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胡宗宪到来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不死鸟卡恩字数:2695更新时间:24/10/29 13:30:58
一周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四月十三日这一天,绪山先生、龙溪先生、荆川先生三位作为毛烈祖辈、父辈的人物便到达了毛庄,为毛烈的冠礼做最后的检点。
跟随三位前来的,还有几位被邀请前来做客的贵宾。
其中一位的大名,却是令毛烈大感意外!
胡宗宪!!!
知道明朝时期历史的人们都知道,这位胡宗宪可是一位平定了明朝嘉靖年间“大倭乱”的大功臣!也是历史名著《筹海图编》的主编。
在一部堪称轰动一时的历史大片《大明1566》中,胡宗宪也有着极其正面的形象。当时抗倭英雄之一的戚继光,就是胡宗宪帐下的一员参将。
在平定“嘉靖大倭乱”时,时任浙江总督的胡宗宪帐下,可谓是人才济济!戚继光、俞大猷、徐渭等等,都是史书中赫赫有名的人物。
虽然史料记载中对胡宗宪的褒贬不一,胡宗宪最后的结局也不是那么的体面。但总的来说,其在历史中的形象还是正面居多。
只是,这两天的事务繁多,毛烈也没能与这位因为后世《大明1566》电视剧中的形象而名声大振的历史名臣多做交流,只是通过师伯祖绪山先生的介绍中知道了胡宗宪来此的原因。
原来,胡宗宪此前曾经担任过余姚县县令,是毛烈师伯祖绪山先生的父母官。而胡宗宪其人虽为进士出身,却也不丝毫自满、依然在刻苦攻读各类书籍,对绪山先生表现得非常恭敬、执弟子之礼与绪山先生来往甚密。
胡宗宪政治才干突出,治理地方成绩良好,前几年又因以都察御史巡按北方宣府、大同等地时评价甚好。于是,便被朝廷提拔,转任了湖广巡按御史。
胡宗宪在上任的途中,专门转道前来看完绪山先生时,刚好看到绪山先生正在为毛烈的冠礼而准备着,顿时对绪山先生称为心学大才的毛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趁着自己上任报道的期限还有宽裕,胡宗宪便毛遂自荐般主动要求前来参加毛烈的冠礼了。
不过,通过有限的几次接触中,毛烈倒是觉得眼前的这位胡宗宪大人与电视剧《大明1566》中的胡宗宪大人极其的相似,只是年纪相貌比电视里年轻许多,令毛烈大感亲切。
而曾经来到毛庄共同进行新儒学体系编撰的姚翼、安如石两人,也与大家一起前来。
在大家的查缺补漏下,四月十四日这天上午,毛烈冠礼所需的一切事物都置办完毕。
毛烈便趁此机会,郑重地将林兆恩和林载贽两人在师伯祖绪山先生、师祖龙溪先生、师父荆川先生前进行了介绍。而林兆恩和林载贽两人也将自己要拜毛烈为师的意愿表达了出来。
经过一番交谈,尤其是对林载贽的巡查(林兆恩以前便与龙溪先生相识、比较熟悉,所以林兆恩拜师的事情已经算是默许的了)以及林兆恩和林载贽强烈要求今日就拜师的要求下,绪山先生、龙溪先生以及荆川先生,在四月十四日的中午,为二林的拜师进行了正式的拜师礼。
整个的仪式,让前来观礼的胡宗宪看得是啧啧称奇!
毕竟,毛烈尚未冠礼,却已经成为了两名弟子的师父。而且这两名弟子,一个是三十多岁、一个是二十多岁,年纪都要比毛烈大上不少!
尤其是林兆恩,从年纪上已经能够做毛烈的叔叔辈了!
这样悬殊的差别,怎么能不让胡宗宪叹为观止、记忆深刻呢?
“唉!庸官误事啊!”
拜师礼结束后,大家落座闲谈时,胡宗宪悲声长叹一声,对着毛烈说道:“其实,秋崖公(朱纨的号)在双屿之事前,曾经秘密到余姚县探寻谢家惨案的真实原因。”
“当时某正是余姚县令,对谢家之事知道得清清楚楚。当秋崖公到余姚探访时,我在余姚城西的龙泉山上,将谢家之事的真实情况细细禀告了。”
“明明是中国海商所为,却偏偏要说成倭寇烧掠!”
“这句话是我胡宗宪亲口对秋崖公具言的!当时还有卢镗卢将军和汤克宽汤将军在场,这两位将军可以为我作证!”
“可是当时我胡宗宪只是区区一个余姚县令、根本无法将真实情况上报天听,又有当时的宁波知府先将谢家之事定义成了倭寇烧掠、奏报了朝廷。”
“秋崖公后来在朝廷的严令下,只能无奈地发兵将双屿荡平,酿成了三千余条人命的双屿惨剧!”
“一个庸官,不仔细调查便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胡乱将事情定义!直接断送了两千中国民众和一千佛郎机人的生命!其中还有毛公子的尊父和兄长。还间接断送了秋崖公之命、断送了卢汤两位将军的大好前途!”
“庸官误事啊!”
说着,胡宗宪起身对着毛烈躬身:“还望毛公子节哀顺变,也不要因此而对大明产生怨恨。毕竟我大明之中,虽有庸官、贪官、污吏,但还是有许多的直官能吏的。”
毛烈连忙起身,躬身向着胡宗宪回礼道:“巡按大人折煞毛烈了!”
“此事本来就与巡按大人无关,大人不必向毛烈致歉。相父,毛烈还需向大人当初的具实说明情况而表示感谢。”
“从大人的口中,能够去掉毛烈父兄头上的倭寇帽子,毛烈感激不尽!”
胡宗宪却是又一躬身,一脸歉意地向毛烈说道:“可惜宗宪官微言轻,不能为毛相公平反。”
毛烈再回礼:“大人有此心意,毛烈便知足了。再说,大人日后必然会是平步青云,届时若还能为毛烈父兄仗义执言,毛烈必将涌泉相报!”
“至于双屿之事,眼下已经成为了现实,毛烈已经将其放了下来,还望胡大人了解。”
听毛烈已经言于至此,胡宗宪便也不扭捏,笑着出声道:“妙!放下好!”
两人重新落座,又在绪山先生和龙溪先生的有意引导话题下,天南地北、谈古论今地闲谈起来。
许多话题上的相同看法,竟是令胡宗宪和毛烈两人之间有了惺惺相惜的感觉!
胡宗宪看向毛烈的眼光,随着交谈的深入而变得越来越亮。与毛烈说话时的姿态,竟是越来越低。
到后来的时候,这位胡大人竟是用请教的口吻来向毛烈请教起一些施政平乱的事情来。
原来,胡宗宪当任湖广巡按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去平定湖广地区的苗民起义。
毛烈在后世华夏的民族政策基础上,根据明朝的现实情况,给胡宗宪提出了好几条建议,引得这位巡按大人连连惊叹、大赞不已,不顾绪山、龙溪、荆川三位先生的感受而连呼遇到毛烈这位大贤!
而绪山先生、龙溪先生和荆川先生,由于胡宗宪是在夸赞毛烈,也不已其失礼为意,反而面露红光、表情得意。毕竟毛烈是他们的后辈,后辈越出色,不更能表明他们作为长辈的功劳更大么?
到谈论的最后,胡宗宪却又因为毛烈因为两只眼睛的原因无法参加朝廷科举而痛惜不已,频频扼腕顿脚。
而毛烈,也通过这次正式的交谈,对这位名留青史的名人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虽然因为为官的时间上还稍微短些,没有那些官场老狐狸一般的狡诈,在考虑一些事情上还有些不够周全、不够灵活,但是在言语之中表现出来的坦率、真诚、思维敏捷,胡宗宪总是能够能让人在不知不觉间便对其产生一种信任感。
难怪这位胡宗宪大人能够官路亨通,从一个锦衣卫家庭出身的小官,一路做到了浙直总督、兵部尚书、太子太保那般的高官;能够得到戚继光、俞大猷、徐渭、卢镗、汤克宽等一众文武俊杰的倾心襄助。
谈兴正浓时,天色却不觉黑了下来。
大家只好结束了交谈,简单地吃了顿晚饭后各自回房休息去了。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