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明朝亡国的三大祸害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明镜要高悬字数:3550更新时间:24/10/18 02:21:29
朱高煦登基后,早朝时间晚了,但结束时间也快,通常上午午饭前都能结束,因为他不准某项事情议来议去,不管大小事,都规定在半刻钟内,必须完成,如果还不能决定,他就会以皇帝的身份,直接独断行。
今天是新政第一天,朝臣们试着提了很多事,主要还是要钱,和要官上面。
特别升官这个环节,皇帝放权,很多大臣就可以提议自己的门生或亲朋。
但各位大臣都有自己的亲朋门生,所以今天出现了投票的一幕。
第一次投票是为了淮安知府人选。
原知府年纪到了已经致仕,吏部尚书钱常拿了三个名单出来,接着黄淮、杨士荣、胡俨,纷纷出自己的人选,黄福想了想,也没客气,也提出自己的人选。
其他官员看的眼红的不得了。
因为按新政,现在内阁成员都可以提名,以前大伙都想晋升六部,但六部只有六位尚书,位置少,官员多,现在内阁有十七个,以后大伙都可以争取争取。
因为人选太多,于是黄福爽快的进入投票环节。
投票前,皇帝允许大伙拉票,于是十七个内阁纷纷交头接耳,在一起议论。
黄福也不笨,拉着次辅侯海说了些话,大概知道侯海可能会支持自己。
原吏部尚书蹇义现在已经进入司令部,是步兵司司正,
这是新成立的部门,新官位,但级别不低,同尚书一样,正二品。
好几位退下来的尚书都和一样进入军队三部,大伙开始很疑惑。
因为皇帝之前让武将为六部侍郎,还有做到尚书的(现兵部尚书徐安就是武将出身),还有武将做左右都御史的(孟善)。
现在又让文臣去军队三部。
但蹇义知道为什么,步兵司负责大明全国各地高级步兵军官的调动,升迁,他一个文臣没有任何根基,也没有熟人,最能禀公做事。
又不用他打仗,他一个文官当然能干。
正因为做过吏部尚书,蹇义今天感觉很有意思,以前一个知府的人选出来后,朝堂上能吵成一片。
对相关人选不满的人,会立刻弹劾,有的人可能从这个人选祖宗十八代开始说起,来证明这个人不适合。
现在你不须要说这些,大家推出人选后,意见不统一就投票,几分钟内就解决问题。
至于将来这个知府不称职,或犯大罪,提议的人,要被问责。
蹇义开始以为,将来要问责,肯定很多人不愿意提名。
但没想到今天提名的人这么多,一个知府被提出八个人选。
黄福也二话不说就决定投票,等大伙商讨了几分钟后,投票结果很快出现。
黄福提名的徐铭得到十一票胜出。
徐铭在建文时为山东监察御史,永乐初为兵部郎中,后来被朱棣贬到交趾,在那跟随了黄福,两人关系很好,也谈的来,现在正在交趾做知府。
黄福想把他调回来,正好推荐为淮安知府。
这会交趾和淮安天差地远,肯定淮安好多了。
黄福自己有五票,他说服了侯海三票支持,已经得到八票。
其他人选都没有一个超过五票的。
这次投票很新鲜,但开了好头,官员们都瞪大眼睛看着呢。
按新政,四品及以下主官还要报皇帝批准核实。
四品以上,只能报预备人选,由皇帝定夺,或皇帝可以直接任命。
皇帝朱高煦当然很给面子,也不会上来就让黄福难堪,都没看徐铭资料,直接现场同意。
朝臣哗然,确信皇帝在分权给内阁。
这代表着他们将来,都有机会得到皇帝分享的权利。
其实终明一朝,就是大臣们和皇帝在争权。
有些皇帝争不过大臣,索性就摆烂。
朱高煦现在分出一点小权,群臣们就很高兴,好像占了大便宜似的。
但他们没注意到,朱高煦允许投票,就已经埋下伏笔,因为人都是自私的,内阁十七名成员不可能全部统一思想,将来必然会分成几个派系。
再退一步,即便十七人统一阵线,也不可能对抗皇帝,因为四品以上的大权还在皇帝手中,随时可以撤换某些重要的官员,甚至更换内阁人选。
朱高煦打算一步步来,先放小权。
然后看内阁运营情况,再设定内阁任职时间,接着设定培养下代内阁首辅和次辅的规则。
设定进入内阁的门槛,经过多次分步的改制,若干年后,内阁会形成一套良好的替代规则,有序运转。
即便到时出现新皇年幼的状况,朝廷还能完善高效的运转。
当天散朝已经是午饭过后,皇帝独自往华盖殿走去。
新政之后,以后内阁成员也不需要到华盖殿来批奏折,按相关规定,重要的奏折会送到华盖殿,其他的内阁可以处理,只是有时需任命官员等重要文件需要用玺时,也会送到华盖殿来。
他一边走一边在想。
终结明朝的三大祸害,宗室制度,军户制度、农田侵占,基本被他用三年时间理清了。
那朕的大明还会亡吗?
他想了想还是不放心,回头对钟显道:“你等夏部堂吃完午饭,让他过来一趟,朕在华盖殿等他。”
“是,陛下。”钟显出去后没多久,夏原吉就来了,原来这家伙根本没回去吃饭,听到皇帝召见,二话不说就到了。
“我大明现在确权发本的农田,有多少了?”朱高煦开口问道。
这件事洪熙二年初就在干,现在是洪熙四年初,差不多干了两年,朝廷重新确权,分田到户,前后花费近两年时间,终于逐步把天下的良田确权到位。
夏原吉当然张口就来,并称,同时按照陛下的旨意,每月更新。
因来像在辽东和南洋等地,甚至国内其他地方,比如荆襄等,百姓们还在不停的耕出新的田地来。
“拥有万亩以上的,现在有多少人?”皇帝要求每户确权后,要有一正四副,五个本土地证簿。
户主拿正薄,当地官府保存副本,送一个副本到户部保存,送一个副本到皇宫保存,还有一个副本统一封印,平时不能打开。
户部专门统计,并排列出来,每个月有更新后,会送交皇帝。
但朱高煦事多,也没空细看,所以干脆把夏原吉叫过来问。
夏原吉也不是计算机,记不下这么多,但他知道皇帝会经常问,所以重要的都记下了。
“截止去年十二月,全国拥有万亩以上的户主,一共有一百四十六户。”
“还有这么多?”朱高煦不敢相信。
万亩以上他收税六成,相当高的税,居然还有人保持在万亩以上。
“大部份都是江南浙江等地的富商,当地产量高,交税六成,还有的赚,所以很多富商都不肯卖地。”
“也有十几户是大员的,陛下给大员前五年免税政策,所以现在田地比较多。”
朱高煦在开发大员,那边经营了快两年,已经耕出大量粮田,基于免税政策,去的百姓还挺多,个人平均拥有田数,现在也是最高。
朱高煦还是比较满意,另一个时空,一个省的万亩大户恐怕就不止这个数。
现在在他新税法之下,绝大部份人,是不愿意囤这么多田的。
只要没有大量农田兼并出现,百姓们就能正常生活,百姓们能活下去,轻易就不会造反。
对大明王朝来说,以后最大的敌人,除了昏君之外,就是灾难天气。
灾难天气他没办法控制,但昏君可以预防。
这需要同样设定一套完整的教育培训方式,并尽量保证不会出现幼帝。
“这几年风调雨顺,大部份地方都是丰收。”朱高煦这时道:“这是最好的机会,朝廷要多建大型仓库,进行储粮,以为将来灾害天气准备。”
“隋唐初,前朝的大型粮仓都能用几十年,咱们大明,不能连隋朝都不如吧?”
隋朝粮仓是出了名的,不但储存的好,而且保护的也好。
若没有这些粮仓,隋末死的人还要更多。
“户部今年已经在商讨,决定再建十个大粮仓,尽量往西北方向靠。”夏原吉道。
明初的粮仓建设其实一塌糊涂,真正发展起来还是从永乐开始,整个大明期四大粮仓淮安丰济仓、徐州广运仓、德州德州仓、临清临清仓,全在京师附近,其他的小仓也基本都是在京师附近。
这种做法和隋朝差远了,而明朝灾难频发,整个两百多年发生了四千多起各种天灾,关键时候,太远的地方你运粮都来不及,更别说明朝的粮仓储存粮也不够多。
其中最大的广运仓,有粮仓一千间,但最多可以储存两百万石,比起隋朝粮仓还是差了不是一星半点。
隋朝的兴洛仓,故址在今河南省巩县东南,因地处旧洛水入黄河处而得名。周围二十余里,穿窖三千,每窖可容粮食八千石,全部装满,可装两千四百万石,大明的四大粮仓,也就够个零头。
隋粮仓不但储量高,而且保存的好。
另一个隋朝建的含嘉仓,其中一个窖里,存有北宋时放进的50万斤谷子,至1969年考古发现时大都颗粒完整。
所以朱高煦想了想后便道:“隋朝的粮仓古今有名,我大明反不及隋朝十分之一。”
“你们在建粮仓时,要学习隋朝。”
“别外,粮仓不要集中在京师附近,看看那边灾害天气比较多的,粮食产量少的,可以往那边建。”
“陛下英明,臣知道了。”
朱高煦这时脸色一正,继续道:“看守粮仓的官员,每三年一换,每年锦衣卫会和京军前去抽查,凡敢以旧换新,中饱私囊,侵吞国家粮库则,诛九族。”
“严防烟火,凡粮仓起火者,燃烧数量超过万石,不管原因,斩粮仓负责人全家及守卫。”
“户部是第一责任人,你们如果查不到,让锦衣卫和京军查到,你们户部就是大罪。”
皇帝突然严肃起来,夏原吉也吓了一跳,他马上道:“请陛下放心。”他表情不以为然,显然不知道后世有很多套路。
什么以旧换新,什么仓房起火了。
(本章完)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