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战略企划书(求全订)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洛锦寒字数:2706更新时间:24/09/21 04:44:34
    第三百一十七章战略企划书求全订

    华夏文明经常被冠以人情社会的标签。

    这个标签对应的是后现代西方的契约社会。

    华夏的人情社会似乎最早于氏族血缘社会结构为主衍生的一种初期社会状态,毕竟虎毒不食子,人类既然是一个感情动物,就难免有偏有向。

    后来董仲舒将儒家打扮成一个美人献给汉武帝之后,儒家幻化的美人就进一步将这种社会人情结构加固,来达到辅佐统治者的目的。

    在这种儒家文化圈的辐射之下,东亚文化在几千年来似乎却人情味过重了,以至于过犹不及,任何事情若是没有一个客观衡量的角度或者尺度,最终都会走向极端。

    就像善良的极端是,的极端也可能是善良。

    一个过于重视人情而忽视契约的社会结构,必然会走向ns,也就是面子至上,这是华夏人千百年来的陋习。

    最普遍的例子,就是酒桌文化。

    在所有文明中,交际文化都是存在的,但是华夏似乎是唯一一个,只有在交际场合来达成合作意向的群体。

    不管项目如何,三杯酒下肚,那事情才可以正式有商谈的机会,似乎交际是达到目的的基础。

    这个就是一个没有客观衡量标准,所造成的人情社会最大的弊端。

    因为这种人情社会走到最后,会变成彻底的ns,和虚伪社会。

    反观契约社会,看似所有东西都冷冰冰的转化成一条条的契约,但是实际上,这种干净单纯的关系,有时反而能够展现真正的人情温度。

    人情社会中,看似将情分看的无比重要,但是实际上,所有的情分,同时通过事件来展现的,因为情分是一个太过主观精神化的抽象概念了,在没有具体具象到某一件事情的时候,很难真的去判断。

    契约社会中,就是直接用所有的具体事件,来考验人类之间的本分,然后来展现情分。

    比如借钱打欠条这件事情,人情社会中认为打欠条是一种伤害面子的事情,不管是借款方还是贷款方,都会下意识的忽略这条步骤。

    但是很多矛盾,恰恰也是因为这个看似不太重要的忽略,因为说实话,有一些人,会把这件被双方忽略的事情,当成是一种理所当然,然后他们就会把借钱的概念,慢慢淡化成给钱。

    尤其是当借贷双方在物质上有些差异的时候。

    比如一个身价百万的贷款人,借了一万块钱给借款人,如果两人同时忽略契约,将人情作为抵押物的时候,借款人会因为贷款人有钱,而将这一万块钱的借款变成给予,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一笔烂账。

    但是实际上,如果当某天贷款人想起这件事情的时候,就会给双方的人情重新定义了观念,因为这件事情不止是钱多少的问题。

    所以才会有流传很广的一种言论。

    我可以请你吃上万块钱的皮皮虾,但是你找我借的一百块钱,得还我。

    因为大多数人,是善忘的,而且自以为不拘小节。

    而契约社会中,借款双方需要很多步骤最基本的为四步。

    1、要求借款人提供与借款有关的资料

    2、根据借款人的条件,决定贷与不贷、贷款金额、期限和利率等

    3、了解借款人的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

    4、依合同约定从借款。

    这种看似冰冷而且不讲人情的借贷过程,实际上却能够展现借贷双方真正的人际关系。

    因为当合同考核完毕,贷款人就已经知道对方是否有偿还能力了,这个时候如果还能借钱,那就是真的感情了。

    而且欠条这个东西,其实是人情的具象化抵押物,它给双方的意义都是一种提示和惊醒。

    因为人情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人会下意识的选择忽略或者遗忘,所以连同当初借钱时的情分也一起被遗忘了。

    这就是大多数亲朋好友会因为借钱这件事情,走到n的原因。

    因为没有一个能够时刻提醒双方的东西,告诉贷款方宽容,提醒借款方感恩。

    而且在习以为常的人情社会中,人们用来粉饰人情的过程,就变成了逢场作戏,失去了人情最真实的那部分,最后变成虚伪。

    虚伪,是人情社会中的一种自保手段,和礼仪。

    这种手段和礼仪,在上古时期,就已经趋向成熟了。

    春秋时期霸主门对周天子的虚伪,到战国时期被秦国彻底撕裂,在这种混乱的时代,诸子百家才顺势而起,高举各种新的社会结构大旗。

    王诩有着几千年古今中外的这种社会结构优劣化的经验总结,自然不需要像秦国一样步步惊心的变革。

    孤竹国从建国开始的核心社会结构,就是趋近最平衡的契约社会为主,人情社会为辅的架构。

    所以孤竹国任何一条政令或者军令,都是要有档案给相关部门审批的,除非一些特殊情况可以先斩后奏,这样在追究责任和分配功劳的时候,就没有太多的麻烦。

    华夏的人情文化中,最主要体现就是古代朝堂上的蹴鞠文化,因为没有详细的企划书和负责人的签署,所以大多数时候,当东窗事发或者封功赏赐的时候,会出现推卸责任以及以权揽私的现象。

    所谓为了避免这些麻烦事影响,白绢黑字,血印红章的企划书,就显得十分重要。

    虽然这样一来,孤竹国的政令推行成本会提高,效率会降低,但是实际上,还是利大于弊的,因为毕竟孤竹国一个刚成立而且民风朴实的国家,本身是没有太多问题的,所有有大把的时间,商讨试验出最好的政令。

    即便在军事方面,也是如此。

    羽隹军成立,所有的校尉档案,军队发展路线,军需军备,以及战略目标什么的都要做一个企划书交给王诩审批。

    这次朱家来,就是做这件事情的。

    至于教唆禺春,属于一个意外,但是他没想到,自己的意外之举,会引来大祸。

    从禺春对自己的态度骤然疏远,加上晋痴卢艾等人出现在王诩的木宫旁边,朱家就大概知道大祸临头了。

    虽然王诩表现的没有任何异常,甚至仿佛都不知道昨天自己唆使禺春那件事情一样。

    但朱家知道,自己在王诩面前,已经失去了所有的机会。

    “千人的军队,一名少将,名少尉,单薄了点吧。”王诩看了眼朱家呈递上来的企划书,笑着说道“而且你们本身就是游侠成军,最在意的就是面子了,还有不少出身氏族的子弟,虽然落魄了,但终究也是门阀,孤竹国将军以下的军衔又没有什么福利,就是个空衔名头而已,校尉级别的名头,我就不给你限额了。”

    朱家端着木杯的手微微一抖,放下杯子笑道“一群鸡鸣狗盗之徒,大帝太看得起他们了,给他们一口饭吃,就已经是天大的恩惠了,何德何能还讨要军衔?虽然孤竹国的军衔没有封地和粮饷,但是却是身份荣耀的象征,这群小子还不配,若不是需要个营长管理,不得不说封个军衔,我才不会轻易邀衔呢。”

    “羽隹军满编不足千人吧。”王诩看了眼人数问道“但是上报的是一万两千人?将近三个团的人数了?”

    “这里。”朱家指着下面一行“其中有一个四千人是后勤团,我在扶余俘虏中挑选的一批人,当做后勤兵和预备兵。”

    “乌青王没意见?”王诩笑着问道。

    “这些人,都是羽隹军的俘虏。”朱家笑了笑,语气中带着一丝戏谑。

    王诩瞥了眼朱家,手指敲了敲企划书“羽隹军的路线是南下攻略玄菟扶余和乐浪扶余?为何不直接守在昌县?”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