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绿玉轩
类别:
玄幻奇幻
作者:
风雪夜归字数:3318更新时间:24/09/20 10:30:45
“刘山哥哥,现在只有我才能天天抱着小土。”阿彩骄傲的斜着眼睛道,神情尤其自得。
刘山揄弄道“那你不成抱狗丫头了?”。
“那又怎么样?你想抱还抱不成呢,抢着抱的人多着哩。”阿彩不屑的翻给刘山一对大白眼。
“看你们姑娘出嫁了,小土是陪嫁,你也跟着?”刘山道。
“跟着就跟着,是吧?小姐,小土一辈子不离开小姐,我也一辈子跟着小姐。”阿彩歪着头问我。
我不禁手指搔了下头,笑道“因为小土把你绑在我身边一辈子,你未来的夫婿可不答应的。”
刘山他们都笑,阿彩很不高兴,鼓着嘴道“小姐,人家是真心诚意的跟着你,你却来取笑我。”
风里梅枝微摇,我们都并肩往外走。
朱棣走在我身边道“我来魏国公府与徐将军商谈一下太原城墙的火炮装置,顺便来看下你在母家这几天过是不是还习惯?”
我道“要少爷关心,什么都习惯,就是突然有父母宠爱不太习惯。”
朱棣不由一笑。
我们并肩走着,一直从里院走出来,院里一路的回廊曲折,一路的寒霜腊梅的清香沁人心脾。
走到前庭他们转身离去,去了行府的议事正堂,我和阿彩抱着小土去给母亲请安。
今天还好,没有被母亲亲瞅着喝下一大碗醇厚、爽滑、鲜嫩的羊肉粉条老汤(她老人家说我要多吃喝羊肉汤多补,这寒冷冬天更甚要补,因为我太瘦了)。
古代的青色窗棂外有温暖的阳光照射进来,母亲慈爱的抚着我的手,对阿彩道“阿彩,老爷在前堂议事,今天不太冷,小姐回来几天,也没出去逛逛,你陪小姐出去在街上溜哒一下,尝尝太原街头的早膳吧。”
阿彩高兴的答应了。
我们高兴的抱着小土出了候爷行府。
没想到明初的古城太原竟如此繁华,红楼画阁,绣户朱门,雕车竞驻,高柜巨铺,尽陈奇货异物。
沿街两边商铺簇立,食坊,酒肆,当铺,打铁铺,首饰铺,应有尽有,还有一些零散的商贩兜售着小玩艺。好一个人烟辐辏、百业著盛的繁华。
街道里飘着各种奇异的香味冲击着我的味蕾。
炒莜面、拉面、拨面、揪片各种“过早”的摊位琳琅满目,设于街道两边,井然有序,多而不乱。
“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城管?这样的井然有序。”我心里暗想。
我随着阿彩在街上走着,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很久久违于这种市井烟瘴之气了,过早这个词我都几乎已经忘却了,那个世纪的豆浆油条是我的最爱的。可几百年前的古代明朝我能在街上吃什么呢?
阿彩抱着小土,小土也很高兴,现在出
门都不用蹄了,它兴奋地在阿彩的怀里窜动不已,伸着毛茸茸的小脑袋,瞪着两只晶亮的玻璃球般的眼珠到处瞅,全身被大红缎袄裹着,还散发着一缕缕淡淡的花香(那是阿彩昨天给它摘的梅花瓣给它泡了个梅花浴),简直就象个真的狗热水袋。
阿彩也兴奋,街市上擦肩而过的人无意中看到她怀里比她还兴奋的小狗,不住的回头观看,有的还稀奇的走过了再转来看两眼,脸上露出一幅惊艳的兴奋神情。
看来小土在这个朝代真的露脸了。
“炒油茶哟,客官,天冷喝碗油茶吧”“油撒子哟”各种吆喝声不绝于耳。
小土也在烟雾缭绕中打了几个喷嚏。
“掌柜的,来两碗炒油茶吧”阿彩拉着我在一个摊位边坐下。
“好嘞”老板答应了一声,我看着老板立刻用铁铲从灶边的一个硕大粗瓷海碗中刮起一层米白色细末,放至碗里用冷水慢慢化开,再倒入烧开的水里熬煮,磕入一个鸡蛋,又问“加盐还是加糖?”
“我加糖”阿彩欢快的答道。
“那我加盐吧”我不知道这是加盐是怎样的,很快两碗滚烫的油茶热气腾腾的端上来。
我们两并排坐着,阿彩道“小姐,很烫的,慢慢吃”。
她边说边用嘴轻轻吹拂碗里的热碗滚烫的油茶,然后再沿着碗边一口一口喝到肚子。
我学着她的样也喝着,我的碗里浓浓的汤里葱花打转的飘着,带着热气的浓汤喝到嘴里顿时觉得香喷喷的,全身一下暖融融起来。
接着老板又将小半袋白面粉倒进灶上的干锅里开始炒,阿彩看见我好奇的看着,便道“她这是在炒油茶托,我妈妈最会炒了,回去我跟夫人说,明天我们在府里吃。”
“炒油茶托?”我问,“怎么炒?”
阿彩道“你看,就是先在干锅里炒面,炒好后再将面倒进用羊脂炼的羊油里,再加核桃还有盐各种作料再炒,炒面不好炒,火候是最重要的,要恰到好处。火太小面不熟,火大则会炒焦糊锅底,就不好吃。另外,炒面时,手不能停,要不停的翻炒,要不然面粉扒锅底了”。她边比划着边说,好象她早就看熟了所有的程序。
哦,原来这么麻烦。
我边慢慢喝着,边看着掌柜在冷寒雾气里不断翻炒,随着一铲一铲的挥舞,巷道里弥漫着小麦的清香味,面粉在锅里由白色逐渐向深色转变,直到面粉变成焦黄色,面粉就炒熟了。
老板把炒面放在炼好的羊油锅中,果然加入各色坚果,又放入白色的食盐等调味料和面粉、羊油翻炒均匀,出锅盛入另一个大粗瓷海碗中。
我们吃完后,全身已经是热乎乎的。
街道两边门面上都挑着五颜六色的招旗,阿
彩拉着我进了一家飘着“香雨阁”旗招的小店,一进去,原来是精巧的小首饰铺子。
接着我们就进进出出,将整条街的铺子一个不少都进去扫荡了一遍,尤其是小饰品铺子,等再出来,包括小土,都已经夹着花的狗头上又多夹着几朵丝纱做的好看的娟花。
更不用说走到那些什么“芳馨斋”“一香轩”,我们再出来就是一大捧晶莹透彻的冰片饼、香味溢口的桂花糕、香甜酥糯的糖炒板栗还有甜润的金丝板枣。
阿彩仿佛不让我尝完太原的小吃,就完不成夫人交待给她的任务,我也只好每样都尝一点,连路边的飘着异香气的羊排烧烤也绝不纳下,这种香气与孜然相似却更是沁人心脾的香味,我从未闻到过这种异香,阿彩摇头晃脑的说了一下作料的名字,我只能无奈的摇头表示我的无知。
好容易走完一条街,可阿彩又拉着又撑又胀的我去逛另外数条个热闹的小巷子,“还有大东街街头那边的大乐楼小姐你一定要去看的!”她大声道,我只好跟着,被她生拉硬拽着拖行。
原来今天竟是集市日,繁闹非常的大乐楼上不知道是哪个豪商(是阿彩说的,山西富商很多)请了戏班在唱戏。楼下的街市更是熙熙攘攘的看热闹的人群,
,挤在擦肩摩踵的行人里,我第一次听到了高亢嘹亮的山西梆子戏,惊讶的发觉山西的梆子戏竟这么好听,真的是高亢明亮,响彻天际,山西人的豪爽和精明仿佛都在这高亢的鼓点里被渲染的淋漓尽致。
看得直到我和阿彩已经吃完手中的纷纭的各色糕点,仍都舍不得挪开脚步。
日头渐渐正中,我回头随意张望时,遥遥就看见一片巍峨壮观的殿宇在太原这无比晴好的冬日阳光里威严耸立着,我已经知道那是驻守九边重镇太原的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三个皇子朱棡的藩王府。
藩王府高出民居,极易辨认。
富丽堂皇的高阁雕楼接连不断,森然的高墙紧密呼应,高大的门楼上青色的琉璃屋瓦极其的灿烂辉煌,真没想到太原在明朝是如此的繁盛和荣华。
晌午,我让阿彩去她的偏屋休息,不用管我,阿彩就兴高采烈的抱着小土去了,满院内都静悄悄的。
我一人也觉得无聊,突然想起马上年关,便拿出母亲给我的钱袋,没有惊扰阿彩和府中家仆,便独自悄然出门,循着上午的街道,沿路看着各种铺子。
街上,闹市繁华,青石铺路,两边店铺栉比,街巷纵横,行人车马,肩摩毂击。
店铺前或挂一块牌子,或悬一幅幌子,上面写着店名或所经营的项目,如“梳篦老铺”、“专染纱罗”、“祥瑞老店”等。
我看见一幅镶一圈银色丝线、上绣
“福和布庄”的布旗,高高的台阶仿佛与别处不同,想是比较高档点的布庄?
我走进去,立刻有店伙计过来招呼,店内果然琳琅满目,彩色缤纷,有锦、绫、缂丝、绢各式种类,还有着各种金锦、花绫、素绫等这些精美暗纹。
掌柜非常热情,每一种都细致介绍一遍,我终究初选了两匹锦缎,要回去问一下父母的心意,福和布庄掌柜剪下两个布角做为布样子以给我带回,交了定金,我便出了铺面。
掌柜将我送出门,还深深地作了个躬,满脸笑容地道“客官请走好。”
我走出来,掂了掂手里的银子,还有不少。
我继续向前走,街道繁华,我沿着上午未走完的一条主巷走,商品琳琅满目已经目不暇接了。
我看见在街市里最热闹繁华的一角的有一宽绰严整的两层小楼,门面高阔富丽,门楣上几个斗大“绿玉轩”金字在冬日里闪着耀眼的光芒,似乎是卖玉的店,青石台阶便与别处不同,方整高砌。
我拾阶而上,想是要过年,生意兴隆的很,店堂中有一条二丈多长的柜台,柜台下摆着的宝钗金簪珍珠首饰闪闪发光,晶莹灿目。
数名年轻的伙计正忙着应付,在柜台的一角还有戥秤金银、鉴定首饰的,一派忙乱的景象。
(本章完)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