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侃大山,说泡澡(硬核插播)
类别:
玄幻奇幻
作者:
玩烟子字数:2590更新时间:24/10/23 08:12:26
上一章,说到陈慧儿在寺庙里闯了祸,跟阿福、小翠两个人落荒而逃...
其中提到了,陈慧儿本想在鸡鸣寺的“温室”里好好泡个澡的。这个真不是瞎说,古时寺庙里啊,确实有浴室,名字就叫“温室”。
本打算继续往下写,可思来想去,还是决定插播一期,就说说咱们华夏文明5000年里的“泡澡文化”!
冬天泡澡,是真舒服。特别是冬天去东北,天寒地冻的,外面冷里面热。浴室里泡一泡,可不正是祛寒又暖心。要是再找个师父给你这么一撮一拍,那真是美滋滋啊!
要说以前的那种大众公共浴池,现在是越来越少了,在大城市里基本绝迹。取而代之的有各种高档的这个汤,那个汤的。但是“泡澡文化”已然慢慢成为一个历史记忆点,当下的很多人去“泡汤”体现的是娱乐至上的精神属性。
“泡澡”不再那么纯粹了,或者说更像是一个前奏曲罢了。
那你说,古人是怎么泡澡的呢?
其实,在南北朝时期,也就是咱们这个故事所处的时代环境。公共浴室是寺庙里的必设建筑,称为“温室”,主要是供僧人和香客洗浴用。
没错了,最早洗公共浴室的竟然是僧人!
这个与佛教本身的教义有关。
佛教源于印度,唐代僧人义净赴印度求法时,看到印度的寺院中都设有公共浴室。他在《南海寄归内法传》里也写道:“那烂陀寺有十余所大池,每日晨时,寺鸣楗椎,令僧徒洗浴。”
要说那个时候印度人洗澡,也就是跳进大水坑里洗洗。可能你一下子就想到了用恒河水沐浴的情景。其实还真是差不多,毕竟嘛,资源有限,图的就是个心灵的净化!懂的都懂了...
既然佛教是舶来品,那么它自东汉时期传入中国以后,也相应带有了洗浴的要求。
因为佛祖释迦牟尼主张洗澡,他认为洗得好了可以“除去七病,得七福报”。
而且,给僧人提供洗浴还是一种功德的体现,所以中国古代,每一座寺院中都少不了供僧人们集体洗浴的地方,那时候叫“浴室院”。
佛教要求僧人洗浴,还带有精神层面上对清净的追求,保证“身心无垢”。
咱们现在说的“洗心革面”就是这个意思:只有清心净身,才可以礼佛。没毛病!
寺庙里设置公共浴室,从东汉开始,到魏晋南北朝盛行。但都是对内不对外的。
直到北宋时,这种公共浴室才逐渐成为了“大众浴室”。
也就是说,从北宋起,普通人在冬天,去泡澡堂子才成为了一种风俗文化。
北宋时的公共浴室,以京师汴梁(也就是今天的开封)数量最多,称呼也多,有叫“浴堂”“浴肆”的,还有的美其名曰“香水行”。
到了南宋时,“香水行”就更普及了,这里说的就是一种行当了。
因为“香水行”不只开浴室,还卖“面汤”。所谓的“面汤”,可不是什么小吃,而是大家常用的洗脸水。
这可了不得,从中可见当时的城市“商业供热”已经出现了。这是经济结构的变化,供需关系已经显现雏形。
那又要问了,为什么澡堂子到了宋代,会大量产生呢?
这个,就与当时“煤”的开发和利用有一定关系了。
煤炭当时被称为“石炭”。
“石炭”这种东西,相比柴火、干草来说,成本更低、火力更猛,加温却更快。
像当时的徐州、延安一带,当时就已经出煤了,为城市冬天供暖供热提供能源。
但因为家家烧煤,污染也严重。当时延安一带有这样的说法,叫“沙堆套里三条路,石炭烟中两座城”。
除了不断开“浴室”,宋时的商人们还积极开发天然温泉。就比如在福州,宋仁宗嘉祐年间,全城竟然有40多家天然温泉浴室。这种天然温泉浴就被称为“汤”。
这个“汤”就跟现在的“泡汤”差不多了,只不过更纯粹,就是去洗澡的,洗干净,洗白白,无它。
只不过那时候的“汤”分为“官汤”和“民汤”两种。
所谓“官汤”,一般是由寺庙负责,来洗澡的都是公务人员。
就比如宋代的名人陆藻,就曾在宣和六年(即公元1124年),在福州秘书巷附近的温泉坊,重修了四间温泉浴室,并对外宣称“非衣冠不许游也”。
而“民汤”呢,就属于大众浴室了,老百姓只要想泡温泉都能去。
再往后,到了元代。冬天泡澡已然成了坊间的一种文化习俗了。甚至还发展出了搓背、掏耳朵、剃头、修脚、按摩等等项目。这就让洗浴文化的内容更加丰富了。
元代的公共浴室称为“混堂”。
大城市里最好的“混堂”那自然要数京城大都了(即北京)。不但服务项目多,价钱还便宜。
当时啊,还出了一本专为“高丽”(即朝鲜)访华使使用的手册,名叫《朴通事谚解》。
里面提到一家名叫“孙舍混堂”的公共浴室,里面洗澡、搓背很便宜:“汤钱五个钱,挠背两个钱,梳头五个钱,剃头两个钱,修脚五个钱,全做时只使得十九个钱。”
“汤钱”,相当于进浴室的门票,只要5个铜板。浴客进浴室,不但有服务生引导,而且每个人还有一个柜子,用来存放衣帽。
你就说,这是不是跟咱们现在去洗澡的环境大差不差了!
虽说是“混堂”,但其实元代的公共浴室,也分不同的档次。贵族们用的浴室还是很高级的。
比如北京小汤山温泉,在元代已经开发成皇家温泉浴池,称作“圣汤”。
现代曾经流行的“桑拿浴”,在元代时也已经出现,称为“温石浴”。
可“温石浴”就不是普通人可以享受的了。
据元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记载的“宫阙制度”,温石浴室就建在北海琼华岛。
“瀛洲前、仁智西北,三间,高二十三尺,方顶,中置涂金宝瓶”。
建造的十分奢华,而且附近还设有圜亭,为“后妃添妆之所也”。
因此,圜亭又被称为“胭粉亭”。
不得不说,咱们现在所谓的什么设计观念,那基本上都是老祖宗玩剩下的东西。
咱们先把这些文化好好的继承下来,好好的想明白了,才有资格再谈创新。切不可盲目搞西学东渐那套,乱扯新奇怪的糟粕。
华夏的国粹,岂是那些碎发皮毛所能体现的!
差不多就这些了。最后,再说说泡澡的卫生问题。
为了保持公共浴室的整体环境,以及浴池里洗澡水的清洁。还是寺院带头作出了最早规定:凡进入者,洗澡不得“涕唾污秽”。
到了明代,浴室的经营者更是明确公示:禁止传染病病人入池,以免传染他人。
你看,这下不就很明白了:想洗澡可以,你必须得身体健康。
但是,民间开浴室的首要目的还是盈利优先,并不会真正拒绝“有问题”的浴客。
商家逐利,自古亦然,良莠不齐,也只好自己擦亮眼睛了。
比如在《七修类稿》中就有提到过:“男子被不洁者、肤垢腻者、负贩屠沽者、瘍者、疕者,纳一钱于主人,皆得入澡焉。”
这意思就是说,多给点钱也能进去洗澡。
所以,那些有洁癖又爱好泡澡的古人,往往就趁着浴室刚开门的时候去洗澡,俗称“赶头汤”。因为这个时候的池水是最干净的。
到了清代,为满足一部有钱,而且又有洁癖的人的要求,还出现了“盆汤”方式。也就是单独的浴池,或者说是独立包间。洋气的很了!
感谢的您追更到此,后面可能还会有不定期的“硬核插播”,嘿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