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诅楚文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傲双字数:4489更新时间:24/09/22 12:43:16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楚王路过含露殿,忽闻八名宫人正在吟唱。宦者令昭曜见王上脸色不喜,咳嗽示警。几名宫女见了王上,扑通跪在地上。楚王对着一名宫人问道:“你们在唱什么。”

    宫女磕头求饶道:“王上恕罪,王上恕罪。”

    楚王道:“不说,死罪。”

    宫女诚惶诚恐地答道:“奴婢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歌,但听到宫里的人都在唱,奴婢也学了几句。”

    昭曜道:“你们不要命了。”

    楚王道:“吟唱给寡人听。”

    宫女战战兢兢起身后退,其中一名大胆的宫女上前道:“王上,请借侍卫手长剑一用。”

    昭曜喝道:“大胆。侍卫手中的长剑,岂是你们这些低贱者能使用的。”

    宫女鼓起勇气道:“请王上借剑。”

    楚王道:“把剑给他们。”

    昭曜指着身后的八名侍卫,“将长剑给她们。”

    侍卫拔出长剑,递给宫女。宫女接过长剑,一边起舞,一边吟唱道: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舞毕,八名宫女,眼中隐隐有泪,匍匐在地。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楚王吟唱一句,走上一步台阶。吟唱到最后一句,拔出长剑击在木柱上,微怒道:“屈原,好大的胆子,竟敢如此侮辱寡人。”

    昭曜上前从木柱上取下长剑,拱手递给楚王,“王上,这首歌,怎么牵扯到了左司徒。”

    “你有所不知,这是屈原祭祀屈氏一族及八万将士所吟唱的祭歌。”楚王冷声道:“屈原是在用这首祭歌,骂寡人无能。屈原是想要寡人和秦国再次开战。”

    “王上打算向秦国开战吗?”

    “寡人不攻打秦国,就会遭至全国百姓的辱骂。寡人,也将成为千古的罪人。”

    “王上,臣能否说上一句。”

    “说。”

    “丹阳一役,屈氏一族罹难。屈原想要报仇,乃人之常情。此役,丹阳城破,汉中已失,我们阵亡了屈匄等七十多为将领和八万将士。楚国建国以来,何曾受到如此的惨败。此役,我们国力大损。冒然和秦国开战,只会折损更多的将士。”

    “这些寡人何尝不知。但寡人不攻秦,如何面对死去的数万将士。”

    “王上,臣有一计。”昭曜见王上没有打断他的意思,续道:“朝中有的人主战,有的人主和。我们让主和与主战之人,进行一场辩论。”

    楚王琢磨片刻,点头道:“这是个好主意。”

    昭阳得知昭曜送来的手书,召集昭氏一族,“我国是否会和秦国开战,很快就会有结果。”

    昭燕道:“令尹,王上会选择和秦国开战吗?”

    “王上是不想打。”昭阳将手书放在一边,“我们联合屈氏一族,逼迫王上做决断。王上不打,也得打。”

    昭燕道:“昭氏和屈氏联合,王上不打,楚国上下离心离德。为了顾全大局,王上只能选择开战。”

    昭阳笑道:“不错。王上没有选择,只有开战。”

    “屈氏会和我们联手吗?”

    “屈氏活着的人,想要为死去的人报仇。屈氏要向秦人复仇,只能选择和我们联手。”

    “丹阳一役,我国损失惨重,朝中大臣害怕秦人。局势能如我们预期那样的发展吗?”

    “这点不用担心。屈氏有左司徒屈原在,秦楚必定会开战。”昭阳道:“一旦秦楚再次开战。昭氏的地位,无人能够动摇。”

    午时刚过,楚国三百石以上的大臣,鱼贯而入,进入楚宫。

    楚王道:“秦人攻破丹阳,又破汉中郡。是战,是和,寡人想要听听诸位的意思。”

    “王上,我们应该将这个强大的对手交给齐国。秦人攻破丹阳、汉中,锋芒太甚,我们不能与之相争。臣建议割两座城给秦国,与秦国议和。”

    “中原诸侯对我国虎视眈眈。我们和秦国再次开战,中原诸侯也会联合起来攻打我国。如今齐国与我们断交。如果齐国也加入中原诸侯,举兵伐我,我国局势危矣。”

    “臣,主和。”

    不出楚王所料,楚宫主和之人占据大多数。只要令尹昭阳也主和,楚王就可以下令与秦国议和。即便这个决定是错误的,他也可以把这个责任推给令尹等众人。楚王问道:“令尹,你怎么看。”

    昭阳明白,这是楚王有意给自己下的圈套。如果他顺从楚王之意,便得罪了屈氏。屈氏和景氏联合,昭氏在朝中的地位便不是牢不可破。为了昭氏一族的将来,昭阳权衡利弊之后,拱手道:“王上,臣主战。”

    楚王脸色不喜,问道:“诸位大臣皆主和,你为何主战。”

    “秦国斩杀我国八万将士,此仇不共戴天,不可不报。我们不与秦国开战,反而割城求和。我们不但对不起战死的数万将士,也辱没了楚国大国地位。”昭阳语调平静,“秦人欺我在先,辱我再后。今又攻破丹阳、汉中。我们不打秦国,便会助长秦国的气焰。”

    昭阳主战之音刚落,昭氏族人也跟着请战。那些拥有一腔热血的儿郎,也纷纷出列请战。楚王怎么也没有想到,善于察言观色的令尹。今日会忤逆他的意思。

    “左司徒屈原,拜见王上。”人未至,愤怒之音从殿外传了进来。

    昭阳闻言大喜,心道:“屈原,你总算来了。”

    屈原怒发冲冠,走进大殿。群臣的目光皆盯着眼前这个披麻戴孝,长发散乱之人。

    “左司徒,你衣冠不整也就算了。怎能穿这身晦气的衣服来见王上。”

    屈原转过身,怒目而视,“你说什么,我的这身衣服晦气。”

    那人不敢正视屈原愤怒的眼神,也不敢多说一句。

    楚王道:“屈原,你不在府邸守孝,来宫中做甚。”

    “国家大事,屈原怎能不来。”屈原肃道:“王上,秦国必需打。”

    一人道:“屈氏罹难,左司徒的心情,我们能理解。但攻秦一事,干系重大。左司徒不能为了一己私愤,置国家利益而不顾。”

    “在你眼中,屈原只有私愤,没有国家吗?”屈原道:“秦国攻破丹阳、汉中。我们不打秦国,秦国就会攻打郢都。”

    “左司徒,你太杞人忧天啦!秦国是没有实力攻打郢都的。”

    “秦国能够攻下丹阳、汉中。难道就没有实力攻打郢都。”屈原愤怒地目光,迎向楚王,“丹阳是楚国龙兴之地。如今,先祖的陵寝,惨遭秦人肆意践踏。我们岂能面对地下的先祖。”

    “屈原,你休要放肆。辱骂王上,你就不怕杀头吗?”

    “祖宗之地都丢了,苟且偷生的活着,好不如死了好。屈原堂堂男儿,宁愿为国战死,也不愿意死后无脸面对先祖。”屈原指着主和的大臣,“我们不攻打秦国。中原诸侯会以为楚国不堪一击,便会联合起来,瓜分楚国的国土。此战,我们必须打。不仅是为了报仇雪耻,更是为了楚国的长治久安。我们要用战,告诉天下诸侯,楚国神圣,绝不容许他国觊觎和侵犯。谁有觊觎楚国之心,大楚举国灭之。”

    楚王闻言,心中大悯。先祖陵寝已被秦人肆意践踏。此时,他若为了一时的苟安,向秦人求和。试问一个连祖宗之地,就不要的君王,如何才能傲视群雄,如何对得起先祖。不收回丹阳,击败秦国,他也没有资格成为楚国的王。为了楚国,为了自己的王位,秦国必需打。

    楚王不是昏聩无能、软弱胆小之辈。屈原的一席话,也彻底骂醒了他。楚王当机立断,厉声道:“秦人欺我太甚 。昭阳,寡人令你悉全国之兵,攻打秦国。”

    昭阳拱手道:“喏。”

    屈原高呼道:“血洗国耻,楚国必胜。”

    楚宫高呼道:“血洗国耻,楚国必胜。”

    秦国攻破楚国丹阳、汉中郡六百里,取得大胜。秦王驷及诸位朝臣皆认为,楚国大败,国力尚未恢复,是没有能力组织兵力再战。他们相信,楚国会派人来议和。然而,秦王驷没有等到楚国前来议和,却得知楚王起全国之兵,攻打秦国。楚国进展迅猛,很快收回了汉中、丹阳失地。楚军一鼓作气,拿下武关,攻破商於。秦将嬴华浴血奋战,战死疆场。

    秦将嬴华的死讯,传回了咸阳。

    秦王驷怒道:“什么,嬴华死了。”

    “王上,楚军来势凶猛,一路攻城略地,请王上发兵迎敌。”

    “寡人打下丹阳、占据了汉中郡又如何。楚国之地,岂能比得上嬴华的性命。”秦王驷,心情悲恸,口中喷射出鲜血。

    秦臣道:“王上,请节哀顺便。”

    “寡人会好好活着。”秦王驷抹去唇角的血迹,“寡人还要多杀楚人,祭奠嬴华。”

    赢疾道:“王上,楚军士气高涨,一路攻城略地,我军节节败退。如果楚军拿下武关,攻破商於,继续北上,就是我国的蓝田。蓝田距离咸阳不足百里,蓝田失守,咸阳危矣。”

    秦王驷闻言,气急攻心。喉间又涌出一股鲜血。等到情绪稳定,秦王驷有气无力地问道:“张仪,楚国攻我,你有何退敌之策。”

    “王上,蓝田关系着咸阳的安危。我们守住蓝田,就守住咸阳。”

    “蓝田寡人是要守。”秦王驷重重咳嗽几声,“寡人守住了蓝田,你可要把握退敌。”

    张仪胸有成竹地道:“王上守住蓝田,臣就有办法退敌。”

    赢疾拍着胸脯道:“我一定誓死守卫蓝田。绝不让楚人往前在进一步。”

    “蓝田,有将军守护,我就放心了。”

    秦王驷问道:“赢疾守住了蓝田,你如何退敌。”

    秦王驷问的,也是诸臣最担心的事情。

    张仪斟词酌句道:“楚王兴师动众讨伐我国,我们冒然迎战,很可能会被楚军攻破。很多人认为,战争胜负取决于武力。但我认为,胜败以武力一决高下,这是下策。不战而胜,才是上策。”

    赢疾皱眉道:“楚国出兵攻打我国。我们不用武力正面迎击,击败楚人。楚人会退吗?”

    秦王驷也道:“战争就是两军对阵,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若要取胜,就必须要有强大的武力作为后盾。不战,如何决定胜负。”

    张仪从容不迫地答道:“孙武曾经说过,胜利之道有四。一,伐谋。探明敌国意图,先发制人,此法乃上策。二,伐交。了解对手的同盟国,粉碎他们同盟关系,削弱其实力,此法乃中策。三,伐兵,通过战争、武力决胜负,此乃下策。四,伐城,用武力攻城取胜,实属下下策。今,楚国攻我,其意图不在灭秦国,而在于收复丹阳、汉中等失地。楚军继续北上,攻打蓝田,不过是为了给我们一个警告。楚军虽刚勇,但战线太长。楚军全国之兵皆在攻秦,其他地方守卫薄弱。再加上中原诸侯与楚国关系皆不友好。我们联合中原诸侯共同伐楚。楚国四面树敌,必不能相互救援。楚国面对中原诸侯围攻,自然不会全力攻打秦国。”

    赢疾问道:“张相,打算邀集那些诸侯,共同攻打楚国。”

    “楚国曾欺骗韩国,与我国决战。韩国大败,韩王康对此事耿耿于怀。今日,我们可以联合韩国攻楚。其次,魏国和我国交好,攻守同盟。我们也可以邀请魏国攻楚。越国是楚国东面最强大的敌人。我们派人去越国,有说越王无疆。越王见楚国可图,必会起兵攻楚。秦韩魏越四国攻楚,楚国多面树敌。楚国为了自保,安能放手与我国一战。”

    “好。”秦王驷点头道:“联合诸侯攻打楚国,寡人就拜托张相了。”

    楚国攻秦,也是秦国一场国难。其国难程度,不亚于韩赵魏楚燕五国攻秦。秦王驷见识过楚人刚勇,不敢小觑,“传令下去,号召全国百姓,进入战备状态。国内招兵年龄,从十八岁降至十五岁。全国各地,无论男女老小,都要准备好与楚国决战。此外,通知蜀相陈庄、司马错等人,率领苴、蜀、巴三国之众,顺江河而下,攻打楚军。”

    赢疾道:“王上,楚国和我国有十八世同盟,楚国背弃信义,我们应该将楚国的行为,告诉上天,祈求上天惩罚楚国。”

    一人走进大殿道:“王上,高台已经建好了。”

    赢疾问道:“王上建高台做甚。”

    “寡人要登台将楚国的罪行告诉上天,诅咒楚人。”

    秦王驷起身,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出殿外,一步一步登上高台。高台上摆放着九个大鼎,鼎内摆放在牛、羊、彘等祭祀用品。高台下汇聚着大秦数十万将士。众将士见秦王驷站在高台上,高呼道:“大秦万岁,王上万岁。”

    秦王驷焚香祷告,高呼道:“昔我先君穆公及楚成王,实戮力同心,两邦若壹,绊以婚姻,袗以齐盟。曰:叶万子孙,毋相为不利。今楚王无道,淫佚耽乱,宣侈竞从,变输盟制。违背十八世之诅盟,率诸侯之兵,以临加我,欲灭我社稷,灭我百姓。今又悉兴其众,张矜亿怒,饰甲底兵,奋士盛师,以逼我边竞。将欲复其凶迹,唯是秦邦之羸众敝赋,鞟䩱栈舆,礼使介老,将之以自救。皇天上帝及丕显大神巫咸之几灵德,赐克剂楚师,复略我边城。敢数楚王倍盟犯诅,箸诸石章,以盟大神之威神。”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