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人心惶惶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名剑山庄字数:2682更新时间:24/09/27 09:12:31
第一百四十二章人心惶惶
何夕离开日本之后,乘船到了营口。从营口乘火车到北京。
不过短短几个月,火车已经成为连通辽东与北京的重要动脉。只是,而今仅仅开通了货运。至于客运还没有开始。无非是在货车后面加一个车厢,或者干脆就坐着货车车厢之中。
毕竟,蒸汽机生产本身就很困难,蒸汽机火车头生产更是这个时代的高精尖科技,想要爆产能,并不是那么快的。北京营口铁路的开通,将北京与辽东两个地区连接成一个经济体,很多物资往来方便太多了。但是人员来往可没有那么急迫。
所以,暂时并没有多少需要。在货运需要并没有完全满足的情况下,客运先放一放也是可以的。
不过,何夕不是寻常人。他此刻就有了专用车厢。
本来下面人要给何夕提供专列的。但是何夕拒绝了。毕竟而今铁路运输压力是相当大的。更不要说,何夕知道官员是什么样子的。他今日敢放宽一寸,下面就敢放宽一尺。
何夕用专列不算什么。但是何夕担心,今后所有官员都要用专列了。
当然了,何夕也不能对官员太苛刻。他挂一节车厢就行了。有他这个标准在,下官的官员也不会做得太过分。因为,那样做,不是腐败问题,而是僭越。
官场上,前者并不重要。但是后者却是很重要的。
此刻这铁路本身,已经是北京朝廷一大财源。
因为而今铁路是国有的。国家经营。虽然比起巨额投资,想要回本,需要好几年。但是,每年都可以收的运输费是活钱。
财政上的情况,还是附带的。
而今何夕对钱本身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对于个人来说钱,是钱。
对于国家来说,钱是调动社会资源的一种手段。自然如此,就不能用简单且狭隘价值观去判断了。
何夕本来为铁路这一条主动脉建成而高兴的时候。在北京北站下车的时候,发现杨士奇居然在迎接他。
何夕说道:“我不是说了。忙你们自己的事情吧。不用如此。”
杨士奇脸色有些苍白,说道:“大人,不是我不想来的。而是不来不行。您可算到了。陛下正在等着您,如果不是我拦着,而今来接您的就是陛下了。”
何夕见杨士奇如此神色,立即知道有些不对。神色却没有多少变化,淡然说道:“上车再说。”
两个人一前一后上了马车。何夕这才问道:“出了什么事情?”
杨士奇说道:“叶沈败了。撤退百余里。颍国公大举北上,晋王与长兴侯大破井径,兵临真定。真定数县已经举城降南了。北京城中人心惶惶。陛下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何夕沉默了一会儿。
他没有想到叶沈会败。
何夕自信自己的眼光,叶沈是对他的军事思想理解最透彻的一位。这也是他放心将南线交给叶沈的原因,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叶沈给出这样的答卷。
何夕说道:“叶沈是怎么败的。”
杨士奇早有准备,将一叠军报递给了何夕。
何夕按照时间线一封一封看过,最下面还有叶沈铁铉,还有几个相关将领的请罪书。
何夕看完之后,心中有些明了。
何夕心中暗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叶沈成也火器,败也火器。”
叶沈之所以成功将傅友德给弄得不上不下,让这位名将,憋屈了一年,并不是傅友德能力不行。而是叶沈用战术上的胜利,改变了战略形态。
是,正是叶沈一系列成熟的火器战法,让战争与原来不一样了。傅友德这位打了一辈子仗的老将,不得不亦步亦趋的学习新战术,新战法。但是叶沈内心深处也有几分自傲。以为这些老将都是过时了。
但是问题是,武器变了。战争的本质并没有变。
或者,叶沈对火器的运用,更多是局限于战术方面。对于火器在战略方面的影响,并没有下太多的功夫。
最后,就有了安陵堡之战。
叶沈战术上的胜利无法掩饰战略上的失败。
不过,看完之后,何夕也就放心了。
无他,听上去败得很惨。但是人员大抵保持完整,叶沈也显露出自己的军事才华,撤退撤得很好,虽然将军中近乎一半的火器,还有大量的弹药丢给对方。但是无所谓。
北京不缺这个。
北京缺的是人。
只有主力尚在,就由翻盘的机会。
安陵堡一战,其实对北军的冲击并没有那么大。只是,战争胜负的影响,并不仅仅是战争本身。特别是北京与南京这种内战,大部分人对于谁当皇帝其实并不是那么在乎的。
他们在乎的是自己。
特别是一年之后,建文也算是坐稳皇位了。朱元璋一辈子都在南京,在很多人心中南京代表的正统。朱允炆这一年多的时候之内,对内对外也算是又些建树,南京朝廷稳定下来之后,自然有很多人支持。
这种情况下,北京坚定的支持者其实并不多。除却何夕与何夕的变法派之外,也就是朱雄英派系的中坚。甚至北京辽东本地一些大户,也不是完全支持的。
在这一场大战之中,天下人大多都是墙头草。
一旦南京落入下风之中,情况其实也一样。只是北京的底子比南京更薄。承受不起波折。
之前北京能够屹立不倒,那是因为北京在军事上没有输过,甚至还有一些上风。而今却不一样了。南军两路进攻,看上去节节胜利。不管这些胜利有多少水分。毕竟普通人是不明白这个的。
自然是人心惶惶。
而今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还是在军事上。但也不仅仅是军事。
何夕说道:“转道长安大街。打出我的仪仗来。”
长安大街是皇宫正门外的大街,也是北京城最繁华的大街。从来是人烟稠密。何夕是首辅,有丞相的仪仗,正要摆开了,前后最少有十六个人开道,后面有十六个人护卫。再加上何夕身边护卫,平日出行护卫可以少一些,这种摆出仪仗的出行,护卫一定不能少。这就由几乎上百人了。
而这样的仪仗出入长安大街,那一定要清场的。也就是管制交通,让何夕先过去。
何夕对这种礼仪,向来不感冒。
大多少时候,何夕都是单独出行,不打仪仗,前后有两辆马车,身边再有几个伴当护卫也就行了。
只是今日不一样了。
何夕这是要安定人心。
杨士奇也明白这个道理,立即派人去安排。
一会功夫,他们重新出发。
随即整个长安大街都被清场了。无数人只能战在街道两侧,看着前后十几面旗帜护卫下的车队经过。彼此问道是谁这么大的排场。
自然有有见识的人指出,那是当朝首辅何驸马的仪仗。
虽然很多人奇怪,何夕平日从来不带仪仗进出的。今日是怎么了。
但是很快就有人觉得安心许多。
似乎何夕一来,南边兵危战急的情况,就变成不太重要了。
甚至当天市场行情,都有所变化。因为南边战事问题,很多人都不敢正常经营了。唯恐南军打过来,特别是何夕发行的国债,虽然没有交易所。但是挡不住人私下交易。
这几日,价格一下子跌崩了。几乎变成废纸一张。没有人要了。但是何夕一回来。国债依然没有人交易。那是大家觉得,这国债一定会涨的。
而何夕到北京这个消息,更是传了出去。北京城人心惶惶的局面,虽然没有彻底改变,但也开始正常生产经营了。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