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楚无傲骨,岂能亡秦雪耻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傲双字数:3727更新时间:24/09/22 12:43:16
屈原主动请战,伐秦雪耻,迎回先王。楚王横,拒绝发兵,令他悲愤不已。想着楚王横不思国耻,一昧求和。屈原越想越气愤。
时常有人说楚王横不想攻秦,迎回先王。屈原不相信自己迎立的新王是无情无义之人,他更愿意相信是子兰等人欺君误国。有他和诸臣劝谏,楚王定会采纳他们的意见,攻秦雪耻,重拾楚国旧山河。
屈原仗剑入宫,言语激烈,彻底激怒了楚王横。楚王横最终下定决心,立子兰为令尹,驱逐屈原。子兰本就怨恨屈原等人。楚王横立他为令尹,让他大权在握,正好排除异己。
翌日,天色未明。子兰早早来到王宫,问安楚王。
子兰虽知王兄痛恨屈原,甚至动了杀心。子兰费尽心机,挑拨屈原和王兄之间的矛盾。
楚王横先是紧皱眉头,沉默不语。半响之后,楚王横问道:“你有何办法。”
“屈氏、昭氏、景氏虽然没落,但在楚国还有很强的影响力。”子兰语调阴冷道:“王上不用屈原,屈原心生怨恨,不肯为国出力。屈原联合其他势力废掉王兄,另立新王。王兄如何应对。”
楚王横眉宇紧皱,冷声道:“你打算怎么做。”
子兰面露杀气道:“杀。”
“不可。”楚王横念及屈原之功,杀他于心不忍,“屈原有功楚国,有功寡人。寡人杀他就会落得残害忠臣的千古骂名。”
“王上不杀屈原,屈原心存怨恨。屈原与王兄作对,王兄如何应对。”子兰又道:“屈原主张联齐伐秦,鼓动臣民伐秦雪耻。我们杀了屈原,也是与秦国议和的条件。”
“不用说了。”楚王横转过身去,背对子兰,“寡人有负屈原,岂能再杀之。”
子兰是聪慧之人,见王兄不杀屈原,也无计可施,只得请辞。
楚王横用过早膳,进入大殿,对着诸臣说道:“国不可一日无君,也不可一日无令尹。子兰贤惠,又是寡人之弟。寡人决定,立子兰为令尹。”
楚王话语刚落,除了靳尚、上官大夫等少数人附和。大多数群臣一片躁动,出言反对。朝臣虽有不满,但也不能改变楚王横的心意。楚王假装神情困倦,起身离开大殿。并将剩下的事情,交给子兰处置。
子兰走近屈原身边,趾高气昂地叱问道:“屈原,你可曾后悔得罪我。”
“哈哈哈。”屈原语调不屑道:“庶子就是庶子。我岂能与你为伍。”
子兰冷哼一声,在他耳畔挖苦道:“你拥护他为王,结果又是如何。屈原,岂不可悲乎?”
“如今你大权在握,又有王上宠幸你。诸臣忌惮你。我何惧你。”屈原坦然道:“你要杀我,只管动手。”
子兰担任楚国令尹,群臣虽不满,也不敢公开得罪他。屈原见了,也会底低下高傲地头颅。怎知,屈原从来都没有正眼看过他。子兰见对方不服软,威吓道:“你以为,我不敢杀你?”
屈原看也不看他,谈笑风生,慷慨回答:“动手吧!”
子兰见到这样激昂壮烈的神气,也由不得心虚起来, 君子,岂会低下高傲的头颅,“王上仁善,念及你对楚国之功,不忍心杀你。王上有令,贬屈原楚郢都,发配江南。终生不得踏入郢都。”
诸臣闻言,群情激愤。
“左司徒一心为国,不曾出错,岂能被贬出郢都,发配江南。”
“天理何在啊!”
“王上如此薄待功臣,如何令天下人信服。”
“住口。”子兰大喊道:“屈原不识君恩,居功自傲。昨夜,仗剑闯入王宫,逼迫王上与秦开战。仗剑胁迫王上伐秦,此乃大逆不道之罪,理应斩首。王上念及屈原之功,不忍杀之。再有为屈原求情者,同罪。”
上官大夫见宫中局势稳定下来,问道:“屈原,你认不认。”
又有几名大臣,叱责道:“左司徒,你怎么仗剑胁迫王上。”
“楚国,终将毁于庶子之手啊!”屈原也不解释缘由,悲悯大呼道:“楚国,我拿什么拯救你。”
“来人。”子兰见有人被屈原神情所感,局势有些失控,“立刻将屈原贬出郢都,发配江南。”
几名忠义的大臣,齐声道:“左司徒为国为民,怎能落得如此下场。”
又有几人,站出来为屈原说话,谴责楚王昏庸,任用奸佞,不听忠言。
子兰怒喝道:“你们想造反不成。来人,将犯上作乱者,给我拿下。”
一大队甲衣之士,跑了进来。
“住手。”屈原制止道: “王上发配我去江南,屈原领命就是。岂能殃及他人。”
子兰见屈原认罪,耀武扬威道:“来人,将屈原逐出郢都。”
“不必了,我自己走。”屈原声音不大,不知怎的,自有威严。甲衣之士竟被镇住,不敢上前。子兰刚要开口,便被屈原怒目的眼神顶了回去。屈原看了一眼王座,匍匐一拜,泪落不已。他不是为自己而落泪,他是为了楚国的命运。此刻,他神已伤,心已死,心中一片悲凉。
群臣见状,唏嘘不已。
王上和子兰等人,如此薄待功臣,其心昭然若揭。显然,楚王反对伐秦雪耻,迎回先王。楚王连自己父王都敢舍弃,区区屈原又算得什么。诸臣虽同情屈原的遭遇,但又不敢得罪楚王和子兰等人,只能躬身行礼,送屈原离开。
屈原被贬出郢都的消息,不胫而走。郢都大街小巷百姓前来送行。
若非昭雎、屈原等人,力挽狂澜,安邦定国。郢都定是一片火海,血流成后。百姓感激屈原等人为国之举,也为屈原打抱不平。顿足号呼,悲痛不止。
屈原被逐出郢都,发配江南等荒野之地,过着长期漂泊愁苦的生活。终他一生,再也没有回到郢都。二十年后,秦将白起破郢都,楚之王陵被踏。屈原为了唤起楚人为国而战之心,汨罗江千古一跳,为后人传颂。屈原的精神被宋玉、黄歇继承,楚国也曾有短暂复兴。屈原死后五十年,楚亡于秦。
……
自从老楚王被囚禁咸阳。楚国国内,分为主战和主和两派。其中昭雎和屈原等人强硬主战,压倒主和。然,秦王以‘天无二日,国无二君’,出兵攻秦。秦、楚开战,秦胜楚败。秦国不仅斩首楚人数万,占领十五城,楚将昭雎战死。楚国惨败,还加剧了楚国朝政的动荡。主战之人,遭到了沉重地打压。尤其是屈原等人,还被楚王发配江南。
楚国主和派,再次抬头。
秦王得知这些消息,狂喜不已,感叹道:“楚不亡,天理难容啊!”
秦臣皆歌颂秦王之贤能。秦王大喜,来到章台宫。他要把这些消息告诉老楚王,他很想看见老楚王得知这些消息,是一副什么样的表情。
章台宫门被人打开,老楚王见来者是秦王,轻声道:“寡人和你没什么说的,你走吧!寡人不想见到你。”
秦王一边走了进来,一边冷声说道:“你不想见寡人。寡人却想见你。”
楚王冷哼一声道:“你不是想见寡人。你是想要楚国的疆土。”
秦王大笑道:“知我心者,汝也。”
楚王轻哼一声道:“寡人劝你趁早死心。寡人是不会割半寸山河给卑鄙无耻的秦国。”
秦王笑容僵硬,志得意满道:“你若不给,寡人自取之。”
楚王见状,轻蔑道:“秦国除了用卑鄙无耻的手段,还会什么。秦国有本事就堂堂正正与楚国一争高下。楚国何惧秦国?”
“寡人承认,楚国是个强劲地对手。秦国也惹不起楚国。论实力和综合国力,秦国比不上楚国。”秦王稷话锋一转,“几年前,秦惧楚国。现在,秦何惧楚。”
“你若不惧楚,为何用肮脏地手段,扣押寡人。”
“楚王是你自己蠢,怎怪寡人手段肮脏。”
“你…”
“寡人欺诈你、囚禁你,手段是不高明。”秦王唇角露出胜利者姿态,“但,那又如何。你还不是成为寡人的阶下囚。”
“秦王囚禁寡人,就不怕失信诸侯。秦国被诸侯群起而攻之。”
“诸侯敢来攻秦,寡人何惧。”秦王想起自己来这里的初衷,也不和楚王逞口舌之能,“楚王不愿割疆土给秦国。寡人自己去取。”
“哈哈哈。秦王如此轻视楚国。”楚王闻言觉得这是天下最大的笑话,“寡人虽在秦国,但国内有昭雎、屈原等忠义之士。楚国上下必会伐秦雪耻,重整楚国山河,问罪秦国。”
“昭雎、屈原,这二人的确是忠心为国之人。寡人囚禁你,本以为楚国会为了争夺王位而大乱。”秦王敬佩道:“昭雎、屈原等人不仅帮你稳定了楚国局势,替你守住了宗庙社稷和数千里江山。还给寡人反戈一击。当屈原亲口告诉寡人,楚另立新王之时。寡人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啊!楚有昭雎、屈原,实乃楚之幸。”
楚王扬声道:“寡人也为有这样的臣子,感到骄傲。”
“昭雎、屈原等楚人抛弃了你。”秦王稷冷冷道:“楚王不觉得可悲乎?”
“寡人是楚国的罪人,被抛弃乃咎由自取。”楚王淡淡道:“寡人,不觉得可悲。”
秦王本想从楚王眼中看到恨意,进而嘲笑他。然而,楚王眸色没有半点恨意,令他很是失望。
楚王见对方神色失落,喝道:“秦王囚禁寡人,楚国必会举兵来攻。”
秦王扶着额头,叹道:“可惜啊!你没有机会了。”
“昭雎、屈原自会踏平咸阳,迎我归楚。”楚王怒道:“秦不亡,耻难雪。”
“亡秦雪耻,楚王好大的口气。”秦王沉叹息一声道:“可惜啊!昭雎、屈原不能踏破咸阳,迎你归楚。”
楚王道:“你说什么?”
“寡人忘了告诉你。”秦王凝视着楚王的双眼,不知为何有点同情他,“寡人出兵伐楚,斩首数万,夺十五城。昭雎已经为国捐躯了。”
“你说什么。昭雎死了。”楚王笑道:“秦王休要骗我。昭雎一生,击秦,伐三晋,御强齐,亡雄越,平内乱。他是战神,楚国的骄傲,岂会死在秦人手中。”
“寡人有必要骗你。”
“纵使昭雎为国战死,楚国还有屈原。有屈原在,定会攻秦雪耻。”
“屈原一心为国,的确是不可多得的君子。”秦王惋惜道:“可惜啊!你儿子昏聩无能,竟然将屈原贬出郢都,发配江南。你儿子自毁长城,楚国不亡,天理难容啊!”
“什么。”楚王道:“屈原被贬?”
“皆说楚国有三宝。和氏璧、昭雎、屈原。和氏璧,举世无双;昭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楚之战神';屈原为国为民,堂堂君子,写的文章能与诗经相形媲美。这三宝是楚人的骄傲。”秦王缓了口气,又道:“可惜啊!昭雎战死,屈原被贬。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楚王虽信秦王之语是真的,但不想被对方讥讽,克制情绪,语调平和道:“寡人才不相信你的胡言乱语。昭雎怎会战死,屈原怎会被贬。”
“寡人还是那句话,信不信由你。昭雎战死,屈原被贬。楚人无傲骨,岂能踏破咸阳,亡秦雪耻。”秦王达到了来这里的目的,转身离开章台宫,高唱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章台宫再次关闭,楚王不用刻意维持王者之态,喉间涌出一道鲜血,喷射出来,悲呼道:“昭雎战死,屈原被贬,楚无傲骨,岂能亡秦雪耻。寡人雪耻无望,归国无路。这是上天要毁灭楚国宗庙社稷!奸佞当道,楚之将亡,皆寡人之过。”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