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建设滹沱河水库 红娘子女兵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松一般坚韧字数:5771更新时间:24/10/23 19:24:41
第十七章 建设滹沱河水库 红娘子女兵
为了在窑岗干部会上讨论建设滹沱河水库的事,张知木把李迪和李云鹤请过来,向他们了解了一下,凭着现在窑岗的技术水平,能生产多大单台功率的水力发电机。
李迪回答说:“张总,正好我也有事情要和你说。我们在牛头山在建的发电机是十兆瓦的。这台发电机本是想在冶场那边建设,后来为了将来管理方便就建在了牛头山。牛头山本来是想等十兆瓦机组成功了直接上一百兆瓦发电机。现在十兆瓦发电机还没建成,公司着急用电,就决定再建一个十兆瓦机组。我们下面的人有些想法。”
“哦!说说看。”张知木最愿意他们有自己的主见。
“我们的十兆瓦机组设计完之后,大家都在研究一百兆瓦的机组。通过分析,大家认为,一百兆瓦的机组和十兆瓦的机组看着是大不少,可是从技术层面上说,没有太大的区别。我们的汽轮机技术和材料都能满足一百兆瓦机组的需要。我们没有必要再建一座十兆瓦落后的机组,我们建议直接就上一百兆瓦的发电机组。”李迪很有信心的说。
没等张知木说话,李云鹤高兴了,一捅李迪说:“真有你的,一下子就是一百兆瓦。”
“要是能上一百兆瓦的机组当然好啊!”张知木说,“就是有点技术风险也值得冒。”
“不会有太大问题,我们认真研究过。”李迪很自信的说。
“好,我支持。我们就上一百兆瓦机组。”张知木说。
“至于,张总,你方才说的水利发电机组的事儿,我们是从西山泡子那边发电开始就在研究。因为你那时候就说,要在滹沱河建水坝,搞水利发电。”李迪说,“我们认为,以我们目前的实力,从发电机上说,造多大的都没问题,从水轮机上我们要是搞漏斗式的效率会比西山泡子的冲击式高的多,搞成五十兆瓦的应该没问题。不过我们的计算能力还不行,只能是保守的估计。但是我们可以把发电机预留的功率加大一些,留到一百兆瓦。我们可以通过控制流量和叶片角度控制水轮机的转速,但是可以通过控制电机的励磁电流,控制发电功率。再说了枯水和汛期水位都不一样,发电量也会有变化。”
“五十兆瓦,也就是五万千瓦。这可是不得了了。”张知木说,“我们滹沱河大坝顶长有一千多米,但是其中有四五百米有六十多米高,两边都是建在山坡上。适合建大型发电机的也就是四百多米的地方,我看我们就在那里建他五台发电机。汛期的时候一起发电,枯水期可以停一些机组检修。不过设计这样的发电机和大坝的结合的工程和西山泡子的完全不一样,发电机完全是建在坝体里面。有许多安全措施需要要考虑全面。这件事儿,卢炳义先生会亲自参与。不过卢先生以前也没搞过这样的发电设施。我也只能给你们提供一些建议。”
其实对这些东西,张知木也只是参观过小浪底水库,再就是在电视上看过一些。也只能是知道个大概。这个大坝和发电机组只能是一边干一边改了。但是大坝设计要先行。这件事儿,卢炳义会动员他的全部弟子和窑岗所有能动员的力量参与设计。六十多米高的大坝,底部的压力该有多大是个很恐怖的数字。这样的大坝建设张知木都觉得有些冒险,不过再冒险张知木也要试着干了。
对这件事儿,张知木专门儿组织窑岗的各位领导一起讨论一下。
首先,请唐景窑为大家做了一个详细的介绍。由于已经给张知木做了一次汇报,根据张知木的提问,唐景窑知道那些是重点,,这次唐景窑讲解的更非常有条理。
很快的就让大家有了一个整体的印象。这处大坝其实离修容不远,不足百公里。只是由于隔着几座山,大家对那里不是经常提到。
四五年才能建成的工程,窑岗人是第一次建设的这么长施工期和规模巨大的工程。大家一下子还提不出来啥意见,不过陆成祥最关心的是需要花多少银子。
卢炳义和唐景窑当场同陆成祥初略的估算了一下,这个工程连同配套的工程两千万两银子打不住,不过最多不能超过两千五百万两。
这下子。陆成祥圆脸也长了,“张总,我们现在可拿不起这么多银子。我们还有二十多万人的军队,和几十万百姓工人。都需要银子。”
“呵呵!这样的工程是滚动着花银子。不是需要一下子拿出来这么多。这几年我们还是可以挣银子的。”张知木说。
“你不能把没挣到的银子。先算计着花出去啊?”陆成祥不放口了。
“呵呵!大家可能想的是银子的事儿,其实我想的倒是这个工程的技术风险。”张知木说,“要是说算经济账,我跟大家说,这是一本万利的买卖。现在我们的电力一直没收费,也没算成本。今年我们就要给各家各户安装电表,那时候大家就知道电也是商品了。我们就算一下吧。假设我们的五台发电机组,每年平均发电三百天。我们一台机组一天的发电量是五万乘二十四是一百二十万度电,三百天就是三千六百万度。假设我们一度电算一个铜钱,那么就是三十六万两银子。那么五台机组呢,就是一千八百万两银子。大家可能对一度电没有啥概念,我告诉你们就是十个一百瓦的灯泡点着一个小时耗电量。”
这回大家明白了一度电是怎么回事。陆成祥第一个说:“十个一百瓦灯泡点一个小时怎么也不能就要一个铜板啊。那也就是和一个一百瓦灯泡点十个小时一样的。使大劲儿也就是一家用两天的用电量。按这个算一个月一家用电才是十五个铜板儿。那不是开玩笑吗?”
“我们也不用算多了,就按一度电两个铜板算,那就是一年三千六百万两银子。就是说用不到一年就收回成本还带拐弯儿的。你们说我们是不是造了一个造银子的机器?”张知木说。
“要是怎么算,我们就是印钞票也不如建这个工程啊!”陆成祥说:“不过,我们发出来这么多电,谁来买啊?”
“我们有了这么多电,就可以建设大型铝厂,那铝厂里出来的就是银子。我可以建大型钢厂、纺织厂等等,由于电力限制我们发展的事儿都可以解决。再说了我们全山西没用上电的地方多着呢。我们有了电力就可以将地下水抽出来,把所有的地都变成水浇地,你们说这电是不是有用?”张知木继续解释说,“这些电,看着很多,可是给整个山西用就不多了。今后,我们每个家里都会用空调,用电冰箱,那时候电就会又紧张了。呵呵!”
大家听到张知木这么一说,都点头议论着。唐景窑这才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这件事儿有门了。
张知木又补充说:“大家还没算一算,我们的水库提升了水位,会多出来多少水浇地。又能多打多少粮食。对下游的防洪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还是陆成祥说:“这么一算我就明白了,我们就把这宝押上。就是把所有的金子都卖了,也要把这水库大坝建好。银子的事儿我来想办法。卢先生和唐先生,你们就负责把工程管好就行。你们工地上吃的用的我都管了。你们工地要是开始建设的了,最少要几十万人。这吃的用的都少不了。”
听陆成祥这么说,大家都鼓起掌来。
阎伯驹也挤着小眼睛说:“我派五千警察去给你们站岗。如果人不够我们还可以派人。这件事儿我们全力支持。”
陈玉峰说:“组织这样的一个工程,不比打一场大仗容易。你们组织领导班子很重要,所有的人必须都要各司其职。我建议,这件事儿,公司这边还是由知木亲自负责协调各方面的事情。别人力度不够容易扯皮。”
张知木说:“好!唐先生你们是前锋,我做你们的后盾。有事儿我亲自负责协调,我们公司这边还要有一个小组随时和你们保持联系,给你们提供支持。”
唐景窑激动地直说好。
窑岗的领导们一致同意,今年马上就上马建设这个伟大工程。由唐景窑组建筹备工作委员会,立刻展开工作。
过了十五,李茂就先回扬州去了。范松还要等着开河了带着货物再走。李茂先走也是要把范松带回南洋的一些货物给他准备好。没等开春,几处铁路工地就开始动工了。但是杀胡口到东胜州和包头的铁路段还没有动工。不过有不少筑路工人已经通过黄河冰面运送到东胜州和包头了。他们等着开春就要在各段路上同时开始施工了。好在现在电话线路已经连通,各处联系起来非常方便。
刚过完年,又出了一件事儿。红娘子的女兵有一千多人找到窑岗来了。
原来,李岩和红娘子被窑岗人从潼关救走之后,李岩的和红娘子的部下,所有和他们关系比较好的将领都被李自成杀了。剩下的士兵也都被分到各营去。红娘子有五千多女兵,头目都被杀了。剩下的女兵也被分到女兵营。本来李自成的队伍里粮食就不够吃,这些后分来的女兵更是吃不上了。有不少女兵都是饿死的。她们知道的消息是,李岩和红娘子叛变了,已经被杀头。她们中许多人也是因此被牵连杀掉的。所以女兵们只好忍耐。但是谎言终究是有被揭穿的时候,她们后来偶然知道了,李岩和红娘子是被窑岗人救走的,现在就在窑岗而且混的非常好。这些女兵们暗地里互相转告,她们都觉得终于有盼头了。现在她们还有三千多人在这个女兵营里,她们趁着过年混乱,夜里逃出兵营,直奔潼关。等兵营里面发现红娘子的女兵都跑了,军营的将领害怕被责罚,没敢马上报告,她们自己组织女兵出去追拿。可是女兵们早就跑远了,等她们报告给上级,女兵们已经跑过渭南来了。也就是他们都是女兵还赶上过年,李自成的守关军兵们也很松懈,女兵们告诉他们,现在军中实在是没粮食了,就把她们遣散了,让她们回家去。这样大多数女兵都逃到了潼关。他们和潼关的窑岗守军一联系,潼关的窑岗守军,就把她们收留了,给她们好吃好喝的招待一番。同时给家里通电话说了这件事儿。红娘子一听说自己的女兵有跑出来的,马上跑到指挥中心,通过电话和几个她熟悉熟悉女兵通过电话后,两边都拿着电话哭了一番。红娘子告诉她们,到了潼关就不用担心了,好好修养一阵儿,我会派人去把你们接回窑岗来。
本来,红娘子想等汾河开化了,再把她们用船接过来,可是有些身体好的,吃了几顿饱饭就等不及了,她们带上干粮,就直接赶到窑岗来了。
杨玉琳听到这事儿也在家里呆不住了,她和周遇吉夫人,陪着红娘子把女兵们都安排到了女兵的兵营里面,虽然人多挤一些。可是窑岗的女兵们都听说了红娘子的女兵们的遭遇,对她们给与极大的同情和关照。
不过红娘子她们的女兵们有些让陈玉峰和欧阳鹤为难了。现在窑岗养每个士兵费用都不低,窑岗现在根本不可能让这些女兵们去冲锋陷阵,杨玉琳养一些女兵给窑岗方城站岗也就足够用了。这件事儿,李岩和红娘子也觉得为难,他们不能丢下这些女兵不管,可是话又没法去说。
张知木知道这件事儿后,直接到李岩办公室带上李岩来找红娘子。
见到红娘子,张知木说:“恭喜你啊!你的姐妹们有这么多人回来了。”
“谢谢张总,”红娘子说,“哎!只有一半儿人了。我以为再也见不到他们了。”
说完,红娘子又把头低下了。她正为这些女兵们发愁呢。
“怎么了,大名鼎鼎的红娘子也有发愁的时候?”张知木一边开玩笑说,“这事是好事儿,你别为她们的事儿发愁了。我了解了一下,你的女兵大多数都是穷苦人出身。她们差不多都是为了活命跟着你干的。你应该为她们负责到底。”
红娘子听张知木这么说,心里明白,张知木一定会帮她把这件事儿安排好。
张知木看见红娘子抬头了,脸色也好了也好一点儿,又说:“你的女兵里面,有不少年纪也不小了,有的还太小。我的建议是,年纪大的你不能让她们在队伍干一辈子,这样会耽误她们一生。年纪大的,应该在窑岗给她们安排一个合适的工作,他们在队伍里面时间长纪律性好,给她们好好的培训一下,都是当干部的料。年纪小的,应该先让她们读书,不然就更耽误她们了。那些年富力强的,我们也不可能让她们去上阵杀敌。除非我们窑岗的男人都没了。”
红娘子一听笑了说:“我的兵都能上阵!”不过她也知道张知木说的是实话。
“这样,你可以征求他们的意见,她们有愿意参加别的工作的,可以给她们安排别的工作。非要在军队干的,我们马上要建立几个战备医院。可以训练她们进行战场包扎救护,以后上战场,我们两个担架兵可以配一个女兵进行战场救护。这样你们的人就好安排了。”张知木建议说。
李岩说:“我看这样,你现在让她们离开部队,没有一个会愿意的。弄不好会出点啥事儿。你还是不说这件事儿,就领着她们参观工厂,让她们和工人多接触,了解工人们的生活。这就会让她们羡慕死了。她们都是走投无路了才当兵的,不然哪个女人不愿意过踏实的日子。等她们要是参加工作了,就让大家给那些年纪大的尽快的介绍一个男人,不然真的耽误她们一辈子了。”
“这可是两千多人啊?”红娘子也知道这是个负担。
“人我不怕多,越多越好。”张知木说,“你不知道,我们窑岗的男人多女人少。她们来了能解决不少问题。”
“呵呵!呵呵!”李岩和红娘子这回算是放下心了。这些姐妹们要是能在窑岗安排工作成家立业,那可是她们最好的归宿。
红娘子由衷的说:“估计姐妹们过一段时间就会感到,她们做梦也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好事儿等着她们。她们能有这样的安排我就放心了。她们本来就不该去打仗。”
张知木来到指挥中心一说这事儿,陈玉峰和欧阳鹤也都对张知木的安排很满意。
欧阳鹤说:“为这事儿,我正和陈总为难呢。”
“这件事儿就算过去吧。”陈玉峰问:“知木,我听说今年不但我们要建一个军队的大厦,还要建一个军队文化宫?”
“是啊!我们的军队需要一个代表自己形象的地方,我让卢炳义和刘本胜他们设计几个方案,然后你们看一看。这军队大厦,要威武有气势,又要实用。军队文化宫,既可以平时军民两用,做一些演出之用,军队开会之类也可以使用。还有我们今年还要建设一个第二医院,我看不如就建成军队医院。平时军民两用,战时军用。平时既可以用来治病也可以用来做一些军事研究之用。这样保密性还好。”
欧阳鹤一笑说:“呵呵!我们军队既有文工团、自己的医院,还要有自己地文化宫。简直是独立王国了。”
“不是独立王国,是自成体系。这样的话,军队自己的就有了自己的独立性。这也是将来的方向。以后军队不能参与地方政治,尽量和地方不发生其他联系最好,否则啥事都和地方搅在一起,不可能分得开。不过现在还没办法,这事儿要等我们统一全国以后才能考虑。不过,现在就给军队打下一些基础,对以后有好处。”张知木解释说。
欧阳鹤赞叹说:“张总考虑事情就是长远,我们总是有跟不上趟的感觉到。呵呵!”
“我不管具体事儿,就有时间多想一些罢了。”张知木说,“李治他们得到一个消息,说孙传庭没死,他好像带着一些人逃到陕西的西边去了。我们打下陕西以后还要面对他们,所以我们心里要有个数。如果他回来,我们怎么对付他们?”
陈玉峰说:“这事还真的要考虑一下。”
“哼!考虑啥,想合作我们欢迎。不合作,就缴械再说,我们也不杀他,把它送给皇上就行。不过我们尽量的好言相劝,我想以孙传庭的为人,他会识时务的。不过我们宁德这一路人马是不是要考虑一下了。这样再由宁德负责一路是不是还合适了?”欧阳鹤说。
“这件事儿我亲自和宁德谈一次,看看宁德的反应。不过我觉得宁德是个识大体的人,他不会做让我们为难的事儿。”张知木说。
这件儿,陈玉峰和欧阳鹤都没说话,张知木知道他们都不同意再让宁德单独负责一路。他们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宁德是孙传庭的老部下,一旦孙传庭有啥想法,怕宁德挡不住那份情面,容易出问题。大战在即,他们不能不担心。不过张知木觉得问题没那么严重。孙传庭不过是一个苟延残喘的旧官僚,早就成不了啥气候。再说了宁德也知道背叛窑岗的后果是会啥样。另外宁德和窑岗人的人关系也不是孙传庭就能轻易打破的,只要提前打一个招呼,提醒一下宁德就行。
-------------
宋军占领北海道,元寇登陆九州岛。开辟日本战场。--《南宋记忆》进展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