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鸿雁寄书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贼眉鼠眼字数:4128更新时间:24/10/20 01:04:57
事实真相究竟是什么,并不重要。事情是善是恶,也不重要。安禄山是不是做过劫杀张九龄全家的事,更不重要。
帝王眼里并没有太多是非观,虽说整天把正义和道德挂在嘴上,整天说着“天命”“仁义”,然而事实是,华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里,哪位帝王没干过不可告人的坏事?宫闱秘事,朝堂争斗,一桩桩摊开来说,谁都是一屁股的屎,擦都擦不干净。
所以李隆基对安禄山是否干过杀人全家的事并不是很在意,李隆基是天子,安禄山是手握兵权的大将,都属于金字塔顶层的人物,大家的道德底线基本处于同一水平,都是低得不能再低了。
在朝堂权力中枢,顾青所任的官职并不重要,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左卫长史,离权力中枢还很遥远。但李隆基渐渐发觉,顾青这个人很重要。
首先,顾青的父母当年无意中在长安积攒了一定的人脉,左卫左郎将李光弼,鸿胪寺卿张九章,包括张九章的弟弟如今的广州刺史张九皋,在长安民间素有影响力的李十二娘,这还只是表面上的,当年顾青的父母认识的人脉绝不止这几个,只是如今知道顾青身份的人不多,暂时聚拢起来的只有这几个。
当年无意中结交的人脉,如今却恰可为顾青所用,稍待时日,当年的故人纷纷出来,恐怕是一股不小的朝堂势力。
其次,顾青这个人有才华也有本事,十八岁的少年郎不骄不躁,做事沉稳,李隆基甚至怀疑顾青两次蹲大牢究竟是不是有意示弱露拙,让人对他产生粗鲁冲动的印象,从此不再提防他,如果是的话,这个少年的城府未免太可怕了。
宫里杨贵妃对顾青视同亲弟弟,外面杨国忠与顾青合作搞那个八卦报,李隆基正要打压李林甫的相权,这个少年马上得罪了李林甫,非常明确地表达了“政治正确”的态度。
如今李隆基知道了当年张九龄和安禄山的那桩旧案,以李隆基的帝王心术来说,天下并没有能够完全信任的人,将来安禄山若权柄过大,李隆基终究也是要对他玩弄一下制衡的,毕竟这是李隆基玩了一辈子的手段。
偏偏那么巧,老天爷把顾青送来了,顾青恰好与安禄山有不共戴天的杀父母之仇,简直是天赐的制衡安禄山的对象。
不想不觉得,一想起顾青的种种,李隆基顿时觉得这位少年简直是老天送给他巩固江山的福星。
最重要的是,顾青是官场新人,无党无派,充其量只有几个他父母当年的故交。这样的人用起来放心,未来杨国忠要代替李林甫掌相权,按照帝王心术的惯例,在朝堂上也需要一股势力制衡杨国忠,东宫或可制衡,但杨国忠此人不学无术做事不够稳妥,倒下去的可能性很大,那么杨国忠之后,是不是还需要一个候补的制衡对象呢?
到了那个时候,顾青应该成长起来了,若没有成长起来,他便是一颗弃子,舍了又何妨。
李隆基越想越有道理,候补队员嘛,要从娃娃抓起。
垂头看了看手上顾青作的那首诗,李隆基忽然意味深长地笑了。
“东宫最近有何动静?”
高力士小心地道:“自从陛下革了万年县令,又升了顾青的官后,李相的病越来越重了,有意思的是,攀附李相的三省六部共计十余位朝臣纷纷请调地方或是致仕归乡,李相的势力大为削弱,东宫的幕宾们如今正忙着造声势,朝中已有不少摇摆不定的朝臣暗中投到东宫麾下,原本朝堂上相权压住了东宫,如今正是此消彼长。”
李隆基讥诮地笑了笑:“朕的这位太子啊,心急了些,皇位迟早是他的,步子走得太急反而容易摔着。”
高力士陪笑,唯唯不敢吱声。
事涉最敏感的东宫话题,高力士饶是极得李隆基宠信,也不敢胡乱插嘴,一不小心便是人头落地,对这位开创出开元盛世的帝王,高力士比任何人都清楚他究竟有多无情。
沉吟片刻,李隆基又道:“东宫难道最近未拉拢过顾青?”
“回陛下,并未拉拢顾青。”
李隆基看着手上的这首诗,笑道:“以前或许不曾想过拉拢区区一个左卫长史,但顾青作了这首诗后,东宫应该会注意到他了,不出三日,东宫必有动作。”
高力士小心地道:“左卫长史……有那么重要吗?”
“左卫长史不重要,但顾青重要。”李隆基顿了顿,道:“你能查出顾青的底细,东宫也能查得出,顾青此人有才华有本事,还有父母留下的人脉,更与朕的娘子亲若姐弟,与杨国忠又合办八卦报,而且他与东宫还有共同的敌人,李林甫……你看看,此少年来长安不到半年,便打下了这般局面,后生可畏,了不得呀,若东宫三日内不主动拉拢顾青,朕可就对他更失望了……”
…………
金秋九月,长安城平添了几分秋色,银杏树叶开始发黄,微凉的秋风吹拂,落下满地的金黄。笔直的朱雀大道上仿佛铺上了一条琥珀玉带。
大早上刚准备去左卫应卯,许管家却送来了三封信。
一封来自益州节度使府,是鲜于仲通寄的,鲜于仲通似乎在长安有眼线,对顾青在长安做的所有事都了如指掌,首先在信里恭喜顾青升官,其次叮嘱他与杨贵妃和杨国忠打好关系,不宜与人结怨,在天子面前尤其要小心谨慎,切莫说错了话。
最后鲜于仲通在信里随便提了几句,关于宋根生举孝廉之事。鲜于仲通轻描淡写的说只是一桩小事,正好由于年初平南诏国之乱,剑南道各州县的官员变动比较大,有些州县当初被南诏国叛军占领,叛军入城后往往杀官杀民,许多官员都死在战乱里,平乱之后剑南道各地州县的官员奇缺,吏部调派了一批赴任,鲜于仲通手里也有一些名额,所以他将原青城县令魏渡调到姚州刺史府任别驾,算是官升三级了。
好消息就是,因为魏渡被调走,青城县令一职空缺,宋根生这位主簿便由鲜于仲通以“举孝廉”的名义直接任命为县令了。
大唐的官员升调都是有着严格的规矩的,一个县的首官必须是科考的进士方能充任,但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尤其是剑南道如今正是战后重建,有着特殊的情况,再加上鲜于仲通因平乱之战而在剑南道树立了威严,节度使本就有节制当地军政的权力,于是宋根生就这样被鲜于仲通一纸令书直接走马上任青城县令了。
顾青看完信后目瞪口呆,呆滞许久方才苦笑一声。
“十八岁的县令……这家伙的官运似乎比我都猛,该不会混到最后我还得去抱他的大腿吧?”顾青喃喃自语。
一想到若干年后自己一脸恬不知耻的样子死皮赖脸抱着宋根生的大腿,一边抱一边舔,而宋根生则一脸嫌弃,像牛魔王抖牛虱一样不停的把自己抖开……
画面太美,不寒而栗。
顾青暗暗决定,如果真有那么一天,自己一定要死守住节操,……抱大腿可以,但绝对不能舔,做人要有底线。
还有一封信是宋根生的,宋根生在信里细述最近的生活,自从顾青教训了那个赵县尉后,宋根生在县衙的日子很是惬意,地位隐隐有些超然,连县令魏渡与他说话都是客客气气,赵县尉接连三天设宴给宋根生赔罪,从此以后再没有人敢刁难宋根生。
另外就是宋根生定亲了,在石桥村摆了三天的流水宴,定亲那晚宋根生喝了个酩酊大醉,因为顾青没能参加他的定亲宴,他感到很失落,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人生不完美了。
最后宋根生在信里提到他突然接到节度使府的调令,升为青城县令了。
这道调令让宋根生震惊且惶恐,完全懵了。他怀疑自己是不是被卷入了某个政治阴谋里面,还托顾青帮忙打听。
顾青失笑,这家伙在县衙干了一段日子主簿,倒是有些政治觉悟了,莫名其妙升官居然不喜反惊,还联想到了政治阴谋,说明主簿没白当,有长进了。
随即顾青又发起愁来。
以宋根生这单纯的性格,当个一板一眼的主簿或许没问题,但是要当一县首官恐怕力所不逮,县令要顾及的方方面面实在太多太繁杂了,上面要逢迎刺史,下面要拉拢县丞县尉,还要主管县内的农桑水利商贾,修路搭桥团结乡邻宗族,该妥协的时候要妥协,该强硬的时候要强硬……
顾青扪心自问,换了自己当县令,恐怕都不一定能做好,以宋根生这货的蠢萌属性,能当好县令吗?
心头浮起一阵担忧,顾青想给宋根生写信说点什么,可是不知从何说起。
虽说宋根生叫过顾青爸爸,毕竟不是亲生的,路还是要靠他自己去走,官场上顾青能帮的忙不多,毕竟他还没有太多的人脉,唯一能勉强算背景的,恐怕只有鲜于仲通了,看在顾青的面子上,鲜于仲通想必会给几分薄面。
想到这里,顾青决定暂时不给宋根生写回信,但今晚必须要给鲜于仲通写封信,请他照顾一下宋根生这只官场菜鸟,历史的轨迹已经改变,顾青也不知道鲜于仲通还能当多久的剑南道节度使,既然人还在位上,有权力一定要用,不用白不用,至于欠人情这种事,待得再过几年,或许他将是鲜于仲通巴结讨好的对象了,欠下的人情只要鲜于仲通敢要,他就敢给。
去左卫应卯的路上,顾青莫名有了一种紧迫感。
宋根生都当了正七品的县令了,顾青这个正六品的长史有点慌,若真被那家伙超过了,往后见了他如何好意思一言不合就揍他?殴打上官终究不大礼貌。
必须要想办法升官了,太慢。
不到一年时间,顾青从一介平民升到正六品长史,居然还嫌升官太慢……
…………
进了左卫亲府,迎面遇到一位穿着绛紫色衣裳面白无须的宦官,宦官笑吟吟地站在顾青办公的屋子门口,看样子已等候多时。
顾青愣了一下,然后迎上前。
宦官似乎打听过顾青的模样,而顾青这一脸不高兴的样子已经成了他的独门标签,宦官问都不用问,第一眼便确定了是他。
“奴婢拜见左卫顾长史。”宦官朝顾青躬身行礼。
举凡太监都是狠角色,顾青不敢怠慢,急忙还礼:“客气了,不知尊驾是……”
“奴婢是东宫的人,服侍太子殿下的小黄门。”
顾青眉梢一跳。
间接得罪了李林甫,跟杨国忠小心翼翼相处,绞尽脑汁想着如何拍贵妃娘娘的马屁,上面还有一位天威不可测的李隆基,顾青周旋在诸多势力之中伤透脑筋,如今太子这股势力又找上门来。
难道自己莫名其妙成了长安城的香饽饽了吗?人人都抢着咬他一口。
收起心头的无奈,顾青很有礼貌地拱手道:“不知太子殿下……”
宦官笑道:“太子殿下久闻顾长史诗才绝世,才情傲冠古今,殿下万分钦慕,恨未识荆,愿与顾长史倾盖相交。三日后九月初九重阳登高,太子殿下在骊山设宴,款待朝臣与当世名士,请顾长史拨冗赴宴。”
顾青神情犹豫,脑海里瞬间闪过无数念头。
这个邀请不好接,可是东宫太子相请,不接更失礼。
如今长安朝局正处于一个微妙的关口,李林甫即将老去,下一任宰相杨国忠将来注定要与太子对立的,顾青因为八卦报一事,已然间接表态站在杨国忠一队了,眼下太子又相邀,这是活生生要把自己逼成墙头草的节奏啊。
见顾青神情犹豫,宦官似乎准备好了说辞,又道:“顾长史,重阳登高节太子殿下可不止请了您一人,长安城许多权贵朝臣皆在受邀之列,包括鸿胪寺卿张九章,太府卿杨国忠等。”
顾青皱眉,这话说得软中带硬,大概意思是,那么多朝臣都受邀了,你若拒绝可就不识相了。
不过既然杨国忠都受邀了,顾青就无所谓了。
于是顾青笑着拱手道:“还请禀奏太子殿下,臣顾青一定赴宴。”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