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五年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君威字数:3108更新时间:24/10/18 04:26:23
这是一段蓬勃发展的时期。在弘光六年,商社海军出马六甲海峡,在阿曼一带主动发起了阿拉伯海海战,与葡萄牙人一起,战胜了阿拉伯海上的马斯喀特海军,让葡萄牙的东非总督区遏制住了颓势,不仅守住了蒙巴萨,还沿着非洲东海岸不断恢复当年建立的殖民地。
而这也是中葡结盟的开始,而且很快,把英国也拉进了这个同盟之中。
三方秘密结盟,相约在合适的时候共同对付荷兰东印,度公司,而借助葡萄牙两百多年建立的殖民地,东方商社大规模进行东西方贸易,船队从广州或者淡水出发,过马六甲,抵达锡兰岛,然后到果阿,继而穿越印,度洋前往东非殖民地,饶过好望角之后,也可以经停葡萄牙在非洲西海岸或者巴西的殖民地,继而抵达葡萄牙的本土。
葡萄牙商人可以全程参与这条贸易航线,商社通过吕宋那可以建造马尼拉大帆船的甲米地造船厂建造的大型武装商船,源源不断的往欧洲运输东方货物。
里斯本成为了东方货物的集散地,葡萄牙由此迎来的一段繁荣时代。东西方贸易航线的发展,给商社带来了大量的利润,尤其是货源地被商社掌握的情况下。
同时,商社不断通过大帆船往美洲输入人力和资源,最终在弘光七年的时候,龙头湾拥有两千一百多移民人口,建立了各种弹药和物资的储存点,且与美洲大陆上的诸多印第安部落形成贸易关系,棱堡、炮台等设施也建立起来。
西班牙也通过墨西哥北部的印第安部落发现了这个新的竞争者,于弘光七年发起了对龙头湾的围攻。
新西班牙总督区派遣的四千多军队围攻了七个多月,却无法攻克龙头湾的棱堡,弘光八年,李肇基派遣郭旭率舰队前往美洲,解围了龙头湾要塞,海军舰队以龙头湾为基地,沿着拉丁美洲的沿海进行大规模的劫掠行动,不仅西班牙的贸易船只在劫掠范围内,郭旭还不断派遣陆战队上岸,劫掠西班牙的殖民地城镇。
而且,郭旭与加勒比海一带的海盗取得联络,双方在弘光九年,一起发动了针对巴拿马地峡的战争。
从利马出发,前往巴拿马的船队被商社海军劫掠,而陆战队也和海盗一起,洗劫了巴拿马城。
巴拿马的陷落,切断了秘鲁总督区与本土的联络,让秘鲁出产的白银无法运送到西班牙本土,对处于债台高筑状态的西班牙造成了巨大影响,这促使了双方的和谈。
最终《巴拿马条约》签署,按照条约规定,每年商社可以派遣一艘船前往巴拿马地区贸易,而双方在太平洋上和平相处。
一条船的贸易不会带来太多的利益,但西班牙对龙头湾的承认才是真正的利益所在。
条约签订之后,龙头湾成为了走私贸易的基地。一百斤的生丝在中国广州只需要两百个比索,一匹绸缎五个比索,织锦四个比索一匹,但在遍地白银的利马,同样单位的货物则可以卖到两千比索,五十比索和四十比索。
这是十倍的利润,李肇基甚至把东西方贸易的大型武装商船调来,承担起太平洋贸易。
从弘光十年起,商社单独建立的太平洋贸易公司,就可以为商社带来超过一百万两的利润,并且向着二百万两快速的增长。
而五年内,另外一个利润点则是来自金州。这座金矿岛在吕宋土着和朝,鲜人的开发下迅速出产了金银,产量不断增长,弘光十年的时候,金州每年可以为商社财政贡献价值二百万两白银的黄金,而且还在稳步增长之中。
到了弘光十年,随着财政的井喷式增长,新一轮的扩张再度开始,而战略方向的定夺再一次成为了商社高层的重要议题。
只不过,五年的时间,也让商社的高层变的更为成熟,对自我的认知也更加接近于现实。
商社已经不是那个以赚钱为目标的商业集团了,已经成为了东方世界的主要势力,其任何的举措,都必将影响东方的政治平衡和战略态势。
海军在日本与荷兰之间选一个对手,经过了十三年的发展,海军已经拥有了二十艘主力军舰,其中十四条是岛级的巡洋舰,而另外六条则是在弘光六年开始建造的两千吨级的铁甲风帆巡洋舰,还有四艘铁甲舰在建造之中。
而李肇基把下一次扩张定在了弘光十二年,到时候商社拥有二十四艘主力舰,还可以抽调至少六艘甚至十艘的大型武装商船参战,这些武装商船都是三级战列舰级别的。
陈六子有充足的把握战胜荷兰人,如果胜利,商社可以垄断东西方贸易之中重要的香料贸易,还可以间接控制南洋地区的一千五百万人口。
而陆军更倾向于把目标选为日本,如果对日作战,则陆军发挥的空间更大,地位也就更高。
但这些讨论都随着弘光十年的到来而发生了变化。这一年,商社与满清之间必须就是否继续《汉江条约》进行讨论,李肇基的意思是按照约定续约五年,但满清方面要求修改,目的还是达成满清与商社关系的正常化。
原本这没什么,双方可以一边续约一边谈判,但弘光十年二月份,李肇基得到了一个确凿的消息,大顺正在徐州和襄阳两地集结兵力,并且与大西国达成同盟,准备发起对大明的全面战争。
而这一切,都要从过去十年的大陆态势说起。大顺与大明、大西瓜分了原本大明的领土,三方互不承认,都自认为自己才是正统。
但在过去十年里,三方的表现各不相同。表现最差的是大西国,张献忠带领他的四个义子在崇祯十七年,趁着大顺与满清血战,进攻汉中,威胁关中,结果被击败,一度被大顺一支兵马打进了四川盆地。
而在弘光元年,大西国又趁着大明西南内乱,进入贵州,进讨云南,结果碰上了率新军前去平叛的郑森,结果再次被击败,自那以后,大西再无进取之心,偏安四川。
之后,大顺和大明都曾经征讨过大西,但双方都因为正面战场牵扯了太多兵力,少量兵马发起的进攻都是以失败而告终。
于是从弘光五年起,大顺和大明都走向了争取张献忠结盟的道路。但很显然,更加务实的大顺取得了成功。
别的不说,大明最开始要招抚张献忠,要其为大明藩镇,连个王爵都不给,只答应封国公,还是要在打下汉中之后再封国公。
后来条件有所放松,但也只不过是封其为郡王,许其世镇四川罢了。反倒是大顺,一开始以军事强压,在发现无法成功,又得闻大明招抚,于是立刻宣布承认了大西国,双方划定边界,顺利结盟,共讨大明,约为兄弟之国,李自成甚至许诺,张献忠可以拣选云贵和湖广任一方向进攻,所占土地,皆为其国土。
毫无疑问,大顺的外交政策不受士大夫的影响,因此非常务实,这不仅体现在与大西国的交往上,还有与满清的来往上。
收复山海关后,大顺与满清长期敌对,这种敌对一直持续到了弘光七年。
在弘光五年之前,满清不断派遣外藩蒙古和八旗兵组成的机动兵团,从宣、大乃至延绥入关劫掠骚扰,两度取得成功。
但大顺却远比大明要强,在大顺建立新军的过程中,不仅建立了火器步兵,还建立的两种特殊的军队,一种是骆驼骑兵,第二种是火枪骑兵。
这两种骑兵在与满清的边境袭扰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骆驼骑兵,这种骑兵的关键武器就是骆驼炮。
骆驼炮有两种,一种是改自舰船上的回旋炮样式的佛朗机,其实就是一种一磅炮,可以架设在骆驼的驼架上,直接骆驼跪地,就可以直接发射。
另外一种就是抬枪,也就是大型的火绳枪,同样可以在骆驼上发射。这两种骑兵让大顺拥有了自行火炮部队,面对清军优势骑兵,就让骆驼卧地,围成驼城,骆驼身上披上毛毡,洒水和泥土,然后架设骆驼炮对付清军骑兵骚扰,在其疲惫或者分散时,派遣骑兵发起逆袭。
两种骑兵和守边步兵配合,让清军哪怕进入边墙劫掠,也往往无法把劫夺的牛羊牲口,粮食人口带回去。
在弘光七年,大顺组织骑兵和步兵组成的混编部队,从大同出发,进讨归化,围困之后,对漠南草原进行扫掠清剿,但清军随即派遣骑兵西进支援,双方骑兵在草原上厮杀数月,随着冬季来临,归化未克,大顺最后退回大同。
这场战争和半岛战争一样,让双方都认识到,各自奈何不了对手。因此从弘光半年起,双方就可以进行接触和谈判,双方并未结盟,但互相承认,相互停战,约束边民和边军,并且在大同、张家口和山海关三地进行互市,双方关系进入正常化。
大顺与满清、大西关系的正常化,最终促成了其对大明的征讨。很显然,这会影响大陆方面的战略平衡,因为李肇基的判断,大明并非是大西的对手。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