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秦安把自己的老子绕过去了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汉风雄烈字数:3460更新时间:24/10/15 07:18:21
但浮山即便是齐鲁现今最为安定富庶的地方,这里却依旧紧缺大型牲畜,一只小牛犊子的价格都能上十块银元,民间有多么的紧缺耕牛就可见一番了。
不过这都是暂时的,就跟西汉初年皇帝都找不到清一色的四匹马来驾车,将相大臣甚至只能乘坐牛车,但到了几十年后,连普通的小老百姓也拥有马匹,“阡陌之间成群”。
浮山这儿的情况就是如此,现在缺马缺牛,更再等个七八年再看?
只要局势安定,母牛母马就能持续的繁衍,大牛生小牛,小牛变大再生小牛,用不了几年耕牛数量就会爆炸式增长上扬,这还是浮山不从外头购入耕牛的情况下。
虽然这些也都清楚自己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曾经了无生趣,如同行尸走肉般的神情,早就没有再出现在他们的脸上。
取而代之的是能发出光的明亮眼神,那是一种对生活充满希望的眼神。
这样的人你只要一眼看上去,就能从他们的神情中体会到他们的幸福!
秦朗中午赶到了浮山城,下午就带人出城熘达了。
这从兖州到济南再到青州府,一路走来,看了很多,见了很多,还抓了不少人,但秦朗的心底里却总有种不亲近。比起那些地方这浮山才算是‘家’么。
来到这儿,他有种回家了的安全感。
不跟其他地方一样,随眼看过去,就有森森恶念扑面而来。
浮山城外,无边无际的麦地上,金黄色的麦穗散发着成熟后的麦香,男女老少齐上阵,麦收时节学堂都放假,十二三岁的孩子就已经是个劳动力了,再小些的小娃娃拎不起镰刀也能往地里送水送干粮,再不行就也能挎着小框去捡掉落的麦穗。
大人们则几乎排成一条条长长的队列,从地头往另一面一字平推。这是最考验劳动力的时刻,都一块开的镰,谁家收的慢了,那壮劳力少的也就算了,若是家庭中壮劳力多的人家,可就丢人了。
何况这年月里什么最重要啊?粮食。
饿过肚子的人最宝贝粮食,必要时候你拿着金银都换不来这玩意儿。
浮山人是吃过一阵子饱饭了,但现在跟以前也不一样啦。
之前是公家兜底的大锅饭,现在可都分地分田归私人了。
所以一个个都弯着腰低着头摆动着手中的镰刀,利索的收割着成熟后黄腾腾的麦穗。
额头上布满了豆大的汗珠,似雨滴一样滴落在黄土地上,长时间的劳作让他们(她们)不时的抬起腰,轻捶打两下,或是真觉得渴了,才会回到地头,而等在那儿的孩子也适时的会把地上的瓦罐递上。
罐子里都是冷凉的白开水,这是下地劳动必备的东西,因为干活的时候流汗多,有时渴得嗓子直眼冒烟,没有水喝那可真是要命!
条件好点的还会往里放些糖。
而喝了水后人就又回到原处,再度弯下腰接着原先的干。
锋利的镰刀从一束束麦秆底部一划而过,手掌抓着放在一边,后用麦秆捆绑成卷,放置于被收割过的麦地断茬上,一捆捆金黄的麦子被身后的人堆在地头,田边的板车则就从没有停过。
一车车的拉去打麦场。
各家各户的小麦都分堆放着,旁边是套上了石碾子的老黄牛。
几个穿着短裤短衫的小屁孩兴奋的拎着小篓子,兼板车后吊在地上的麦穗,能不上学,对于绝大部分的小孩来说都是天大的好事情。
老黄牛在浮山绝对是个宝,但平常好吃好喝的供着,就是因为指望着它在关键时刻出力气呢。
耕种和收获就是两个节点。
拉麦子,老百姓宁愿自己出力气都不会让老黄牛出力,但是拉着石碾子打麦场,那就真的只能靠老黄牛了。
碾麦、扬麦,金黄的小麦被装进斗器里,一斗一斗的倒入麻布袋里。
这些麦子稍后还要好好的晾晒,但现在整个浮山整个登来都需要计算各地的小麦亩产量,必须绝对的惊喜准确。
粮税必须要有一个准确的数字,而不是泛泛的五五开六四开七三开。
你知道人家一亩地具体是三百斤还是二百八十斤呐?
何况水田和旱田,肥田和瘦田那都是有不同的。
历朝历代都会对田亩分等级,秦朗当然也不会干一刀切的破事。这就需要一个详尽的数字来计算计算,得出一个平均数,然后再得出一个确切的精准数字。
一袋袋小麦堆放在边上,只等着忙完了这一阵儿,就赶着好天气晾晒。这麦子里的水分都晒干了小麦才能储存的更长。
农忙这几天没有人会不舍得给家里人吃喝的,再穷的人家也会吃几天干饭,何况浮山这儿的老百姓也不穷,至少没谁饿肚子。
家家户户都是白面馒头油饼子,配上肉菜,油水就没一个缺的。
比起三两年前朝不保夕的日子,这就是天堂!
秦朗在浮山吃到了今年的新麦。
晒场上是被晒干了水分的麦粒,第一时间就被送去了磨坊。
浮山这地方靠着河建起了一连串的磨坊,从最早的水力磨坊到现在的风车磨坊,也是一进步。
风车带动磨坊里的碾石从小麦上碾压过,筛出麦麸,洁白细腻的麦粉被装进袋子里,那第一时间就蒸出白馒头送到了秦朗跟前。
秦朗没故作姿态的去拎着镰刀搞抢收,他倒是更关心镰刀的质量。
郁洲山岛的产品以事实证明了自己超人一等的品质,比起铁匠铺打制的镰刀耐用多了。
秦朗在这儿也办了一次茶话会,整个登来的军政要员纷纷到期,然后感受着一股股尊崇敬爱之意,这滋味儿就是比那扑面而来的深深恶意受用多了。
之后又往胶州港走了一圈,登州都没去,数艘大船在胶州湾扬帆起航,人就回郁洲山岛了。
……
黄昏时分,刮了一日的海风小了些,天上微微泛着些黄晕的云彩裹着一轮发红的日头,渐渐地沉了下去。
暮色四合,彤云向晚,广阔的天幕上闪出了几点星光。
秦露带人出了国公府,门外早就后者一辆备好的驴车,一路不张扬不显眼的回到了自己家。
身边的婢女打起轿帘子,秦露觉得一股子热气是扑面而来,驴车里早俩个时辰就放置了冰盆,温度比外头可好不少。
秦露下意识的用手绢擦了一把汗,这才抬脚下了驴车。
随手递给婢女一个小银锞子,说道:“大热天儿的,一接一送的不容易。这些个钱你们拿着吃些酒去。”
这都是秦德府上的人,来接秦露这不是应该的么,现在还能得到外快,叫几个人如何不喜欢?领头的一个忙陪笑道:“谢姑娘赏酒吃。原本就是小的们该做的,这可怎么好意思呢?”
秦露伸手扶了扶头上戴着的簪子,不在意地笑了笑,“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啊?这大热天的是人都不想出门,今儿实是累着你们几了,况且明早我还要回去,还要你们再跑一趟。”
这不是秦露太客气了,实在是因为她已经嫁出去了。
一边说着,一边儿往院子里头去了。边上的婢女抱着个小包袱,紧紧地跟在后头。
秦张氏正在屋子里头看小丫头分着针线,冷不防听外头声音响起:“姑娘回来啦?”
帘子一掀,果然是秦露带着人走进来了。
秦张氏大喜,忙站起来拉着秦露的手道:“怎么这会子才回来?天都黑了。”
秦安之前传信让秦露回家中一趟,秦露知道自家哥哥干的是什么活儿,既然秦安急着要找她,那肯定不一般。
前天就传信说今儿能回家,这边才安排了驴车去接人。只是秦张氏没想到秦露回来的那么晚!
“这不是夏收么。今天刚报上了岛上的收成,我爹拿着报表上报公主,也是才刚结束。”秦露说道这里,把眼一扫,秦张氏这里哪有她爹的影子啊。
“我爹没回来啊?”
“这几天你爹的影子我都没见到,肯定又是睡办公室了。”
秦露想了想,现在正是农忙时候,就她爹那事无巨细的性格,保不准天天泡在办公室里时间也早就不够用,那里还会回家?
“天底下再没粮食更大的事儿了,今天公主都坐了小两个时辰呢。”长平多么的有分寸,秦露是再清楚不过了,可是粮食上的事儿半点马虎不得,秦德手下要回报的可不止单单一个郁洲山岛,还有海州,以及齐鲁一些地方送来的消息。
那些早前正常时节里耕种的麦田,现在也都一样要收割了。
长平这样的人都不厌其烦的坐了那么长时间,秦露他爹当然就更忙碌了。
“我哥呢?”是秦安叫她回家的,怎么现在还不见人影?
“你哥我也三天没见他人了。”
秦张氏说起自家的这爷俩就唉声叹气,明明人都在,可偌大一院子里愣是见不到男主人的影。
很快秦露的嫂子就到了,是一个相貌挺出众的女子,姓李,济南人。
从济南逃到郁洲山岛时就只剩下了母女二人,李氏身子太亏,嫁了闺女后没了心气儿,人没坚持几天就没了。
不过这样一来也好了,秦安那行当,秦安秦德父子那权柄,没有了外头七七八八的牵连,真挺好的。
就跟秦露的夫家一样,就一大夫,七八不靠,啥也不牵连。
秦露跟嫂子的关系挺好的,也是,只要是脑子正常的嫂子,就不会讨厌有秦露这般的小姑子。
姑嫂俩亲密的说了会儿话,秦露就又问起了秦安。
“正收拾东西呢,马上就来。”秦李氏其他的话在不多说。
就她小姑子的身份,再加上她男人的身份,那一旦出事了,可真就天翻地覆了。而且很显然这次的事儿,秦安把自己的老子绕过去了。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