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四章 元老院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一眼云烟字数:3026更新时间:24/10/29 19:04:05
    经过一番寒喧,云峰、靳月华与苏绮贞在十几名女罗刹的陪伴下随着郗鉴父女俩步入城中,很快就来到了郗鉴府邸,由于来的仓促,酒宴还未摆好,因此云峰被引入了书房,而靳月华与苏绮贞则跟着郗璇参观起了府宅。

    郗鉴的书房布置简单,却藏书颇丰,刚一走进,云峰就闻到了一股浓浓的书香气息,定睁一看,不仅有纸质书,还有大量的竹简。

    自司马炎篡夺曹魏江山以来,由于社会的初步安定与经济的蓬勃发展,造纸术取得了重大突破,除了传统的麻纸与丝絮纸,还出现了桑皮纸与藤皮纸,不仅产量大增,而且纸质纤维交结匀细,外观洁白,表面平滑,可谓妍妙辉光,竹简已逐步为纸制书籍所取代,这反映在汉字的发展上,易于刻划的篆、隶二书有向着易于书写的楷、草二书演化的趋势。

    很显然,郗鉴书房中的竹简应该是曹魏以前存留下来的古籍,郗鉴的藏书,不但历史悠远,既有来自于先秦时期,也有他自已的文集,而且内容也五花八门,医、卜、兵、玄、经、史、子、集样样皆全,眼尖的云峰,居然还看到了自已发行的那几本教材,与委托谯秀编著的《民本论》!

    云峰不由赞道:“素闻尚书令博览经籍,躬耕吟咏,志洁高雅,今日一见,果不其然!”

    郗鉴略有几分得意,连声推辞道:“秦王谬赞了,老夫不过是信手闲来一翻。哪当得如此夸赞?”

    云峰摆了摆手:“管中可窥豹。落叶可知秋。一个人的修养,正是由读书而来,尚书令的文集孤曾有幸拜读,立意深远,语句简洁,完全有别于自魏以来的浮夸藻饰之风,堪称为文坛注入了一股清新气息,尚书令可匆要谦虚啊。”

    说着。云峰看了眼不自觉捋起了须的郗鉴,又赞道:“京口乃藩卫建康之门户,北临大江,南据峻岭,形势险要,为兵家所重,孤本以为乃一肃杀之地,不料,今日初临,却见舟楫如梭。车马不绝,显然商贾云集。市货兴盛,着实令人意外啊!”

    这话一出,郗鉴控制不住的现出一丝自豪之色,微微笑道:“京口东通吴会,南接江湖,西连都邑,丁口近二十万,亦可称为一都会,秦王恐有所不知,建康所需物资,泰半由京口转运而来。”接下来,又话音一转:“韩雍此人虽名为投靠朝庭,实则为一海寇,秦王出海剿灭韩雍,解沿海军民心腹大患,当为无上功德,老夫谨以贺之,只是,秦王刚刚返京,为何匆匆前来,莫非是”

    郗鉴把话说到一半,立刻止住话头,眉心一皱,似在思索着云峰的来意。

    云峰也不与他虚言,接上话头道:“今来是为二事,一是借用京口码头一角,将来驻扎一支水军,二是请尚书令通融,容孤在京口布署两万精骑!”

    这话说的突兀无比,又没头没脑,但云峰相信郗鉴是个明白人,前因后果,局势变化无须多说,郗鉴定已是了然于胸。

    与郗鉴、王导这类的老狐狸打交道,云峰发现,旁敲侧击的效果远不如直来直往,没办法,你和他饶,他也会和你饶,还饶的更凶,这类老狐狸的太极推手,个个都练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郗鉴却是一怔,他对云峰的来意早已猜了个八九不离十,而且云峰刚一处理完正一道的危机,就马不停蹄赶来京口,使他生出了种颇受重视的感觉,心里还是挺满意的,只是没料到,云峰张嘴就要求驻军,允许驻军,实则等同于投靠,这也太直接了吧?

    郗鉴双手一背,在书房内缓慢踱步,云峰也不催促,他明白,郗鉴拒绝的可能性不大。

    拒绝,就意味着与自已翻脸,彻底投靠向刘琨,以郗鉴的为人,以及与王羲之和郗璇的交情,他不可能如此不智,否则也不会三番五次推托掉刘琨召唤入京的诏令了。

    云峰在等着郗鉴提出条件。

    好半天,郗鉴停下脚步,转身道:“老夫曾听茂弘(王导表字)与景猷(荀崧表字)多次提起,秦王他日取得江山之后,拟与天下人共治天下,老夫曾冥思苦想,始终不能参透这共治的含义,请秦王恕老夫冒味,不知能否解惑?”

    云峰精神一振,心道肉戏来了,当即拱了拱手:“尚书令学识丰富博通古今,不知对家天下有何看法?”

    郗鉴丝毫不敢殆慢,他清楚,今天云峰这一场造访,很可能将决定他郗鉴,乃至整个高平郗氏的命运,口舌交锋往往比真刀实枪更加来的影响深远,这是一场不见血的战争。

    沉吟良久,郗鉴缓缓道:“自禹王传位于启,便破坏了尧舜禹以来的君王禅让制,同时这也是家天下的开端,自此之后,历三代、春秋战国至秦、汉、魏,乃至本朝,素来都是父死子继,万不得已之下才会兄终弟及。

    皇帝作为人主,集大权于一身,对任何人均有生杀予夺之权,自汉代始,又被儒生附会上了天意与天命,所行一切,皆是天的意旨,国家兴衰成败,由皆皇帝一人决定,得明君,则天下幸,得昏君、暴君,苍生如之奈何?

    然而,自三代以降,明君少之又少,反倒昏君、暴君层出不穷,有鉴于此,我辈士族心怀苍生,趁着天下大乱,君权衰微之际,联手限制君王权力,使其不致于胡作非为,而非欲取而代之,正如王敦作反,天下士族共逐之!

    自古至今,为了争夺皇位,父子相残,手足相煎比比皆是,我等限制君权之举,使祭则司马,政出士族,实则相当于从侧面杜绝了宗室犯下人伦大逆的可能性!”

    郗鉴没有正面回答,却坚决的表达出了他的政治主张,只不过,云峰倒是有些诧异,士族真有那么伟大吗?士族只在乎家族的利益,从不会顾及天下,如接连执政于整个东晋一朝的四大家族,王、庾、桓、谢皆是如此。

    见着云峰的诧异神色,郗鉴却是暗自得意,云峰那几本书他曾仔细研究过,大致能厘清云峰的思想脉络,因此,他一上来就摆出自已的政治观点,把皇帝的权力牢牢限制死,由士族联合执政,倒要看看云峰是如何回答,你不是要分权吗?咱们就分个彻底,你总不能自已抽自已脸吧?

    迎上郗鉴充满善意的目光,云峰微微笑道:“尚书令悲天悯人,出发点令孤钦佩,不过,士族之所以能掌权,其前提,必须要占据战略要地,手握压倒性优势的雄兵,否则,在朝堂上根本开不了声,这不叫联手限制君主,而叫一家独大,以臣属期凌主上!如之前的王敦,坐大至不可抑制之时,便会自然而然的发展为起兵作反,对至尊宝座生出觊觎之心。

    还拿王敦作比,由于士族不愿见到有一个能凌驾于他们之上的君主出现,必然会联手相抗,如此一来,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不但国力大损,还使得诸多将士白白死于内耗当中,徒令刘石之辈掩嘴窃笑,实令人扼腕叹息!

    再比如刘琨,假使天下无有孤,他岂能得众多士族依附?只怕他的南下,立将使江东陷入另一场动乱当中!

    所以说,尚书令限制君权的初衷虽是心系天下苍生,方法则有待商酌,尚书令以为然否?”

    “这个”郗鉴答也不是,不答也不是,云峰的辞锋他早在争夺海门水军督的时候见识到了一次,如今亲自品尝,又是别有一番滋味,果然是无从辩驳啊!

    郗鉴苦笑道:“不知秦王有何看法,不妨说来听听?”

    云峰面色一肃,郑重道:“绝对的权力,只会产生绝对的腐败,无论是对皇帝来说,还是放诸于掌权重臣,这都是万古不破之真理!其后果,不但使国家丧乱,更是为子孙后代招来灭门惨祸,这一点,无须孤来多说,历史上称王称帝,乃至独揽朝纲者,有几人子孙后代能延续至今?

    因此,孤的想法是,天下一统之后,以五年为期,初步建立一协商机制,名为元老院,由十五人组成,南方士族、北方豪族、民间庶族各占五人,每人任期五年,可连选连任最多两届,任期内不得担任朝庭官职,宗室成员不得入元老院任职。

    朝庭各职司,仅作为执行机构,须向元老院与皇帝共同负责,任何一项重要政令,如增减免税、发动对外战争、赈灾、对朝庭重臣或元老院成员的论罪奖赏,等等诸如此类,必须由皇帝与元老院共同通过,日后天下一统之时,孤会与元老院及朝庭重臣细分名目。

    具体为,皇帝占有表决权的四成,剩下六成由十五人均分,每人占四分表决权,每项决议通过,必须要由表决权的六五以上同意才得以生效,而事关重大国策调整,则须三分之二多数才行!换句话说,日后孤并不是一言九鼎,如果下的命令不合理,元老院完全可以不通过孤的决定。”

    “这这”郗鉴顿时一阵张口结舌,半天说出不话来,秦王的设立元老院的提议,简直是自古以来从未有过,这当真是颠覆了天下所有人的认知啊!

    其实,郗鉴的原意很简单,是希望充分发挥出尚书台的功能,阻止皇帝为所欲为,而他自已,则希望能在新朝继续担任尚书令。(未完待续。。)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