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铜矿的问题
类别:
历史军事
作者:
爱吃鱼的胖子字数:3296更新时间:24/09/17 14:06:21
白子国的问题,在李世民看来不是小事,他决定先询问一下大家的意愿,明日在朝堂上召见过张乐求进之后,再做决定,然之后,孙享福,房玄龄,李靖等人,毫无意外的被李世民请到了御书房喝下午茶。
到了这里,孙享福就没有那么多避讳了,将王浩写给自己的书信也拿出来给李世民观看,出乎孙享福的意料,李世民看完信之后,不仅没有像孙享福那么纠结,反而一副很爽的表情。
“王浩此子若是能入朝堂,朕必定以国相之位待之。”
“呃,陛下,臣觉得,房相与李相之才,胜王浩多矣,您何出此言啊!”
被孙享福这么一接话,李世民顿时有些尴尬,用歉意的眼神看了看房玄龄和李靖,解释道,“朕说的可不是左右仆射,我大唐能入政事堂的,都可以称之为相。”
理由很牵强,不过孙享福知道房玄龄和李靖两人不会为这样的事情纠结,所以,也不在这样的话题上继续纠缠下去了,说多了,就有挑拨君臣关系的嫌疑了。
“陛下,此前是高句丽,现在,到了云南诸部,王浩正按照自己心中所想,在牵引着大唐向他所设计的道路上走,臣觉得,这样不妥。”
李世民笑了笑道,“朕却以为,在某些事情上,这个王浩与我大唐的目标是一致的,而且,咱们虽然被他带动了步伐,却并不见得是按照他心中所想在走,他以为我大唐百姓会一直仇视高句丽,朕恨不得将高句丽之民尽数屠之,以报此前那些惨死在高句丽的府兵之仇,朕却偏偏不,若是朕待高句丽百姓如汉民百姓一般,一视同仁,实行同化政策,你说,这王浩,是不是为咱们灭高句丽,凭白添了些助力?”
闻言,即便是孙享福一时也找到什么好的词语反驳,李世民的骨子里,还是非常想要扫灭周边所有不服,成就真正的一统霸业的,尤其是大唐实力强横了以后。
所以,他对王浩的运作,现在是持一种乐见的态度,他甚至想王浩在自己解决了云南的问题之后,去吐蕃溜一溜,说不定在他的运作之下,吐蕃也能被自己灭掉。
而孙享福所出生的那个时代,高句丽现在的地盘,超过八成以上,本就是属于我国东三省,所以,他一直就没把那个地方当外国看,自然也是希望这里早些归化一统,避免内部战争,消耗本国人口。
但以他对王浩的了解,却不认为李世民能够轻易的得偿所愿,包括现在的高句丽,别看张公瑾带着高德去了高句丽本土之后,战事进展的十分顺利,甚至有超额完成战略目标的趋势,那是因为在那些战斗中,死的都是高句丽人,这是王浩乐见的。
如果唐军在战争发动之后,继续对高句丽百姓采取怀柔政策,指不定王浩就会使计激怒李世民做出不理智的事情,他的目标,始终是推动大唐消灭周边异族,而不是融合兼并,因为,他的心里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见孙享福不再言语,房玄龄便道,“萧公的手书中,将云南之地的情况说的很详细,人口不少,但四处都是深山老林,非是惯于在那边生存的本地人,很难适应那边的生存条件。然而,那边的一些产出却是不少,比如对刀剑伤有奇效的白药,据说那边长的漫山遍野都是,这种药材,自从被定为战略储备物资之后,价格可是高昂的很。比如茶树,也是按山头算的,这些东西到了咱们大唐,那就是钱。而他们几乎缺少咱们大唐生产的所有货物,如果能通够商,对咱们的益处是非常大的。
臣也建议,同意张乐求进的禅让请求,并且,给予舍龙更加优厚的条件,让蒙舍诏一部,先负担起蜀中与云南之地的通商,如此一来,咱们的商品开始大量的流入云南之地,肯定能让心向我大唐的白族实力大增,就算其余诸部有所反叛,咱们出兵平定叛乱的时候,也有白族这一强援为助力。”
房玄龄的分析,李世民非常认同,包括李靖这个战略家,也没什么好说的,孙享福也从他的建议里挑不出什么毛病,但越是没有毛病的建议,孙享福越是感觉,这里有什么挥之不去的阴云,这可是王浩啊!他不搞事,还是王浩吗?
然而,他不能因为有些怀疑,就否定一个很好的建议,而且,此前,他心里也认为应该同意张乐求进的禅让,他觉得,即便云南之地要乱,也不能是现在乱,因为现在大唐周边已经够乱的了,至少,得先稳住,等高句丽的事情结束了之后,再乱也不迟。
看到孙享福虽然没有表示反对,却一脸担忧的皱着眉头,李世民呵呵一笑道,“正明无需担忧,此次东征,为了防止吐蕃有变,朕会派柴绍领五万大军,进驻蜀中,这可是经过了半年集训,全幅新式装备的精锐府兵,即便云南那边有什么变故,有这五万大军在,也可保蜀中无恙。”
在关中集训的各地府兵大约有十五万人,李绩和牛进达各带了三万兵马去姚州和鄯州,那么,加上长期驻守皇城的千牛卫,飞骑军,以及李靖独立训练出来的远征军等,长安的现在的总兵力有十万多一点的样子,就是此前李世民指派给孙享福帮忙春耕的那十万人。
如果再将这些人分五万到蜀中去,再除去李世民要带到善阳去的兵马,那么,留守在长安的兵马,就可能只有一两万了,偌大的长安城,需要防守的城门都有十几个,再加上平时执勤就需要一万多人的皇城,只用两万人来防守,几乎是完全处于空虚状态。
但是,在李世民和李靖这两位战略大家看来,长安却是固若金汤的,且不说长安城墙高大,还配备了新式的防守装备,光是各家权贵的私兵家将的人数,也有过万。这些人在长安受到威胁的时候,应该都会出来守城,除非再有像当年牛羊,二十万骑兵冲入关中的情况,否则,在外部防线布置齐整的情况下,三五万人的暴乱,长安守军可以轻易的镇压。
他们这样精于战略的人都觉得没有问题,孙享福这个不怎么懂战略的人,自然也不好说什么了,于是,军事方面的调动,就这么定了下来。
再之后,就是商定明天朝堂上给舍龙什么样的封赏,以及优惠条件的问题了,这方面,自然是以孙享福为主讲,因为,做生意,大唐没有人能比的过孙享福,这已经是大家公认的事情了。
在后世,孙享福可是去过云南旅游的,对于四季如春的云南之地,他是有非常多的农业构想的,不过,这些构想想要在这个时代实现,却是非常之难,那么,退而求其次,孙享福尽量的回忆云南有关的特产,很奇怪的是,他第一时间想到的竟然是铜矿。
铜矿,一直是大唐最紧缺的矿物之一,因为,大唐的钱币,就是用铜制造的,而大唐的商业之所以和宋朝有那么巨大的差距,主要原因还是钱的数量太少了,北宋时期,光是铸币,一年就可以达到数百万贯,比大唐一年全国的税收结余都不差,大唐现在的实际情况就是,除关中和善阳之外,全国大多数地方,都还大面积存在以物易物的情况,而且,会因为换算问题,让普通老百姓遭受很多损失。
孙享福在造纸厂和印刷厂建好之后,曾经想过发行纸币的问题的,但是觉得时机还不成熟,首先是百姓对它的信任度的问题,后世的人们之所以接受纸钞,也是经历过很多历史沉淀之后,慢慢形成的。
宋朝的交子,明朝的宝钞,便是纸币试行失败的例子,深深的毒害了两个朝代的普通百姓,先以现金本位的存票,让大家接受纸钞这个东西很重要,等存票的模式逐渐被大家接受之后,再推行纸钞,大家的接受度就会高的多了,现在的情况就是,大部分地区的百姓,连存票是个什么东西都不知道,又怎么会相信你给的一张纸,就能当钱用呢!
当然,大唐对于铜的需求,还不止在钱币上,其它很多装备器具,都需要铜件,有色金属,可是推动一个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偏偏,云南就是我国铜矿产储备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陛下,据臣所知,云南之地,除了医药,茶树,香料等作物非常之多外,矿场也非常之多,臣打算将咱们大唐现的新式矿物开采技术传到云南去,让白族组织开采,甚至初步的进行冶炼,我们用粮食,布料等一些货物产出,与他们交换······”
“你说,云南之地,有非常多的铜矿?这事确定吗?”
李世民等不及孙享福把具体的经营手段说完了,他十分信的过孙享福经营手段,他现在满脑子都是‘铜矿’两个字,因为,那东西开采出来,直接就是钱,他可不能让这么多的钱,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呃,确定吧!”
孙享福有些愣道。他现在有些后悔自己说出铜矿这两字了,看到李世民有些急迫的表情,孙享福怀疑自己掉进了王浩的陷进。
“如此的话,一切经营事务,便交由正明你来决定,明日朝会后,朕在宫中设宴,招待张乐求进和舍龙······”
招待有钱人和招待穷人的态度果然不一样,全球铜矿出智利,他一个国家,就占全球三成以上的铜矿资源,可惜智利在遥远的南美洲靠近南极的地方,想挖哪里的矿,目前已然是不可能。
而亚洲之地,以我国江西的铜矿储备最多,这也是朝廷现在铜矿的重要来源之地,此外,排名第二的青藏高原,这个时期上去都很难,更加别说开采了,再之后,就属云南了,这里四季如春,人口不少,是为大唐输入铜矿的最佳之所,由不得李世民不动心。
“诺,臣稍后会去信一封给萧相,将具体的一些通商方法告知,另外,还请陛下明日要说服舍龙配合,此事才好落实。”
“嗯,朕知晓了。”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