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5章 再去莫斯科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重生的杨桃字数:4438更新时间:24/09/18 11:20:18
    雪后的新西伯利亚市,马拉雪橇陆续出现在城市的大街上。

    降雪持续,它何时停歇不得而知,当地人唯一知晓的只有一件事,当水泥公路再度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肯定要到明年春天了。

    从今日凌晨开始,持续时间近乎半年的“冰雪季”正式开始。

    整个城市换了一种生活方式,就是因为寒冷与交通不便,居民更可以拿出大把时间宅在家里。

    可是所有的军需工厂绝对不能停歇,碍于交通的障碍性,大量的工人不得不将大量时间消耗在暖气供应正常的工厂里。

    基于这种现实,大量的木质板房开始在各个工厂的空地兴建,不为别的,这些通了暖气的板房将作为工人们的临时宿舍,甚至许可工人家属也住进来。

    乌莫夫即将担任分割后的新西伯利亚州州长,职位上升,身上的担子也更重。

    之前,新西伯利亚州有四座大城市,目前就只有新西伯利亚市、克麦罗沃和托木斯克三座人口超十万的大城市,至于其他的城市,人口往往就两三万的样子。

    这其中,新西伯利亚市的一百五十万人口决定了自身巨无霸的地位,其他的城市,简直就是配角。不能指望那些小城市做些什么,既然小城市总是林立在铁路线周围,它们最重要的工作显然只有一个——保证冰冻时期的交通线畅通,这就足够了。

    1942年,鄂木斯克合法的从新西比利亚分割出去,在可见的将来,乌莫夫明白,东边的克麦罗沃的分割也只是时间问题。

    原来的新西伯利亚州太大了,几个大城市相距往往有五六百公里之远,指望州长戈洛夫斯基和他的少量同僚管理这一的庞然大物,行动能力肯定是非常有限的。

    现在,苏联必须使出浑身解数,从西伯利亚和远东,“榨出”当地的战斗力去抵抗入侵,这就使得斯大林非常需要西伯利亚方面有着巅峰状态的组织动员性。

    传统的“封疆大吏”模式不再适合当前的战争,庞大的新西伯利亚州分成多个部分,每个部分直接对莫斯科负责,彼此间开始竞争,综合能力一定会迅速上升。

    当然,这里面还有更深层的意思。

    乌莫夫非常清楚,现在的局势很像是二十年前的国内战争时期,那个时候波兰干涉军不也直接打到了顿巴斯?而日军的七万人不但在西伯利亚南部转了一圈,还试图建立一个傀儡的“远东共和国”。

    现在能支持联盟继续作战的就只有量大后勤基地:乌拉尔地区和西伯利亚地区。

    如果西伯利亚地区一家独大,对于联盟的致命潜在威胁都是永恒的,因此它必须被拆成几个小州。

    乌莫夫很庆幸,再开一次大会,鄂木斯克就正式分出去,未来几年还有几个城市陆续自成一州,自己的工作量会逐渐降低,所要承担的责任也等比例降低了。

    人已经五十岁了,剩下的时光还有多少?乌莫夫自知基本丧失了继续晋升的资质,因为未来是留给年轻人的,担任州长这一职位,就是自己这辈子的极限。

    一辈子如此,已经足够知足。接下来的时光便是将战时新西伯利亚州治理好。

    看起来,乌莫夫要管理依旧庞大的新西伯利亚州,他必然要处理五花八门又数目庞大的事件,实则并非如此。

    看看当前州的人口,鄂木斯克分出去后的新西比利亚州,大大小小的城市和各个集体农庄加起来,人口也才三百万。

    三百万人口对于苏联的确是庞然大物了,不过想想莫斯科的情况,战争爆发前,莫斯科一隅之地就有五百万人口!

    乌莫夫目前只需要关注四种大事:

    第一,军事相关产业的产能状况。

    第二,州的征兵任务完成状况。

    第三,全体军民的物资供应状况。

    第四,科学院的物资供应状况。

    各项工作有专业人士负责,对于乌莫夫,他接手戈洛夫斯基的工作后,最大任务就是阅览提交的大量公文并作出批示,并实时监控各方面的工作稳步进行不出岔子。

    当然,他绝非“监督员”这一职业,他有着很大的权力,尤其是掌握着州内的物资调动。

    这种高度的权力极易滋生腐败,乌莫夫对杨明志这位“科学家”将领高度重视,更是认为自己能够晋升,就有这别列科夫将军的功劳。

    太突然了,在八月份,乌莫夫虽然知晓新西伯利亚州要分成小块,他从没想过自己可以担任州长。毕竟第一、第二副州长的资质不是更老么?

    这方面的人员调令,固然苏维埃大会的态度非常重要,斯大林的命令实际更为重要。

    许多事是难以明说的,乌莫夫看到的是,别列科夫将军抵达后,马不停蹄的开始新装备研发,并有了让所有高级官员瞠目结舌的成果。

    “他的新式武器已经用不着冗长的试验,应该立刻运到莫斯科去,让那些专家好好研究。我这边也该做好授命量产的准备。”

    约定的九月二十六日即将到来,就在二十五日上午,乌莫夫一个电话,邀请杨明志到自己的办公室一趟。

    “您觉得如何?外面肯定寒冷异常!”叼着烟斗的乌莫夫,以一副轻松姿态示人。

    杨明志点点头,又抖抖自己的大衣:“谢天谢地,您提供给科学院的那批羊毛大衣派上了大用场。”

    “哦,您不用感谢什么,给予科学家优待是必须的。来,您不用客气,请坐吧。”

    杨明志旋即走近办公室墙边的沙发,翘着二郎腿坐下。

    “州长同志,我知道您邀请我来的目的,无非就是明天的事。”

    “是的,您的两款枪械经历了成功的试验。昨日晚上,军区司令同志给我打来电话,高度赞扬了您的第二款新式武器,他尤为提起了您新枪的弹鼓。现在我已经给830厂下达了研发命令,他们将很快生产全新的冲锋枪弹鼓。我……我身为州长,会如实的向斯大林同志汇报您的功绩。”

    “哦!是嘛!真是谢谢您。”杨明志礼节性的微微鞠躬。

    “今天主要是和您交代一下,明日军列就要启程,预计是明日中午左右发车。据我所知,您的所有样抢还都保存在科学院里?”

    “当然,还是暂由我们保存最为稳妥。”

    “这样也好,您的样抢将决定不少人的命运,它们放在火车站的仓库里,我……我反正是不放心的。不过,它们作为军械放在科学院里,也有些危险。”

    杨明志听得出,这个老家伙还是对几天前的贸然枪声恼火。

    “您很快就不必担心这个了,明天它们就将运走。”

    “是的,您也会亲自将样抢和不分配套子弹押运到火车站,但是……我……”

    “您?您还有什么想法?”

    “啊是的,我把秘书都支出去,现在办公室内只有你我两人。针对这件事我想了想,我觉得……”

    “嗯?”杨明志有种不好的预感,“您但说无妨。”

    “是这样,站在您的立场上,您一定非常希望自己的枪械得到量产,对不对?”

    “当然!”

    “我和军区司令同志都是一样的态度,我在这里任职了二十年,西伯利亚走出的军队战斗力卓越。不过,您的样抢肯定要交给一群保守的家伙们手里把玩,那是一群思想还停留在上世纪的老家伙。您听过一个关于枪械的俄国谚语吗?”

    “不知道。”杨明志回答。

    “用刺刀,是好汉,用子弹,是笨蛋。虽然现代战争必须依赖子弹,但是军中还是有一群年迈又有重权的高级人士,觉得拉栓的步枪最好使,马刀依旧能有大用处。所以您……”

    “我……您希望我怎么样?”

    “哎,我也不再废话!”乌莫夫摊开双手:“我希望您再回莫斯科一趟。此行您必将见到斯大林同志本人,身为发明人,您现身说法,您一定能说服那些迂腐的人。哈哈,我给您透露一个秘密,斯大林同志从来都是支持自动武器的,只是碍于他的战友们喜欢拉大栓。”

    “好吧,我懂了……”

    杨明志的老脸瞬间拉下来,他从这个乌莫夫嘴里听到了另一种意思:这个老家伙是赶我走?

    见鬼!我才到这个冰天雪地两周多,坐了五六天的火车,为了新枪一直连轴转的工作,刚刚结束新枪研发,又给我支回去?真是见鬼!

    作为一个有素质的体面人,杨明志没有气得跺脚。

    想想看,换做一个脾气暴躁的老毛子,怕是要在乌莫夫面前最少也得破口大骂吧?!

    杨明志出奇的镇定,冷冷的说:“同志,您真的希望我离开吗?”

    “这……这件事真的不太好解释。”乌莫夫能够猜到别列科夫该是何等心思,的确,自己的想法也太突兀了。“哎,如果您不愿意,我没有任何权力强求您,那不过是一个建议。”

    “不。您既然提出建议,这里面就有些合理性。”

    几分钟之前,乌莫夫已经说明了去莫斯科的“合理性”,那不是纯粹的不着边际的奇思妙想。杨明志翘着二郎腿精神紧绷,他轻轻仰头看着刷白的天花板,想到很多。

    在那个位面,一个军械生产的企业派人去客户那里出差再正常不过。杨明志当年从未出过差,手下人则是经常去的。

    所谓出差,拎着公文包就坐高铁特等座,若是时间紧,就坐飞机去。那个时代的中国交通前所未有的便利,纵横五千公里,旅途也在二十个小时内解决,何况交通费还全额报销不说,还有伙食补贴云云。

    1942年的苏联,这里的交通情况真是一团糟。

    联盟东西部的联系极度依赖西伯利亚大铁路,并将长期依赖下去。

    用再华美的辞藻形容它的重要,都改变不了它是“小破路”的事实,杨明志很清楚去莫斯科的代价是什么,仅仅用在交通上的时间,一来一回至少也得整整十天。

    十天,可以做很多事!

    看着别列科夫将军正在思考,乌莫夫自觉失言,赶忙解释:“对不起,就当我刚刚什么话都没说好了。”

    “不!您已经说了。”杨明志猛地抬起头,看着惊慌的乌莫夫,“您刚刚说什么?新式兵器要让斯大林同志亲自观摩,为了能够量产,我还要说服克里姆林宫的反对者?”

    犹豫了一阵子,乌莫夫给予了肯定的答复,但也进一步作出解释:“我想了想,您不去也可以。以上仅仅是我的建议,它也不是今天我邀请您来的目的,只是额外的事。今天,我只是与您面谈一下,督促您明日一早把必要的货物装车。”

    “嗯,我在听。”

    乌莫夫耸耸肩:“关于这件事,我其实是觉得,您有必要派遣一两位设计局的专业人士亲自押运。据我所知,枪炮局在审查新枪械时,生产厂家肯定要全程陪同的。您不要奢望那两位卢比扬卡来的干员当什么押运员,他们是内务部的人,您的东西肯定会先被贝利亚截留,怕是送到斯大林面前都是以后的事了。您必须明白,那个贝利亚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此事还能牵扯什么贝利亚?一时间杨明志不得不佩服乌莫夫的想象力。可是转念一想,这位老家伙的话绝不是胡说。

    现在的内务部就是未来的克格勃,那是一个神奇的组织,基本上渗透到苏联的所有地方。他们有权审查上到飞天的导弹,下到商店销售的黑胶唱片,连皮鞋厂鞋跟有几颗鞋钉也有权检查。

    如果贝利亚有意找麻烦,那确实挺麻烦的。

    乌莫夫的另一套说辞自己也的确要考虑一番。

    这个时代苏联的邮政部门依旧如往常那般运转着,甚至因为西伯利亚大铁路处于前所未有的繁忙,邮政的效率反而提高不少。

    可惜,杨明志是适应了21世纪快递速度的人,本时空的苏联邮政,指望他们,那还不如亲自坐火车运货呢!

    某种意义上,斯大林就是设计局的唯一客户,要伺候好这位“慈父”,想想看,自己就从设计局里挑两三个年轻的设计员,就能指望他们给斯大林说得明明白白?

    呸!他们见到斯大林,要么兴奋的昏迷,要么紧张到窒息。且慢,就算不是如此,他们也得首先到卢比扬卡溜达一圈,落到了贝利亚的手里,只怕他们先被吓晕了。

    这样一想,杨明志觉得就是波波夫亲自带队,想办好这件事也是痴人说梦。

    设计局里的都是什么人?除了波波夫见过一些市面,其他人都是幼稚缺乏阅历的年轻人。杨志明还记得自己初来乍到,一身勋章的姿态站在他们面前,有几个人不颤抖?这要是见到“慈父”,还是集体昏迷的概率更大。

    想来想去,一个恶心无比的念头浮在心头。

    至此,杨明志只得侧着脑袋目瞪乌莫夫,绷着嘴摇摇头:“我仔细想了想您的建议,看来,我要是不亲自去,这件事真是难以办成。”

    。m.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