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甘尼克斯家宴(2)

类别:玄幻奇幻 作者:清刘字数:2799更新时间:24/10/19 18:29:13
    法家导师的沉默,源于这个名为《百忍成家》的故事在东陆人尽皆知。

    这个故事是《24孝》之首。

    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的天宝年间,东土大唐的所有儿童读书识字正是从《24孝》开始的。

    毫不客气的说,《24孝》就是东大陆的“圣经”,是普及度最高的书籍。

    《百忍成家》的故事之所以被儒家导师放在第一个,正是因为这个故事传授给儿童们至关重要的第一课。

    这一课的核心叫做“忍耐”。

    东陆人的哲学内核讲求的是“共同主义”,人不能为了自己的私欲而置他人于不顾。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不以善小而不为,  不以恶小而为之”

    这是镌刻在东陆人灵魂深处的哲学思想。

    在儒生的眼中,为了家族和谐而自我忍耐,维护老父的脸面,不让家丑外扬。

    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霍夫曼微笑着望向长桌之上交头接耳的罗马贵族们。跳动的火焰将他们每个人涂抹脂粉的雪白面孔映射成火红的颜色,如同一副又一副鲜活的油画。

    “各位尊敬的大人们,先不要急着发表自己的意见。”

    “我能看出各位心中已经开始用有疑问。这是好事,说明各位都是拥有独立思维的个体。”

    “先容我把下一个故事说完。”

    “这也是个东陆故事,这个故事叫做‘郭巨埋儿’。”

    “大灾之年,粮食短缺。一个名叫郭巨的人为了在饥荒之中让自己的老母亲活下来,打算将自己的两个二子之一杀死埋掉”

    “他的理由是‘儿子死了可以再生,但老母亲只有一个’。”

    “老母死了,就再也没有了..”

    “兰英先生,你能理解他的思想吗?”

    霍夫曼这一次提问的对象是坐在甘尼克斯议员身边的一个俊俏少年。

    和身边这群身穿宽松罗马长袍的议员商人不同,这位年方17的俊俏少年穿戴的是一身裁剪得体的贴身短衫。短衫由金丝编织而成,露出胸前坚硬且雪白的胸肌。

    贴身裁剪的遗物精准的勾勒出少年的形体,裸露的半点肌肤并不显得低俗,反而平添了几分专属于少年人的青春气息。

    更为显著的特征是这位名叫“许兰英”的俊俏少年并非罗马人。

    从外表看他和两位东陆导师都是相同的黄肤黑发。

    这显然是一位来自东土大唐的炎黄后裔。

    他坐在肥胖议员的身边,如同一只高傲的孔雀。

    “尊敬的学士大人,我从小在皇宫中长大,除了掂起脚尖跳舞...我对外界的很多事并不知晓。”

    “我只知道如果‘舞蹈学院’中发生了饥荒,如果我能做主,  我一定会将所有的粮食节约下来留给刚入学的儿童们。

    因为我心中清楚...我们这些人只能带领学校走到这里。”

    “而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孩童却拥有无限可能。他们可以将‘芭蕾’这一小众的舞蹈推向更高的高度,  如果能够让我们的舞蹈世人皆知。”

    “舞学院中的每一位导师都能永久安眠。”

    甘尼克斯议员举起酒杯,对身边男孩的回答极为满意。两人轻轻碰杯后,议员一饮而尽,随后将肥厚的嘴唇凑了过去,轻轻吻了吻许兰英的耳坠。

    17岁的少年立刻羞红了脸,但不难看出他望向年迈的议员,眼神中同样拥有无限爱意。

    眼前这辣眼的一幕让年轻的法家导师狠狠的呛出一口酒水。高傲的唐国少年被一只油腻猪猡般的外族肥男当众猥亵。

    他下意识摸向悬挂在腰间的刀鞘,然而身边导师却轻轻在长桌之下弹了弹他的衣袖。

    “记住,这里不是大唐,我们也不是此地的主人。”

    “蛮夷自有蛮夷之法,不要将我们的道理强加给他们。”

    商君子点了点头,再次正襟危坐,摆出国子监中聆听太学的面孔,仔细听却老学士的演讲。

    天宝年间,国力的极端强大使得大唐上下靡靡之风盛行。这一切自是源于将儿媳掳入房中的‘扒灰祖师爷’李隆基。

    上梁不正,下梁必歪。

    受到这股风气的影像,大唐贵族中奢靡之风盛行,  男男欢爱之事也屡见不鲜。

    但此时却是元和年间。

    法家导师呕心沥血将一个破碎的国家重新整合到一起,经过漫长且艰苦的削藩后,  重新让四海统治权回归帝王。

    当一切尘埃落定后,  他们必定要割除奢靡之风。

    首先要杜绝的就是男男欢爱。

    安史之乱持续余震这60年中,东土大唐损失了近4000万人口,现在好不容易获得吊住一口气,男人和女人就应该结合到一起去生孩子。

    如果男人胆敢和男人以伴侣的方式生活在一起,白费力气而生不出王国急需的人口。

    呵呵...

    在法家导师的眼中,‘死亡’都是一个充满仁慈的字眼。

    正是基于这一重理由,东陆少年与议员先生这种畸形的情感才会招致商君子如此之大的反感。

    如果身处唐国,他会毫不犹豫的抽出短刀,在饭桌之上将他们就地宰杀!

    “通过这4个故事,我将以罗马为中心的西陆文化称之为‘弑父文化’,以东土大唐为中心的东陆文化称之为‘杀子文化’。”

    “文化的形成并不是偶然出现!”

    “一种文化的普及必然是因为其有利于族群发展,否则根本不可能得到大范围传播!”

    “在这种时候,我们不妨看看甘尼克斯议员家中这幅精致的手绘地图...

    当我们把视线对焦到东土大唐时,我们看到的是什么?”

    “我們看到的是一片封闭的沃土!”

    霍夫曼站起身来走到地图边缘,伸出手掌指向大唐疆域。

    “东南环海,西面有高耸入云的巨大高山将大唐与天竺隔断,至于北面...为了提防鲜卑与契丹,从先秦时期伟大的秦王嬴政就开始修建万里长城。”

    “算上这道城墙,两江流域彻底变成了一片地缘广阔且易守难攻的沃土。”

    “粗壮河流滋养的肥沃土地非常适合耕种,也非常适合定居。”

    “在这样一个农耕文明中,年岁偏长的‘老人’是非常有用的。”

    “东大陆流传着一句老话——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在耕种田野与圈养家畜这两项事业上,老人可以用自己丰富的经验更大的帮助到族群。”

    “他们生存过足够漫长的时间,经历过这片土地上能够经历的一切。”

    “老人可以根据天气敏锐的判断出未来是否有雨,可以根据经验判断出今年是否要囤积粮食,更是可以利用脑中的学识判断出牲畜患病与否,是否要提前宰杀。”

    “在‘郭巨埋儿’的故事之中,穷苦农民郭巨看似是为了执行自己的孝道,但实际上有没有可能是为了更好的生存呢?”

    “在他的家庭之中,年纪最大的母亲才是农耕经验最丰富的人。”

    “数十年如一日的重复4季耕种,没有人比这位老人更加了解自家的几亩薄田和十几只牲畜。她可以在春季就精准的判断出今年的年景,可以判断出牲畜们无精打采时是因为饥饿还是因为病症。”

    “也可以在秋季通过精准的计算,准确为来年预留好食物与种子。”

    “家族中的所有成员心中都清楚,只要老母亲在,无论丰年灾年,他们都不会挨饿。”

    “而另一边,让儿子活下来只不过是为家庭增加一个劳动力而已。十几岁的半大孩子所消耗的食物要比老人多得多,在灾年之中本就不宜活下来。”

    “处死一个9成概率必死之人,让家族中的掌舵者活下来。这一切看似打着“忠孝”的名义,但是如果将视线扩大到整个农耕文明之中....”

    “或许这个选择才是让更多族人活下来的‘最优解’!”

    (本章完)

    读书吧中文网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