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六章 要民主,不要独cai!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木允锋字数:4313更新时间:24/10/24 03:11:27
    荷兰人当然不肯就这样投降。

    如果让他们带着财物离开,他们会立刻放弃热兰遮城走人,但要让他们做俘虏,然后等东印度公司拿钱赎就不一样了……

    其实这事他们也常干。

    所以将心比心,他们很清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他们得在某个条件恶劣的矿山工地当苦力,在饥饿和疾病中腐烂,然后幻想着东印度公司的议事会掏钱赎他们。但事实上这基本等于幻想,东印度公司从欧洲再拉几千穷得吃不上饭的穷鬼,绝对比掏钱赎他们更划算。

    所以这种希望是很渺茫的。

    他们最大的可能是在大明某个矿山当苦力到死,最多他们的亲人能拿着钱来赎他们。

    但前提是他们还没累死。

    既然这样还是死守吧!

    而明军也同样不着急,黄斌卿和郑彩又不缺物资,原本历史上郑成功的确缺粮,但他们根本不需要考虑物资供应的问题,既然这样就围困起来不停拿炮弹砸呗!

    对付棱堡不能着急。

    所有对棱堡的进攻都不可避免地陷入围困和持续炮轰。

    这不是康麻子围的雅克萨城那种垃圾一样的土墙和木栅栏,或者说山寨货棱堡,这是堪称棱堡防御大师的荷兰人以正规标准修筑的真正完善型棱堡。就连外面的红砖都是在巴达维亚烧制然后运来的,粘合剂甚至掺进去昂贵的蔗糖,对于这样的放到欧洲也是要塞级城堡,在明军目前技术水平下,就是持续不断用炮弹砸。当年奥斯曼二十万大军攻马耳他,一万五千发炮弹依然没撼动圣艾尔摩堡,最终成就医护骑士的传奇,荷兰人更是用一个个这样东西生生把鼎盛的西班牙拖到了破产。

    在没有炸药高爆弹,没有超重型臼炮,没有线膛炮的时代,对付这种东西只能用笨办法。

    就是困住不停地砸。

    四十斤臼炮从二鲲身,包括二十斤和九斤在内野战炮在大员镇,两个方向所有大炮不停轰击,看看到底是荷兰人的棱堡结实还是明军的炮弹凶猛。

    “给他们送四门神威无敌大将军炮!”

    杨庆说道。

    他也很清楚单凭四十斤臼炮未必轰开棱堡,小拿拿时代弹重一百多斤的臼炮都不稀罕,一样拿棱堡无可奈何,既然这样还是把神威无敌大将军炮顶上去吧。

    “这种棱堡这么结实?”

    史德威说道。

    “欧洲全是这个,荷兰人就是靠这个立国的,他们原本是一群流民在海边无主的盐碱滩上围海造田,垦荒建立城市,但没有武力保护,最终依附奥地利,以成为奥地利属地换取奥地利君主的保护。后者把女儿嫁给西班牙国王,作为最鸡肋的属地,他们被当嫁妆转给了西班牙,欧洲君主嫁女儿这是惯例。但这些人因为经济上的利益不愿意接受西班牙统治,最终和西班牙进行了漫长的战争,直到现在理论上还没结束,而他们就是用建棱堡,在荷兰建一座又一座棱堡,生生把算得上当时欧洲最富裕的西班牙国王拖到财力耗尽而不得不停战。”

    杨庆说道。

    “那咱们是不是也可以建?”

    史德威说道。

    “咱们?咱们有这个必要吗?”

    杨庆说道。

    史德威不说话了。

    的确,大明不需要棱堡,因为大明是进攻的,棱堡终究可以摧毁,但大明的实力才是坚不可摧的。

    “不过可以在釜山修一座。”

    杨庆说道。

    不仅仅是釜山,北洋公司应该在釜山到北海道之间修一串棱堡,尤其是未来对倭国动手后,这些棱堡可以确保大明的殖民者能够在殖民地站稳脚跟,当然,这是以后的事,至于目前的南北两处前线根本不需要。

    “那得防止别人建啊!”

    史德威带着一丝忧虑说道。

    这不是没有可能,棱堡又不是什么高科技,尤其是与葡萄牙人关系密切的桂王那里,还有明荷战争后荷兰肯定与桂王成为盟友,都不是没有帮桂王建棱堡对抗监国的可能。说到底大明目前这场群雄争霸,已经让东方战场的技术含量急剧飙升,既然李自成可以玩西班牙方阵,多尔衮可以玩龙骑兵,那么桂王为何不能玩棱堡防御呢?

    “那倒是有趣得很!”

    杨庆说道。

    那的确是有趣得很!

    但对他来说也没什么,无非就是换更大的臼炮而已,四十斤的确有些弱了,那就换四百斤的好了,这时候英国人就已经在战场上使用咆哮梅格了,那玩意的炮弹重两百磅。话说大明还使用四十斤臼炮的确有些太掉价了,要知道奥地利人在十五世纪就铸造出了普姆哈特.冯.斯太尔,那东西的炮弹重达六百九十公斤……

    好吧,四十斤臼炮的确有点不符合大明帝国的档次了。

    “我们还是太保守了啊!”

    感慨着自己作为一个堂堂的穿越者,居然还没有两百年前的欧洲人脑洞更大,杨庆不无唏嘘地走出了他的参谋总部,然后登上外面的新款四轮马车。

    一队全副武装的骑兵立刻分前后左右将这辆马车护在中间,与此同时前导的骑兵打出回避的牌子,甚至还有一个专门在鸣锣的,再加上各种御赐仪仗,整个队伍恍如净街般浩浩荡荡地开始向前,路上所有行人鸡飞狗跳地躲向两旁……

    这是监国的强制性要求。

    毕竟上次太惊险了,而且按照规矩像杨庆这样的侯爵,总是那样低调也不符合身份。

    “停一下!”

    马车內的杨庆说道。

    四轮马车立刻停下,旁边家奴赶紧打开窗子候命。

    “买份报纸来!”

    杨庆说道。

    那家奴赶紧跑到路边报亭,给忠勇侯买来一摞应天日报,杨庆接过报纸随手向前一挥,在家奴的喊声中马车继续向前。杨庆舒舒服服地坐在里面高档弹簧垫子的座椅上,看着手中带墨香报纸,铅活字印刷的一篇篇报道终于让他感受到了现代的气息。

    “战况激烈啊!”

    他看着手中报纸说道。

    这段时间南京接连冒出七八份报纸,早已经不是应天日报独领风骚的时代了,很显然舆论权的争夺越来越激烈,毕竟这又不是什么新鲜事,宋朝就已经小报满天飞了,甚至都敢冒充蔡京发表言论,害得蔡京不得不亲自出来辟谣,要说江南士绅连这个都不懂,那就未免太小看他们了!杨庆能用报纸引导舆论,他们当然也会用报纸争夺,只不过因为通信塔这种东西无解,所以这些报纸更侧重那些思想性娱乐性的东西。

    但这个就很难统一口径了。

    毕竟文无第一,而且尤其是在这样一个思想大变革的年代,有一堆在历史上都留过号的思想家呢!最终演变成一场舆论上的大战。

    这也很正常。

    毕竟江南士绅也不是一块。

    老牌东林党自不用说。

    南迁的北方士子也是一系,他们对东林党是不会有什么好感,这些人以宋权为首实际上以保皇党自居,但保皇党实际上就是嘴上不说但身体却很诚实的扭扭捏捏杨庆一伙。宋权可是至今担任着最重要的直隶巡抚,哪怕他们对杨庆不是很有好感,作为北人想在南方立足也只能跟着杨庆这个老大。

    南方也不全是东林党一伙的。

    尤其是湖广那些旧楚党一系的士绅对东林党可是深恶痛绝。

    江西士绅也是一帮的。

    就连南直隶和浙江这片东林党的根据地也不全是东林党,准确说也不全是非要和杨庆斗到底的,和杨庆势不两立的只是那些土地士绅,但商业家族得益于他的改革造就的繁荣和五口通商政策,尤其是新技术带来的新产业变革,实际上损失不大。至少损失没到他们无法忍受地步,这些人也就是江南士绅中的开明力量,核心是苏松一带那些名流,陈子龙,沈廷扬是其首领。

    这里面沈廷扬甚至和杨庆私交不错。

    杨庆也有意扶持他。

    毕竟目前来讲海商家族里,唯一能与郑芝龙抗衡的,也就是只有沈廷扬家族,他本人总督漕运,沈家依靠松江海关的优势,正在成为长江下游航运的老大,而且倭国琉球等地的海上贸易也开始涉足。

    这些势力因为利益,或者说对杨庆接受程度的不同,不断在报纸上对政策展开论战。

    甚至已经开始向学问蔓延。

    现在各家报纸那些喉舌们就针对扒灰公的理学进行大讨论,或者说对儒学进行再解读,以此来适应这个变革的时代,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等人统统登场,傅青主,陆世仪,朱之瑜之流也不甘落后,纷纷对儒学进行再解读。准确说努力挽救儒学这具日渐腐烂的僵尸,防止它被时代所淘汰,尽管他们的阵营不同,在这一点上倒是一致的,毕竟在他们看来如果儒学被淘汰,那他们的世界真得就崩溃了,但也正是因为阵营不同,也不可避免地吵起来。

    “这就是民国大师们的前辈啊!”

    杨庆感慨地说。

    “走,去帝国学院!”

    他说道。

    忠勇侯的仪仗立刻在这个十字街口转向。

    就在此刻阅江楼上,一群翩翩公子们正在凭栏眺望……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黄宗羲高声吟诵。

    他脚下数十米处的地下室里,监听的锦衣卫露出一丝无语,很显然这句诗他都听过无数次了,这些人文人雅士们就喜欢在阅江楼上吟这句诗来装逼,一点新意都没有。

    当然,黄宗羲是不知道的。

    此刻喝了不少酒的他脸色泛红,当初被净街虎棒子在额头打出的伤口虽然早就愈合,但在脸色衬托下倒是越发醒目。不过这是他的勋章,有了这个伤疤的他在姚江书院简直被当做偶像崇拜,这是他勇斗奸臣的光荣标志。

    “文宪公才是智者啊!”

    他身旁的陆世仪感慨道。

    这首临江仙的作者杨慎是最早开始对理学进行批判的,他甚至直斥扒灰公“一骋己见,扫灭前贤”,用自己个人对儒家典籍的理解,掩盖汉唐以来千年的儒学研究,把在这之前历代学者的成果统统压在自己身下。另外他同样对心学进行批判,评价心学是学而无实,与其说是儒学还不如说是光头,而他正好和此时这些算是开明分子的儒学解读相符,成了他们这些人溯源的先贤。

    “文宪公又如何?还不是放逐蛮荒三十年?”

    毛奇龄冷笑道。

    “自世宗以来数朝历百余年,贤臣岂止一杨文宪?结果又如何?贬斥,放逐,蒙难,哪个贤臣不是如此?只手挽天倾者多矣,奈何执政不用啊!结果中原板荡,宗庙蒙尘之际,反而推给我江浙士绅不交税,简直是疯狗,天下如此之大难道只有我江浙士绅不交税?说到底还是这个体制的问题,独夫裁于上,群下如傀儡……”

    “齐于慎言!”

    朱之瑜打断了他的话。

    “怕什么?我又不是说皇上!”

    毛奇龄说道。

    “这朝廷的制度就是不行,难道还不让人说了?制度不行有贤臣又有何用?世宗宠信严嵩这个奸臣,穆宗宠信冯保这个阉人,神宗沉迷于后gong,熹宗朝的魏忠贤不必说,就是先帝也一样先有曹化淳后有杨庆。以天下安危系于一身,若是明君则天下幸甚,若是昏君就天下危矣,而咱们算算这大明几个明君几个昏君,再算算历代至今几个明君几个昏君?

    恐怕十有八jiu皆昏君!

    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非一家一姓之天下,既然如此当天下人共治天下,不应一人du裁天下。”

    他接着说道。

    “如何天下人共治天下?”

    陆世仪好奇地问道。

    “我今日认识了一个红毛人,不是澳门的葡人,而是荷兰人,他们的制度倒是很令人耳目一新。他们甚至连皇帝都没有,而是所有士绅共同推选一人为执政,但执政只是类似内阁首辅一样,而真正权力集于士绅推选代表组成的议会,一切法律,国家大事皆由议会决断,执政只是执行者,他们将他们的这种制度称之为……”

    毛奇龄沉吟一下接着说道:“他们称之为民主。”

    (姥姥九十六岁高寿,即将离去,这些天我妈天天在伺候,我看孩子,所以暂时每天一章。)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