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谁把江涛心中刻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田园如梦字数:3344更新时间:24/09/27 09:26:38
    第二百零二章 谁把江涛心中刻

    张小宝和王鹃一直睡到中午,一人吃了一个大馒头,喝了碗汤就没食欲了,抽出半个时辰,陪一帮小家伙们做游戏,.

    等到了傍晚,终于是来到了江夏这里,船刚刚听靠,五个零号队的人就冲了下去,转眼间失去踪影,除了他们五个和张小宝、王鹃二人,其他的人都不知道他们干什么去了。

    张小宝和王鹃累坏了,哪怕是晚饭做的清蒸武昌鱼,两个人也只不过吃了几口就不再吃了,反而喝一人喝了半斤的葡萄酒,钻回船舱睡觉去了。

    从江夏离开,船队的速度就变快了,路过洞庭湖的时候也没有停下来补给,连赶了大半个月,终于是来到了一处险峻之地,西陵峡。

    张小宝和王鹃站在船头上,用千里眼看着前面的景象,又相互看看,都被吓了一跳,他们还真没见过这样的地方,以前来的时候非常平稳,现在可好,看着就渗人。

    就这么一会儿的工夫,两个人便看到一艘还算不错的大船因水流湍急而触礁,好在刚刚触礁,还是逆流而上,船马上就向下挣脱,在沉没之前靠到了岸边,船上的人纷纷跳下来,接着船就剩下一个桅杆露在水面上。

    “我觉得修一个大坝还是不错的,虽然给地区下面的地壳照成了压力,可就像地震一样,谁也无法说这个就是真的对其他方面影响太大,至少行船的时候轻松了,哪有这么吓人的。”

    张小宝现在只为了自己的船队能顺利通过,就先把别的事情放下了。

    王鹃也被那水流和下面的危险给震撼了,看着那不时拍打在两边青山上的浪花,说道:“这可怎么走啊,咱们的船吃水都比较深,下面的情况也不可能派人去查看,进去一个就没一个,难道凭运气?”

    “轮船给我顶上去,向下斜插铁杆,探路,我可不想走三天三夜,一回头还能看到黄牛岩。”

    张小宝没那个时间浪费,早点到,好早点准备,也不知道前面的船怎么过去的,马上就命令轮船先走,轮船至少能稳当点,不怕一冲就偏。

    在这个时候,船上的人指着两边的山说道:“小公子,您看,山上挂了牌子,上面还有字。”

    张小宝顺着看过去,果然,有牌子,字太小,看不清楚,那来望远镜观瞧。

    轮船探路,此牌处,前行一百二十一米,左岸四十五米,暗礁离水面六点七米,绕行五米,可规避。

    “干的漂亮,这才是先遣队,给我看牌子走,告诉后面,跟紧了,触礁不管。”

    张小宝看到牌子上的字,挥舞了一下拳头,高兴地说道。

    这就是张王两家的内院,早把事情考虑进去了,为后面的船队趟路,至于他后面说的话,就是警告某些个不服气的人,军运又如何?还敢和张王两家的船队一较高下?

    有了牌子指使,船队就不用怎么减速了,只要别偏离就可以,随着队伍中一艘接一艘的船连成串儿地走过这段路程,前面又出现了牌子,依旧指示出水面下的大概情况。

    这下可便宜跟在后面的各种船只了,看到前面大船组成的队伍一路畅通地行进,他们也随着痕迹有样学样。

    三个老头跟李珣坐在一起,本来是打算耐心的等待,没想到船队竟然硬生生向前冲,尤其是张王两家和李珣的船只,仗着灵活机动,根本就不怕被水流冲偏,顶在前面给后面的船只开路。

    毕老头拿过千里眼看看两岸的牌子,上面的度量他还能看懂,换算成尺和丈没有丝毫问题,又拿了一个千里眼递给姚老头,解释了一下换算的公式,说道:

    “这就是张家的本事,前面探路的是张家内院的人,早已想到后面船只难行,在两岸给出数据,凭借着张家的船只性能,根本就不用担心耽误时间,底蕴啊,真的世家底蕴,以前在三水县的时候还没发现他们的内院如此厉害。”

    姚老头是后去舒州的,张家的各种事情都是听别人说,尤其是海运船队,只知道非同一般,却从来没有亲眼见识过,今天算是开眼了。

    别的船只走这条路,都是小心又小心,有的甚至是在水面上好象停下一样,就怕被湍流给冲的船毁人亡,张家的船队从来没有走过这条线,头一次就能如此顺畅,不服气都不行。

    “为什么非要写这样的数字?直接写成丈不是更好?”

    姚老头不解地问道。

    “不够准确,张家现在的度量工具,精确到毫米,按现在大唐的度量来算的话太麻烦,你比如工部制作器械的时候,有时候用半寸这样的说法,半寸是多少?而且一个地方一个样子,乱七八糟的,不如秦时,他们的武器可以在损坏的时候相互更换零件,看样子需要再统一一下了。”

    毕老头给姚老头解释。

    旁边的李珣也得意地说道:“这点危险算什么,再危险能比得上大海?那里根本就没有机会来探路,全是依靠经验,那才是险之又险。”

    他有得意的理由,他的船队和张王两家的是一样的,全是好船,不走走危险的地方,怎么能显示出来高人一等?

    姚老头还真没看到过陆州那里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现在也不是谈论大海的时候,看着两岸山上专门挂出来的牌子,说道:“等我们过去,就安排人在上面用大的牌子和大的字换成大家都能看懂的尺和丈,方便来往船只。”

    “没用,江水有涨有落,短时间内或许能照着躲一躲,真走这条路,还要依靠来往船工的经验才行,可惜啊,他们根本就不识字,若是识字,把经验写出来,再整理一番,或许就好用了。”

    毕老头感慨地说道,他心中则是想着张王两家的内院和庄户,当初在三水县的时候就发现他们全要识字,那时并不理解,庄户识字干什么?

    现在想想,如果是张王两家的庄户遇到了同样的情况,那结果就不一样了。

    李珣的府上也同样学着张王两家教识字,此时就说道:“以后让所有的人都识字,就像三水县,华原县还有陆州那里一样,只要是家中有小娃子,无论男女,全得***上学堂,等他们长大有了孩子,学堂能教,自己也能教。”

    “钱财又从何来?”姚老头也希望整个大唐的人全识字,不到关键时刻,还真的发现不了识字的好处。

    李珣别的事情愁,但钱财方面就不怕了,按照张小宝和王鹃的说法就是,穷的只剩钱了。

    “姚大人,教育上的钱财不用担心,我出一部分,张王两家出一部分,他们最喜欢干这样的事情,不仅仅是教育,还有治病的事情上也是如此,从我认识小宝和鹃鹃开始,每年他们都要拿出来不少的钱投入到教育上,毕大人应该知道。”

    “知道,可三水县蒹葭书院的钱好象不是他家直接拿出来的,书院每年组织那么一两次的比赛,钱就出来了,还有他们给联系的生员写的诗赋,抄的书,都能赚钱。”

    一提起这事儿毕老头就是满肚子火气,张王两家得了好名声,生员记得他们的好,别人出钱,连书院的院墙上也写了别的店铺的广告,甚至是穿的衣服,衣角的地方也绣了小字的某某布行和某某成衣店。

    也就是他们两家能干出这种事情来,原本一个文雅书院,竟然透着阵阵的铜臭,可效果又非常好,生员哪怕是再穷的,只要肯学,每日的伙食都不错,一年中的比赛两次,其他的事情根本就不用***心。

    吃穿住用全有人管了,管的人还觉得占了莫大的便宜,这世道,上哪说理去。

    别人走几天也走不完的路,张王两家的船队只用了多半天的时间就穿过去了。

    天渐渐热了,实在是找不到事情可做的张小宝和王鹃两个人就每天写一个帖议,送到父亲的面前,等父亲批示过了,再改一改送到毕老头和姚老头面前。

    等毕老头和姚老头同样批示一番后,两个人就再写一份继续送,什么时候三个人都满意了,什么时候算是完成,然后把前后写的都整理好,写出来批注,准备等着印书卖。

    可谓是学习赚钱两不误,如果还有时间,就找张老头和姚老头练武,张老头用的基本上是搏杀之术,有着当代不少的经验,姚老头那是各种兵器全能上手,可谓是文武全才,这要是不好好压榨一下,对不起自己。

    三个老头也愿意教,尤其是姚老头,他是后来的,不像毕老头,早早就领略到了教小宝和鹃鹃时候的畅快。

    日子就在这样的充实中度过了,这一天,船队终于是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行进了,张王两家的或许勉强能顶水而上,可军运的是绝对不行了。

    已经到了瞿塘峡,那种冲击的力度,水性再好的人,跳进去,保证没影。

    队伍不能自己走了,只好用上纤夫。

    看着纤夫身上只有一块布来遮羞,连鞋都没有,王鹃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又长长吐出,刚要让人给他们拿衣服和鞋子,张小宝就开口了。

    “来人啊,拿点好的棉绳和帆布,送给他们,让他们不用急,先吃一顿饭,休息下再走,告诉后面的船只等等。”

    王鹃听到张小宝的安排就不再出声,她才反应过来,纤夫给他们一套衣服和鞋子他们也不能拉纤的时候穿,衣服穿上用不上多长时间就坏,鞋子是不能穿,他们必须每一步都要踏实了才行,穿鞋的话感觉就查了。

    对他们来说,最需要的就是好绳子和帆布。

    可王鹃却不甘心,拉了张小宝一把“你给他们想想办法。”

    “拿五千贯出来,在这条路上给他们打好铁桩子,做好把手,让他们不用非抠着石头,抓着地前进,一代代的纤夫都能用上。”

    张小宝回答的也非常痛快。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