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机器人计划
类别:
科幻灵异
作者:
燕飞字数:2120更新时间:24/09/16 18:44:06
在一场血腥搏杀之后,杜克不得不更加深居简出,暂时躲避对手可能的绝杀行动,这种如同笼中鸟一般的处境,让杜克明白取货机器人研究必须得加快进程了。
好在这方面的知识和技术积累已经够多了,无论是诸如驱动器控制、传感器数据融合、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神经网络等方面的研究,还是相关各种声光电仪器,从无人机项目和麻省理工机器人项目上面,杜克获得了不少的知识储备。
现在,杜克只需要找一个合理的理由就可以开始做这个事情。这个时候,杜克现在拥有庞大的资源就体现出优势来,他想了几天之后,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开始推出一个研发自主智能机器人雄心勃勃的计划。
杜克的目标是研发出一个具备一定自主活动能力的机器人,它能够接受指令,在复杂环境下完成这些指令,很大程度上替代人在危险环境下的工作。比如执行海底探测或者水下设施的检查维修工作,进行危险的战场地面侦察、排雷等等……
如果可以做到这些,以后杜克甚至可以制造能够承担大部分作战任务的战斗机器人,对于军方来说,这当然是一个极为令人振奋的目标。
如果是其他人提出要做这个项目,要想获得立项不知道要做多少的论证和说明才行,更可能被人嘲笑不自量力好高骛远。
但是对于杜克来说,这些却不过是举手之劳,他有权威有权力,手里还握着巨大的研发资金,这让他可以很快调集相关的资源前来协助攻关,当机器人项目立项后,甚至早前和杜克一起研究月球车的那一群专家在收到消息,也表示对于杜克这个项目非常感兴趣,希望可以一同合作来攻关。
因为大家知道,即便是无法实现杜克设想的全部功能,哪怕这个项目只实现其中一半,对于国内的智能机器人领域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突破,无论是军用还是民用上都会有很多可以应用的空间。机器人上突破的很多技术对于月球车这类项目都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现在谁不知道,跟着杜克博士,几乎就是成功的保障,早期搞操作系统的、后面做核电研究的,接下来军工系统搞无人机、航电软件方面,凡是杜克出现的地方简直就是无往而不胜。何况在研究费用投入上面,杜克博士一向非常舍得投入,大家不会受到研发资金短缺的困扰。
有了这种骄人的业绩和口碑,别说国内科技界,就算是国外一些学科的科学家都恨不得能够找杜克一起研究点什么东西,不知不觉现在杜克已经成为了一块响当当的科技界的金字招牌。
有了这样的号召力,杜克研究机器人项目的成员从无到有,只花了不到一个月就组建起来一支数百名国内不同学科精英科研人员组成的研究队伍。
领导着这么一个精英研究团队,杜克也没有闲着,他将麻省理工机器人和月球车、无人机项目的一些成果经过整理,同团队一起很快就搞出来一个自主智能机器人的雏形,这个新的机器人利用4颗G2内核组成控制大脑,具有强大的运算能力,从无人机上移植过来的图像识别技术,让他轻易就具备了原本很难实现的识别路径、判断障碍自动行走等重要功能。
当然,这个雏形机器人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能够支持长时间工作的动力提供,苦于无法找到工作持久动力源的杜克,无比怀念比莱姆的热核反应能源供应方式,可以用极少的核燃料就能够提供很长的工作时间。
可惜的是这种技术在地球上当前根本无法实现。
即便是以莲花堆一代的特别催化原理,现在杜克能够实现的也只是S1型莲花堆大小动力源,那体积尽管比起一般的核反应动力堆小了很多,但是载体仍然需要几千吨的船上才合适。再小则不容易实现了,而短期内杜克也别想指望核裂变技术能够再度突破。
至于通过放射性衰变原理制造的核反应电池,使用的时间虽然够长,但是功率实在太小,美国佬耗资25亿美元研究出来的火星车,那上面使用的核反应电池功率也不过才100多瓦,这点功率甚至还不够有效驱动杜克那个智能机器人上的4颗G2内核。
而且这种电磁的辐射很强,很难做到有效屏蔽,在火星这种连水都找不到一滴的荒凉星球上用当然无所谓,但是杜克这个机器人主要是在地球上使用的,同人接触的机会很多,使用这种动力就不是很合适了。
所以在这个动力选择上杜克还有很多地方需要专家去研究,现在暂时采用的高能蓄电池组能够支持的时间不长,无法满足杜克的目标,如果无法在短期内进行技术突破,就只能作为验证动力。
如果只是在陆上使用的话,动力还可以着落在内燃机发电上面,这方面东方动力有较多积累,可以承担研究这个特别的内燃机任务,但是采用内燃机,在体积和噪音控制上就不太容易了,显然,这种电源动力在作为侦察用途的机器人上也很不靠谱的。
而在水下使用就更不靠谱了,所以杜克的目光放在了刚刚有些进展燃料电池上,现在燃料电池技术相对来说已经比较成熟,有不少成功的应用,从驱动笔记本电脑到驱动汽车,波音甚至都可以用来驱动小型飞机。
只是这些技术大多都是在实验室水平,还不够成熟和低成本。
国内在这方面积累更是不多,离世界当前水平差距都还有点大,但是杜克直觉认为这个东西比起前面的核反应电池或者高能蓄电池更加靠谱一些。
只要杜克认准方向,自然有不惜投入,雷厉风行地执行,只是这次国内能够提供的相关人才比较少,杜克未能一呼百应,不得不高薪在国际上挖掘这类专家。而进行国际化的合作研究,这个项目放在军工这块就不合适了,杜克将这个项目干脆就放在了东方启阳汽车研究团队之下。
杜克的机器人计划自此完成了布局,就这么一折腾,忽忽间2018年就过去了。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