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天下大势之转折点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汉风雄烈字数:4380更新时间:24/10/15 07:18:21
    郁洲山岛。

    秦朗已经返回了这里,胶东的事情已经结束了么。

    清军已无力再攻胶东,而胶东的明军显然也无法反扑益都,他在胶东处理外与衡王府的合作之后就乘船返回郁洲山岛了。

    没必要继续带下去的。

    对于胶东多个州县的清丈田亩,士绅地主们再反对又如何?握着刀把子的是秦朗!

    他的意志可不是士绅地主们叫唤几声就能改变的。

    原时空里的雍老四不就是强硬的把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推行下去了吗?即便雍老四自己落得浑身骂名,但他想做的不也是做成了吗?

    秦朗现在与胶东诸州县的掌控力, 比雍老四于我鞑清的掌控力尤要强大,所以就没他想做而做不成的事儿。

    那些个士绅地主们连手下的佃户都很多变成了流民难民,为秦朗所救助,对比听他们的话,实则更听秦朗的话。

    这种情况下,士绅地主就已经是没牙的老虎, 真的是半点牙都不敢向秦朗军露, 哪怕一个个心中再是愤怒, 却半点阻止不了秦朗军的动作。

    秦朗也一点也不把这些人放在眼中。

    他随后更多在联系逃到了青州南端,也就是占据诸城的衡王朱由棷,钱粮兵甲支援了一大批,帮助风雨飘摇中的衡王府在诸城站稳了脚跟后,二者间轻松达成了战略协议。

    之后秦朗就返回郁洲山岛了。

    对他来说,今年胶东的战局就已经结束了。

    郁洲山岛的兵马是还有很多,但他们更多要防备着接下来的湖广剧变,可不会再轻易的投到胶东战场。

    这老李在关中已经待不下去了。

    秦朗登船返回郁洲山岛的时候,多铎已经引着两三万清军精锐,急袭河洛了。

    秦朗怎么看都不认为李自成还能继续在关中坚挺。

    他倒是在延州顶住了阿济格军主力的攻势,然而多铎的这一刀呢?

    一旦潼关失守,长安门户大开,老家不稳的李闯军主力还能保持军心镇定吗?

    老李保不准会比历史上的自己更加狼狈的逃出关中呢。

    那他会不会依旧在荆北一败涂地,狼狈的逃入大江之南后,继而在九宫山被地方武装打死呢?这可谁也说不准。

    虽然秦朗的插手似乎没有改变李自成集团的命运,老李在撤出京城后依旧是砍杀了李岩兄弟,依旧丢了河东以及中原东北部, 被直接赶回了老家。

    但这大势似乎没变, 但一些个小细节却是有很多变化的。

    比如那场河东之战, 清军赢的远不如历史上轻松惬意,大同和太原两场硬仗之后,清军的西路军主力可不就直接趴窝了?

    休整了整整一个冬天,这方才重新与李自成军开打。

    叫后者也有了充足的时间休整和做好心理调节。

    而看此前的陕北之战,阿济格军虽然有火炮上的优势,但战斗显然并不顺利,只看陕北战场,谁胜谁负最终还难以预料呢。

    一直在多铎突然领兵二度南下之前,秦朗判断李自成最终丢失关中的主要依仗还是一个钱粮,关中经济物产疲惫,根本支撑不住李自成的几十万人马。

    并不认为李自成一定要在战场上被打的大败而输。

    可多铎的突然斜插一刀,叫秦朗看到了历史仿佛在重演。

    而且老李若是真的败了,他也一定会比原时空落得更惨。可是李自成就是再凄惨,如不是疏忽大意,他也不会被九宫山的地主武装给打死。这人的死,简直就像是老天爷在帮鞑子一样。

    这任何一个微乎其微的小变故都能改变李自成的命运,秦朗可不敢肯定老李还会死在九宫山。

    但是清军在年中时候很可能饮马长江却是事实。

    一旦如此,湖广大地怕不立马就要乱成一锅粥。

    江北的清军,江南的李自成和左良玉,哦,对了,左良玉现在可还活的好好的,虽然染了病,但怎么看也没要嗝屁的样子。

    湖广三十六营有没有左良玉,那可是完全两个模样。

    这种情况下,将来湖广的变局究竟会发展到怎样一个情形,那可就早就超脱了秦朗的先知。

    甚至从那时候开始,这天下局势的变化,就已经会完全脱离了原时空的轨道了。

    秦朗现在必须要手中留着一支人马,时刻关注着南方的局势。

    万一老天爷再要帮鞑子一手,等清兵饮马长江的时候,左良玉病死了,李自成被杀了,那他可就要杨帆长江,为他老丈人稳住江南这一亩三分地。

    这种情况下,胶东的战局,根本就无足轻重么。

    只要能保证登莱水城的绝对安全,让水师部队可以继续纵横渤海辽海,能保证胶东州县的相对安稳,叫百姓们喘口气,那就可以了。

    “白太海死了?”

    秦朗都没拆开手中的急报,对着眼前的秦安问道。

    “公子爷明见,白太海在营垒里埋了药粉桶,最后时候引爆药粉桶而亡。”

    秦安心底里已经对白太海竖起了不止一次大拇指,真是条汉子,但这个时候他还是经不住又赞叹了白太海一声。

    区区两千人马力阻多铎九日有余,期间大小数十战,毙伤清军不下五千人,纵然里头的满汉蒙八旗只是很少一部分,但如此战绩也足够白太海自豪了。

    “是条汉子。”

    秦朗拆开的信报,那边传来的消息没什么紧要的,除了汇报了白太海殉死的消息后,就是报说与其弟白太河接上头了。

    “白太河在李顺的前程不会有差。”

    这次可多亏了白太海,硬生生的阻挡了清军的火炮辎重九天有余,要不然多铎怕早就杀到长安城下了。

    李自成仓皇而退的必然比现在要慌乱紧张上数倍。

    说起来也真可笑,一个前明降将,还是他秦朗亲手发展的细作,却为老李拼尽了最后一滴血,生生的帮李自成迈过了一道生死门槛,这真是叫人怎么想都觉得‘怪’!

    “让新闻报别在跟那些个大头巾们吵了,任他们说去吧,把舆论转向关中之变,转向湖广。”

    秦安退下去后,秦朗招来身边的秘书吩咐着。

    这不是他想用一个热点消息去覆盖另外一个热点消息,因为这效果不大。

    因为他相信,关中的变局纵然会极大的震动着江南,乃至等到李自成败退荆北,再接着逃奔长江之南后,那些个读书人还会更加的慌张,可他们慌张归慌张,痛骂秦朗却还依旧会痛骂!

    这就是文人的尿性!

    但是《新闻报》与之争吵了那么久,吵得《新闻报》从此前发行渠道覆盖整个淮扬地区,甚至都已经在江南建立了几个桥头堡了,到现在只能曲缩在淮扬北部几地,连淮河都要过不去了,那实在是战果辉煌的很呐。

    没办法。

    得罪了全天下的士绅地主集团,在江南淮扬政治秩序还没有被打乱的情况下,那些个士绅地主们实在有太多的手段来对付《新闻报》了。

    不看最近时候,连抚宁侯朱国弼都跟秦朗生疏了么。

    秦朗知道这就是一场吵不赢的架,而且吵到现在,说真的,引发的争议已经足够大了。

    《新闻报》在秦朗的指导下,主抓‘忠君报国’这四个字。

    ——现在大明缺钱缺银子啊,可大明的官儿和士子们却始终一分钱一粒儿粮食都不交,大明养士二百余年,就养出了这么一群只顾自家小利而枉负国恩的忘恩鲜廉寡耻之徒吗?

    把清丈田亩和官员不纳税以及投寄等通通联系起来,就是紧紧扣住钱粮二字。

    这是因为秦朗有自知之明。知道在引经论点上头绝对不是那些个大头巾们的对手,所以咱就不去引经论点。

    而且千万别小觑了占领道德制高点的作用,在封建时代,‘忠君报国’这四个字那是有着叫无数人闭嘴的威力的。即便他们心底里破口大骂,可这明面上,谁也不敢对这四个字说个不字!

    秦朗照样被骂的狗血喷头,但哪又怎么样?他被骂的再狠也始终不会歪倒,这就够啦。

    胶东战场上抓的俘虏也都被送去了日照。

    不好留在当地,群众基础太差了。

    还是打包送去日照的好。

    那地方本是青州的地盘,可惜衡王一战败北,现在只能缩在诸城苟延残喘。就把日照和安东卫两地都交给秦朗了。

    二者是战略合作伙伴么。

    秦朗都无偿的给衡王府那么多钱粮兵甲了,衡王府当然也要有所表示表示了。

    日照这地方有煤有铁,还临近海边,哪怕都只是小矿场,这对郁洲山岛也是一极大的补充。

    一千多号俘虏通通被送去矿场。

    因为这些人几乎都是青壮,而且不少人还是出自同一支军队,所以劳改大队的人就把他们完全分散打散了处理。以防他们抱团闹事!

    负责日照事物的张凌,将这些人按照工作内容不同分成了好几部分,即伐木队、采石队、挖煤队、洗煤队、建筑队、运输队等等。然后特意从俘虏中提拔了一些之前地位底下的小兵,还有一些轻度残疾的战俘做为工头,通过地位和待遇上的最直接区别,轻轻松松的就挑起他们彼此之间的矛盾与仇恨,以达到分化管理的目的。

    这是最简单也是最实用的手段。

    张凌好不容易抓住了这个机会,他会发挥百分之百、百分之二百的精力去料理手下的一切。

    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这些人将在这里一直进行“劳动改造”。至少在五年之内不会被刑满释放,除非表现足够出色,才有极小的机会被赦免,成为本地的自由民。然后往往会被吸纳入劳改队或是本地‘军管会’工作。

    毕竟,如果不给这些人一点奔头的话,难保他们干活的时候不会消极怠工或者逃跑。绝望的人总是很难管理的。

    同时为了镇压日照和看管这些俘虏,秦朗还在日照设立了一个守备营。

    守备营有五六百人马,配合着劳改大队的治安队,轻轻松松就能把整个日照县和劳改大队给镇平了。

    郁洲山岛上也挪出去大批的人口,他们都被送去了胶东。

    历经战火焚烧后的胶东大地,人口锐减了很多,不管是清军的杀戮,还是逃亡途中的折损,登莱之地反正出现了不小的空白。

    郁洲山岛上现在人口太多太多了,正好挪出去一部分。

    而且还能利用这一部分人积极的带动‘后进’。

    人是群居动物么,只要有一个良好的秩序,那就能带动着人去主动的融入其中。

    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这个‘秩序’所代表的力量必须全方位的碾压后者。

    就如上辈子改开后,有那么多的人渴望出国一样。

    这不就是因为外国的条件在当时完全碾压中国吗?

    秦朗现在所代表的形象就是如此,从吃喝穿戴上完全碾压胶东百姓,甚至在战斗力上也能完全的碾压大明朝。

    如此情况下,秦朗军所代表的‘先进文明’自然就一百个吸引胶东百姓了。

    叫后者先天上就自觉低矮了一头。

    这种情况下可不就容易领导多了?

    再加上粮食物资等实打实的好处,秦朗并不认为胶东局面有什么颠覆的。

    所以他静心的在郁洲山岛上等候了起来。

    除了不断的从江南购入粮食布匹等物资,再没有向南面多看去一眼,连刘昀那伙儿明面上的人都被他撤了回来。

    现在这个时候他没必要去挑动金陵的敏感神经,一切只需要看李自成和我鞑清的表演即可。

    五月里老李从关陕之地退入南阳,清军一边大肆招抚老李南撤时候留下的二三线兵马,另一边就对着李自成的屁股紧追不舍。

    李自成当然会有反击,双方互有胜败。他手中的实力还是很丰厚的。

    在陈州和邓州,李自成军两次击败清军,但在地方,胜利者可就都是清军了。

    总的态势上头,胜多败少的清军还是优势极大的。

    不过老李都已经是这个份上了,还能两次击败清军的追兵,可见其实力依旧不俗,那已然是满清最大的敌人。

    这消息传到郁洲山岛,秦朗知道,天下大势的又一个转折点要来到了。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