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李治远不如那厮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吃不起肉肉字数:2947更新时间:24/10/11 16:30:56
次日上午。
李世民坐在桌案边,平淡的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
他最小的嫡子、晋王李治恭恭敬敬地跪坐在他面前,陪着的还有嫡女、晋阳公主李明达。
这对兄妹常住立政殿,打小关系就好。
“有件国事,吾想与你们商量商量。”李世民道。
李治顿时诚惶诚恐:
“儿臣只有一些愚见而已,君父若能参考便是儿臣的大幸。”
经受大儒的教育,儿子在面上还是做到位的。
李世民的手指弹着桌面:
“吾想广开官学,提升民间的教养。
“对确难办学的偏远地区,也想以赠书的形式,向当地百姓传播圣人的教诲。你们觉得如何呀?”
“好呀好呀!这样穷人的孩子也有机会读书做官啦!”李明达叽叽喳喳地说。
李治则沉稳许多,先一顿首,道:
“父皇仁德,可以比肩汉文帝,是天下百姓的幸运啊。”
汉文帝是封建帝王的样板,也是李世民的偶像。
然而李世民并没有多高兴,手指也不弹桌面了,等着李治说出那个“但”。
“但是这办法耗资无数,恐怕收效却甚微。”李治果然是欲抑先扬的套路:
“山野之民资质低劣,朝廷就算耐心从头教化,也难有什么进展。
“而且他们半吊子的知识学得多了,难免心中浮躁,不安分种田生产。
“孔子曾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就是此意。”
李世民又问:“百姓不识字,那谁来参加科举呢?”
“自然是士族大家。”李治侃侃而谈:
“他们的学问传承自春秋秦汉,有德、不贪,可以为官。
“既然有现成的官吏人选,陛下又何必劳民伤财,从头培养呢?”
李明达撅起小嘴巴:
“可这样对平民百姓来说,是不是太不公平了。”
李治无奈地对天真的妹妹笑笑:
“这就是治国。”
李世民不置可否。
这时宦官来报,长孙无忌求见。
“你们先回吧。”李世民召来大伴:
“让阿史那结社率送他们回去。”
趁着等保镖的短暂时间,李治随口一问:
“父皇,儿臣的老师许敬宗先生去那儿了?”
李世民也随口回答:
“去洪州了。”
“哦,因何罪被贬呢?”
“四年前在你母后的葬礼上发笑。”
“哦。”
李治不吱声了。
这种比先迈左脚更扯淡的贬谪理由,他可不敢细究。
这时,一个不戴头盔、披肩散发的突厥将军上殿,不标准地拱了拱手:
“陛下。”
阿史那结社率,突厥降将,接任韦待价的右监门卫将军一职。
因为某位殿下的缘故,他抓小孩儿的能力突飞猛进。
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护送未成年皇子的专职保镖。
“把晋王和晋阳公主送回立政殿。”李世民吩咐。
“是!”
两个孩子乖巧地跟在高大粗犷的突厥汉子身后,在门口遇到了候着的长孙无忌,恭恭敬敬地行礼:
“舅舅。”
“好外甥。”
长孙无忌疼爱地拍拍他俩的脑袋,抱着一摞文章上殿。
“陛下。”
李世民向他微微颔首:
“什么事?”
“陛下,臣有一要事上奏。”
长孙无忌恭敬地说:
“群臣进谏,陛下在高昌国故土设立西州欠考虑。
“请求陛下收回成命,改设西昌州。”
啧……李世民咂了咂嘴。
群臣不但在是否攻打高昌、如何处置高昌功臣的事情上,与他作对。
连如何处置高昌,都要斗一斗法了吗?
西州与西昌州,一字之差,谬之千里。
西州是州县制,代表唐王朝将高昌故土直接纳入中央管辖,制度与中原无异。
而西昌州是羁縻州。
唐朝只是名义属国,唐皇帝只是共主,实际上仍由当地土人自主治理。
不消说,这又是士族和国家利益不一致而导致的对抗——
李世民要求中央直管西州,以保护丝绸之路畅通,并防御在西北方虎视眈眈的西突厥。
但士族不这么认为。
他们觉得直接管理西域不合算,太费钱了。
其中隐藏的含义是:
这些中原的上流人家,不可能去兼并远在千里之外的土地。
既然不能为我所用,那么朝廷又何必浪费金钱和精力,千辛万苦地去治理?
至于商贸是否畅通。
那是商人的事情,与他们这些地主何干?
“朕……知道了。此事再议。”李世民闷声道。
看着长孙无忌怀里的一堆文章,他忍不住好奇地问:
“你抱着的这些是什么?群臣的血书?”
长孙无忌听出了妹夫的不悦,小心翼翼地说:
“呃……是那些孩子们写的检讨书。您昨天交代的,要亲自审阅。”
“哦,放那里吧。”李世民无精打采地指指桌子。
长孙无忌拱手,七上八下地退下了。
李世民郁闷地坐在龙榻上。
没想到,李孝恭的死会引发这一串连锁反应。
士族出身的文臣们,越来越明着和他唱反调了。
如果是为了国家大事直言进谏,还则罢了。
问题是,那些家伙未必立场端正。
奏折里或多或少都掺杂着家族私心。
不愧是传承千百年的大族,生存有道啊。
这股歪风是该刹刹。
可打断士族的骨头,连着皇权的筋。
该怎么精准地敲打他们呢……
“呼……”
李世民苦恼地叹气,觉得自己就像个和面师傅。
水不能多了,也不能少了。
而且,李治的表现也让他难以理智。
这屁股已经大半边坐到士族那一方了。
就这样子,以后还怎么当好晋王,拱卫他的太子哥哥?
着实让人失望透顶!
是被世家大儒教坏了啊!
李世民有点后悔。
李治的性格太乖宝宝了,老师说什么就信什么。
早知道有些士族会在皇族教育里塞私货,把皇族后代按照他们的意图引导。
在老师的选择上,就应该更谨慎才是!
与其学到错误的知识,还不如不学。
就像某个……不,某群整天不上课,天天泡在大街上的熊孩子那样……
想到这里,李世民的目光不由得望向了桌案。
孩子们的“检讨书”整齐地摞在一边。
字迹一点也不幼稚,反而相当老练,甚至还像草书大家那样连笔。
根本不像出自整天逃学的稚童之手。
毕竟是被某位殿下每天军训出来的。
每日一更,加上修改重写,文本量一点也不比基层文吏少。
李世民顿时来了兴趣,随意拿起第一份。
第一份就是李明殿下彻夜所写的大作。
作为这群熊孩子的带头人,理所当然地摆在第一个。
“那厮到底写了点什么呢,他会老老实实认错吗?
“大概不会。”
李世民的嘴边不由得浮现淡淡的笑容,翻开一看。
第一句话就震撼他五百年:
“陛下于贞观元年全面考察分封、州县的利弊时,曾作出重要指示:
“‘朕治理天下,百姓是根本,而不是劳役百姓以供养自己的亲族’。”(朕理天下,本为百姓,非欲劳百姓以养己之亲也)
这种不讲套路的文章体裁,还真是……
讨人喜欢啊。
人总是喜欢被拍马屁的。
像李明这样,记住领导在什么时候说过什么话,就是一种比较高级的马屁。
让领导觉得自己的决策受到了重视。
“这个讨厌鬼,在不讨厌的时候,还真是……不讨厌啊。”
李世民根本控制不住自己的表情,看着文章嘿嘿傻笑起来。
第一句话吸引了他的兴趣,文章就成功一半了。
李世民忍不住地往下看。
读着读着,他不由得坐直了身体,表情逐渐严肃,若有所思地抚摸起了两撇胡子。
这写的……
有点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