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战术课自揭伤疤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乔尼小样儿字数:3440更新时间:24/10/22 09:30:44
休息时分,聚在一起的学生们议论着“假洋鬼子”和“张螳螂”的那场比试,对李国楼的评价颇高。军队里胜者为王,沒有人同情失败者,李国楼立刻化为正义的一方。有人学着螳螂拳怪异的动作,立刻博得喝彩声。
医务室里张佩纶已经苏醒过來,脸上包裹着层层纱布,鼻子两旁上了夹板,用來固定破损的鼻梁。他羞愧的瞅眼刘铭传,低头道:“刘公,怪我学艺不‘精’,让你丢脸了。”
“哎!说你什么好,不知天高地厚。你心里存有仁厚,可人家痛下杀招,这比赛原本就沒法比。这也是给你个教训,别再目中无人,看你做的破事,把螳螂拳的名声也毁了。不过也有好处,傅相大人记住你了,以后前途大大的。好生养伤,我喜欢你敢打敢拼的架势。下次看准对手再挑战,别去找比你强壮的对手比试,不是一个级别的嘛。”刘铭传安慰一番伤病员张佩纶,这才离开医务室。道理已分析出來了,躲在英租界练习拳击的李国楼有两把刷子,狠辣的招数制敌,不容小视。
张佩纶躺在医务室的‘床’上,自怨自艾,能怪谁呢?是他自己冲动找上李国楼的,只能认栽,报仇雪恨怕是沒有机会了。不过他一点也不后悔,勇于挑战也是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这不,长官们都认识他这个会打螳螂拳的戈什哈,将來的前途大大的,这是主子“刘六麻子”告诉他的。想到好的一面,张佩纶心情好了许多,脸上的伤痛也慢慢消失了。
刘铭传是武夫,厚皮猪一个。手下人比试输了一场,他很快就平复心情,风风火火的赶上大部队。开始咋咋呼呼叫嚷,好似新武堂的开拓都是他的功劳。
中午吃完午饭,大会堂里,主席台上,李鸿章面对近千名学生、教官侃侃而谈,抒发爱国为民的情怀。热烈的掌声,一阵接着一阵。能言善辩的李鸿章有了一篇新鲜出炉的发言稿,更加英气勃勃,积弱的大清要靠年轻的知识型军官一代崛起,才会重新屹立在世界之巅。
李鸿章一个小时内容丰富的发言,紧凑、严谨,有许多笑点,让会场里的校官來不及记笔记,也跟随学生们哄堂大笑。一个高大全形象的李鸿章,展现在众人眼前。会议结束李鸿章兴致盎然,当场泼墨挥毫,给新武堂題字。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來谁著史?八千里外觅封侯。
定将捷足随途骥,那有闲情逐水鸥!笑指泸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
又題:把新武堂建成现代化的国防学院,弘扬忠君爱国的八旗‘精’神。自强、求富,开拓大清新帝国之路!
四周轰然叫好,连声夸赞,“傅相大人,才情双绝!”
饭大慧学着李国楼模样,‘摸’了一下鼻子,睨看李鸿章,这不是李国楼想出來的语句吗?怎么到了李鸿章的笔头上去了,又一想明白了,李国楼彻底完败,连題字的事也不敢做了。“老狐狸”太厉害了,连长袖善舞的李国楼也不是他的对手。饭大慧也不敢大声叫好,怕犯了李鸿章的忌讳。附和着旁边的人,‘露’出赞许的表情,鼻腔里发出“嗯!”的赞许声。
下午学生在课堂上课,李鸿章对学术课不感兴趣,说要听一堂战术课。这让新武堂的一帮校官非常为难,全部把目光‘射’向佥事刘杰。
刘杰凑到李鸿章跟前,压低嗓‘门’道:“傅相大人,学术课沒有问題,李国楼层层把关,讲的都是忠君爱国的思想。战术课······我们拿到的大纲,都对大清军队不利,大都是我们大清打输的战役,你看······”
果真不出所料,李国楼包藏祸心,竟敢自揭短处。李鸿章不‘露’声‘色’,抚须道:“嗯,沒关系的,我就喜欢听探讨得失的真话。”
刘杰拱手道:“傅相大人,在这里战术课不以官爵论高地,谁都可以发言,你千万不要生气啊。”
“刘杰,你去安排一下,别紧张。我怎么会生学生的气呢。校官敢直言,这是好事嘛。”李鸿章倒想知道,在李国楼眼里,大清军队到底是怎么样的?翻看着讲义,又道:“就讲博多勒噶台亲王,曾格林沁,八里桥战役。”
“好的好的!我这就去安排。”刘杰涔涔冒出冷汗,李国楼的毒舌这次要惹祸了,怎么会编写这样的讲义。
“刘公,把李国楼,给我放出來!”李鸿章突然命令。
刚关在禁闭室才二个多小时,李国楼又迎來人生一次危机,胆怯的走入教室。学员有三十多人,李鸿章带领的军官也有三十多人,一张硕大的模型放置在教室的中间,前面有一块黑板,听课的人随意的入座,也有的人干脆站在模型旁边听课,主讲的校官是他过去的心腹,军校----成昆。
李国楼一看黑板上写着“八里桥战役的得失”,立刻明白了,毫不犹豫的说:“成校官,大大方方的讲,有什么干系,我担着。”
“是!”成昆有了底气,头昂起來了。手里挥动一根竹‘棒’,朗声道:“今天我们讲大清民族英雄曾格林沁所指挥的八里桥战役,这是要让我们铭记历史,毋忘国耻,知道我们大清为何要接受屈辱的《北京条约》。而在我们身上,要承担大清帝国复兴的责任,要改变许多陈旧的观念,而不是把头像鸵鸟一样埋在沙子里,假装世界漆黑一片,什么也不去想,听令行事即可。”
“首先在八里桥和英法作战的‘精’锐骑兵是由‘蒙’、满、汉八旗组成,里面以漠南‘蒙’古骑兵最多。而英法联军不仅有步兵而且有印度阿三的骑兵,就是所谓的锡克族骑兵团。咸丰九年五月,曾格林沁在大沽口挫败來犯的英法舰队,毁伤敌艇10艘,歼敌500余名。这是第二次为国战争中大清唯一的一次胜仗,曾格林沁为大清抵御外辱贡献了力量。翌年夏,英法联军1.7万人入侵。他不守北塘,敌乘隙由此登陆,迎战不利,大清军队向天津退却。”
成昆指点一下模型,说道:“我先來说一下第一次‘交’锋的遭遇战,当时是几百名骑兵对抗英法联军的步骑组合。战前曾格林沁对于和英法联军进行海战沒有信心,但对于陆上和对方决战还是颇有信心的。从他的布置就能看出來,集中了当时‘精’锐骑兵,准备在距离京师比较近的八里桥和通州附近和英法联军在陆地上决战。这样的战术思想还是有可取之处,看见了自身的短处,而发挥自身占有地利优势的长处,足以抵消英法舰队舰炮的威慑。而且曾格林沁颇有自信,认为当年欧亚大陆的‘蒙’古骑兵,依然战斗力强悍,可以在陆地上击败英法联军。八月初英法联军在登陆的北塘经过短暂的休整后向天津进发。1000多名英法联军步兵在郊外能看见天津城时,被几百名‘蒙’、满、汉八旗组成的骑兵挡住去路。虽然八旗骑兵只拿着大刀、长矛和一些落后的火绳枪、抬枪之类的武器,但英法1000多名步兵依然沒有勇气直接进攻,而是就地驻守等待后援的印度阿三骑兵,可惜的是大清八旗骑兵沒有掌握稍纵即逝的战机,而是形成对峙。”
李国楼长身而起,打断教官的话題,说道:“在这里我要补充一下,近战、夜战是英法联军的弱点。若是主将敢于在夜里投入优势兵力,完全能冲垮英法联军的步兵营地,用骑兵打步兵,就是要死缠烂打。一支不敢贴身‘肉’搏战的军队,一无是处。摆开战场和英法联军对决,胜算不会超过五成,这是我的意见,有不同看法也可以畅所‘欲’言。”
刘铭传叫道:“对啊,若是老子在前线,调齐所有兵马,第一个冲上去,拼上一夜,完全有可能把这1000多名英法联军消灭光。”
“哎!”李鸿章深有感触,八旗子弟兵,积弱难返,哪敢不顾牺牲的主动冲锋攻击英法联军,抬手道:“成校官,说得很好,继续说下去。马后炮不用讲,换做你们做主将,对那些兵油子也沒有办法。”
成昆点点头,继续说道:“几天以后,那个在第二次大沽口炮战中被大瘸‘腿’的英军将领贺布集合了几百个印度阿三骑兵,让骑兵绕过大清骑兵,从其背后发起攻击,而步兵用大炮和火枪从正面推进。战斗打响,大清骑兵莽撞行事,不懂现代化战争的规律,对着英法联军步兵阵地发动攻击,而英法联军用新型阿姆特朗大炮攻击,仅仅靠着大炮的狂空滥炸就使得大清骑兵根本无法接近敌人阵地。大清军队连续几次冲锋后损失惨重,而印度阿三的骑兵用火枪远远的向大清军队‘射’击。大清军队只能用弓箭还击,最后大清军队不得不败退,一路被印度阿三骑兵追砍,损失很大。所幸老天突如其來的暴雨挽救了大清军队,阻止了印度阿三骑兵的追杀,使之免于全军覆沒。从战场的第一回合,我们不难看出,死板的命令害人害己,战场的主动权,沒有牢牢把握,明明可以变成一场消耗战,却英雄主义泛滥,还以为作战方式停留在元朝。四百年过去了,我们的思想停留在四百年以前。这死人都化成灰了,我们的思想为什么还会这么死板,这就是一场遭遇战带给我们的启示。大清军队不变革行吗?僵硬的战术体制,一定要改变,你们将來都是带兵之人,光靠主将一个人对着地图指挥作战,那是打不赢任何一场现代化战争。这战场是一个面,需要无数个点來支撑,你们就是战场上那无数个点,只有你们每一个点赢得小胜,占据主动了,主将的战术意图才能实现。不会指挥部队作战的军官,就是军队的毒瘤,僵化的思想,就会让无数英雄的八旗子弟兵赴死,但却死得毫无价值。失败的战役,就是因为你们不努力,才会造成全面被动,责怪一名主将是不全面也是推卸责任的表现,只有你们每个人能力变强了,主将自然而然就强了。想让韩信转世,你们依然抱着手里的古代兵书,使用四百年以前的作战方式,这转世的诸葛亮也要乌江自刎。”
师爷许钤拼命的咳嗽,李鸿章自诩就是小诸葛,这不是在讽刺“傅相大人”吗?
李鸿章深有感触,站起身來,带头鼓掌。嘉许校官成昆讲的好,从一场遭遇战,就能说出大清军队的顽疾,主将不是万能的,全军的素质才是军队成败的关键所在。李国楼有点水平,能够看透这一层的人不多,一般事后都是责怪主将无能,要不就说哪名将官带头逃跑,连史书上也把责任推给某一个人。其实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全军的素质。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