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塞关 第六十章 雪漫孤堡
类别:
玄幻奇幻
作者:
风雪夜归字数:2241更新时间:24/09/20 10:30:45
刘山呲牙一笑道,“将领更是要身先士卒,燕王爷和徐候爷从来都是沙场上军马先锋,平日里和士卒同吃同睡,从无例外。”
怪不得他们的脸上都有着一股经历过烈烈风霜的痕迹,想到那金戈铁马,雪雨风霜,我不禁心里一阵心疼。三保早已吃完,在墙角支起了几个军帐。
朱棣看着火苗道:“明朝虽然建国几十载,但一直南倭北虏,边疆不安,父皇一直道驱除胡虏,恢复中华。我自少时就和魏国公徐将军、傅大将军还有平定候一起出征作战,再苦我也从来没觉得有多苦,自古男儿当雄心壮志,保家卫国,自当战死沙场,裹革还乡。(说着说着他的面容又沉寂下来)不过要说苦,只有看到跟随我的士卒溅血沙场,军马倒毙雪地,鲜血横流才让我尤觉得痛苦。”
刘山又烧了一碗水,道:“历朝历代都有英世豪杰,男子汉大丈夫就应当金戈铁马、有盖世豪情!”我还很少听到刘山这样的豪言壮语,真是有什么样的将军就有什么样的士兵。
三保和刘山又添了不少干马粪,火光逾亮,他们合衣钻进行军睡袋睡去了,只余下我和他烤着火,火光烁烁得耀着我们的眼。
黑夜里狂风暴雪逾是猛烈,使劲拍打着古堡的外墙,不时四周身后的墙坯土尘纷落,堡顶的泥坯里的掉出的草茎也在风的怒吼中激烈摇摆,有些微尘土落下,掉在我的发髻上,朱棣伸手轻轻拂了去,对我道:“这些烽火台多建于唐时,这才几百年,这些烽台已经都已经大半坍塌了,北疆甚少,南疆较多,草原沙漠,道路易迷,古时的军队就筑此来表示各地的距离,兼作‘指路标’和‘休息所’之用,有事之时,在上面的戍卒,燃起烽火,又可互相救应。行旅戈壁之人,也很难算准宿头,烽火台可以用来途中歇息。”
小土早已在我怀里映着火光呼呼大睡,它是如此的随遇而安,我看着这残桓断墙的土坯城堡道:“这些都是唐代建的,那宋朝没有建这些军事设施吗?象长城?”
朱棣道:“宋朝时是很强大的,宋朝的强大主要是在经济方面,当时北宋的都城汴梁(我知道实际是后世的开封)非常繁荣(我点点头,我知道历史名画《清明上河图》就是描绘了北宋清明时节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宋朝文化经济极其繁荣昌盛,宋徽宗本人就是个书画大家,他朝中的大臣象蔡京等都是书法名家,宋朝时有很多方面都是很强大的,已经制出十八般冷兵器还有火器也广泛应用,还发明有活字印刷、最早的纸币(我们明朝现在用的宝钞)等等,不过与之截然相反则是宋朝军队和国力却极弱,导致深受异族欺辱。而宋朝时期的局势却是北宋周边辽国、西夏、吐蕃、金国纷纷崛起,处于中原地带的大宋王朝,自然成为各方势力攻伐的对象,宋朝不可避免的面临战争。”
“父皇曾道:其实宋朝跟那些周边异族比起来,论人口、国力、财富、兵力宋朝都能占优势,就算周边这些国家全加起来在一块,都不可能与宋朝相抗衡,但宋朝时却被频频侵犯,直至最后迁都南方苟安于世。这主要是因为北宋建立后,鉴于中唐以来藩镇强盛的教训,宋王朝决定‘文以载道’,使‘崇文抑武’成为宋代基本国策。朝廷重用文臣,不但宰相须用读书人,而且主兵的枢密使等职也多由文人担任。并且以文制武,千方百计削弱武将手中的权力,武将地位大大降低。实行兵将分离、将从中御,导致兵不识将,将不识兵,极大阻碍了作战效能。”哦,原来还有这么深的原因。我的历史很差,读书时背的早已忘却了。
“因为大宋朝崇文抑武,军队和军事都处于弱势。军队方面实际上宋朝的军队的规模很大,然而庞大的军队与慷慨的投入却没有锻造出强大的国防和军事实力。因为宋代募兵的对象主要是流民和饥民,再就是在军情紧急、兵员枯竭的情况强制征召抓夫,还有就是配隶,即让罪犯充军。宋代士兵的来源多是三教九流之徒,渔目混杂。军队的整体组织结构上推行禁、厢军互补的制度,随着禁、厢互补制度的异化,厢军还成为禁军的养老之地,战斗力严重退化。”
“军事上,北宋开国之初,北方被五代石晋割让出去的燕云十六州仍然归辽人统治, 而燕云十六州地区的缺失,更是使宋失去了北边防线--长城。过了幽燕十六州,便是八百里平川,北宋已经无险可守,异族突破长城阻隔后,挥师南下随日可待。北宋时期,辽和西夏经常侵扰边境,宋王朝无力制止,以每年供给巨额财物的条件求得妥协。从北宋末年开始,更强大的金、元相继崛起,铁马胡笳不但骚扰边境,而且长驱南下,直至倾覆了宋室江山。到南宋,更是偏安于淮河、秦岭以南的半壁江山。从北宋开国到南宋灭亡,宋王朝始终处于强敌的威胁之下。所以父皇曾道没有强大军备和防线,即使经济再强大繁荣,也同样屈从求和。”哦,他仿佛是一位历史老师加一位军事家讲得战术军事分析充满冷静而理性的思考。
他接着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父皇曾拿着宋徽宗的《杏花鹦鹉图》画,道:一代君王玩物误国,天下之耻,明朝天下,千万以此为鉴。南宋亡国的教训父皇总叫我们铭记在心,时时以此为戒。”
“南宋皇帝自宋徽宗失国迁都,而后宋高宗划界而治、对金称臣、年贡纳币,自此偏安江南,朝中士大夫纷纷在江南的小桥流水中风花雪月、吟诗颂词,不知复国。朝中只有少数有志之士象越州山阴人陆游心中无时不想着北伐,恢复大宋。父亲最常教导我们驱逐胡虏、恢复中华。面对严重的内忧外患,有识之士忧心忡忡。宋朝有很多诗词名人都是当时朝中主战的军机要员和大臣,但国势如此,皇帝懦弱,他们多受排挤,空有复国报负,却无能为力,有的甚至郁郁而终。象宋朝陆游,他曾官至宝章阁待制,一心主张坚决抗战,一直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晚年退居家乡,最后郁郁而终。他留下的诗词多是雄浑豪放,我年少时尤其喜欢读诵。其中最喜欢读的就是他的《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首诗,至今仍时常想起为之感叹。”
《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个诗名字很熟,却想不起来具体内容。我脑袋里“刷的”刷出一首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我脱口而出“是这首吗?”
他一笑道:“你记得的倒是女诗人写的,这是宋朝女诗人李清照《夏日绝句》。她的词风清婉流丽,含蓄蕴藉。陆游的诗风却有多是沧桑。”
我不由也笑出来,好不容易想起一首,竟是女诗人的,我不由竖耳细细聆听。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