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
类别:
科幻灵异
作者:
铭哀字数:3850更新时间:24/10/18 15:03:17
而这样的僵持,无疑对于黑铁城来说是一种十分危险的行为,因为就在这一年的春节之后,神圣同盟和广元国的关系便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恶化,首先是广元国一方说神圣同盟在边境线上袭击他们的村庄,导致一个村庄之中十几人死亡,这无疑是一场恶性事件。
放在以前,这当然不算是什么大事,但如今和平已经降临在这片土地上三年的时间,即便双方之间有不愉快,也都会通过私底下的渠道来解决,其实这三年的时间里,依旧会有一些互相劫掠的情况发生,但都是仅仅停留在上层知晓的情况之下,不会像这次一样,直接通报出来,并且用照相机将图片直接拍出来,然后印发给民众去看,显然,这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态度,这是一个挑事的态度。
而神圣同盟也不甘示弱,专门在新一期的报刊之上,以头版头条的方式列数了最近一个月以来,广元国在自己的领土上,广泛布置侦查哨兵的事件,还曾经因为一个村民发现了对方的异动,下了杀手,并且照片和故事都像是真的一样,这无疑给了两国民众极大的冲击。
毕竟在此之前,人们还没有多少照相的技术,但随着一系列的矿产发现以及对于技术的复苏,由神圣同盟率先重新把照相技术给恢复了出来,当然技术非常的落后,就跟二十世纪初的那种笨重大箱子一样,形成的影响要稍微好一点,毕竟有前人的经验在,再加上这些矿产原料并不难找,因此所能够形成的相片要精细的多,只不过碍于加工技术落后的缘故,无法使得这些零件缩小化,因此只能够维持一个笨重的形象而已,但即便如此,对于所有的民众来说,这都是超越时代的一步,因为在此之前,人们根本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因此当你面对那些残酷的事件时,你只能够通过文字和自己的想象去猜测事情到底有多么的残酷和血腥。
而照片则是把当时当地的某一个瞬间直接记录下来,然后呈现在你的眼前,这也是为什么克里米亚战争会那么的扣人心弦,在欧洲引起如此大的波动,不仅仅因为参战国的数量多,还有一个原因便也是因为克里米亚战争是世界上第一场现场直播的战争,战地记者们将一分分报告和图片发回到自己的国家,然后报纸立刻连载,中间的时间不会超过一天的时间,让全体民众都领略了一次什么叫做现代化的战争。
照片所形成的冲击力是要远远超过文字的,尤其是在对残酷的描写时,就更是如此,当人们看到一个繁荣的村庄在敌人的铁蹄之下变成一片废墟,地上到处都是不能够再起来的尸体时,这种场面往往会引起人们强烈的共鸣和不满,神圣同盟和广元国的人不知道这一点吗?
显然他们是知道的,这样的事情在之前一直都有,只不过都被各方压下去了而已,在这个信息交流十分不通畅的年代,大部分人尚且要靠写信才能够互相联络,只有权贵们才能够打电话的时代,只要上位者控制住信息的流向,就能够保证大多数民众并不知晓这件事情,在此之前,两国已经如此处理了好几次了。
因此他们必然知道,把这样一些恶性事件直接曝光出来,到底意味着什么,两国自春节之后,彼此之间的关系便越来越恶劣,双方有意识的制造出仇恨,而两边的民众本来就有些敌视,毕竟双方之前打过很多次,彼此之间的关系并不好,只不过和平让各方都选择了将事情平息下去,因此两方之间的民众倒也渐渐相对比较和谐的往来了。
但如今,这一切都被双方蓄意挑起的矛盾所感染,彼此之间从上层到下层的仇恨正在凝聚,这显然不是一个好兆头,而黑铁城自然不可能看不到这一点,在这种时候,按理来说黑铁城应该早做决断,从而立场坚定的站在一方,这样一来,对于黑铁城来说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这也可以提前准备,同时也可以跟自己的盟友们,先商量一下到时候该如何出兵,彼此之间的配合该如何,这些都是需要预先去安排的,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彼此之间因为各自利益而无法团结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效的答案。
最开始的时候,舒翰还每个月都跑到黑铁城开会,希望能够得到一个结果,到现在,他自己都已经不抱希望,每次去也只是行礼如仪,因为他自己也很清楚,在谈判桌上,根本不可能让任何一方妥协,即便妥协了,彼此之间的矛盾也只有继续加深的可能,根本不可能保持一个和平的样子。
所以舒翰自己也有些灰心丧气,但他却无力改变什么,刘三毅年纪大了,他的想法如今舒翰也搞不清楚,而剩下的人各自都有各自的利益,包括他自己同样也是如此,这就让各方都陷入到僵持之中,而在这个时候,神圣同盟和广元国之间互相泼脏水的程度也是越来越深,从最开始的边境骚扰,到如今甚至偶尔都会爆发一些小规模的战斗,虽然是彼此的民兵作战,没有天行者直接参与,同时也没有大规模的重火力参战,但这硝烟的味道无疑让各方都已经明白,战争已经势不可挡了。
而此时的黑铁城内,神圣同盟和广元国的代表团们,也几乎是针锋相对到了极点,彼此在街上遇见,只因为一个眼神甚至都会打起来,在这种情况下,时间已经等不及了,但黑铁城的做法却是把两个代表隔离在城市的两端,确保两人不会见面,而彼此之间却依旧在争吵,侨派们宁死不愿意战争爆发在自己的土地上,而黑铁城的人甚至已经开始利用自己战胜方的优势开始逼迫,两边的脸皮距离撕破也只剩下一点点距离了,场面到了这个地步,谁都知道,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妥协。
在这个时候,迟迟没有说话的刘三毅终于站了出来,之前他一直称病不参加会议,弄得军方的意见始终没有被明确的表述出来,而这段时间,各方也都希望拉拢军队的意思,因此各种各样的好处送了一个遍,刘三毅是礼物全拿,话却一句都不说,让各方都急的要死,如今他总算愿意参加会议,显然,这并不仅仅只是简单的工作,而是准备宣布自己的意见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大新闻在黑铁城中猛然炸开,就在众人准备开会的时候,整个黑铁城的护卫人员全部都集中在市政厅周围,以保障会议的安全运行,而就在这段时间里,神圣同盟的代表团带着自己的人员,迅速前往广元国代表团居住的地方,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瞬间将整个广元国所有的代表全部杀死,然后自己则带着全部广元国代表的头颅来到了市政厅,将这些脑袋直接扔在了黑铁城众多天行者的面前。
其中那位原本温文尔雅的代表团团长,此时脸上依然是满脸的煞气,他开口笑着说道:“刘三毅元帅,这一段时间不见,气色果然好多了,这是我给你的见面礼,你还满意吗?”
刘三毅显然此刻也没想到,神圣同盟的人竟然敢如此放肆,直接将整个广元国代表团的人全部杀死了,这时竟然一时有些语塞,而此时场内的其他天行者们已然是做好了战斗准备,甚至其中几个已经准备冲过去,将这几个人当场拿下了,在自己的领地上,一个国家代表团竟然被直接杀死,这对于黑铁城来说,无疑是重大的打击。
而此时那位神圣同盟的代表团长却依然无惧,笑着说道:“我的人已经有一支快马向广元国跑去,到时候会向广元国汇报,黑铁城已经与神圣同盟结盟了,广元国的人是黑铁城派人杀的,为了证明自己与神圣同盟站在一起的决心,你说对吗?”
“你这是在放屁!”刘三毅十分愤怒的说道,他心中原本已经有了决定,就是与广元国站在一起,对神圣同盟开战,站在军事的角度上,这是最好的选择,但此时,神圣同盟突然来了那么一下子,让刘三毅顿时间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反应,话骂完之后,一时间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如果放在以前,他或许会立刻下达命令,将这些神圣同盟的人就地格杀,从而继续坚定的推行自己的政策,可此时,广元国代表团的死亡必然会激发广元国对自己的不满,到时候如果把神圣同盟的人杀死,那不就同时得罪了两个国家了吗,这对于黑铁城来说是巨大的威胁,因此刘三毅心中产生了一丝丝的犹豫,而就这一丝丝的犹豫,让神圣同盟得以全身而退。
此时舒翰站在一起,也有些被现在的场面给吓到了,对于鲜血,他已经能够适应,但面对神圣同盟如此决绝的做法,着实让他们有些惊讶,而此时,刘三毅立刻下令封锁黑铁城,整座城市只允许进不允许出,但即便如此,消息也已经传回到了各个国家,广元国自然是十分恼怒,来信逼问黑铁城,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而神圣同盟这一边则是大声疾呼,说黑铁城已经与神圣同盟联盟,并且准备共同攻打广元国。
这个消息一出来,广元国立刻将兵锋对准黑铁城,增加了与黑铁城边境的兵力,这其实只是常规的调动,却让黑铁城也有些心虚,随即增加了在山麓城的兵力,这样一来,黑铁城与神圣同盟联盟的形势便已经做成了,到这个时候,刘三毅就像是提线木偶一样,被人拉扯着走,根本没有任何自己的主见。
不得不说,刘三毅年纪大了,接近六十五岁的年纪,放到现在或许没有什么,但在这个年代,能够活到六十岁的人都是万里挑一,他的年纪实在是太大了,且无数的病痛正在挑战他的身体,这也让他很难集中思想去思考一些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他明明能够改变一些事情,但最终却没有改变,到如今这一步,与广元国开战显然已经是必然的了,毕竟他们的代表团在黑铁城被杀,而黑铁城除了一封书信表示抱歉之外,却没有做任何的动作。
包括对神圣同盟代表团的惩罚,就连这也没有,这让广元国怎么可能接受,就像当年班超带领一队士兵暗杀了匈奴的使者让整个西域听命与他一样,在神圣同盟的强势一击之下,年老的刘三毅根本没有招架之力,整个黑铁城等于是被强迫着绑上了神圣同盟的车架。
这让舒翰十分不满意,在他看来,与广元国开战根本没有任何必要,两者之间山高路远,都是易守难攻,如果黑铁城要进攻,需要投入更多的兵力,根本是得不偿失,但此时,错误已经犯下,再想要跟广元国联系实在是非常的困难,因为对方也已经不再信任黑铁城了,换个角度想想这也十分正常,自己的代表在对方的领地上死亡,对方连一点动作都没有,只写一封信表示慰问,并且连其中到底具体细节如何都没有说清楚,换做是谁,心里都会有点阴影的,在这个时候,显然谁都没有办法好好的去做。
因此舒翰也是无能为力,在这大时代背景之下,他想要改变一点东西是很难的,尤其是涉及到整个黑铁城命运的时刻,作为一个普通人,他的影响力还是太小了,整个黑铁城围绕着共同决策的想法,开始运转,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被运送到山麓城,而此时,又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发生,在刘三毅个人的宅邸之中,刘三毅在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突然死去了,且并不是正常死去,而是被暗杀的。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