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8章 盐法运司之弊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猪儿梦虫字数:2180更新时间:24/10/11 02:43:51
    震撼!

    群臣惊惧!

    皇帝陛下直接废掉了所有盐政官员!

    甚至连六部百司中涉及盐政的官员他都不放过!

    不用想就知道,这批官员少说都多达数百人之巨!

    这简直就是永乐朝第一大案!

    因为食盐暴利,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所以太祖高皇帝当年在建立大明之前做吴王的时候,就于两淮设都转运盐使司,大明立国之后运司之制被迅速推广至两浙、长芦、山东、福建、河东六地,“都转运使掌鹾事,以听于户部”,其衙门内部层级分明。

    这都转运盐使司,设都转运使一人,从三品;同知一人,从四品;副使一人,从五品;判官无定员,从六品;其属经历司,经历一人,从七品;知事一人,从八品。

    运司衙门品秩较高、编制众多,是因为负责生产、囤积食盐的运司成为明廷榷盐获利体制的核心机构,盐利可是大明财政的支柱之一,而盐务又复杂异常,所以才会出现这种局面。

    各地的都转运盐使司衙门在品级上虽较三司稍低,但仍能与之分庭抗礼,形成了“四司”并立,各有专职的格局,运司的地位丝毫不在藩臬衙门之下。

    立国初期,这盐运司官员,那可是是人人渴望的实权之位。

    其一,国赋莫重于盐,朝廷极为重视运司官员的选任,“必择廉能练达”;其二,运司“去有司之纷扰”,盐务事权非常专一;其三,时人对运司官员仕途前景的估计也较为乐观。

    朝廷在选拔运司官员之时,唯视贤能廉洁与否,不甚重品秩资序,“考最”“循良”“廉介”几乎成为官员得以出任运使等职位的固定标准,大明初年的运司也是贤臣、循吏辈出,风气一片大好。

    然而好景不长,因为建文一朝对士绅缙绅的大肆纵容包庇,致使吏治腐化,这盐运司本身就是执掌盐政的实权机构,贪腐受贿的现象更是层出不穷,以致于到了永乐年间,这运司官员成了“众不欲为者”,没有人想去做这盐运司官员。

    夏原吉还记得,他曾与自己的好友蹇义议论过此事。

    蹇义认为,官员不愿意出任运司官员,其原因有二。

    其一,运司积弊多端,牵涉多方利益,“动则关格”。

    这也很好理解,一个清正廉明的干吏去了运司衙门,想要革除弊病肃清不正之风,可是问题在于整个盐运司上下全都是些贪官墨吏,他如此行事非但不能扭转局面,甚至极有可能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这句话可不是说说而已!

    盐政败坏,自然也就成了各方势力参与其中谋取私利的争斗场,就算真有什么清正廉洁之人去做这运司官员,他也不敢公事公办,沦为众矢之的。

    所以,这也就是说,去了盐运司,就肯定会与那些贪官污吏同流合污,不然将会寸步难行。

    其二,运司官员,特别是运使品秩虽高,但权力有限,纵有善政,亦难以升迁。

    这第二点则是明确指出,运司官员极难升迁。

    说得直白一点,大家都知道运司里面那些官员,都是清一色的贪官污吏,这运司也成了藏污纳垢之地,被视为“腥膻之薮”,文臣士大夫为保官声而避之唯恐不及。

    六大盐转运司都是隶属于中央户部,但由于山河悬远,户部对运司无法形成长效的监督,盐运司早就烂透了。

    但是,现在这个脓疮,直接被皇帝陛下给亲自挑破了。

    夏原吉深吸了一口气,强行让自己冷静了下来,随后沉声开口解释道:“陛下明鉴,建文一朝吏治渐趋昏暗,利薮所在的盐司变得“尤为污浊之甚”,运司之长多以墨败,“鹾之敛散纾急由其掌握,而商人奔走之故,不为所动者鲜矣”。”

    “大明士人有好名、重名的风气,甚至于求名邀誉,于是运司成为士人避之不及之地,出现了“自好者不乐居”的现象,甚至引嫌避谤,认为运司官职“易为污染”。”

    “所以,运司才会污浊不堪,加上考成畸重,运使等官内无权柄,外无官声,又有重责在肩,其职位自然会被多数士人所厌弃。”

    “然而,盐为利薮,不乏有汲汲于盐司官缺的贪墨之徒。”

    夏原吉先是解释了一下,盐运司为何会成为今天的样子,百官避之不及,唯恐卷入这藏污纳垢之地,最后他也留下了一句话,等同于是直接点明了,盐场灶户日子过得苦,就是这些“贪墨之徒”所为。

    他这番话,并不是在为盐政官员开脱,而是实事求是。

    贪官墨吏,的确存在。

    但从根源上面来说,还是因为朝廷制度的问题。

    所以仅仅只是靠着罢官杀人,那是没有用的。

    朝廷想要盐政健全,就必须对盐政进行改革,一如皇帝陛下现在做的这样,直接推行新盐法,不给士绅缙绅从中贪腐谋利的机会!

    朱棣点了点头,随后看向了左都御史周新。

    “周新,真要说起来,户部这边的职责反倒事小,你都察院的失责才是事大!”

    “朝廷为了保证盐税收入便设盐法道,令御史等官员监管盐务,运司衙门“奉巡盐御史或盐法道臣之政令”,这些盐道御史又是干什么吃的?”

    “怎么?一个个去了盐场之后,全都被银子堵住了嘴,开不了口说不了话了什么?”

    周新无话可说,直接跪地认罪。

    “陛下,臣有罪,请陛下责罚!”

    “责罚?爱卿有什么罪过?你们又有什么罪过?”

    皇帝陛下冷笑道:“你们都没有错,错的是朕这个大明皇帝!”

    “肃王不提及此事,朕也不会着手清查此事,大家全都相安无事地,继续勾结谋利对吧?”

    “朕这个皇帝,还有肃王李弘壁,确实是“罪大恶极”啊!”

    此话一出,满朝哗然,群臣全都齐刷刷地跪地请罪。

    他们现在是真的怕了,唯恐皇帝陛下直接血洗朝堂!

    “陛下慎言!”吏部尚书蹇义开口了,“运司一事,各部寺监都脱不了干系,我吏部负责天下官员诠选,同样有失察之罪!”

    “既然盐政败坏运司糜烂,那就彻底清查,以儆效尤!”

    蹇义这是代表吏部表态,支持新盐法,对运司一查到底。

    吏部表态,其余六部百司也纷纷跟上,自此新盐法正式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