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开府(下)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雁九字数:3017更新时间:24/09/27 06:03:55
    汉白玉凤鸟形镇,唐彩绘菱花银扣琴棋图金盘,宋错金错兽首提梁壶,元红牡丹纹盘,明象牙八宝如意灵芝摆件……一件件古董珍玩,直晃花了苏德的眼。

    郡王博贝也眯着小眼睛,不知在想些什么。

    “这……都是内务府配的?”苏德犹疑着,问陪他前来的理藩院司官道。

    若真是如此,那可真是“皇恩浩荡”。

    不管怎样,恒生少爷,不,现下应该叫“蒙克少爷”,蒙克少爷驻京已成定局。

    皇上这般器重,即便王府那边真有其他打算,也要好生思量。

    那理藩院司官闻言笑道:“苏大人真是说笑。要是每家王府都要配上这等古董珍玩,那内务府早就空了。据下官所知,这屋子里,只有这套檀木掐丝珐琅家具是内造,这些摆设物件,当是蒙克阿哥自己带来的物件儿。”

    苏德闻言,长吁了口气。

    郡王博贝却笑着点头,道:“格埒克延丕勒真是好福气,自己没艹半点心,白捡了这么个好儿子……”

    他笑得诡异,苏德冷眼瞧着,晓得他没安好心,什么叫“白捡的儿子”,像是在说蒙克少爷出身不明。

    苏德却懒得与之斗口,不管蒙克少爷是庶子,还是歼生子,既是皇上金口玉言赐的名、正的身份,那他就是汗王府的长子。

    博贝想要借题发挥,用这个来攻讦汗王府,却是要自己个儿掂量掂量、那跟随而来的内务府司官,看来也想到此处,飘悠悠地看了博贝一眼,笑道:“王爷说的正是,汗王确实好福气。蒙克阿哥是皇阿玛伴读,养父是朝廷重臣,养母是和硕格格,前程大好,压根就不用汗王府艹半点心。”

    博贝的笑容僵住,他这次进京,除了趁着老汗王薨世想要钻营一把,还有为了儿子的亲事。

    若是儿子能尚个公主,或是出身显赫的宗室贵女,那即便现下汗王位由格埒克延丕勒袭了,等他薨时,也能再博一博。

    可是在数次陛见后,皇上晋了他的爵位,亲事那边就有些不如意。指婚的格格,虽是皇上的亲侄女,却因父亲爵位不高,本身又是庶出,只封了“固山格格(县主)”。

    就在这几个人正说着话的时候,就见恒生从门口进来,冲着众人拱拱手,道:“方才有贵客下降,小子出迎,怠慢了王爷与两位大人,还请几位勿怪。”

    博贝忙堆笑,道:“无事,无事,又不是外人,蒙克阿哥不必客气。”

    苏德与那司官身份低,更称不上怪罪之说。他们两个已经开始惴惴,因为恒生身后跟着几人,除了他们已经见过的曹府的长子天佑外,还有两个少年,腰里系着黄带子。

    恒生已经侧过身,对身后那两个少年介绍道:“四爷,五爷,这位是扎萨克图汗部左翼左旗的博贝郡王,这位是汗王府的苏大人,那位是理藩院的崔大人……”

    说到这里,他转过头对三人道:“王爷,两位大人,这两位贵人就是四阿哥、五阿哥。”

    没有提及哪个王府,那两人身份,不言而喻。

    三人立时跪倒,给两位皇子请了安。

    弘历扫了三人一眼,走到博贝面前,虚扶一把,道:“王爷多礼,快快请起。早听父皇赞过王爷勇武,有先祖之风,如今一见,真是名不虚传。”

    博贝进京一月,不是聋子瞎子,虽没见过弘历,可也晓得,眼前这个就是大清的储君,未来的帝王。听了这一番褒赞,他激动得满脸通红,胡子也跟着一翘一翘。

    弘历仿佛未见他的失态,目光转向理藩院的崔郎中,道:“王府收拾的不错,这么短的曰子,就能修缮成这个模样,可见是用了心的,甚好。”

    崔郎中叩首,道:“都是奴才职责所在,不敢不尽心。”

    最后,弘历才看着苏德,温煦道:“听说你是汗王府老人,往后蒙克有什么不足之处,还请你多提点。他是孤之伴当,也是孤之好友,孤自是盼着他好的。”

    苏德笑得比哭还难看,只觉得头有千斤重,众目睽睽之下,哪里有选择的余地,只能老实地点点头,道:“外臣谨遵殿下吩咐。”

    这般见过,弘历与弘昼无意再寒暄,博贝三人也识趣,躬身告辞离去。

    客厅上,只剩下两位皇子与天佑、恒生四人。

    弘昼站在博古架上,大喇喇地打量起来。

    他同弘历,都是识货的,自是能瞧出这些物件价值不菲。

    弘历已经坐下,对恒生笑道:“册郡王长子的旨意,过几曰就要下了,这回可真是三喜临门。”

    恒生眨眨眼,有些糊涂:“三喜?”

    开府算一喜,封爵是一喜,何谓三喜……天佑却是反应过来,笑道:“四爷,二弟的亲事也订了……”

    弘历点点头,道:“正是,正是。”

    恒生“呵呵”笑着,到是有些不好意思。

    弘昼已经看完博古架,很是不满意地瞥了恒生一眼,道:“还笑,到时便宜了你!本当是爷的外甥儿,往后就要成爷的妹夫了,平白长了一辈儿。”

    恒生只是笑,虽说两位皇子没有提他跟谁定亲,可大家伙儿心里都有数。

    有庄亲王在,旁人抢不走恒生做女婿。

    “还剩下四十来天就过年,年前怕赶不及,婚期定在明年?”天佑问道。

    弘历笑道:“正是,皇额娘舍不得三公主早嫁,正经要留上些曰子。”

    他口中的三公主,就是庄亲王府的大格格,因被皇上收为养育,由中宫皇后教养,视同皇女,顺着宫里的排行,行三,被称为“三公主”。

    话虽如此,大家都明白,这不过是说辞,真正的原因是不好绕过汗王府。

    即便由朝廷册封郡王长子,由皇上赐婚,也得由新汗王的谢恩折子走个过场,面上才好看。

    不过,三公主年纪确实不大,同天慧同岁,转年才十四……*户部衙门,曹颙官署。

    听了蒋坚的话,曹颙低声诧异道:“停了浙江乡试、会试?”

    怨不得他震惊,天下的文人,半数出自江南;江南的文人,半数出自浙江。因江南的乡试出现的舞弊事端,陷进去多少官员,朝廷对江南士子始终以安抚为主。

    江南士林稳,人心才稳。

    为了弥合当年八旗南下时聚集的血仇,开国八十多年来,朝廷对江南始终是加恩。

    如今皇上仅仅因厌弃两个汉官,就迁怒与这两个官员籍贯所在的浙江,这也太儿戏了。

    其中汪景琪早在年羹尧伏诛七曰后,就被处斩,脑袋至今挂在菜市口的旗杆上枭示。他不仅自身获罪,妻子儿女发配黑龙江给披甲人为奴,兄弟叔侄辈流放宁古塔,九族凡在官的都革职,交原籍地方官管束。

    说起来,已经是早已完结的旧案。

    另外一个礼部侍郎查嗣庭,则是因担任今科江西乡试主考官时,出题不当,被视为“诽谤皇上”。

    这件事,倒不是历史流传的“维民所止”,因“维止”二字是去了头雍正才问罪。

    而是因他出的四道提中,前面出现“正”字,后边出现“止”字,正和汪景琪《历代年号论》中“一止之象”的说法,所以被人弹劾。

    如今不仅查嗣庭罢官入狱,海宁查家也被清查。

    海宁查家,执掌江南士林牛耳,至康熙末年,更是人才辈出,被称为“一门七进士,叔侄五翰林”。

    查嗣庭兄弟四人,都是进士出身,子侄辈中,亦有三人科举出仕。除了长房兄长查慎行告老,带着子孙在海宁耕读传家外,查家剩下三房都在京中。

    曹颙对这个查家,颇为关注,因为后世鼎鼎大名的金庸金老爷子,就是海宁查家子孙。

    因曹家早年久居江南的缘故,曹寅生前同查家族长查慎行私交颇深。随着查慎行隐退,曹寅病故,两家的关系才淡了下来。

    曹颙毕竟只是普通人,对于历史的细枝末节知晓的并不清楚,因为并没有将海宁查家同“文字狱”联系起来。

    直到现下,查嗣庭的案子出来,曹颙才猛然想起这一茬来。

    蒋坚带了几分担忧,低声道:“浙江士林要大乱,李抚台处境堪忧……会不会牵连到二老爷……”

    这一点,曹颙到是不担心。

    毕竟曹颂是江宁总兵,辖地在江苏。李卫那边,也是有惊无险,说不定这正是他升总督的契机。

    “李卫简在帝心,位置稳当。他既稳当,老二那边也出不了大纰漏。江南士林乱不了,非磷不比太担心。”曹颙道。

    见曹颙说得笃定,蒋坚不由好奇地问道:“早年因科举舞弊之事,江南士林都闹腾的不行。科举营私舞弊,坏了他们的出头之路,众人自然不平;现下这条路彻底断了,他们怕是闹得更凶,大人怎么还说乱不了?”

    曹颙挑了挑嘴角,带了几分讥讽道:“文人无骨,最是见风使舵。圣祖爷是仁君,又重名声,江南士子就跟那会哭的孩子似的,闹腾一场,总有两块糖吃。今上会给他们糖么……”

    (未完待续)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