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人间再无韩公至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楼顶字数:3076更新时间:24/10/18 08:00:42
    随着信都书院,被当今皇帝.曹丕钦赐了墨宝牌匾的消息传出,顿时整个天下都震惊了。

    于是乎,各地的名门望族们纷纷效仿,开始创立私塾。

    赵郡李氏,太原王氏,陇西辛氏,颍川陈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一时之间,那兴学之风,竟然达到了一个小顶峰。

    皇帝.曹丕对各州氏族们,对朝廷政令如此之配合表示很欣慰,也口头上命令各地州郡的刺史对此表示嘉奖,但再也没有赐下第二份墨宝。

    这也就显得,信都书院的那份牌匾尤为珍贵,信都书院也因此彻彻底底的打出了名声。一时间,许多外地的士子,纷纷北上前往冀州.信都城求学,莫不以师从信都书院为荣。

    而天下其余的名门望族们,莫不捶胸顿足的后悔不已,怎么自己就没有先想到办私学一事呢?要不然,那博陵崔氏的风光,就是自己族第的了。如今,悔之晚矣啊。

    当然,现如今的博陵崔氏的名望,已然达到了一个顶峰。它如今不仅仅是北方第一氏族了,更应该称之为天下第一氏族了。

    而各地的私塾,也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涌现。这也是继当年孔圣人游猎诸国,私学应运而生后的,第二次砰然爆发。

    江陵王.曹植和太常.韩暨[jì]所担心的事情,也逐渐在各地展现出来了。

    各地书局纸张的库存,开始大量的减少,很显然已经供不应求了。好在江陵王.曹植和太常.韩暨有先见之明,提前联名向朝廷上了奏本,对相关的商贾做了减税薄役,这才使得各地出现了比往日更多的造纸坊。

    虽然此时还不至于出现,一纸难求的现象,但是纸张的价格蹭蹭的往上涨,如今也不过只是权宜之计罢了。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还得看曹植和韩暨什么时候能够研制出新的纸张,把造纸成本降下去才行。

    只不过,这必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更何况如今距离朝廷兴学政令的发出,也才堪堪四五个月而已。曹植和韩暨就算再天才,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把从蔡伦时期到现在,已经延续了一百多年的造纸术该良好。

    可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就在这日,曹植正在府内,埋头苦干研究造纸改良的时候。忽见,一府内下人慌里慌张的飞奔进来,噗通一下跪倒在地,似乎有什么要紧的事情要说。

    被打断了思路的曹植,即使平日里万般好脾气,也不免心生怒火,随即出言呵斥道,“狗奴才,作为王府的下人,如此慌里慌张的,成何体统。说吧,发生什么事了。”

    再看那名被呵斥的下人,此时早已经吓得浑身冒汗颤抖不已。只不过不知是曹植把他吓成了这样,还是其他什么事情。

    只见他结结巴巴的说道,“启...启...启禀王爷,府外有人求见,是...是...是太常府上的...韩肇,韩公子。”

    曹植闻言心中不免感觉有些蹊跷,平日里自己虽然与韩暨私交甚厚,可也仅限于他们二人只见,他与韩府的其他人交往并不深啊。那韩肇乃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韩暨长子,他今日怎么前来了。

    想到这里,曹植还是没察觉出来有什么不对,“那请韩公子进来便是,又何必如此慌张。”

    那名仆人还想要说什么,可张了张嘴终究还是没说,随即起的身来去向那韩公子汇报去了。

    也或许是这些时日,曹植过于劳累用脑过度了,因此直到现在他都没有发现这事情的蹊跷之处,要是放在往日,他早就知晓了。

    少时,就见得一中年男子,浑身缟素飞奔而来,见到曹植之后便普通一下跪了下去。

    曹植见此,终于明白为什么刚才,那仆人被吓得抖如筛糠了。

    想到这里,曹植终于颤颤巍巍的问道,“韩兄,发生了什么?”

    只见地上那人闻言嚎啕大哭,“吾父,于昨日夜里三更时分,病重而死,今特来向王爷奔丧。”

    曹植听到这里,眼前一黑,顿时就要向后倒去。

    “王爷,王爷......”

    众人见状,急忙上前搀扶住了曹植,并将他扶到一旁的石凳上坐下。

    只见曹植此时已然泪流满满,“我与公至先生,相识不过五年,可相交甚深。不曾想,公至先生竟然走的如此之早,从此,吾失一老友矣!”

    一旁的众人闻言,无不潸然泪下。

    过了一会儿,曹植的心绪稍微稳定了一些,向一旁的韩家长子韩肇问道,“公至先生(韩暨,字公至)临终之前,可有什么话留给我的嘛?”

    韩肇擦了一下已经哭肿的眼角,缓缓说道,“吾父临终之前,多次嘱咐于我,让我一定要转告王爷。日后,这纸张做好的一天,希望王爷可以帮忙烧上几张,好让老父知晓。”

    曹植闻言,再次泣不成声。

    良久之后,曹植终于稳定了下来,命下人寻了一条素布前来,随即系在了腰上,“走吧,带我前去祭拜一下公至先生。”

    两刻钟之后,曹植终于来到了太常府,只见全副上下缟素一片,显得很是凄凉。

    那灵堂之上竟然已经有人前来祭拜了,而且还是一壮一少。曹植走上前去,才发现越来也是熟人。

    那人听闻身后有人前来,回头一看发现竟然是那江陵王.曹植,于是急忙叩拜道,“臣,荆州别驾.文钦,携子拜见王爷。”

    这人自然就是,曹植和韩暨共同的好友,荆州别驾.文钦。按理来说,那韩暨乃是当时的文钦引荐给曹植的。

    大魏皇帝.曹丕继位之后,大肆封赏昔日有功的旧臣们。

    破虏将军.文钦,则因为在荆州辅助曹植,开荒屯田镇守荆襄。而被破格从长沙太守.破虏将军,迁任荆州别驾.平南将军,一举成为了正三品的实权将军,兼封疆大吏.荆州别驾。

    而他身旁的那名少年,自然就是当年那个扎着两个冲天鬏[jiū],而且话不惊人语不休的小阿鸯,文鸯。如今不过才区区十七岁,竟然就已经身高八尺了,好一个仪容清

    (本章未完,请翻页)

    俊的少年郎,而且看起来颇有一股英雄气概。

    要是放在平日里,曹植肯定要好好夸上文鸯几句,并再跟文钦好好絮叨絮叨,可今日这场合实在不宜如此。

    只见曹植一把将文钦扶了起来,“仲若兄不必如此(文钦,字仲若),你我本是兄弟,又如何用得着这些。今日我前来,只为了拜祭公至先生,你我改日再好好叙旧。”

    “是,王爷。”

    文钦闻言,也不再多做无用之态,随即同曹植一起向韩暨祭拜。

    韩暨,字公至。

    早年间,曾被举为孝廉,屡辞公府辟命。后被荆州牧.刘表,任命为了宜城长。再后来,荆州投顺之后,他转投了太祖皇帝麾下,历任丞相士曹属、乐陵太守等职。

    不过他直到将近七十岁,也才是一个掌管冶铁的小小监冶谒者,俸禄也只有区区六百石。

    也就是这个时候,他碰到了自己的忘年交,时任征南大将军.荆州牧的曹植。二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常常通宵达旦的畅谈。

    韩暨钦佩于曹植的多才多艺和礼贤下士,而曹植则钦佩于他的敦厚高尚和任劳任怨。

    在曹植的帮助下,已经六十八岁的韩暨,在官场上却遇到了自己的春天。从监冶谒者到司金都尉,再到司金中郎将,再到九卿下的实权属官.尚方令,再到类同九卿的太中大夫,再到现如今的九卿之首的太常。

    在短短五年之内,就从一个不入流的六百石小吏,到如今遥领正二品的太常。任凭是谁,也肯定会瞠目咋舌的吧。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几年的时光,让韩暨最少少活了十年。

    改良好水排的那一年,他六十八岁,那时的他身材硬朗,口齿伶俐,而且疾步如风。可仅仅五年之后,便须发皆白,步履蹒跚,而且重病缠身。

    虽然这五年里,他与江陵王.曹植一起,改良了数百年来一直用着的环首刀,但那也是他以自己的精血为代价,所换来的。

    正所谓:熊掌和鱼不可兼得,有所得必然有所失矣!

    可也正是他改良了水排,使得冶炼效率提高了三倍不止,才有后来灭匈一战大胜的不世之功。也才有了后来的苗.刀和陌刀,也才有了钟会率步卒两千,大败南中象骑兵和猛兽部队的壮举。也才有了世人对曹植“何曹子健多才邪?”的赞叹。

    惜哉,韩公至!壮哉,韩公至!

    那青史之上,必然会有他浓重的一笔。

    大魏黄初元年,公元235年,夏,六月二十三日。

    太常.韩暨,病逝于荆州.江陵城,享年七十三岁。

    曹丕闻听他去世的消息州府,十分悲痛。

    半个月后,朝廷特赐丧服、葬器,谥号恭侯,并下旨追封其为司徒,以国礼葬之。长子韩肇,继承了其南乡亭侯的爵位。

    从此,人间再无韩公至。

    ————————

    (本章完)

    7017k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