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南郊一夜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江城太守字数:3293更新时间:24/10/14 08:04:18
    陈济生说道,“只是看夫人的脉象,似是有严重的宫寒……”

    “宫寒?”司马煦年大为惊讶。

    沈霁月闻言,心中一沉。

    “一般女子皆有宫寒之症,无甚大碍,只是年老体衰之后会略有不适。只是夫人的宫寒之症,似是略为严重。上次为夫人诊脉时,夫人正怀着身孕,脉象有力而回旋,掩过了宫寒的沉、细、弱,所以未能诊视出来。”

    司马煦年虽对医理不太了解,但陈大夫描述得如此详细,他也明白了七八分,“莫非上次流产,就是宫寒所致?”

    “八九不离十。”陈济生转向沈霁月问到,“夫人,不知你感觉身体如何?月事可还正常?”

    沈霁月也很是疑惑,“似是无甚不妥,正常。”

    “这就是了,看夫人脉象和体格,不像是有不足之症,因此宫寒毛病,不像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

    司马煦年忙道,“那此症对霁月可有甚影响?”

    “影响不大,日后细加调理,应该无碍。”

    听完此话,沈霁月的才稍稍放心。

    司马煦年与陈济生相交已久,他哪句话真哪句话假,一看神色、一听语气便知。陈济生此时,怕是在安慰沈霁月居多,便吩咐道,“明心,你好好照顾夫人,我亲自送陈大夫。陈大夫,这边请——”

    两人走出房间,陈济生才细细道来,“女子重度宫寒,不利于受孕,即使侥幸受孕,也容易小产。”

    司马煦年听完微微拧眉,“那……可有根治之法?”

    “大人,老夫对妇科之症,研究不深,因此尚未想到根治之法,而且,目前夫人宫寒的由来,也并不清楚,无法从源头破解……不过我会开出方子,给夫人慢慢调理,定时诊脉,调整用药,直至找到根治之法。”言毕,他略略停住,继续说道,“大人,在军营之时,老夫便说过,天地万物,相生相克,无论何症,总有其根治的方法。而且您也随老夫试验过很多药方,应该深知百病均有解决之道,勿要过多担心。”说完,便拱手告退,往书房开方子去了。

    司马煦年拿了方子,送陈济生离开,便回到床边,坐在床沿,牵起沈霁月的手,贴在自己脸上,软语安慰,“月儿,没事的,你别担心。”

    “可是……陈大夫说话似留有余地,我怕不妥……”说完,她就红了眼眶。

    司马煦年见状,心中一揪,甚是心疼,连忙俯身亲吻她的额头,再直起身子,抚上她的脸颊,轻轻拭去她眼角抑制不住流出来的泪水,柔声说道,“月儿,我们如果能有孩子,那固然好,但如果没有,也没什么,我们两人能平平安安相守此生,于我足矣。”

    沈霁月听他这么一说,眼泪更是抑制不住,奔涌而出,低声抽泣起来。

    司马煦年顿时手足无措,连忙俯下身抱住她,细细地吻去她的眼泪。

    入夜,明心伺候沈霁月喝了药,便扶她歇下,司马煦年怕她睡不安稳,一整晚都把她抱在怀里,不时摸摸她的额头,担心她受寒发热,整整一宿未睡踏实。

    司马煦年正忙着家里的事,不料过了两天,宫里忽然发了一道圣旨,说秦贵妃要率在京从三品以上诰命夫人到长安南郊的皇家寺院护国寺吃斋礼佛,为国祈福,还要在护国寺住一晚。司马煦年受命为护卫军总领,兵部侍郎孟义为副领,全程保卫贵妃及诸位诰命夫人的安全。

    孟义是司马煦年在兵部时提拔起来的兵部侍郎,曾与他征战西北。司马煦年调离兵部后,孟义便以侍郎身份主持部务,两人私交甚笃。

    圣旨一下,百官愕然。为国祈福是大成惯例,但一般在冬至之后、元日之前进行,现在暮春,距离上次祈福不过三月左右,怎又搞一次劳民伤财的祈福?而且,祈福活动一般由帝后带领,如全部为女眷,也是由皇后带领,在这次怎的由秦贵妃带领?

    疑惑归疑惑,毕竟圣旨已下,命令自然是要执行的。沈霁月落水染了风寒,现在还卧病在床,司马煦年便为她告了假。秦贵妃倒是体恤,很快就批示准假,但司马煦年必须坚守岗位,全程保护。

    次日,长安城中各府诰命便纷纷坐车乘轿,一早按品列队在长安中轴线朱雀大街两侧,等候秦贵妃的仪仗、轿辇,贵妃的轿辇经过后,逐一紧跟其后,汇入队伍中,并有专门的内侍臣逐一记录所汇入之人,何官何名,在贵妃后第几个,等等。

    司马煦年作为总护卫,骑着马率领护卫军走在最前,孟义殿后。在整条队伍的两侧,排了两排士兵,内侧每五步驻守一步兵,外侧每十步驻守一骑兵,浩浩荡荡,往护国寺行进。队伍之长,司马煦年的先头部队到了护国寺,还有车马才刚出长安南城门。

    护国寺一早就做了戒备,除了方丈、各堂各院首座及固定的诵经弟子外,其他人一律不得进入内围。方丈领秦贵妃及各诰命礼佛完毕,便引众人到禅房休息,以待次日一早的祈福诵经大会。

    夜幕降临,司马煦年逐渐警觉起来,领兵在护国寺四周巡视,孟义则驻守寺内,确保一只飞鸟都进不去寺中。

    夜已深沉,司马煦年还在严阵以待,忽然一内侍臣来到他帐内,驻守的士兵连忙将巡防的司马煦年叫了回来。

    司马煦年还以为秦贵妃有不适,匆匆赶了回来,问是何事。

    内侍臣传贵妃懿旨,声称疑是寺内布防有缺陷,请他入内查看。司马煦年不敢有误,跟着内侍臣进入寺中禅房。内侍臣请他就座后,便告辞而去,不多时就有小沙弥奉上茶水,司马煦年例行礼仪,抿了一口。

    略等了一段时间,禅房外传来一阵环佩之声,司马煦年以为是贵妃驾到,连忙起身垂首站于一侧,来人一进门,他就想下跪行礼,不想来人却扶住了他,抬头看时,却见是秦书映!

    司马煦年正疑惑,却见她忽然转身,关上禅房门,然后一把扑进他怀里!

    司马煦年大为震惊,反应过来后马上就想把她推开,但是秦书映抱得紧,他又怕伤着她不敢太用力,两人就这样牵扯纠缠了起来。

    不久,司马煦年便觉得体内涌上一股热流,胸中燃起一团烈火。秦书映身上的幽香,阵阵撺进他鼻腔,似是上头一般,使他的脑袋越来越胀,渐渐失去了清明。

    眼前之景,越来越迷离,这时,抱着他的人却微微离开他寸余,司马煦年看时,那人似乎变换了张面孔,似是他刚还在深切思念的沈霁月……为了把那人看清,他紧紧握住那人的双臂,睁眼努力去辨认,可越看越像是沈霁月。

    此时,他胸中的烈火,已烧得让他难以忍耐,遂一把抱住眼前之人,随即埋头在她颈窝之间,汲取她的芳香。此时的司马煦年,已经完全失去了理智,他的脑中只有一个想法,就是他要释放!这一想法驱使他的双手胡乱地撕扯起她的衣带,拉开了她的衣襟……

    正待宽衣,门外忽然响起一把洪亮的声音,“司马大人,护国寺百步之外有异,请您速往查看!”

    司马煦年顿时一惊,多年的行军生涯培养了他对军事情报高度的应激性,如条件反射般深深刻在他脑中,即使身负重伤,但只要还残存一丝的意识,他都会即刻做出反应。

    门外的奏报,使他脑袋登时清明起来,用力推开怀里的人,再认真细看,明明是秦书映!

    眼前人让他吓了一大跳,一跃便跳开了几步远,随后连忙道歉,然后打开房门,大步跨了出去,见门外站立的是孟义,忙道,“出发,勘查!”下一刻便与孟义快步离去。

    秦书映微怔,待他离开时才反应过来,连忙整理好着装,走前两步,扶住门框,满眶的眼泪慢慢滴落了下来……

    出到寺外,司马煦年一跃跳下了放生池,全身沉到水中,好一会都无甚动静,孟义担心他的安危,轻唤了他数声。

    过了好一会,他才浮出水面,深吸一口气,顿时觉得浑身酸软,毫无力气。孟义见状,伸手下去,把他拉了起来。

    孟义坐在池边,司马煦年躺在地上,大口喘气,半晌说道,“孟义,感激不尽!”

    “大人言重了,护国寺百步之外确实有异,将士来报,有逃荒的流民来惊扰。”

    “呵……流民……如果流民也需要我出动,当年你我怕是都死在边关战场了。”

    闻言,孟义也想起了边关岁月,躺了下来,看着夜空,两人会心一笑。

    次日一早,秦贵妃便领着诸诰命夫人在大殿之上礼佛参拜,跪听诵经。司马煦年立于殿外,眼中恢复了往日的凛冽和冷峻。

    不多时,秦书映走了过来,幽幽地看了司马煦年一眼,司马煦年会意,给孟义使了个眼色,便随她走开,孟义便站到司马煦年的位置,继续警觉地监视四周。

    两人走到屋后僻静处,秦书映站立在前,背对着司马煦年默不作声。

    沉默了一会,司马煦年先开了口,“秦小姐,昨晚我失了心神,冒犯了你,真是罪该万死。”

    “司马大人,我对你的心意,你该清楚。”

    司马煦年沉默了一会,回道,“对不起,我已有妻室。”

    秦书映倏然转身,“如果我不介意做侧室呢?”

    司马煦年略感意外,但很快便坚定地说道,“我非她不可。”

    秦书映闭起双眼,一会说道,“你该知道,我兄长就快回来了。”

    “我知道。”

    “那你也该知道,朝堂不会永远向你和瑞郡王倾斜。”

    “我知道。”

    “那你为何敢对我不管不顾?!”

    “非也,如为其他,煦年一定尽力照办,但此事,我无法违逆自己的内心。”

    秦书映怔了一会,唯有转身离开,与司马煦年擦身而过时,她轻声说道,“我兄长,会进中书省。”说完,便跑着离开此地。

    司马煦年闻言,微微蹙眉,回了一句,“多谢……”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