往美国,代表国民政府同美国进行秘密谈判,并且取得了不小的突破。
最重要的是,美国总统罗斯福亲自致电老蒋,同意此时正在中国空军服役的美国飞行教官陈纳德从美国招募退役飞行员,组建美国援华空军志愿军,这对于困渴已久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事实上早在1937年7月初,美国退役飞行上尉陈纳德就抵达中国,协助当时的空军总负责人蒋夫人考察空军。
几天之后,中日战争全面爆发,陈纳德接受宋美龄的建议,在昆明市郊组建航校,以美军标准训练中国国民党空军,他还积极协助中国国民党空军对日作战,并且亲自驾机投入战斗。
但是迫于日本外交压力,再加上美国政府的干预,此后陈纳德的活动逐渐转为非公开。
不久前,罗斯福总统致电陈纳德,言明美国政府可以暗中支持他,以私人机构名义,重金招募美军飞行员和机械师,以平民身份参战。同时,美国政府可以提前让一批飞行员退役,直接到中国参加战争。
美国的决定令老蒋极为欣喜,虽然说国民政府得到苏联的资助之后,已经补充了一批苏联淘汰下来的伊系列战机,现在整个中国空军虽然名义上拥有4个飞行大队,但是却只有4架战机。
再加上日军刚刚推出了更加先进的零式战斗机,并且这种新式战机已经达到了量产,单单在华中地区就布置了不下300架,因此中国空军每次与零式战斗机对决,损失都不小。
尽管高志航、乐以琴等人特意研究出了一种以伊16战机联合应对日军零式战斗机的战术,但是日本空军在华中地区还是处于绝对的优势。
制空权对于此时的世界各国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词汇了,意大利著名军事学家杜黑在他的多本著作里面就制空权的重要性做了详细的阐述。
杜黑理论的核心是空军制胜。他认为空军在夺取制空权后,即可袭击敌人的国家中心和经济中心,独自取得战争的胜利。他的理论虽夸大了空军的作用,如:连续的空袭会使民心和斗志迅速瓦解的观点,否定局部制空权思想以及防空无用论等等。
但是在当时具有革命性和先进性,得到了西方某些军事家的支持,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法西斯德国的“闪击战”理论,美英及其他资产阶级国家的轰炸航空兵战斗使用的理论和实践中都有反映。
尤其是对近在咫尺的德国有着极大的影响,德国在二战之处使用的闪击战,里面就有着浓厚的杜黑色彩。
随着杜黑理论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制空权的重要性也被世界各国所重视。老蒋虽然不是个战略家,也不是一个合格的战术指挥家,但是作为一个国家的领袖一个军队的统帅,他还是很敏锐的发现了制空权的重要性。
因此,1928年11月,南京国民政府军政部内设立航空署,职掌空军建设事务。1933年,航空署组织机构渐臻完善。航空署设署长、副署长各1人,署内设参事室军务科、航务科、管理科,各设室科长1人。航空署下辖航空队、舰空站、飞机修理厂和中央航空学校等。
1935年,航空署改名为航空委员会,直属军委,职掌空军行政和作战事项,******自兼委员长,蒋夫人任秘书长,周至柔任办公室主任。航空委员会内分处、科,并增设政治部。
随后,国民政府从美国购进大批飞机,同时陆续收编原来东北空军、广东空军,空军力量得到加强,并确定大队为其基本建制,大队下设3队,每队下设3个分队,每分队有飞行员3人或4人;大队设大队长1人,队设队长1人,分队设分队长1人;并配以机械和事务人员。至抗战前,国民政府建成7个飞行大队。
为了加强空军机场的营建和警卫,特设特务旅5个,每旅辖3个团。并成立了2个航空工兵团、空军通信队和汽车运输部队。
即便是国民政府上下都极为重视空军的发展,但是中日两国国力的巨大差距,还是令中国空军无法与日本空军抗衡。截止1937年8月14日,日本陆军航空队约有飞机1480架,海军航空队约有飞机1220架。
而且,日本工业基础较坚实,能够生产各类飞机和技术装备,作战损耗后能及时得到补充。
此外,日本空军的强大还体现在其兵员素质以及武器装备方面,在侵华战争爆发之初,日本陆、海军航空队的空地勤人员和他们的陆军一样训练有素,作战指挥关系明确,各项保障有力。
还有就是,日军装备的飞机性能较好,其中1936年投产、1937年参加侵华战争的96式舰载战斗机,最大飞行速度435公里/小时,航程1267公里,以后又衍生多种改进型,先后生产1094架。
而日军96式轰炸机,最大飞行速度372公里/小时,航程1300公里,机上装有4挺机枪、1门航炮,可载800公斤炸弹,先后生产了1100架。这两种飞机是侵华战争初期日军装备最多的飞机。
中国空军在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前,先后将各地区、各派系的航空队统一于中央国民政府领导,但兵力仍十分有限,飞机陈旧,机型杂乱,性能落后,机种配备比例失调。
中国三十年代初期和中期从美国购买了****2、****3、波音―281型战斗机以及雪莱克a―12型攻击机,诺斯罗普―2e、马丁―139wc型轰炸机,数量都很有限。国内由于工业基础薄弱,虽也仿制了部分作战飞机,但其主要部件仍依赖进口。
截止1937年8月14日,中国空军正式与日机交战时,列编的9个大队零5个独立中队,装备各型飞机296架,不及日军的九分之一。其中轰炸机148架,占50%;战斗机101架,占34%;侦察机41架,占14%。
另外,中国的飞行员仅仅只有620名,能参战的人不足半数。且战斗机飞行员训练重点是对地攻击,更无空战经验。抗日战争初期,中国空军在兵力兵器上,处在敌强我弱、敌优我劣的状态。
然而中国空军的战绩却不俗,也曾给与日本航空兵重创,但是由于双方实力相差悬殊,因此经过三年的战争,中国空军几乎损失了全部的空军。要不是有苏联援华航空队的支持,恐怕中国的蓝天早就成了日本人的天下了。(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