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拆分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周府字数:2554更新时间:24/10/13 15:28:56
“吴人求援?”
露台上,正与董允对弈的刘禅,略有惊讶地问道。
“正是!”廖立将孙权的书信递了上去,笑道:“陛下,据孙权所说,逆魏曹爽、夏侯玄二人纠集中原兵马,欲南下攻吴。孙权忧虑吴国兵力不足,难以抵御曹爽所攻,特向我大汉求援,望我大汉能在其危难之时,出兵援之。”
刘禅将手中的棋子放到棋盘边缘,摊开孙权的书信。只见其上孙权自称为臣,称刘禅为君,态度诚恳。至于内容也是谦卑不已,看得刘禅颇有些不习惯。
刘禅将书信也交给董允,笑道:“孙权此僚,全然不复往昔之气势,真有勾践之奇,能屈能伸倒是不凡。”
刘禅的言语间虽是夸奖之词,但语气间充满了讥讽之意。
董允接过书信,脸色微正,劝谏说道:“陛下莫忘登基之时,如何悦吴以求兴汉否?孙权乃为吴国君主,其愿为本国折辱颜面,陛下岂能轻之,方需重视孙权,且侍汉吴臣亦是不少,如此之为非明主之所为也。”
闻言,刘禅不由愣住了。自他降服孙权后,颇是骄傲,言语间常将吴国不在心上,有意无意地折辱吴王孙权。
上有所好,下有所效,刘禅对孙权都不尊重了,大汉诸卿对吴国也是不屑,因战败投靠大汉的吴臣殃及池鱼,也常被汉臣刁难。如廖立刁难殷礼便是如此,幸亏关兴路见不平,常帮助殷礼,这次督造宫城也带上了殷礼。
说着,董允还瞪了眼廖立,弹劾说道:“陛下,廖立贵为侍中,贵为秘书长,不能匡正陛下之失,当以苛责,或可将其责贬。”
廖立:t_t?
《世说新语》:御史大夫董允奉命督尚书台考课,尚书令马良考侍中廖立为中上,允曰:“立内无匡正陛下之过,岂能为中上,当为中下。”良从其意,终允之世,立之考课不过中下。
廖立也是和董允对视了下,也是不满董允的指责,准备出言驳斥。
然而沉默许久的刘禅阻止了廖立准备驳斥的话语,感慨说道:“自休昭离朕远后,朕少听如此中正之语,此乃朕之过也。传令下去,今后若有文武因吴人之故怠慢降臣,则可罚之,记过一次。”
“诺!”
董允微微拱手,谦卑说道:“不敢,陛下乃命世之英,臣不过规劝一二。”
刘禅见董允放下身段,笑着问道:“朕乃命世之英,你亦乃命世之臣。卿于大汉有功,朕封卿为亭侯,不知卿为何不领此命?”
董允摇了摇头,认真说道:“大汉一州之民尚不复两汉兴盛之时一郡之众,既要养兵,亦要养吏,百姓疾苦,国事艰难。臣不过一卑微之士,不敢窃领一亭食邑,臣名下田亩足能使臣家长子弟足食,此食邑当为大汉养兵马之费。”
当初封赏文武,刘禅册封董允册封其为亭侯。然而董允听闻后,一面上书给刘禅,表示坚决不受;一面赶往封地,责令当地官吏正常收取赋税。
董允此举与诸葛亮的行为一样,也是不接受食邑。不过其中也有差别,诸葛亮会受领食邑,只不过每年领完食邑都会把钱财捐到国库里面。在诸葛亮去世后,其高达万户的食邑,也不愿让子弟受领,直接上缴到大汉的国库。对此刘禅既然感动又惋惜息,常感大汉对不起他们。
“卿既不领爵,当可领职也。”叹息一声,刘禅说道:“即日起,朕封卿为辅国将军,以匡社稷。”
董允看着诚恳纳谏的刘禅,心间一股暖流流过,其出席跪地沉声说道:“臣领命,当不负陛下厚待之情。”
辅国将军这一将军号,对于大汉而言,与兴汉、军师、安汉等将军并列。而董允以文臣领将军名,与当初诸葛亮署左将军府事,兼领军师将军,皆有异曲同工之处。
“日后朕若有过,还需休昭上谏,以正朕之言行。”刘禅扶起董允说道。
“诺!”
廖立趁着董允回座之际,将话题重新拉回吴国求援上,说道:“孙权求援,不知陛下之意是?”
刘禅沉吟少许,说道:“命邓芝率湘州士卒万人屯驻江夏,江淮若有生变,率军东进牵制逆魏士卒。”
对于孙权担心的鸠占鹊巢之举,刘禅还真没想过。目前大汉主要的注意力放在下个月迁都长安上,军事方面只要不出大的问题即可。
灭吴国太过麻烦,其内部的士族盘根错节,互相联姻,各有部曲。以刘禅的性格,若灭了吴国基本会向这些士族下手,因此没有几年的时间,根本不可能消化完江东。毕竟刘禅还准备逼迫那些东吴士人核籍、度田,这可是大动作,说不准还会激起民变,可非轻易之举,还需一统天下后行事。
顿了顿,刘禅吩咐道:“公渊,你且前往尚书台询问蒋卿、马卿二人,看还有何迁都之事未决,还需尽快处理,届时按时出发。”
“诺!”廖立应道。
迁都事务过于琐碎,光路上消耗的粮草、用水便够他们头疼的了,且不说还有道路的选择,以及大量的妇孺一同迁移。毕竟刘禅可是有下令,尽量减免人员因奔波而死伤,他们可不敢不尽心。
除了这些还有陪都事务的处理,刘禅改命向宠为成都留守,委任傅肜接替向宠担任中领军。同时在政务上,留下杨仪担任尚书仆射,处理陪都事务。
他们这些人的留下,不代表他们将离开中枢,而是为了接下来拆分大益州的计划而做准备。毕竟一下子将益州拆分得稀碎,涉及到的人员任命,以及权责疆域划分都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需要成都方面处理。
待廖立走后,刘禅问董允,说道:“休昭,今若迁都长安,益州过大,朕欲将其拆分,以巴、蜀二地划分为二州。再观南中如何,将南中单设一州。不知卿以为如何?可行否?”
董允捋着胡须,说道:“启禀陛下,益州疆域广阔,有二十郡上下,我大汉若迁都长安,益州过大,于朝廷不利,将其拆分并非不可,然如何拆分还需深议。”
沉吟少许,刘禅说道:“朕以为可按山形地势划分,将汉中与巴地合为一州,命为梁州,治所巴郡江州(今重庆);蜀中合为一地,仍命益州,以广汉郡雒县(广汉市)为治所,将陪都蜀郡直属中枢管辖。”
刘禅准备将汉中划分给梁州,不给益州,失去江州险要以及汉中门户的益州,无险可守,便于大汉迁都长安后,仍可以对他实行有效的控制。
治所方面,两汉时期益州的治所一直是广汉郡的雒县。只不过在刘焉时期,因天火烧城,刘焉所制造的君王车驾以及房屋皆被烧毁,刘焉遂将治所迁往成都。
至于梁州方面,虽拥有汉中、巴东险要,但由于版图狭长,且地势多为山丘,亦难以形成割据势力。把汉中划分给梁州,不过是因巴地郡县不如益州多,单独设州的话太过狭小,把汉中给梁州也有平衡各州经济发展的意思。
可以这么说,刘禅之前把荆州拆分成湘、荆二州,便是根据山形地势划分,湘州西面门户被巴东郡所有,可以防御北面的南郡江陵也被划入荆州当中,湘州如同益州一样,无险可守。
听着刘禅的计划,沉思后的董允拱手说道:“陛下划分之策甚是可行,不知两州刺史,或是三州刺史,欲命谁担任?”
“朕亦为此而忧,不知卿可有适合人选推荐?”刘禅问道。
董允沉吟半响,说道:“启禀陛下,臣亦一时难决,可待迁都之后,臣再推之?”
“可也!”刘禅说道:“不急,朕亦好生思量一二。”
“诺!”
(明天三更,二章正文,一章番外,不知大家想看什么番外?)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