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2章 MPC—75的进展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千年静守字数:4082更新时间:24/10/23 19:36:46
    库兹涅佐夫设计局的工程技术人员会不会选择加入润华实业?陈耕比较乐观。

    对于这一点,他还是有着充足的信心,原因很简单,对于这些老毛子们来说,苏联解体了,这确实是很难让人接受,他们也的确很是消沉了一段时间,但通过电视、广播……中文的电视、广播……他们很难切身体会到一个国家遇到这种变局的时候,对于这个民族来说意味着什么,对这个国家的人民的生活会造成多大的影响。

    但这次跟润华实业的包机回国,让他们亲眼看一下现在的俄罗斯处于一种什么样状况下、老百姓们过的什么样的日子,他们就能切身体会到能加入润华实业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了。如果再加上人生观塌方带来的加成,陈耕觉得估计能有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老毛子愿意加入润华实业。

    虽然有点少,但陈耕也满足了,接下来再用两年左右的时间争取将一半的毛子留下来――那些用一年时间还留不下,陈耕也没有不计代价将对方留下的想法。

    可实际情况却大大超出了陈耕的预料,短短的三天时间,竟然超过了40个毛子愿意留在中国。

    没搞错吧?听到这个消息,陈耕登时就惊了:“怎么会有这么多人?”

    不怪陈耕这么惊讶,实在是这个数字太惊人了,42人,相当于所有在润华实业工作的苏联工程师的六分之一,只是自己说了一句话,就有差不多六分之一的工程技术人员愿意加入润华实业?如果等从俄罗斯回来那又会有多少人?

    这怎么听怎么让人觉得不靠谱!

    “我也觉得有点奇怪,挨个的和名单上的这些人确认过,他们明确的告诉我,希望能够留在咱们润华实业,”说起这个,李立华一脸的自豪,这些愿意留下来的可都是航空领域的专家,每一个都是宝贝疙瘩:“您仔细看看,高级工程师能有三分之二呢。”

    高级工程师有三分之二?

    陈耕连忙仔细看了一眼名单,果然,李立华说的没错,在后面的职称备注一栏中,备注为职称为高级工程师、副高级工程师的比例相当大,虽然没数,但既然李立华敢说是有三分之二,那么就算是没有这么多应该也是相差无几。

    陈耕心里头只有一个念头:我擦!

    好消息啊!

    陈耕忽然意识到一点,或许自己之前对这些老毛子的评估太保守了?

    在房间里来回踱了几步,陈耕忽然停下脚步,道:“既然这些苏联的专家对咱们这么信任,咱们就不能亏待了人家,这样,在他们回国之前给他们搞一个隆重一点的入职仪式,合同、待遇方面尽量从优,另外在给他们回国携带的东西方面也要做些区分,这些正式入职的专家的东西尽量丰厚一些。”

    “好的,我这就去安排。”李立华立刻道。

    “薪资方面按照现有的制度来执行就行,不要搞特殊情况,不过在签字费方面可以适当的放宽一些,”陈耕走了几步,又吩咐道:“还有,你想办法问问那些黑海造船厂的专家,问问他们愿不愿意留下来……如果有必要,也俺来他们回去一趟,看看现在的乌克兰跟咱们国内有多大的差距。”

    “是。”

    ――――――――――――――――

    陈耕说要给库兹涅佐夫设计局这些愿意留下来的40多名专家一个隆重的入职仪式,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在这些专家即将返回家乡探亲的前一天,润华实业为这42名俄罗斯专家举行了一个隆重的入职仪式。

    之所以说是隆重,是因为不但江南省电视台的记者扛着摄像机来了,连央视的记者也扛着摄像机来了:这充分说明了我们改革开放进行到现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外国专家也有了相当的吸引力,否则为什么会有42名俄罗斯的高级专家一次性入职我国的企业?

    趁着入职仪式还没有开始的空挡,几个记者小声的聊着天:

    “润华实业厉害了啊,啧啧……一次就有42位苏联的航空专家入职,牛X大发了。”

    “谁说不是呢,42个苏联航空专家啊,估计在咱们国家的历史上都没有过,听说听到了这个消息,中航工业那边的眼睛都绿了。”

    “能不绿么,这可都是宝贝疙瘩,”搭话的这位显然也是知情人士,一脸神秘的道:“我给你们说啊,听说这个事之后,中航工业的领导们没少给陈董打电话,就希望陈董能匀几个名额给他们,结果被陈董给骂了回去……”

    “这不是废话么,这些人可都是宝贝疙瘩,换了我我也给骂回去。”

    “唉,可惜润华实业不是国企,如果是国企那该有多好……”

    “这话说的就不对了,就算润华实业不是国企又怎么样?人家好歹也是军队企业吧?不管是国企还是军队企业,那都是咱们中国人自己的企业,提高的都是咱们国家的航空技术水平,那都是好事……话说回来,我倒是看好润华实业的这股子拼劲,你们还不知道吧,润华实业跟德国人合作的那个飞机,现在都进入了原型机的制造阶段了。”说到这儿,该记者一脸的得意和自豪。

    果然,这话一出口,在场的几位记者全都惊了,纷纷问道:

    “真的假的?”

    “是啊,真的假的?”

    “这么快就进入原型机制造阶段了?这么也太夸张了吧?”

    “老刘,快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从哪儿得到的消息?”

    …………

    不怪这些记者们的反应这么激烈,实在是润华实业与德国MBB公司合作的这个MPC―75飞机可是咱们国家能够生产的、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款具备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大型民航客机,载客量跟波音737、空客A320这些主流的中短程干线飞机差不多呢,使用的也是咱们中国人自己的发动机(虽然是引进的前苏联库兹涅佐夫设计局的发动机,但既然是引进过来了,那自然就是我们自己的),某种意义上也算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我们自己的大飞机了,比起麦道―80这种纯粹给别人当代工组装工厂的主儿不知道强出了多少倍去。

    也正是因为这款飞机的意义如此重大,所以记者们才对这款飞机如此关注,此前媒体们对这款飞机不怎么报道,一个是润华实业的嘴巴很严,对这款飞机的进展情况闭口不谈,另外一个,也是大家心里头一个下意识的、谁都不肯说出来的想法:败人品。

    这些年来咱们国家其实一直都是无比渴望进入民航客机这一领域的,从早些年的运―10到后来的麦道―80、用运7运输机改的客机,都可以看做是咱们国家为进入民航客机这个领域所做的努力,但运―10说实话不能算是一个成熟的飞机,共和国当时的经济情况、工业情况和科技情况也支撑不起来;

    至于麦道―80,那是公认的一个“交学费”项目;

    从运―7运输机发展而来的运七客机只能算是支线飞机,距离干线飞机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

    所以数来数去,似乎只有润华实业与德国MBB公司合作的这个MPC―75是最接近的一次了,项目进展到现在,甚至可以说是咱们的一只脚已经迈入了大型民航飞机的门槛,但越是这个时候,大家就越谨慎:不能随便乱说话,小心败人品啊。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在央视的这位记者说出了润华实业开始制造原型机的时候,大家才这么惊讶。

    “就刚刚啊,”央视的记者得意的道:“刚刚我跟陈董的秘书聊了几句,你们没注意到吗?”

    几位记者面面相觑:注意是肯定注意到了,但你竟然问了这个?当然,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怎么你问了,李秘书就回答了?

    “嘿嘿……”能得到这样的消息,央视的记者也很得意,嘴上却是谦虚道:“我就是随便这么问了一嘴,没成想李秘书就告诉了……嗯,李秘书还说,等这次的入职仪式后,他可以带我们去车间看一看,不可以带摄像机,不过可以带照相机。”

    我擦!

    跟着这位记者来的其他的央视同仁们,包括摄像助理、灯光师、摄影师之类的人员,一个个激动的眼睛发红,可其他媒体的同行们就不干了:凭什么啊?凭什么这种好事总是落到你们头上?就凭你们是央视吗?

    看着同行们羡慕嫉妒恨的目光,央视的记者们真想指着对方的鼻子趾高气扬的告诉对方:是啊,就凭我们是央视啊,我们央视就是这么牛X,你们能咋地?咬我啊?

    当时刚刚这位故意炫耀的记者更懂得人情世故,反正装X也装完了,卖大家伙儿一个人情也不错。轻咳了两声,他提醒大家道:“咳咳……大家也不用着急,既然润华实业允许我们参观和拍照,说不定大家也有机会,不过眼下这个事……”

    对啊!

    能当记者的,那绝对没有一个智商不够用的,刚刚只是一时情急没反应过来,现在被央视的这位老兄一提醒,大家的脑子立刻回过神来:只要这次大家帮润华实业多说说好话、多吹捧两句,回头再申请去采访一下,润华实业总归是要给点面子的吧?

    那些在单位里有着“笔杆子”称谓的记者,已经开始润色着腹稿,盘算着这次的入职仪式之后应该帮润华实业吹捧一番了――只要能得到采访MPC―75的机会,节操什么的可以暂时放到一边去。

    不过眼下的重点,可不是这个,而是向提点自己的李哥表示感谢:

    “李哥,谢了,回头来我们哪儿可千万给兄弟说一声,兄弟给你办招待。”

    “对对,李哥,来我们哪儿你也千万提前打个招呼,吃住啥的我肯定帮您安排好……”

    “李哥……”

    …………

    大家伙儿谁不知道李哥这人够意思,不断与润华实业的关系一直都不错,而且据说他与润华实业的不少高层都有交情,与这么一位人脉关系宽广还不小气的同行打好关系,怎么说也不是一件坏事吧?

    “好好,大家客气了,客气了……”

    ……………………

    大家都知道陈耕向来出手大方,但当看到润华实业拿出聘请这42位专家的“诚意”的时候,还是被吓呆了:每位专家都有一栋别墅!

    这个别墅不是独栋别墅,而是双拼和联排,也就是两栋或者几栋别墅拼在一起,可这样的好处就是在保证是别墅的情况下,以共享一堵墙以节省空间和建设成本,在有限的空间内建设更多个别墅。

    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这可是别墅啊!别墅啊!别墅啊!

    至于是双拼还是联排,这根本不是重点好不好?更别说大家本来就是同事,此次都非常熟悉,联排和双拼怎么了?大家交流起来还方便呢!

    大家都被润华实业的大手笔给震惊了:一次就是42栋别墅啊!

    与每位专家送一栋别墅相比,似乎每位专家还给配了一辆车也就没有什么好说道的――不过如果在场的这些记者们知道这些专家们每人还有10万美元的签字费(如果不要美元,也可以折算成50万的RMB),估计就不会这么想了。

    至于承诺的可以将家人接过来,并且协调解决家人的生活和工作、孩子的学习问题,这些根本就不用说。

    润华实业的手笔如此大方,不但在场的记者们坐立不安,库兹涅佐夫设计局的那些还没有下定决心的专家们更是心里痒痒的厉害,有至少三分之一的人暗自后悔:早知道有这样的好处,我也跟润华实业签合同了,至于库兹涅佐夫设计局……尼玛连苏联都没了,老子管你那么多!

    仪式刚一结束,李立华就被那些没与润华实业签订合同的苏联专家给包围了:

    “李,为什么他们带回苏联的东西比我们多那么多?”

    “李,如果我们现在签合同,是不是也有别墅?”

    “李,你们真的可以帮我妻子解决工作问题吗?她可不会说中文……”

    …………

    李立华觉得自己面对的不是一群专家,而是一群菜市场的小贩。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