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卷 拂晓之晨_第472章 士绅大会之前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富春山居字数:3224更新时间:24/09/20 22:17:01
崇祯口中平静的说出这些话语,似乎突然之间就刺痛了王嘉胤心中某处最为软弱的地方。
招安后被朝廷强行隔离了同部下的联系,让王嘉胤的心里充满了压力,多日来为了保全自己和部下刻意的谨小慎微,在这一刻突然让他想要说点什么。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难道这不是因为朝廷用人不善,导致天下贪官污吏横行的结果吗?”王嘉胤顿时抬起头大胆的嘲讽了崇祯一句。
“无礼,退下。”连善祥立刻跨出了一步,拦在了崇祯面前,对着王嘉胤呵斥道,他的右手还顺手按在了刀把上。
对于崇祯召见这些流民军的首领,连善祥其实是不赞成的。在他看来,这些人野性未驯,要是在接见中冲撞了皇帝,那可就是天大的篓子。
为此,他不但亲自守在了崇祯身边,还安排了几名属下守在了门外。如今王嘉胤果然出了问题,居然敢在皇帝面前无礼。
在连善祥如临大敌的站出来时,几名亲军侍卫也听到房间内的动静冲了进来。
王嘉胤顿时知道自己冲动了,他立刻停止了动作,不想被误认为自己想要对皇帝做什么。
坐在那里的崇祯饶有兴趣的看着面前的两名流民军首领,同王嘉胤听到呵斥后立刻停止了动作不同,神一魁几乎瞬间就作出了防备的姿态。
不过这种防备的姿态并不是对着他,而是对着身边的王嘉胤,显然他并不想被牵连到这起事件中去。毕竟要是皇帝在召见他们时受到了冲撞,他肯定是脱不了关系的。
朱由检伸手按在了连善祥的胳膊上,对着他说道:“不必如此紧张,人家不过是说话的嗓门大一些,并没有什么恶意。你们都退下去吧,不必如此惊慌失措。”
听到了崇祯的吩咐,冲进来的侍卫顿时互相看了几眼,又有序的退了出去,不过这次他们并没有关上门。
在崇祯的命令下,连善祥也不得不再次退到了崇祯身后去,王嘉胤此时也终于冷静了下来,心里也暗暗的松了口气。
朱由检看着王嘉胤说道:“你们在陕西杀了这么多贪官污吏,陕西百姓难道过上好日子了?你手下的部属在攻破了县城之后都做了什么,难道你就真的一无所知?”
王嘉胤低头不语,神一魁站在边上也有些惶惶不安。看着两人这副模样,朱由检知道,这场谈话已经无法持续下去了。
朱由检随即转回了话题说道:“既然你们有继续从军的念头,那么朕倒是可以给你们一个机会。
我们从去年开始往台湾岛上迁移了不少人口,这些移民同平原地区的熟番相处的还好,但是据说同高山上的生番相处的颇不愉快。
虽然我们在台湾有一只四海营,但是因为台湾地方广阔,这点人马并不足以遮蔽整个台湾地区的移民点。
所以我们需要一位富有军事经验的军人,前往台湾组建一只护卫移民的军队。既然你提出了这个请求,那么可愿意前往台湾组建这只军队?”
听到了崇祯的提议,神一魁赶紧低下了头,生怕被皇帝点到了他的名字。他之所以能够硬着头皮接受培训,完全是听说培训完成之后,他们大多都会安排到江南地区任官。
忍受几个月的不便,就能前往大明最为繁华的江南地区任官,这显然还是可以接受的交换条件。
但是台湾,那是什么鬼地方。虽然也是在南方,但不就是一个孤悬海外的荒岛吗?
这个岛屿存在了多少年来,都从来没有并入过大明的版图,可见不是什么好地方。虽说最近听说在岛上发现了黄金,但是他们这些人起兵之后劫掠了不少大户,倒是并不缺乏钱财。
大多数人只是希望能够安稳的带着这些钱财,找个舒适的地方过下半辈子。而不是跑到荒岛去,跟野人打交道。
至于王嘉胤就有些进退两难了,他虽然提出了想要回到地方从军的要求,但是可没想过要跑去荒岛从军。
只要被分配在大陆上的任何一个地方,要是看到形势不妙,他还能弃职返乡,回到自己的部下中去。但是被发配到海外荒岛上去,他可长不了翅膀飞回来。
不过现在在崇祯的注视下,他也知道自己也无法退缩了,否则他就等于在戏弄崇祯了。
王嘉胤思考的时间并不算长,但是他感觉好像已经过了一个世纪这么久。
“臣愿意接受这个任命,前往台湾。”王嘉胤最终还是不想挑战皇帝的底线,选择了接受崇祯的建议。
听到王嘉胤主动抗下了这个坑,神一魁在边上总算是松了口气,只要不把他赶到荒岛上去,他倒是不介意其他人去。
离开了陆军军官学校之后,坐在马车上的朱由检想了想,对着身边的王承恩说道:“先不回宫,去一趟文思院看看。”
王承恩答应了一声,便打开了前面的车窗,对着车夫传了话。当他坐回了位置之后,便有些担心的对着崇祯说道:“陛下,刚刚那位王嘉胤,似乎不是什么良善之辈。
他似乎对于朝廷很有怨气,就算这么把他弄到台湾去,臣以为也未必能让他改过向善。是不是…”
朱由检摇着头拒绝道:“不管他怎么想,今后怎么做,也不能坏了朝廷的信誉。”
听到崇祯的前来视察,徐省声赶紧带着人迎了出来。在同徐省声的交谈中,崇祯倒是了解了文思院最近还是研发出了不少新玩意的。
比如更有效率的切齿机,切削螺纹的机械,采用畜力的24锭纺纱机等。
进入了3月之后,京城陡然热闹了起来。一是因为招募海关及总理衙门人手的考试临近,海关职员的高薪还是吸引了不少家境困难的读书人。
二则是因为全国各地的缙绅抵达了京城,准备召开所谓的全国士绅会议。
已经经历过全国商人代表大会的京城百姓们,显然已经有了一些接受能力,知道了这种会议的形式,便是让大家坐在一起讨论事务。
而召开士绅会议的地址,正是此前设立在十王府的商人代表会议召开的会场。
这倒是给了京城百姓一些错觉,感觉这些来京城开会的士绅,其实同那些商人代表也没有什么区别。
当士绅会议召开前的几天,年前被派到陕西、山西、河南三地进行社会调查的燕京大学学生们,也开始陆续返回了京城。
这些学生们算是度过了人生中最为难熬的一个冬天,能够进入燕京大学学习的学生,都算是家境还算不错的。
毕竟家境贫寒的士子,是不会放弃改变自己命运的科举仕途的。只有那些衣食无忧,但是对于科举又没有什么天分的读书人,才会选择进入燕京大学学习,试图走一走终南捷径。
当然,随着燕京大学的发展,加上内府设置的奖学金,一些家境贫寒,但是在自然学科上颇有天赋的人,也陆续被招进了大学,但是这些人毕竟还不是学生来源的主流。
生活条件尚可,又年轻气盛的学生,还没有完全被社会磨去棱角,大部分的学生还是颇具血性的。要不然,也就不会有这么多年轻士子,被东林党人所倡导的正义所吸引了。
正如他们此前轻易的被人煽动起来,认为朝廷的粮食统购统销政策是残害士绅,掠夺民财的恶政,不惜跪在宫门前向皇帝上书请命废止一样。
在这两个多月的社会调查中,不少学生同样被自己亲眼目睹的灾民惨状所惊吓到。
不少学生开始转变了此前的立场,从反对朝廷过多的干涉粮食买卖,从而扭曲粮食的真实价格。
变成了支持朝廷干涉粮食市场上的各项交易,从而可以让更多人买得到粮食,以度过灾荒之年。
也许有些人读四书五经,只是把这些儒家经典当做了进入仕途的敲门砖。但也有人,真正的把书中的仁义当做了自己的人生准则。
对于这些人来说,为了坚持他们所主张的道义,甚至于愿意付出自己的生命。虽然这样的人很少,以往在大明读书人中发出的声音也不大。
但是,现在有了崇祯的支持,这些人的主张被特意挑选了出来,连续的刊登在了大明时报上,使得他们的声音被成倍的放大了。
忽然之间,在大明出现了一个比往日的清流更为激进的团体。这个团体的主张都有什么呢?他们主张:四民平等,除了皇帝超然于万民之上,社会的其他阶层应当不分高下。
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法律面前应当不分贵贱,只问罪行之轻重。一切罪行应当交付有司审讯,其他人不得进行干预。
保护妇女儿童的权力不受侵犯,家中男丁亡故之后,女儿也应当拥有继承家产的权力,族人不能以绝户的借口侵占亡者产业。
朝廷应当再次严肃关于禁止高利贷的法律,并禁止赌徒典卖妻子儿女偿还赌债或高利贷,对于那些强行掳人作为抵债行为的,应当加以严惩等等。
这些主张,有些是出自民间士人之口,有些则是崇祯假借民间士人的名义发表的。不管如何,到了士绅大会召开的时候,京城的舆论显然已经很是热闹了。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