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卷 帝国之路_第735章 序幕二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富春山居字数:3366更新时间:24/09/20 22:17:01
四月八日,洛阳东门外的三里亭内,本地的官员士绅正在为府台大人夏允彝送行。虽说这位夏府台自来到河南府之后,就对本地的势家要族进行了不断的敲打,使得本地的士绅们损失了不少利益。
但是拜这两年的旱情所赐,本地的这些士绅们反而有些舍不得这位府台大人离去了。毕竟同河南其它地区相比,河南府算是最为平安的一个地区了。并不是说,河南府比其它地区旱情较轻,也不是说河南府的百姓比其它地区的百姓更遵纪守法,而是夏允彝从这些势家要族中收割出来的利益,基本上都分给了河南府的底层百姓。
除了极个别看不清形势,把钱财看的比自家性命还重的士绅地主外,剩下的人对于损失了一些利益,但是能够换回一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勉强还是能够接受的,这也就是所谓的花钱消灾了。
而且夏允彝也并不是只会从士绅身上割取利益,作为青年学社的领袖和皇帝所看重的人才,夏允彝还从京城那里要来了不少资源,用以发展洛阳的工业和水利建设。河南府的士绅们虽然在土地和劳役上失去了优待,但是在投资实业和良田改造的过程中却获得了额外的收益,两相比较之下,他们的损失并不算大。
如果现在的大明是一个安定繁荣的大好局面,这些士绅们自然是欢迎早日将夏允彝送走的,如果不是这位夏府台背后的支持者太过强大,不少自持为本地强力家族的士绅,甚至不介意教一教这位夏府台,什么叫做强龙不压地头蛇的社会现实。
但是,接二连三的天灾的到来,已经让不少河南士绅意识到,承平之世已经结束了。甚至于如果大明朝熬不这这些天灾的话,王朝更替的乱世也未必不会出现。作为中原之地的河南,每逢乱世就是各路势力争夺的最为厉害的战场。
只要稍稍读点历史就知道,一旦乱世来临,河南就是一个大的屠宰场,本地士民熬过乱世的,十户有一户就算是老天有眼了。比如今日的河南人,真要论起籍贯来,三百年前都是江淮人,都是当年跟着太祖北伐的淮右军。
因此在这样的年景里,一个不敢触犯士绅利益,却也无法慑服治下平民的官员,自然是及不上像夏允彝这样,既能够强硬的迫使士绅让步,但也能维持住地方社会秩序的官员的。
本地士绅送行时固然是依依不舍,当地百姓自发来送行的就更多了,毕竟正是这位大人的到来,才使得洛阳附近的百姓,在这样的大旱之年,还能勉强将生活维持下去。没有夏允彝大力发展实业,并从京城弄来了大批的蒸汽抽水机,洛阳城内外的百姓恐怕今年也要陷入衣食无着的地步了。
牛金星和洛阳城的官吏们,更是不希望夏允彝此时离去,虽然夏允彝平日做事太过认真和刚正不阿,对于他们在执行公务时稍稍有所差错,就不依不饶的进行质问和追究,总要迫使他们把事情办的完美无缺。
夏允彝这种性格,自然不为属下的官吏所喜,但是他也有那么一个好处,就是从来不会把压力和责任往下属身上推。就好比当初他刚刚来到洛阳,就和本地的士绅大族冲突了起来,非要这些士绅大族分担河南府的劳役和其他地方性支出。
刚开始的时候,夏允彝的形势并不占优,毕竟这些士绅大户在本地传承数代,势力盘根错节,有些人的姻亲都可以同朝堂大佬联系起来。因此对于夏允彝的警告和说情,从地方到省内,甚至直到朝堂中枢都有。
局势最微妙的时候,就连牛金星都开始有所保留了,但即便是那个时候,夏允彝也没有把这种压力推卸给属下,同外人解释是底下的官吏领会错误了他的意思。而是一如既往的把责任揽在了自己身上,要求属下按照自己的命令行事。
如果不是之后皇帝一连发配了几个攻击夏允彝最为激烈的言官,又撤换了一批河南省内的官员,并让张重效代表皇帝向河南士绅肯定了河南府的治理政策是符合朝廷改革方向的,这才算是压住了这些士绅大族对于夏允彝的反扑。
夏允彝在的时候,这些下属官吏自然会埋怨其治下过于严厉的方式。但是等到要送走这位上官时,他们又发觉,和接替夏允彝的牛金星相比,这位旧上官起码交代事务的时候,并不会给下属挖坑。
而处事一向圆滑的牛金星可就未必了,这一个不好,事情是他们去做,这责任还得他们自己去扛。于是乎,夏允彝还没上路,这些下属已经开始怀念这位上官了。
三杯路酒饮过之后,牛金星撇到一个机会,和夏允彝单独走到一边,颇为心事重重的对他说道:“瑗公,你这一走,我可就有些六神无主了。虽说本不应该在你走的时候说这些,但是今年的旱情还要过于去年。
依我看,除了洛阳附近的地区还能扛过今年外,河南府其他几个县就有些困难了。如果周边的灾民再往洛阳跑,我担心最终洛阳也会出现问题。你这次上京,是被陛下亲自点名进入抗旱赈灾委员会的。
我只求你一件事,下拨赈灾物资的时候,可得优先考虑我们河南府。否则一旦河南府乱了,我们过去数年辛苦,可就真的付之流水了…”
夏允彝看着亭外远处竖立在田间的巨大机器,虽然隔着这里有着3里多远,但也还能隐隐听到那机器发出的轰鸣之声。对于成长于钟鸣鼎食之家的他来说,这样的声音和丝竹之乐相比,完全就是令人烦躁不安的噪音。
也难怪,当他一开始拍板从京城引入蒸汽抽水机时,本地的士绅就曾经把这机器形容为毁坏地方风水的邪恶法器,甚至一度把连年来的旱情归罪于这些机器。但是今日听着这些机器运动传来的轰鸣声,对于他来说不亚于听到了世上最美好的声乐。
对于牛金星的请求,夏允彝许久不发一言,良久之后方才收回目光,转头注视着身边的同僚说道:“聚明,恕我直言,在这样的大荒之年,比之河南府困难的地方可谓是比比皆是。
朝廷如此郑重其事的对待今年的抗旱救灾,不但颁发了铸币法案这等得罪地方大户的政策,更在各重灾区不计数目的招募士兵,由此可见今年的形势已经到了什么样的危险境地。
先不说陛下此次亲自掌管所有关于抗旱救灾的事务,我此去京城不过是替陛下办理些琐务,真正的决策恐怕应该是陛下同内阁及六部尚书协商制定,我可没这么大本事照顾一个特定的地方。
即便我真的有那么一点权力,以大明眼下面临的大面积旱情,此时哪还顾的上还能过得下去的河南府?一旦其他地方乱将了起来,难道河南府还能独善其身不成?
以我之见,与其等朝廷救援,倒不如奋力自救更为靠谱啊。”
牛金星顿时有些急了,他赶紧说道:“以眼下各处旱情愈演愈烈的局势,河南府如何奋力自救?你如今去了京城,我等自然就要指望你了,哪怕有个一线希望也好啊。”
夏允彝却摇了摇头,伸手指着远处的机器说道:“洛阳的活路,就在那里。久旱无雨,洛阳附近的河流都变成了溪流,但是本地的地下水可比他处要丰富的多。
洛阳附近八面环山,五水绕城,因为地势的缘故,周边的水脉几乎都流向了洛阳这个锅底。所以,只要有着动力不断抽取地下水上来,本地并非不能度过眼下的难关。
依我看来,今年河南府想要度过这场旱灾,就得着眼于以下这三点,一是足够的蒸汽机备件和维修蒸汽机的人才,只要机器不坏,地下水就能源源不绝的抽取上来;二是通往洛阳铁路的畅通,蒸汽机使用的煤块和外地的粮食,没有什么比铁路运输更快捷省力的了,一旦铁路被中断,洛阳才会真正出现问题;三则是对于水资源的分配,切不可一味的迁就本地士绅大户,一旦底层百姓走投无路,这些竖立在田间的机器可是最难以保护的,没有了这些机器,大家就只能一道等死了…”
原本对于自己就任后七上八下的牛金星,此刻听了夏允彝的建议,心里顿时感觉亮堂了起来。他抬头望着远处的机器,心里不由又加了一条,还需要收好河南府的边境,切不可让太多的外地灾民涌入进来,则本地的收成加上洛阳粮仓的补贴,总是应该能够扛过今年的旱情了。
就在洛阳官绅欢送着夏允彝上京时,在洛阳的北面的山西平阳,山西银行的代表赵思恭正在平阳城东的亢家村,试图说服亢家的家主亢嗣鼎把家中的存银存入到山西银行中去。
亢家以粮商起家,以盐业发家,现在更是插足于典当和钱庄生意,可以说是山西一个极为出名的富豪。
在山西银行刚刚成立进入平阳时,亢嗣鼎为了展示自己的财力,就公然出面挤兑山西银行,最终还是地方官府出面施压,方才让他罢手。
亢嗣鼎如此不给山西同乡的面子,一是自持财力雄厚,二便是仗着他同山西本地的士绅大族有着姻亲关系。特别是同将门姜氏家族关系密切。
姜氏一门三总兵,长兄姜让是陕西榆林总兵,二弟姜瓖任镇朔将军印大同总兵官,三弟姜瑄为山西阳和副总兵。
亢家便是同姜瑄有着姻亲关系。姜瓖虽然一度被调离大同总兵之职,但是他最后走了袁崇焕的门路,又重新恢复了这个职位,在山西可谓是真正的坐地虎。
以山西银行身后各股东的强势,此时也不得不上门好言相劝,只不过亢嗣鼎是真正的山西人性格,一谈到钱的问题,那是连自家的性命都不放在眼中了,更何况是赵思恭的劝说。
(. = )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