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大王要放弃世子了?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明镜要高悬字数:3429更新时间:24/10/18 02:21:29
    朱棣手上接近有两万多人,其中土人约有一千多,方圆百里内的土人要么被杀,要么被抓,基本被清空。

    他把人分成三批,一批包括土人都负责建城,一批专门建他们自己的居房,还有一批专门屯田和打猎。

    因为当过皇帝,朱棣一心想建个大城,所以投入燕城的人力最多。

    现在将近一年下来,朱棣知道自己又错了,没听朱高煦当年的话。

    当初应该先在海边建个小城,然后努力屯田存粮,先保证有足够的粮食,再想着其他事。

    他本末倒置,全力在建城上,不但建城进展较慢,粮食有点供应不上。

    最近朱棣已经要求降低妇人和儿童的供给,优先保证青壮和劳力。

    但这样不是长久之计,还是要屯好田。

    “我们现在有多少田了?”朱棣这时问。

    金忠道:“八千四百亩。”

    “多少田能够用?”朱棣又问。

    “最少要五万亩。”金忠道。

    “要这么多?”朱棣虽然当过皇帝,但对农事真的不是很清楚。

    金忠道:“以每亩两石计,一亩田可以养一个人。”

    “咱们两万多人,估计要两万五千亩是最低要求。”

    “但要考虑到失收欠收,还要存粮,还有人口的增长,咱们最低要保证能五万亩在手。”

    他们两万多人到了大澳后,当地很多环境恶劣,人员也不停的有伤亡,但是人口却不见少。

    因为几乎所有人都带着家属,大伙没事就生孩子,即使受制于医疗条件,存活率远远不如后世,但人口居然出现缓慢的增长。

    当然,这边天气良好,温度适宜,也保证了新生儿的存活率,甚至能保障他们良好的生存条件。

    只要不轻易踏足更远的山林深林,不出现少量人员去挑衅大量土人的事,他们的人口,只会越来越多。

    “从建城中分出五千人,专门屯田。”朱棣这时终于改正错误,准备加强屯田。

    在之前,他是依靠大量的人马出去打猎,获得收获。

    但现在,方圆几十里内,已经很难打到猎物。

    当天朱棣和诸文武商量了下,决定加强屯田,减少建城人数,只要先建好屋房,有个地方可以睡觉,后期在外围慢慢建城。

    “薛禄。”

    “末将在。”薛禄抱拳道。

    “明天你带个千人队,继续往东北部去,俺看到东北部好多高山,应该有不少野兽和土人。”

    “喏。”

    “土人尽量抓活的,可以用来干活。”

    “末将明白。”

    朱棣这时转向金忠:“和他们沟通的怎么样?”

    金忠苦笑:“请大王再给臣一点时间。”

    朱棣要他学会和土人沟通,但金忠一头雾水,完全不知道怎么办。

    朱棣只能点头,然后又道:“刘荣。”

    “末将在。”

    “你带两百人,和部份工匠往东走二十天,看看有没有矿,高煦说这里是坐在矿车上的地方,俺到现在都没有看到过矿,这次你们走远点,到处转转。”

    “喏。”

    一番吩附之后,朱棣解散了人群。

    他走到高处,四下打量着,突然就看到了长子朱高炽。

    朱高炽自从到了大澳后就不怎么理朱棣,因为朱高炽已经无欲无求了。

    但高炽到了这里快一年后,体重急剧下降,最近这体形越来越像朱棣和朱高煦,可以说是意外之喜。

    朱棣为他高兴,但朱高炽好像一点都不高兴。

    儿子和他渐行渐远,而他偏偏现在只有一个儿子。

    他想了想,暗暗长叹一声,走下高处,慢慢往朱高炽那边去。

    朱高炽正和原户部郎中鲁锡之聊天。

    鲁锡之做过北平府下面的县令,当初也是做为燕王亲随被流放到这里。

    鲁锡之略懂农事,现在大澳的农业技术指导就是他。

    不过去年好像种的不行,鲁锡之最近在和朱高炽一起研究,是不是播种的时间不对。

    因为大澳的天气与大明不一样,这边又比大澳南部温度略高,鲁锡之以为,可以和交趾或广东学习,试种两季稻。

    但朱高炽认为,二弟朱高煦在留言中,说这边种小麦更好。

    两人正在讨论这事,朱棣过来了。

    “咳咳”朱棣在后面轻轻咳了几声。

    “拜见大王。”鲁锡之转身,先拜见了朱棣,然后心领神会,向朱高炽告退。

    “父王。”朱高炽淡淡的叫了声。

    他原本想叫父亲,因为父亲王爵已经被高煦剥夺了,不过自从到了大澳后,大伙又叫起了大王,他也没办法。

    场中很快只有父子两人。

    朱棣皱眉看着儿子,缓缓道:“高炽还在记恨俺?”

    “儿臣不敢,儿臣没有。”朱高炽的回答都很敷衍。

    朱棣心中很不高兴,但还是忍着:“当天高煦带兵破了北平城,俺也是为形势所逼。”

    “俺说后悔,并不是后悔把太子之位给高炽。”

    “俺是后悔-——”后悔当初没有把高煦留在京师,那他是神仙都没有办法造反。

    朱棣这话也是考虑了很久才说出来。

    因为最近一年,确实感受到朱高炽和自己越来越疏远。

    “父王不用后悔。”朱高炾叹气道:“世事如棋,变化莫测,谁也不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

    “儿臣想通了,或许一切都是天意,这都是上天早就注定的。”

    “父王即使当初把高煦留在京师,说不定他还会来次玄武门之变。”

    “以前的事,儿臣实在不想再提。”

    “咱们现在,还是想着如何活下去。”

    朱高炽这意思也很明显,你别忽悠我了,咱父子门清,你心里到底有没有后悔,你自己有数,咱们还是不说以前的事。

    朱高炽敢肯定,父王朱棣心里,是后悔当初立自己为太子和世子的。

    朱棣表情有点尴尬,以前忽悠朱高喣忽悠习惯了,没想到世子不吃这套。

    他脸色有点发红,仔细想了想后,伸手搂起朱高炽的双臂,语重心长的道:“高炽说的对,以前的事俺们就不要再计较,现在一切往后看。”

    “当务之急,还是同心协力,带着大家活下去。”

    父子俩说了会话,相互都不是很满意,因为有面和心不和的趋势。

    朱棣黑着脸回到自己房中。

    他的房子是第一批搭建,主材料是木头,同一批很多房子都是匆匆搭建,他身为大王还好点,有些房子遇到雨天都会漏,然后再补。

    回到房中没多久,朱棣就叫来侯显。

    “今天晚上,召王氏--让她准备下。”

    “奴婢知道了。”侯显缓缓退出去。

    王氏是永乐初年进宫,苏州吴县人,因从容委婉行事,能体会上意,所以得到徐皇后的喜欢,协且徐皇后管理后宫事务,连朱棣对她也很看重,后来被封为贵妃。

    徐皇后死后,朱棣更加的倚仗她。

    但在历史上,朱棣没和徐皇后之外的妃子生下子女。

    等侯显找到王氏后,便小声道:“请王妃今晚准备下,大王可能想要——”侯显说到一半便停下。

    王氏脸上露出欣喜之色:“臣妾明白了。”

    燕王要准备和她生孩子,原历史王氏跟了燕王十几年,都没生下一子半女,这会真是激动万分。

    哪个女人不想有个孩子。

    侯显这时又道:“奴婢等会去找杨太医,请他再想想办法,做足准备。”

    到时,必能怀下龙子。

    “有劳侯公公,多谢侯公公。”王氏激动无比。

    侯显说完便退出王氏的屋子,站在门外,还能看到远处的世子朱高炽,他忍不住暗暗摇头,大王似乎想要放弃世子?还来的及吗?

    侯显不认为,朱棣还能一定把新的王子培养长大。

    ——

    轰。

    一声巨响,靶场上一个巨大的靶子被轰出无数个洞孔。

    朱高煦略有满意的点点头:“还不错,距离三十步能有这样的效果。”

    说罢向火器局大匠头杨元锋道:“换甲试试。”

    杨元锋向后一挥手,很多人拿着陈旧的皮甲,锁甲走到前面,然后固定在靶子上。

    现场诸多文武都站在皇帝身后。

    今天火器局试射散弹,很多京师的文武都被皇帝叫过来看现场。

    说实话,文官们原来对这种都不感兴趣。

    但在这个月初(洪熙二年十一月)皇帝说了,以后年终看朝廷在海外的扩张,和掠夺,来决定发多少年终奖。

    顿时满朝文官都对军械武备开始看重起来。

    此时前面在装弹和装甲,后面的文武都在议论,有人认为这距离太近。

    火炮距离目标才三十步,如果对战中,对方几息时间就能冲上来。

    但也有人道,散弹面积较大,一炮轰下去,前面五十步内,几乎不能站人。

    牺牲了射程,就是得到了大面积的伤害。

    因为无数的铁片铁钉飞出来时,就只会朝四面八方扩散,无法飞的太远。

    工匠们不便的改进,试来试去,受限这个时代的技术,有效杀伤距离,还是在五十步内。

    最好的杀伤距离,就是二十步到三十步。

    距离是有点短,但胜在杀伤面积大,刚刚的一炮,覆盖了前面五十步内的范围,其中中间三十步遭到沉重的打击,两侧各十步,稍微差了点。

    “打步营不错。”孟善这时对身边的李景隆道:“这一炮下去,得死伤一大片。”

    李景隆抚着自己的美须,一副很经验的口气:“还得看对方着甲率,仅这些铁片铁钉,若是穿上铁甲扎甲,效果怕是不行。”

    “关键射程还是短,这一炮打完,步营就冲上来了。”

    “守城用啊。”孟善道。

    “。。”李景隆脸上瞬息通红。

    (本章完)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