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悬日月4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木林森444字数:2012更新时间:24/10/22 22:41:30
    其实杨炎心里也感到十分意外,因为赵忱的举动到真的不是杨炎教的。看起来赵忱到是与赵惇不一样,想到赵忱年纪还小,如果多加教导,用心辅佐,他或许真的能够成为一代明君。

    接下来就是一系列人事调动安排,必竟朝廷是经过了一场动乱,龙大渊、曾觌、张说等人身死之后,留下来的空位也需安另行安排,赵忱当即传旨,洪适由枢密副使晋升为参加政事,接替龙大渊,张栻接替曾觌,为户部尚书,叶衡为签书枢密院事。

    一般来说,新君登基之后,对群臣都会晋升一级,但因为离赵惇称帝才过了一个半月,因此不可能再给每个官员都晋升一级,不过赵惇再位时的官员基本都保持不动,即使是参与过陷害杨炎的史浩也仍为参知政事。并没有受到惩处。

    因为这以经是新的一年开始,因此大宋的国号改为建兴。并尊母亲周氏为皇太后。赵惇的灵柩停在灵门中,四十九天之后暂时安葬在天临府,等打败了金兵,回到临安之后,再迁回临安。

    散朝之后,曹安立刻来到杨炎府上,请杨炎、和赵倩如一起进宫,陪皇上和太后进晚膳。两人进宫以后,赵月如也在坐,五个人这才坐下,一起共进晚膳。

    这时赵忱才告诉杨炎,原来朝会之后,枢密使韩彦直就上了一道折奏:认为中书省和枢密院的官员都是文职出身,韩彦直本人虽然掌过军,但也巳脱离军队多年,鉴于目前大宋的形式,仅由中书省和枢密院主持抗金大局远远不够,认为朝廷应该设立都督府,任用专职武将,全面付责管理对金的作战事宜,制订作战计划与方案,然后再呈交给中书省和枢密院审议。

    杨炎看完这份折奏,点点头,对赵忱道:“官家,韩枢密说得不错,以文官节制武将虽是大宋祖制,但发展到由文官掌兵却是及为不妥,军旅之事,文官怎样也不及武将熟悉,像当年范文正公、韩忠献公那般文武双全者毕竟百年难得一遇。特别是现在,战事紧急万点大意不得,应该由专职武将来策划对金的战术计划,方才有望击退金军,收复两都。”

    都督府到不一个新设的机构,早在绍兴七年,赵构就曾设置过这样一个机构,用来全面主管军事事务,当时是由时任尚书左朴射兼枢密使的张浚出任都督,后来因张浚受淮西兵变的牵连罢职,赵鼎拉替张浚为宰相之后,就取消了都督府这个机构。

    不过按韩彦直的意思,新设的都督府并不是一个凌架于中书省和枢密院之上的机构,而还是在中书省和枢密院的治下,但全由武将来出任,来制定抗金的战术计划,和俱体安装实施。而中书省和枢密院不再付责俱体的军事事务,只是审查都督府制定的计划可不可行,并监督计划的进展情况。总体来看也并未违反大宋的祖制。但又能很大程度上发挥武将的参与制定战略作用。

    赵忱也点点头道:“朕也认为韩枢密此议可行,不过韩枢密在表中并未推荐担任都督的人选,今天请姐夫过来,就是希望让姐夫出任都督一职。”

    杨炎微微一怔,道:“我吗?”

    这时赵倩如在一边摇摇头,道:“这样不行。”

    赵忱有些愕然,道:“为什么?我觉得只有姐夫才够做这个都督。”

    赵月如也有些不解,道:“我也能为现在大宋朝野,只有他最合适当这个都督。为什么不行呢?难到现在大宋还有比他更出色的将材吗?”

    赵倩如微微一笑,对赵忱道:“这可不是能力行不行的问题,而且你姐夫还太年轻了,如果他的年纪再长一辈,到是没问题,只是现在还难了一些,怕只怕那些老将未必心甘情愿,听他调派。到时候反而误了大事。”

    杨炎也点点头,他当然赞成韩彦直的这个主张,但也知道,都督这个位置的人选并不是完全由能力决定。从一定程度上说,资历甚至比能力甚至更重要一些,自己能够在江南西路这边令行禁止,也是因为现在江南西路的人马都是跟随自己平定南方的老兵,除此之外,新加入的毕再遇、孟宗政等人的年纪也都不大,才能甘心服自己的管束,如果把自己的职权扩大到京西路和荆湖路,像李显忠这样的宿将恐怕很难服自己。

    而且从另一方面,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自己还是更适合在前线指挥作战,必要的时候还要亲自上阵,以鼓励士气,而不是座镇后方发号施令。因此也道:“我也认为现在我并不适合当这个都督。”

    赵忱到有些为难,道:“如果姐夫都不行,那么还有谁可以胜任?”

    赵倩如笑道:“我觉是觉得让杨老郡王来出任都督任合适一些。”

    赵忱一拍额头,道:“对呀,还有杨老郡王,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杨沂中是目前仅存的绍兴时期的名将,几乎绍兴年间的所有大战他都赶上过,真正算得上是身经百战,现在虽然年纪大了,但对金做战的经验十分丰富。而且如果算上赵忱这一朝,他以经是四朝老臣,连韩彦直都是他的晚辈,李显忠也曾经是杨沂中的部将,这份资历在大宋军方无人可及,由他出任都督一职,任谁也不敢违抗他的命令。更重要的是他和杨炎是祖孙,这样一来凡事也更好商量,也能更好的发挥杨炎的能力。

    赵忱一拍桌子,兴奋的道:“那就这么定了,明天朕就下旨,开设都督府,任命杨老郡王为都督。”

    赵倩如摇摇头,道:“官家,先不要忙着下旨,我看你明天还是先和中书省、枢密院的几位相公商议一下,等他们都同意之后再作决定。”

    周太后也道:“小忱切记,为君者最忌独断专行,一个人再聪明,也不可能做到事事正确。因此无论是什么事情,多和大臣们商议一下,再做决定总是没错的。至少还可以让大臣们知道,皇上是重视他们的意见,只有这样以后他们才会直言朝政,为朝廷除敝兴利。”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