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汽车研制成功 转窑生产准备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松一般坚韧字数:5233更新时间:24/10/23 19:24:41
第二十一章 汽车研制成功 转窑生产准备
等着电池充电时,张知木对他们说:“电池有一点儿电能,把发动机启动起来就行,那时候发电机就会自动给电池充电了。”
一个搞汽车的技术人员说:“我没想到充电的电源线会掉了。”
“以后你可以搞一个掉线报警的装置。要是我们把汽车开出很远了,电源掉了汽车发动不起来怎么办?你们还可以搞一套手摇启动的装置,只要用手动将汽车发动起来电池也可以充电。就是电池再不好用,只要不熄火车就可以开。”张知木给他们建议着。
前世的时候,自己太懒,也没学学修汽车,那样的话,还可以多给他们提一点儿建议。
杨玉琳看着他们的汽车有些不满意了,“这和你说的汽车差的太远了,弄得连马车都不如。还要等着充电,有这功夫马车早就跑远了。”
张知木和李云鹤都哭笑不得。张知木说:“啥事都要一步步来嘛,哪能一下就都完善了。”
李云鹤故意岔过去说:“张总,我们的汽油机这几天差不多了,就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儿,汽油机总是通通放炮一样。”
“这就是个难题。汽油机应该是压缩完成后,点火气体膨胀,可是有的时候压缩没完成还没点火,气缸里面的混合油气就自己点火了,既浪费油又燃烧不净冒黑烟。”张知木说。
“你有办法?”李云鹤问。
“你可以在汽油里面加点酒精试试。”张知木说,“还有一个效果最好的办法,不过我不建议使用。那就是在汽油里面加千分之一的四乙基铅。”
“效果好为啥不用?”李云鹤觉得奇怪。
“含铅汽油燃烧后排出来的铅,对人危害极大。我不建议使用。”张知木说。
“哦,那就先试试酒精怎么样吧!”李云鹤点头说。
抬出来电池,放到车上,固定好。一个人上车检查一遍,一扳一开关,“轰轰”几声,柴油发动机启动过了。不过噪声太大了,杨玉琳听了声音直往后躲。张知木也觉得震动的有些太大了。感觉这车像拖拉机似的。
张知木大声对李云鹤说:“声音还太大了。”
“加上防音罩就能好些。”李云鹤回答。
这时车上这位一松手刹,汽车慢慢的走了起来,并且在院子里面转着圈儿。这一刻张知木心里激动地突然觉得噪音也小多了。其实是这车走起来,整个车的振动也小多了。
等车转了两圈儿,张知木忍不住换上去也开着转了两圈儿。这回杨玉琳也不怕噪声了,非要上来让张知木带着她也在院子里面转了两圈儿。完事,又让张知木把着她,让她开了两圈儿。
停下车来,杨玉琳兴奋直喊“太有意思了,这车不用牲口拉着自己就能走。”
张知木对李云鹤说:“你要在远一点的地方,找一块平地建一个大型试车场。在这只用一档试还暴露不出来毛病。试车场不但要有试验速度的平地,还要有实验各种地面,比如颠簸、泥水等路面的场地。将来这汽车是个非常大的产业,一台能达到实用的汽车将会卖很多银子。我们现在就要做好准备。你们的汽车还要设计一个好看的外形,驾驶乘坐都要舒适才行。最主要的噪声,和振动需要攻关。你们的所有机械零件都要提高加工精度,变速箱里面不能有一点声音。那些接触零件间也不能有噪音。”
“他们也知道现在的车问题很多,不过就像你说的,先解决有无的问题,然后再解决好坏的问题。有了这样一辆能走的汽车。大家就有奔头了。”李云鹤赶紧解释。
张知木转过去,对大家说:“我祝贺大家,你们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就奇迹般的让这样一堆机器自己走了起来,所以说,你们是创造了奇迹。希望你们继续努力,改进汽车,增取早日造出来能够上街开着的汽车。让我们窑岗满大街都跑着汽车。”
这些人能得到张知木的肯定,都非常高兴,觉得这段时间他们付出的努力没有白费。
不过张知木离开的时候,对李云鹤说:“云鹤啊,我觉得我们最需要的还是履带式拖拉机和推土机。有了这东西,我们的工程建设就能大大的提高效率。”
“那就先搞你说的拖拉机、推土机。”李云鹤说,“通过搞汽车,他们锻炼的不错。我想再搞你说的拖拉机不会太难。你就安排时间给我们说说拖拉机和推土机的事儿。”
“好的,我尽快安排时间。”张知木说。
“还有,张总。今年的毕业生你多给我们留点,我们应该进行一点儿人才储备,不然以后就没有后劲儿。卢炳义先生和清风子他们不管多紧张,都留着一些人进行基础研究。我觉得这是有长远眼光。就说这汽车吧,这可是长期进行研制的事,但是他们人手不够用。我觉得就是每个单元都需要人深入的研究进去,才能精益求精。”
李云鹤的让张知木很吃惊,这说明李云鹤已经很成熟,考虑问题很长远了。
“你放心,就凭你这番话,我就要尽量的给多留一些人。”张知木说。
“还有啊!现在河曲那边的已经建好了两个能造托轮的船坞,造船的技术人员和木匠已经过去,现在正在那里准备木材。就是蒸汽机和锅炉运输有些困难,不过往河曲去的铁路已经修建了一部分。这几天,我抽时间过去安排一下大件儿运输的事儿,那边就可以造拖轮了。”李云鹤介绍说。
欧阳鹤他们在给军官进行培训充电,阎兴和陆成祥也在请李岩帮着对招聘来的官员进行培训。这些参加爱培训官员有的是山西和陕西原来的官员,还有李茂从南方招聘来的一些没有了职位的官员,更有陆成祥亲自去请来的前官员。但是到了阎兴这里不管你原来是啥身份,到这里都是学员,培训合格的根据情况安排上岗,不和合格的不用。经过一段时间培训这官员们慢慢的适应了这里的气氛。特别是学习期间分别组织他们到各个州县去考察,那里的官员们也都把自己经验介绍给他们。阎兴和李岩他们组织整理了不少怎么办的小册子。这都是根据官员们下去遇到的各种具体困难整理出来,实用性很强。最主的要的是,这样的案例看多了,就形成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象学习完了要做习题一样。
不过现在阎兴他们也又遇到以前遇到的问题,那就是训练他们射击配备武器的时候,有些官员坚决的不去,他们不想动刀枪。阎兴的说法是,不去可以,现在就可以回家。不合格的不能给他们安排工作。阎兴告诉他们,你们不是去当太平官,是接收新打下来的地方,都需要有自卫能力。
没办法他们只好都去参加训练了。
陆成祥除了帮助这边官员培训,他还从各地分号抽出来不少原来的分公司经理,又招聘了不少人员。这是为建新分公司准备的。因为陕西需要尽快建立分公司,开展票号、电报电话等业务。
阎伯驹也是忙的不可开交,新来的官兵需要挑出来适合做警察的留下来要培训。最需要动脑筋的还是对那些已经派到各地的警察进行考核,那些优秀的需要抽出来提升职位,让他们到新的地方当官,负责一队人马,维持一方治安。总之工作任务繁重。
现在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不能过早的告诉他们,要进军的目标是陕西。
窑岗的高层们商定,最后的时候,需要告诉他们每人具体去向的时候,不管是官员还是警察商务人员,都需要将他们隔离开了,不能再让他们和外界有联系,一直到开始行动。
窑岗现在组织的可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就连每个陕西的县城,最后都会落实到人。当然人员分配留有很大的余量,以备不时之需。官员也分成州府县几级管理。不然都指望窑岗人直接管理累死也办不到。阎兴手下已经有一个很大的班子,还是每天都很忙。关于啥时候将各地有经验的官员抽上来,一直没有定下来。这需要确定了出击时间再说。
不过窑岗这些参加培训的人,都知道窑岗人要进行大规模的行动了,这一点儿没有瞒着他们。
对于这些细致繁琐的事儿,张知木一听脑袋就大,坚决的不参与。
不过陆琪和武山回来找他谈的事儿,张知木不敢怠慢。忙把他们让到会客室。
看着陆琪和武山消瘦的面孔,张知木说:“这段时间你们辛苦了,一定要注意休息,我们想干的事儿还多着呢。”
陆琪说:“没事,只要事情每天都有进展,心情一好就啥病也没有了。”
武山也说:“这辈子能参加建设和管理这样大的水泥厂子,累死也值了。主要的是,现在不知道啥是累了。”
“看着你们脸上消瘦,不过看起来精神不错。看起来工程进展不错!”
“是的,我们都没想到事情进展的会这么顺利。”陆琪说,“我们准备五月份点火生产,现在动力设备都已经调试的差不多了。我们还需要在生产管理上进行一些准备。”
“不到两年,一个转窑水泥厂就能投产,简直太快了。”张知木也觉得惊讶。
“这不算啥,我们的工人到技术人员都非常投入,他们都把这个建设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干,没有偷懒的,只有多干的。我也非常感动,看着他们,我就更不敢有一点怠慢。”陆琪由衷的说。
“工人就是这样,我们尊重他们,他们就不把自己当外人。他们更知道,窑岗好了他们就会更好这个道理。”张知木喝了点水说,“说说你们的具体事儿吧!”
“有两件具体事儿。一个是,我们生产出来的水泥,量会很大,需要运输工具和存储的地方;第二个,转窑生产是连续的生产不能停顿,燃煤和炼钢用的矿渣需要按时按量的供应,这都需要公司进行协调。”武山说。
陆琪和武山说的还真是个问题,张知木知道前世的时候,水泥就有散装和袋装之分。袋装过去是用牛皮纸袋,后来用化纤制品。散装的需要专门的罐车。
“我看我们让李云鹤和陆先生一起过来研究一下这些事儿。”张知木知道,这事儿涉及到铁路和包装的问题,必须请这两人过来商量。
陆琪和武山当然同意。
李云鹤和陆成祥过来后,听了简单的情况介绍,都很高兴。
李云鹤说:“没想到你们的水泥厂建的这么快。我看火车运输的事儿好办,现在我们有现成火车车厢,我们就焊一些钢罐子固定在车厢上装水泥就行。短途运输也可以焊小型的罐子,放在马车上装运水泥。”
“水泥这东西,不能透风,透风就容易硬了,硬了就不好用了。”陆成祥说,“不过我们也可以用装油的竹篓子装水泥。油都漏不出来的竹篓子,装水泥一定能行。”
陆成祥的话还真的提醒了张知木,小的时候就对那种锦州的什锦小菜不漏水感到很新奇,后来发现是因为竹篓子内外都涂上了漆,所以才不漏水。张知木说:“我们可以让人编一些结实一点的竹篓子,然后涂上漆沾上草纸,再涂上漆。竹篓子要有加强筋和提手,还要有盖儿。水泥装满后,盖上盖儿,再用漆封上。这样运输就没问题了。竹篓子的容量要能装一百斤就行。这样两个人抬着很容易,力工扛着装卸也方便。”
“对啊!用我们山西这边的柳条子编的篓子也行。这样我们用不了的水泥还可以按篓去卖。”武山说,“我们自己使用的篓子还可以重复使用。”
“行了,这件事儿就先这样定了。完事儿你就试试竹篓还是柳条篓好用?”张知木说,“等我们的造纸厂投产了,我们就可以用牛皮纸包装水泥了。”
陆成祥说:“篓子的事儿我安排人去办吧。我们成千成万的买竹篓子,可把南方人给成全了。这一项就能养活一批人。”
“煤炭的事儿还真需要研究下一下,牛头山的煤炭管冶场用足够了。可是要是再加上这个每天都吞煤的水泥厂,可能就要紧张了点儿,关键是牛头山装煤的货场,再提高装货量有难度。我看不如就把宁武周遇吉总兵那边的货场改建一个装煤场,他们那里的煤炭很多,也运不出来。”
“是个好主意。这件事儿我来协调。”张知木说,“不过,我们现在开始要从牛头山给水泥厂挤出来一部分煤炭,储备到水泥厂的煤场。另外,冶场那边炉渣,也要按安排运力运到水泥厂,一定要有一定量的储备。你们的煤炭、石膏等储备需要设定的一个警戒线,一旦低于这个警戒线,就立刻启动应急办法。这样才能保证转窑的连续生产。”
“行,这件事儿我去找铁路那边具体安排。还要把原料来源落实好。”李云鹤说,“武山,你们要有专门负责组织原料的一个班子,让他们跟着我,我具体给他安排。”
“好的!人我们早就安排完了。”武山说。
水泥厂的事儿都有人管,张知木就不管了。正好陆琪在这里,张知木说:“陆琪,我正有事儿准备去找你呢。”
“呵呵!张总是不是急着让我参加滹沱河水库的事吧?”陆琪以为是这件事儿。
“滹沱河水库是后面的事儿。”张知木说,“你们的转窑水泥能投产,我们汾河大桥就准备马上建设,因为这样生产的水泥质量高得多。你们的水泥厂投产后没有问题了,你就要马上参加汾河大桥的建设。你是李云鹤点的将。”
“汾河大桥?”陆琪还没听说汾河大桥的事。
“是的汾河大桥的事儿,我们已经研究了一段时间,就等你们的转窑水泥。”张知木说,“我看这样吧,正好你在这了,下午,我们窑岗的其他领导都在的话,就开个会研究上马汾河大桥的。你也先了解一下情况。”
李云鹤说:“中午吃饭的时候,我先给你介绍一些吧。我们和张总已经研究过了。卢炳义和他们的弟子们也进行了大量的计算。这是个大工程。”
“当然是个大工程。”陆琪说,“我没想到,我们这么快就能建设汾河大桥。我看难度在于怎么能让船也能通过。”
下午,张知木在小会议室召开了会议,窑岗的主要领导能来的都来了。
张知木首先介绍说:“我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五月份我的转窑水泥就能投产。”
下面一阵议论,大家都知道水泥在窑岗的建设中起的作用太大了。现在好多项目不敢建设,一个制约因素就是水泥。
“因此,我想我们第一件决定上马的就是这个汾河大桥。”张知木指着让杨玉琳他们准备的一个地图说,“我们选在这个位置建设大桥,就将汾河两岸完全连在了一起,不但把汾河连在了一起。我们这里还可以连到黄河岸边。虽然河曲到碛口这段黄河是经过陕晋大峡谷,急流险滩很多,但是我们的祖先一直靠着这条河进行水运,没有停止过。我们将窑岗和黄河水运连在一起,本身意义就很大。未来的经济潜力不可预计。将来我们有条件了,可以沿着黄河修建一条公路。那时候我们今天要建的大桥就更有意义了。还有,这个大桥建设成功了,我们就可以在汾河主要河段多建几个大桥。那时候我们的山西的交通就会更便利。”
阎伯驹嘻嘻,一笑说:“知木,我们大多数都是山西人,建桥的好处都知道,你就说说你们准备怎么在这个激流里面建设大桥的吧?”
-------------
富士山喷发,日本大地震。--《南宋记忆》进展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