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王朝末路 第三十六章兴建学宫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引照字数:3139更新时间:24/10/21 18:30:10
梓华焦急地有些坐立不安,一会儿走到门边张望着,一会儿又回到案几旁坐下,两只手叩击着案几,以此来缓释心中的焦虑。
终于,杨叔子跨进门来,梓华急忙跑过去,一把抓住杨叔子的衣袖,眼睛紧紧盯着杨叔子,想从他的脸上看出一些端倪来。
杨叔子看着她笑了笑,揉了揉她的秀发,转身走到案几旁坐下,梓华急忙跪坐到旁边,给他倒了一盏清茶,杨叔子轻抿了一口,说:“放心吧,我无事,师弟只是害怕被旁人看见而已,不得不这般小心谨慎。”
梓华撅着嘴,有些生气地说:“难道我的夫君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人吗,还不能光明正大的相见。”
杨叔子听得一笑,拉起梓华细嫩的小手放到手心里,说:“想什么呢,师弟一副侠士打扮,古来人常言‘侠以武乱禁’,况且我是朝堂大员,怎能与江湖闲士有交情,师弟害怕旁人知晓了会给我带来麻烦,所以不得不这样来见我。”
梓华俏皮地吐了吐舌头:“是我错怪师弟了,夫君想怎么罚我啊?”她半倚着靠到杨叔子身上,俏丽的脸颊上泛起了一抹红晕,如同三月的桃花一般鲜艳、动人,让人情不自禁生出一种把玩的心思。
杨叔子看着搞怪的梓华,坏笑一声,一把抱了起来,惊得梓华“啊”的一声怪叫,随后又觉失礼,将整张脸埋进杨叔子的怀里,红晕直漫上了耳朵,可殊不知,她此时娇羞的样子最是动人,杨叔子看得一时有些痴了。
两人回到歇房,自然是一番浓情蜜意。梓华轻轻靠在杨叔子的怀里,慵懒的秀发随意地披散着,脸上淡淡的微笑好似一樽美酒,令人一望而萌生无限醉意。杨叔子帮她打理着随意耷拉的头发,任由梓华在自己的怀里轻轻拱动着。
“夫君,我们是不是应该离开了?”梓华突然抬头问。
杨叔子打理头发的手明显一停,随后又继续动了起来:“是啊,等我将太学宫的事处理完咱们就走,好吗?”他的声音很温柔。
梓华哦了一声,又问:“你说我们该去哪呢?”
“我还未曾想过,不过天下这般大,总有我们的生活地。”
杨叔子的话音很轻,语气也很轻松,好像这对他来说很简单,随意就能做到一样,梓华低下头,她知道他是故意这样的,为的就是不让她担忧,历来变法强臣能善始善终者恐怕没有,甚至久后被人诬陷,背负一身骂名,夫君又会如何无人能知晓。
“你今日与师弟都说了些什么?”
“随意聊了些家长里短,问了一下老师的近况,顺便也打听了一下师弟今后打算何去何从。”杨叔子回答的没有一丝迟疑。
梓华点点头,她很好奇他们的老师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可以教出两个迥然不同的弟子,杨叔子为人颇为和善,而苏昂冷酷无比。
“老师是一个很神奇的人,我虽然跟了他二十年,却也不曾真正懂过他,我只知道他通晓百家学说,可以称得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其他之事我也不甚了了。”这是杨叔子的评价。
第二日,杨叔子早早起床,虽说皇上准许他近日不用上早朝,可是他想早些弄好太学宫,然后就辞官归隐,和梓华两人随便找一个山林,开辟出一点田地,盖上一间茅屋,生几个孩子,过起不问世事的生活。
梓华帮他收拾好官府,打理好头发,戴上飞霞冠。杨叔子细细打量了一番铜镜中的自己,突然发现似乎老了许多,甚至两鬓都出现了些许白发。杨叔子咂咂嘴,心里感叹一句“岁月无情啊”,转身在梓华耳边轻轻说了一声“等我回来”后便跨出门了。
蒲仙玉已经准备好了马车等在府门口,杨叔子出来,蒲仙玉扶着他坐上马车,随后缓缓向皇宫驶去。
杨叔子看着上边坐着的皇上,只两日未见,他竟已苍老如斯,脸上憔悴不已。
众大臣纷纷上表奏事后,杨叔子才走出来,躬身说:“皇上,臣请皇上重开太学宫。”
不等皇上开口,闫依帆已经站了出来,大声说:“太尉大人,关闭太学宫乃是先帝的旨意,如何能改,况且这太学宫本就没什么用,只是一群穷酸士子饮酒作诗之地,于朝廷并无大用,开设太学宫不过是浪费国库赋资,不利于国府运作。”
“非也,少府大人所言不实,昔年因有太学宫而网罗了大批天下名士为朝廷所用,使朝廷官员犹如春盛之时百花齐放,欣欣向荣。此时与先帝时已经全然不同,先帝时期国家富足,朝堂之内亦有无数名士辅政,如今却是有些青黄不接,此间重臣中可有少年人呐?因而学宫之事臣觉得宜早不宜迟。望皇上圣裁。”
闫依帆还想说什么,又转而看了一眼黄公辅,只见黄公辅一脸淡然,似乎将此时毫不放在心上,于是他也没再说什么,直接回到了自己的序列里。
桓冀看无人再提出异议,便说:“好,既然众卿无人有异议,那此时就交于太尉了,你全权负责,各司须得鼎力配合,不得有误。”
众大臣齐声应是。
朝会后,闫依帆站在昭华殿外,不多时,黄公辅才晃动着肥胖的身子从殿门口走出来。闫依帆急忙上前扶着黄公辅从台阶上往下来走。
“大人,这太学宫一直是您管的吧,难道这不有违新法吗?您怎的在朝堂上一句话都不说啊?”
黄公辅突然站定,盯着站在下边一级台阶上的闫依帆,说:“你是真蠢呐,这太学宫本就是由太常卿管辖,如今我不是太常卿,我是太子少傅,你怎的连这点记性都没有呢?而且你看不出来么,这事皇上已经和杨叔子谈妥了,今日不过是做个样子罢了,你站出来又有何用,不过是让皇上心里平添几分不喜,甚至记恨你,与其如此,倒不如赞同这件事的。”
黄公辅说完又慢悠慢悠地向下挪动着身子,留下有些发懵的闫依帆,是啊,如果不是皇上和杨叔子早就已经商量妥当了,皇上能直接让各司听候调遣吗?这是他们老早就已经想好的。
闫依帆快步追上黄公辅,搀住他的胳膊,两人缓缓向宫门行去。
杨叔子找到太卜,选定了吉日吉时,又让各部积极准备,随时准备开始兴建太学宫,此事关乎赵国王朝的命脉,杨叔子自然不敢大意。
终于,太卜择定的日子到来,宣宗桓冀连同朝中一应重臣系数到来,有人提议让杨叔子带头开原太学宫大门,被杨叔子怒斥了一顿。杨叔子来到桓冀身边,拱手说:“皇上,臣请皇上开门迎天下贤士。”
桓冀神情肃穆,拢了拢衣袖,抬手缓缓推开尘封许久的太学宫大门。到处尘埃弥漫,孔老夫子的相上都是蛛网,破旧的案几横七竖八地扔在一边,令人一眼望去顿生几分悲凉,古往今来,都是士农工商,士的身份一直排在第一,可自从代宗皇帝下令封禁太学宫后,士子们的地位甚至落到了最后,令天下士子纷纷寒心不已,有人甚至丢失士子身份,转而去做商人了。
桓冀带着所有人在孔老夫子相前敬香、行礼,然后擦了一把供桌上的尘土,也昭示着太学宫正式开始动土重建了。
杨叔子叫蒲仙玉选了几十个精壮的禁军士兵,又从牢里提出来了一些囚犯,分工开始,屋顶的梁、椽,支撑的柱子全部换新。
杨叔子知道动土工就必定要劳命伤财,故此他才将囚犯编入人力当中,做到尽量少抽调民夫,抽调到的民夫,一律免了一年税收,每月给他们一两银子作为薪资。谁知道百姓听完这个消息纷纷前来要加入修建太学宫的行列,被杨叔子婉言拒绝了,毕竟田地不可荒芜。
从此,杨叔子每日回到府上已经是深夜了,梓华却一直坐在一进院的偏房里等着杨叔子,这里距府门最近,每晚杨叔子进门她都能第一个知晓,然后给夫君端来一鼎热腾腾的肉汤,偶尔还会带来一点“阅阳酒肆”的美酒,让杨叔子直夸夫人贤惠。
太学宫的修建一切顺利,除了刚开始因为分工不明造成了一点延误外其他一切都按部就班地进行着。杨叔子下了早朝就径直去动工的地方,有时甚至会自己上手做一些事。
已近秋收时节,天气缓缓转凉。
一日,杨叔子刚回到府上,梓华像往常一样跑去给他端饭食,可是许久却不见她回来,杨叔子起身出去,只见梓华躺在院里,杨叔子心头猛跳一下,三步并作两步来到梓华身边,抱起来直往屋里跑,一边跑一边叫蒲仙玉:“快速请大夫,快!”
蒲仙玉急忙出门,不多时一个身背药匣留着山羊胡子的大夫气喘吁吁地被蒲仙玉扯进了府门。蒲仙玉一边拉着大夫,一边喊:“大人,大夫我带来了!”
大夫坐到床边,轻按着梓华的脉搏,不多时站起身来到一脸焦急的杨叔子面前,抱拳行礼说:“恭喜大人,夫人有喜了。”
“大夫说的是真的?那怎的她会晕倒啊?”
“大人莫慌,夫人心中有事忧虑,因而气郁不畅,故此一时晕厥,多加休息就无事了。”
“好好好,多谢大夫了。”
蒲仙玉出去送走了大夫,杨叔子坐到梓华头边,他自然知道她心中所虑之事,又在心里默默地说:“放心吧,年后我们应当就能离开朝堂了。”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