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8刘文静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最爱吃菜花字数:3280更新时间:24/10/27 07:39:30
两人都没有说话,倒是刚才替李向接待刘文静的李义笑着说道:“向儿,愣着干什么啊?快进来见见,这位先生可是我朝大名鼎鼎的名士,不可失礼。 中”
李向对着刘文静微微一笑,迈步进来对着刘文静施礼道:“小子李向失礼了,还请先生海涵,不知先生高姓大名,来找李向有何事啊?”
李向不太相信眼前这位有多大来头,但他却相信自己的父亲从来不会夸大其词。估计这个人还真的在隋朝有些名声,而且看样子父亲也是认识的。
刘文静笑眯眯的再次从头到脚打量一遍李向,然后转头对李义道:“明府好福气啊,有此佳儿,可是羡煞旁人啊。”
李义连连摇手,谦虚的表示李向做的还不够,但他那自信的笑容中分明得意非凡。倒是李向有些尴尬,从进门到现在,这位名士可是一句话都没有和他说,他可是一点儿面子都没有。
好在李向不是计较这些的人,既然人家是名士,那一定有着许多名士一样的脾气,绝对不能用一般人的眼光去看待,不然自己会被气死。
刘文静和李义说话的时候还偷偷观察这李向,现李向自始至终都没有表现出一丝的不满和怨气,心里又对李向高看一分。这才转过头对着李向道:“不错,没有少年人的得意和骄傲,是个可造之材,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到现在李向也不知道这个人到底是谁,但人家夸你了,那就要表示感谢。所以李向再次施礼道:“长辈夸奖,小子愧不敢当,只是还不知道长辈尊号,实在是有时礼仪,还请长辈赐告。”
刘文静哈哈大笑起来,指着李向对李义道:“这小子还真是聪明,见明着问我不说,拐弯抹角的来试探我,好了,也不和你说笑了,老夫刘文静,你可听说过?”
刘文静突然间从大笑一下子变得严肃起来,瞬间变脸倒是叫李向都愣了一下。 好在他在后世见识过的变脸实在是太多了,这根本不算什么。只是刘文静这个名字一说出来,李向可是真的有些不淡定了。
李向所知道的刘文静,绝对是隋末唐初的一个传奇人物。很多隋唐的电视剧中只要是演早期李世民出场的时候,必然会出现刘文静的角色,就说明刘文静这个人对李家谋夺大隋王朝和建立唐王朝有着重要的作用。刘文静之于李世民,就相当于张良之于刘邦,诸葛亮之于刘备。
说的官方一点儿,刘文静就是李世民初期的御用军师。
刘文静祖父是隋朝石州刺史,父亲刘韶是隋朝的上仪,开府仪同三司(注1),是隋朝的高官清贵。父亲死的早,刘文静很小就继承了父亲的职位。可惜好景不长,隋末大乱开始了,刘文静也没有幸免。
先是朝廷一再给他降级,后来又因为同僚的诬陷被剥夺的爵位。不过后来隋炀帝大赦天下时又安排他做了晋阳令。
晋阳令这个官职大家应该很熟悉,前面讲过有个叫严慕的老人是晋阳的郡守,刘文静其实就是严慕的副手。只是严慕资格老,在晋阳这个地方,凡是基本上都由人家来处理,刘文静也只是拿着俸禄的闲差而已。
晋阳大唐王朝起家的地方,因此晋阳令这个职位在后文中会有重要的作用,而刘文静恰好一直就在这个职位上。
回到正题,刘文静做了晋阳令,又无所事事,所以便开始结交朋友。下面就是他这段悠闲的时光中结交的朋友。
裴寂,晋阳宫宫监,就是那个后来撺掇李渊起兵的人。他是刘文静结交的第一个好友,也是他这段时间最好的朋友。
李渊,这个不用介绍了,只是一开始刘文静并不认识李渊,是通过裴寂介绍才和李渊打起了交道的。
当然认识了李渊,就免不得和李渊的几个儿子有接触,所以他也见到了李世民。
古代判断一个人有本事,常常用这样两句话形容:“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刘文静两样都不占,但他却在见过李渊和李世民之后,被这两代帝王同时称赞为大才。
原因很简单,刘文静有着别人很少有的一种才能,他会看人。
看人当然不是简简单单的用眼睛看着人,而是他能通过短暂的接触,便可以看出这个人今后会有多大的成就,或者有多么远大的前途。说的有些悬乎,可是还真的就是这样,比起街边摆摊儿算卦的那些人要准好多。
在见到李渊第一面后,刘文静便看出李渊胸有大志,便与其交好。见到李世民后,他就对裴寂道:“李世民大度有如汉高帝,神武好似魏太祖,年纪虽轻,却是天纵之才。”裴寂并不认同。后来事实证明,人家的眼光就是这么毒。
还有一个好友,也算是他的亲戚,叫做李密。这个人前文也有过剪短的介绍,后文还有重要的章节来说他,这里就简单的提一点。李密就是后来和翟让共同管理瓦岗寨的那个人物。
李密先是跟着杨玄感造反,杨玄感不听他的意见导致失败身死。李密却早早便看出了杨玄感注定失败,便逃跑了,朝廷一直没有抓到他。
刘文静有这样反贼的亲戚,那他这个晋阳令当的就有些悬乎了,所以没多久便被抓到了狱中。
好在整个晋阳现在名义上是严慕是最高长官,但实际控制权却是在晋阳留守李渊手中。所以刘文静并没有在狱中吃苦,相反隔三差五的还有人来探监,好吃好喝的招待他。
一日李世民来狱中探监,刘文静便和李世民在狱中聊了很久。两人都是聪明人,又都是博学多才,聊了一天,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第二天,刘文静摇身一变,成了李渊的幕僚,具体身份就是李世民的老师,也就是现在刘文静的身份。
当然如果历史还是和书上写的一样的话,那李向还会知道刘文静接下来很多年的大事,甚至连他怎么死的都清楚。
在李向的印象中,刘文静一直都是跟在李世民身边,南征北战,出谋划策,帮着李世民东征西讨,平过突厥,生擒屈突通(隋末唐初猛将),建唐初期,修过《开皇律》,相当于当时的宪法,是个货真价实的大功臣。
不过李向也很清楚刘文静的弱点在哪里,因为刘文静这样的人确实是个人才,但往往越是人才,性格上就越会有普通人没有的一些东西,比如机智,也比如自负。
有句流行话叫作:“不作死就不会死。”说的就是刘文静这样的人才。
自负是刘文静致命的性格缺陷,也正因为这个缺陷,他最终才会昙花一现,在唐初早早就被李渊杀死。相较于程咬金这样装傻充愣的人,却一直能活到唐高宗李治时期才寿终正寝,他实在有些可惜。
李向脑中快想过了刘文静的一些事后,便对刚刚看到刘文静眼神中那种熟悉的目光不在惊讶了。
与其说有这种眼神的人是精神病患者,不如说他们是疯子,或者说是哲学家也可以。
什么是精神病,什么是疯子?说白了前者很多时候是一种病的名称,但后者就不一定是病了,而是一种精神上异于常人的一种人。
有句话叫“哲学家都是疯子”,其实并不是在骂哲学家,这种疯子,或者说叫精神病,并不是身理问题,而是他们的行为举止不符合这个社会的规范,疯子这个标签是被现实的权力和制度给强加上去的。
很简单一点就可以说明,你看他的行为像个神经病,但是你并不知道,你在人家眼中说不定更像是个神经病。
这种人有个共同点,他们会对当下生的许多事情不屑一顾,单单会对大家都没有注意到的一件小事情感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后证明就是人家当时看到的那个小事情,才最终决定了很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国家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是这类人的本领。西方称他们为先知,我们叫他们圣贤。
刘文静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可以归为这一类人。
李向不动,刘文静看着李向出神的样子,也有些诧异,这个小孩子好像对自己很了解的样子,居然在思考。他观察到李向没有那种虚伪的做作,也没有漠视的冷淡,只是静静的看着自己。
回头看看李义,现李义并没有感到惊讶,就知道李向大概经常出现这样的状态,更加对李向感兴趣了。
他这次来见李向是有目的的,本来李世民一败涂地,他就有些生气,后来知道了事情的经过后,开始研究这次行动李向到底在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可他分析了半天最后得出的结论居然是李向压根儿就没有专门针对他们,只是凑巧碰到了这件事,最后便弄的现在这样的结果。
刘文静很担心李向要是真正参与进来,那李世民会败到何种程度。他迫切需要知道李向的立场到底是怎么样的,也好为日后李渊李世民的大事做好准备。
虽然李世民一再强调李向是个不好招惹的家伙,也是个同样有着野心的人,可是刘文静还是坚持自己亲自走一趟,见见李向,再最后做出决定,这才有了这次来访。
当然他也不是贸然就来的,刘文静和李义其实并不熟,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熟人,虞世南。说的再亲切一些的话,两人都算是虞世南的弟子,他们是师兄弟。
ps:注1:开府仪同三司: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高级官位 ,西晋时,开府与仪同三司连称较多,逐渐通用,展为官号。隋唐至元文散官的最高官阶,从一品。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