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天下有隐者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几回春秋字数:2109更新时间:24/09/23 07:46:32
    “大将军,吾建议新兵与老兵一起训练,这样才能使战斗力更加强大。”

    徐晃出列,向刘凡建议道。

    特殊军队,必须从军中挑选精锐悍卒。

    正常军队,需要用老兵变化新兵。

    战斗难免有死伤,会不断的有新兵滋生。

    有老兵的带动,新兵才会更快的成长。

    毕竟新兵是向老兵走去的。

    若一支军队全部由新兵组成,在战斗时,很有可能出现怯敌、手软的情况。

    “公明之言,吾以为可行。诸位怎么看?”

    刘凡向关羽、黄忠、张辽这些统帅大将问道。

    “现北方边患已平,暂时不用将兵事。可利用期间磨合军队。”

    关羽附和道。

    黄忠、张辽也点头应是。

    “善!等这一次祭祀天地完毕之后,诸将皆率领一半新兵和一半老兵。并重新布置雁门防事。”

    诸将都同意后,刘凡下了决定。

    “诺!”

    众将领命。

    “自来雁门后,诸位流血流汗,战功累累。今胡人不敢南下牧马,士不敢弯弓抱怨。终于在中平五年年底,完成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现阴山之上,全插着吾汉家的旌旗。草原沙漠之中,处处留有汉骑的印记。北方万里,谁敢不臣服?这一切都是诸位将士的功劳啊!”

    望着下方正在练习骑术的新兵,刘凡对众将说道。

    五年内,牧马河西!

    他做到了,现在上郡不再是匈奴占领。他的战马可以纵情在黄河边驰骋。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他也做到了。南匈奴西遁,中部鲜卑被击出漠北。西部鲜卑被覆灭,全部归拢于汉境周围。

    刘凡拿走了他们很大一部分牲畜,让他们没办法逃跑,只能老老实实的从游牧民族,变得半游牧,半农耕。

    幽州北部的东部鲜卑,乌桓,高句丽,扶余等异族。等有机会了,刘凡自会收拾他们。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大汉的周身,不允许出现对大汉有威胁的异族。

    “吾等本匠门弃材,有幸获得大将军之恩。大将军英明,吾等居功微末。”

    关羽等人齐齐向刘凡见礼,说道。

    “当年吾有心彻底平定黄巾,但何进竖子,使诸侯豪强进一步掌握兵马。黄巾平定之日,天下大乱之时。以至于吾汉威望衰减,诸侯并立,豪强横行。吾试图更改神器之变易,能力有限,只是徒做无用之功。数年以来,盗贼猖獗,天下纷争,社稷有累卵之危,百姓有倒悬之急。而今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宦官酿祸,国乱岁凶。陛下心善,被妖言蒙蔽,狼心狗肺之辈封侯拜将,奴颜婢膝之徒衣紫腰金。如许相小人者竟为司徒,杀猪犬彘竟也为大将军。祸国殃民,实乃痛哉!”

    刘凡一番话痛心疾首,让众将深受感触。

    “何进一匹夫,妄称称大将军?天下只有主公才称得上大将军。今吾军披甲十万,皆乘马控弦。只要大将军一声令下,吾等骑乘南下,清君之侧。还朝堂清明,给百姓安乐。”

    关羽出列向刘凡说道。

    众将皆点头。

    “主公神文圣武,有法尧禅舜之德。扫清塞外,威震天下。所治之下,百姓倾心,四方仰德。只要新军训练完成,挥师南下。无数隐于大荒之人必争相归附。再造大汉,主公就是重开天地第一功,六合八荒,震古烁今。伊尹、太公、周公、霍光皆远不及也。”

    继众将之后,荀攸对刘凡拜道。

    若刘凡真的能完成再造大汉,加之击灭异族的功劳。对华夏的功绩,确实可以盖伊尹、姜尚、姬旦、霍光。

    “隐者之中,可有大才!”

    对于隐于大荒的隐者,刘凡很有兴趣。

    因为刘凡明白,汉末三国存在着大量的隐士。

    三曹就非常渴望散落民间的隐士出山为他们效力。

    三曹一方面批评动摇隐士所信仰的荒诞无稽,让众人退出山林入世治国。

    另一方面又歌颂其情操,把隐士视为同道中人,意在招隐求贤、让众人入世治国辅君济世。

    曹丕的《大墙上蒿行》开头即以人生短暂发问:“今我隐约欲何为?”

    接着以入世的物质享受诱发隐士们出山,为其建功立业。

    此诗受到曹植《七启》劝隐士出山,建功立业的影响。这一方面说明三曹欲有所作为,另一方面也说明存在着大量的隐士不为朝廷所用。

    《七启》假设了镜机子与隐者玄微子问答。

    批评隐士“耽虚好静”、“飞遁离俗”、“隐居大荒”的行为,借镜机子分类铺叙肴馔、容饰、羽猎、宫馆、声色之妙及游侠、俊公子之奇节异行。

    最后以赞颂曹操“翼帝霸世”、“举不遗才”、“国富民康”、建“霸道之至隆”的功绩,说服玄微子“从子而归”,表达了君子不遁俗而遗名,智士不背世而灭勋的积极用世、建功立业的政治态度和理想抱负。

    刘凡知道最有名的隐士为水镜先生司马徽和庞德公、管宁。因为这几人教导出来的学生都大名鼎鼎,在各国政坛上非常吃香。

    这个时代的隐士,并不是全指归隐山林,不问世事的人。

    而是指隐逸有学问韬略之士,他们不入仕,但依旧教导学生,名闻州郡。

    “巨鹿张臶,颍川阳翟司马徽,诸如此,比比皆是。他们不慕名利,不求荣华富贵。好似无所求。不过荀攸认为,他们只是没有找到适合栖息的地方。”

    荀攸向刘凡回答道。

    “吾伸张大义于天下,希望国安民乐,盛世繁荣。吾行使天道之责,合乎自然。从‘道’上讲,吾所追求,和隐者一样。”

    刘凡感叹道,三曹的思想,历朝历代的君主都有,他也希望隐士出山,为己所用。

    “淡泊名利的隐士多为寒门和落魄世家后代。当今天下,只有大将军用人不论贵贱,唯才是举,辅以德行。”

    荀攸笑容可掬的说道。意指刘凡贤德。

    “左军师亦支持吾南下清君侧,但是张让、何进等人必弹劾吾谋反,吾该怎么办?”刘凡向荀攸问道。

    (本章完)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