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宛城保卫战(七)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吴仲达字数:4930更新时间:24/09/25 23:11:01
    人的名,树的影,贾诩一到宛城就给诸葛亮来了个下马威,不仅解了宛城西门的危机,更一把火烧了刘备的大营,让刘备不得不另选地点安营扎寨。而诸葛亮在得知自己的对手变成了贾诩后,态度也不再似之前那样轻松。

    对“平生大敌”,不管是刘备还是诸葛亮都是十分重视的,刘协身边的那些能人,刘备、诸葛亮自然不会放过关注。其中贾诩就是刘备、诸葛亮重点关注的人之一。

    若是用一句成语来形容贾诩,那就是老谋深算。此人颇晓进退之道,精通自保之术。起初让刘协命人“请”到身边为其出谋划策,贾诩尚有几分保留,并未将刘协视为可辅佐之人。可随着对刘协的了解,尤其是刘协力排众议任命其为凉州牧后,贾诩这才算是认可了刘协这位主公。

    贾诩就如同一条变色龙,十分善于融入周遭的环境当中。说直白点就是他会随着主公的变化而随时更改为人处事的态度。这样说好像有些难听,但事实就是如此,想当初贾诩在董卓手下效命时,贾诩发现董卓行事暴虐,料定这位得势亦不能长久,故只在牛辅帐下担任幕僚混些钱粮度日。

    若不是演义中王允誓要清算西凉军,贾诩不会为了自保向李傕郭汜献计,助其击败吕布。而在张绣手下做事时,张绣对其言听计从,可贾诩发现张绣亦不是可保他一生平安的明主,这才在曹操征讨张绣时劝张绣向曹操投降,只是如此又显不出自己的能耐,这才有了张绣降而复叛之事。至于说张绣是为了叔母被曹操所占愤而反叛,反正笔者是不信的。

    而在“如愿以偿”的投入曹操麾下以后,贾诩发现曹操为人多疑,自己多次易主,想要得其信任十分困难。于是便反其道而行之,保持低调,但曹操每每问计又言之有物,这样一来,曹操对贾诩的意见颇为重视,慢慢的也就开始信任贾诩。

    但刘协不是曹操,来自后世的他并未学过帝王之术,在后世也不过是个穷屌丝的他没有过过真正的贵族生活,自然也就不会有什么贵族气质。而到了东汉末年以后,为了摆脱不利于自己的命运,刘协的表现在许多人眼中自然就是不似人君。

    贵族气质,帝王风范,那不是喝几杯咖啡,吃几顿西餐,或者读几本名著就能培养起来的。真正想要养出贵族风范,至少需要三代才能学会穿衣吃饭。可刘协在成为汉天子之前,他还只是个为养家糊口而奔忙的穷屌丝。

    既然装不像,那索性就别装。刘协不知道该如何才能笼络住人心不散,但他深信以诚待人这四个字。君不负我,我不负君。在对待荀彧、贾诩、赵云、吕布这些人的态度上,刘协始终坚持一个诚字。

    或许在后世,待人真诚会被人在人前尊敬,人后说傻。但在古代,在伦理道德尚未完全丧尽的时候,人们对真诚二字还是很看重的。在后世,笑贫不笑娼,而在古代,却是笑娼不笑贫。在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提高的同时,人们的道德底限似乎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不能不承认,古代人的物质生活的确不如现代人丰富,但在精神层面上,现代人的确不如古代人有素质。

    刘协很幸运,他选对了,以诚相待。不仅让他得到了大批谋臣猛将的忠心,还让他“惜才”的好名声被世人皆知。虽然他的表现还是那样不似人君,但却有大批愿意为他卖命的死忠。

    人,要学会藏拙,仗着身份任性妄为,嚣张跋扈的一般最后都不会落什么好结果。而一个人也是不可能样样精通的,总有擅长的和不擅长的,适当的将表现的机会让给下属,这也是作为一名领导者必须要学会的一门本事。你样样精通,英明神武,那还要手下做什么?随便找一帮应声虫带着去打天下不就好了。可那样现实吗?

    刘协从不敢小瞧古人的智慧!别看在后世看书本的时候觉得古人用计也就那么回事,可旁观者清,我们都是站在上帝的角度观看这件事,自然可以看到许多当事者无法所知的事情。就好比上当受骗,骗术也就那么些,没上当之前不当回事,等上当后再想就会后悔,暗骂自己当时怎么就那么傻,是一个道理,当局者迷。

    刘协所知道的历史走向,现如今已经完全失去了任何的参考价值,刘协现在所能依靠,就是那些先期被他招揽到麾下的能人。对于没有招揽到诸葛亮一事,刘协有些遗憾。但也仅仅是遗憾,演义里的诸葛亮被形容成智多近乎妖,但通过与司马懿、庞统等人的闲聊,刘协发现诸葛亮其实也没有历史上所描述的那样完美。在拥有了贾诩、荀彧、司马懿、庞统等在智略上不输甚至超过诸葛亮的这些谋臣以后,刘协对诸葛亮的渴望自然也就不会那么强烈。就和对待为曹操效力的郭嘉一样,刘协除了感到有些遗憾外,也没觉得还有什么。

    没有王霸之气就别学旁人乱抖,那容易被人误会是犯病的前兆。刘协没有打算被人当病人看待,更不清楚究竟该如何做才算是有个皇帝样。但他清楚,一天到晚就知道说这个讲那个的,基本上都是闲人。所不同的只不过是有的是忙完了正事才闲着,有的是从头到尾就一直没事才闲着。

    是非功过皆由后人评说。但现在,刘协要活在当下,做好自己,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至于后世的评价,反正就是想听也听不到,爱说说去呗。

    为了对付郭嘉,在陈留留下了庞统;为了对付周瑜,在汝南留下了陆逊;为了对付诸葛亮,刘协派出了李儒。原本刘协是想让李儒躲在幕后搞风搅雨,不给刘备一统荆州后来找自己麻烦的机会,却不想荆州的刘表是那么倒霉,偏偏在这时挂了,李儒也不得不走上前台。而李儒在遇刺身亡以后,刘协不得不更改原定的人员安排,调贾诩去对付诸葛亮。

    这几路应对,刘协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拖延时间。如今这天下算上刘协自己,能够完成一统大业也就五方势力,原本刘表也算是一方,可现在他挂了,荆州成了刘备的地盘,刘备自然也就取代了刘表的位置。

    五方势力,若是让刘协独立面对四方联军,还真是有些吃力。但若是这四方联军并没有兵和一处,那就等于是给了刘协逐个击破的机会。而刘协目前在做的,就是让贾诩、庞统等人先拖住除河北袁熙以外的三路诸侯,而他自己则带着精兵猛将先破了袁熙,然后再继续收拾下一个诸侯。

    任何计划,都必须要符合当前的形势,一旦形势出现了变化,计划也要进行相应的变化。原本刘协这次出兵的目的是对付曹操,可随着河北、江东的相继出战,原先的计划自然也要有相应的更改。

    如今刘协就正带着手下的精兵猛将攻打河北袁熙的大营,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先将河北袁熙打回老家去。面对汉军的猛烈攻势,袁熙叫苦不迭,手下谋士田丰与沮授苦思应敌之策,可面对汉军实打实的攻击,二人一时还真是一筹莫展。

    “公与,你在长安待过,可知如今朝廷到底有多少兵马?”田丰问重归河北的沮授道。

    沮授闻言苦笑道:“元皓,我怕我说了你可能不信。”

    “公与先生,不妨先说说。”一旁的袁熙听到后说道。

    “好,既然主公想听,那沮授就说,不过这些也多是沮授道听途说,具体是否真如此,那沮授也不敢保证。”

    “公与先生请讲。”

    见袁熙这样说,沮授只好说道:“沮授在长安时并未被汉军苛待,除了有些地方不能去外,大部分时候只要不是独自出门,都可以出去走动。而我所知的汉军底细,也是从长安百姓的闲谈中所得。如今的汉军并不是采用征兵制,而是使用募兵制,但在募兵制之外,还有个郡兵制。”

    “募兵制?汉军的治下能够招募到如此多的青壮?”田丰有些不信,为了争天下,现如今哪个诸侯不是采用征兵制,唯独朝廷不一样?

    “元皓,你还别不信,在长安还真有不少人想当兵却当不上。当然我也知道你为何不信,可我要告诉你,你错了,你并不知道朝廷对待兵卒的待遇,所以才会对此有所怀疑。在朝廷治下,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当兵的,但凡通过募兵招到的新兵,都必须先入营训练半年,待通过考试之后才会被分配进不同的部队继续训练。汉军的正规军只负责两件事,一是训练,二就是打仗,其他的事情根本就不需要他们去管。”

    “那怎么还有许多人想要当兵?”田丰不解的问道。

    “因为待遇好啊。一个五口之家,只要有一人当兵,那全家就可以得到温饱,并且还能够优先分到良田。至于当兵的人在军中除了平日的战技训练,还会安排读书识字。即便是伤残的兵卒,在战后也不会只发一点遣散费就散手不管,这部分人朝廷会将其安排去地方担任村长或者捕快,有一些更是能够被推荐担任各地负责训练郡兵的教头。元皓,如今大汉的募兵制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一条龙服务,只要你进了正规军,那就一生有靠,你说在这样的情况下,汉军的将士怎么会不卖命。”沮授苦笑着问田丰道。

    “公与先生,那你看我们河北是否也可以学习一下?”袁熙出声问道。

    “主公,沮授觉得,我们河北想要效仿是有些困难的。”

    “为什么?”袁熙不解的问道。

    “主公,想要维持这种对待兵卒的态度,必须要有大量钱财的支持,而我们河北……”沮授虽然没有继续往下说,但袁熙已经明白了,河北地大物博,但财富却多掌握在世家手中。

    “那刘协又是怎么做到的?”袁熙有些不服气的问道。身边都是自己人,袁熙也就不需要维持在外人面前的汉室忠臣形象了。

    “他重视商人,不仅自己经商,还向商人承诺只要商人遵守法纪,他就保证商人的财产不会无故遭人掠夺。而商人最怕什么?还不就是怕辛苦积攒的财富被人抢走。如今他公然站在商人背后为其撑腰,这些商人自然上赶子去送钱,害怕这个公平对待他们的朝廷垮台。再加上朝廷如今控制了西域,当年的丝绸之路得以重开,财富自然也就源源不断的流进了他的腰包。”

    “嗯咳……公与,还是说说汉军的兵制吧。方才你说了募兵制,那郡兵制又是怎么回事?”田丰担心沮授说多了影响袁熙的信心,轻咳一声打断道。

    被田丰这么一提醒,沮授顿时醒悟过来,顺着田丰的话说道:“要说起郡兵制,那就有一好比,募兵制保证了汉军的战力,而郡兵制则保证了汉军的兵源。但凡朝廷治下的各地郡县,只要是适龄的男子,每年都有一段时间进入军营接受训练。”

    “那郡兵的待遇如何?”袁熙插嘴问道。

    “自然不能与汉军的战兵相提并论,但朝廷除了通过募兵制选拔兵员外,大部分兵员都是自各地郡兵中挑选而出。这些郡兵农忙时在田间劳作,但等到农闲时,则被集中到军营接受训练。其中表现优异的人,则会被当地军官推荐到正规军去。原本农闲时也无所事事,但进入军营却可以多挣一份钱粮,而且还可以免去自家的徭役,自然也就不会有人不愿去了。”

    “那朝廷就不担心需要征发徭役的时候人数不够吗?”田丰皱眉问道。

    “元皓,你忘了,朝廷有钱啊,但凡需要用到徭役,朝廷都会出钱雇人,而不是再像过去那样无偿劳作。”沮授苦笑道。

    田丰听后郁闷的叹了口气,不比不知道,越比越是没信心了。这当今天子不似人君,怎么尽干破坏规矩的事情?

    沮授看到田丰的表情就知道田丰心中所想,又是一阵苦笑后才说道:“元皓,别惊讶,这些事在朝廷治下已经变得很平常,属于众所皆知。”

    “难道就没有人反对过?”田丰不信的问道。

    “有啊,那些世家一开始倒是表示过反对,但等当今天子承诺带着他们一起发财以后,他们就保持沉默了。”

    “啊?怎么可能?”

    “怎么不可能?元皓,你也是大家出身,我问你,想要维持一个家族的日常开销,光靠那些田地是否足够?”

    “呃……不够。”

    “那不就结了。但凡是世家,都有各自所掌握的商队,只不过以前是偷偷摸摸唯恐被人知道。但在天子公然支持经商以后,世家也就可以光明正大的经商了,不必再担心会被人瞧不起。”

    “怎么不会被人瞧不起?”田丰有些不信。

    “国无农则不稳,国无兵则不安,国无工则不强,国无商则不富。只要商人经商遵纪守法,就不用担心会被人轻贱,因为有刘协说的前面那番话替他们撑腰。”

    “农、兵、工、商……士哪去了?”田丰算了算,纳闷的问道。

    “士……用刘协的话说自然是集中在朝廷,为大汉的强盛出谋划策。”

    “……他的意思是不为朝廷效力的都不算士?”

    “这个我就不清楚了。”

    “难道他就不怕得罪天下士人?”

    “他为何要怕?太学可以为其提供足够的官员。元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可若是无所求,那他又何需在意那些与他作对的士人?”沮授又一次苦笑摇头道。

    “……大汉怎么出了这么个妖孽?”田丰憋了半天气,憋出这么一句。

    ……

    “哎呀~你干什么?”司马懿冷不防叫刘协暗算,不由怒问道。不怪司马懿发怒,换谁突然叫人把脖子扭到一百八十度都会生气。

    “听人说你有狼顾之像,我试试看。”刘协笑着解释道。

    司马懿听了却笑不出来,狼顾之像,这可不是什么好话,但凡拥有此像者,皆有噬主的可能。

    “主公,我……”

    “不必解释,我从来就不信这个。”

    “啊?主公不信。”

    “对呀,用相貌分辨一人好坏,这事本来就不靠谱嘛。仲达,你可知商纣王和周文王?”

    “属下知道。”

    “据说商纣王长得一表人才,相貌堂堂,可你能想到他会干出剖腹验子,砸骨验髓的混账事吗?而周文王的长相却恰好与商纣王相反,长得一副凶恶之像但却是一位仁君。所以说这以貌取人不靠谱,我是不信的。”

    “……主公为何好端端的说起这个?”司马懿纳闷的问道。

    “这不是最近长安有人造谣说什么狼顾之像不好嘛,我怕你知道之后胡思乱想,所以提前给你安安心。”

    “……除了诸葛孔明,没人会造这个谣。”司马懿听后想了想,咬牙切齿的恨声说道。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