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扩容还是转移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幻如空字数:2272更新时间:24/10/10 17:47:48
    莫寻仔细看起了图纸,他不仅熟悉周边的正规道路,还在极热天灾缓冲期和正式阶段都徒步在林中勘察过,对比了经历极寒、雪崩、融冰、山洪和山火等等肆虐之后的山石林木,他亲身摸出了一些适合布控的位置。

    这些地方往往是在坚固的山崖附近,原本覆盖其上的植物和泥土都脱落了,岩石却在极热之中坚持着原本的形状,经过隔热改装的设备就可以架设在这种位置。

    当然真正施工的时候,也还要莫寻带头。一般人没有那种敏捷的身手以及力量,要上工程设备也只有夜晚施工。

    而莫寻拿着那把【震荡粒子小刀】背着要安装的设备,基本上用不到其他机械辅助,就能徒手攀岩到指定位置,挖好了合适的孔洞,安放固定设备,再一跃而下,相当轻松快捷。而且他披着隔热披风,白天也能施工,连照明设备都省了。

    解决完避难所外围新增的布控问题,冯珂与齐河又提出了一个新的,能够在现有的防空洞里收容更多人口的方案。

    防空洞的大礼堂内部净高十二米,目前计划是置入更多预制房屋,高处的空间也要充分利用起来。还有双人宿舍,也可以稍微改进,变成四人间。因为增加人口带来的电力和给排水的负载问题,几位专业高材生也想到了相应的优化方案。

    随着众人讨论的深入,祁晴提出了一个问题:“鉴于极热之后会有其他灾难,我们要不要将镇上更多的人转移到防空洞来呢?”

    冯珂说:“人多了管理起来肯定难度更大,避难所内也需要囤积更多物资才能供养更多的人。我们优化改良的方案再精巧,也只能让避难所容纳两万人,山下四个镇子还会剩下将近十万人,想将他们都转移上来不太好办。”

    祁晴却说:“后续天灾很可能会像极寒结束时那样,造成其他次生灾难。我说的转移,不是长久居住在避难所,应该是那种可以让十万人迅速转移紧急避险的方案。一旦山下遇到了险情,人们能快速到山上来是最重要的,如果只靠公路宽度有限,车辆运载的效率并不高。”

    众人的神情也都严肃起来,纷纷思考着还有没有其他对策,另外就算成功转移到山上,也并不是很安全的居所。

    祁晴又将后续海啸天灾可能引发盆地内涝,甚至被淹没的推测讲了出来。

    冯珂、齐河与凌雪松都是学建筑规划的,也在这里生活了几个月,明白山下很多地方的海拔都很低,他们这个区域就算周边没有海,但是周边的水也可能灌进来。

    他们这里只有十万人,咬咬牙都上山,依托避难所支撑十天半个月还是能行的,不过放眼整座省份,基本都是人口密集在盆地之内的区域,倘若大水漫灌又没有宣泄的出口,这样的灾难比海啸天灾本身更可怕。

    莫寻说:“其实设备设施的转移只要提前做就不难,问题在于如何说服那么多人离开甚至可能是放弃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

    凌雪松很快领悟了莫寻的意思,问道:“难道,要将盆地内八千多万人都迁徙到别出去么?去西部的高原?”

    祁晴也提出了质疑:“海啸过后,大概率可能是陨石,西部高原本身自然生态条件就不太好,经历完极热天灾后恐怕生机凋敝,在那里只能是大规模修筑地堡型避难所。那边还在地震断裂带上,后续的灾难中就包括了地震。”

    莫寻说:“我建议大家放开思想多提出几种方案,上面肯定也有专家在研究。我们哪怕只是细枝末节提了一点改良优化,也是对整体大方案的一种补充。我国不止是西边有高原,往东南也有高原与溶洞。往西北地势也较高,虽然以前干旱,可是经历了冰川融化后的地貌或许有改变。总之,我个人觉得剩下的这几个月更应该筹划的是人口大规模迁徙的事情。”

    祁晴问:“那我们避难所这边呢?还要吸收更多的普通人么?”

    莫寻思量片刻,回答道:“优化改建扩容肯定是必须的,至于将来,可能会增加驻防人员,或者与产业相关的技术人员留下。毕竟这里还有基地有生产线,仍需要一批人看着,不可能都放弃。”

    祁晴听到这里,思路也开阔起来。

    之前她光想着怎么能保住更多人命,单纯认为将人转移到山上安顿好了就行了,实际上放眼到整个省份面临的都是类似的问题,但别处就不一定有基地内的什么法宝保护了。所以估计上级最终会选择人口转移,用三个月时间确保低洼地区以及沿海地区的人口转移到更安全的地方,这才是大格局之下的重点。

    而他们这里的避难所,应该是相对特殊的一个小节点,大战略计划中的特殊一环。

    从那天会晤之后,大家都争分夺秒忙着各自擅长的领域。

    祁晴的重点变成了仔细描绘自己关于天灾梦境中见到的许多细节,而且有了现在更开阔的思路,她看到了事物之间的深层次联系,也终于理解了梦境中国家的战略应对。

    她依稀记得梦中S市经历极热天灾的时候,每次派发物资的箱子里都会有额外的一些宣传单,号召大家往西部内陆迁徙。

    可是她当时舍不得S市这种繁华大都市,以及这座价值千万的住房。

    极热天灾早期,她家小区整体开挖的地下室内存了不少水,这些水里虽然浸泡了奇奇怪怪的东西,不过烧开过滤后都是能喝的。

    她们家里南北通透的户型,楼层也不算矮,在每天晚上打开所有窗子,仍有对流的风能带走白天留下的闷热。她那时没有空间异能,有的只是经历了极寒之后身体的适应性,在极热天灾中,从热得难受昏昏沉沉,到逐渐适应,也算是习惯了。

    小区内幸存者下来的人大多秉承着这样的态度,故土难离,忍一忍是不是天灾就结束了,现在离开了自己的房子,以后真的还能回来么?

    只有一些故乡本就在西部的人响应了号召,更早地就跟着官方运输队离开了S市。

    有了这些提前分流,在海啸到来的时候,政府才能有相对充裕的车辆有序组织抢运人和物资。

    对,想到这些祁晴用醒目颜色标注了一些心得,包括作为被迫转移的人心态是怎样的,会对什么政策更感兴趣。另外她反复强调人口转移计划一定要提前分流,而且不怕细水长流,总有人会因为这个那个一直不想走,但同样的也有人会被各种政策吸引先一步离开。

    双更第二更,感谢诸位订阅正版。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